鄧筠是主動鉆進鳳翔兵的包圍圈之中。
那日兵馬府正堂內,李曄及諸將都認同康承業(yè)的預判,即李茂貞會將決戰(zhàn)地挑在龍尾陂上,且決戰(zhàn)的方式,是埋設伏兵。一如十年前的龍尾陂大捷。
而如何來破除李茂貞的詭計,眾將都難有計策,最后由李曄一力獨斷。
李曄的信心來自他對歷史的研究,他的腦袋里裝著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各式戰(zhàn)爭案例,他從中逐一篩選,最終選定了近代時期的國共淮海戰(zhàn)役,一場經(jīng)典的包圍與反包圍的戰(zhàn)役。
李茂貞想要在龍尾陂上設伏,將朝廷大軍包圍在龍尾陂,那朝廷便在龍尾陂外設伏,再反過來將鳳翔兵馬包圍在里面……
單從理論上來說,這套反包圍戰(zhàn)術無疑是最完美的破解之法。
淮海戰(zhàn)役也用實戰(zhàn)論證了這套戰(zhàn)術的可行性。
但也要正視古代戰(zhàn)爭與近代戰(zhàn)爭之間的區(qū)別,尤其是通訊的變革所帶來的巨大改變。
在這個沒有現(xiàn)代通訊手段的時代,反向包圍這種復雜的戰(zhàn)術,能夠在實戰(zhàn)中運用出來嗎?
一旦包圍圈過大,以現(xiàn)有的通訊方式又做不到各部協(xié)同作戰(zhàn),事實上便不是在包圍敵軍了,甚至連包圍這個詞都無從談起,反倒給了敵軍從容各個擊破的機會……
李曄想了又想,要想破除通訊障礙,唯有一法,便是派出一支人馬為誘餌,鉆進鳳翔兵的包圍圈內,佯裝中計。如此一來,鳳翔兵便會縮小包圍圈,以圖消滅圈內的朝廷兵馬,而鳳翔兵一旦由四散設伏開始向中間靠攏,同時就給了朝廷反包圍的機會。
此時朝廷所設計的包圍圈,實際上仍沒有超出龍尾陂,也就不會受到太多通訊聯(lián)絡不便的局限。
再回過頭來看,便是擁有了無線通訊的淮海戰(zhàn)役中,我軍在最后實現(xiàn)大迂回包抄之前,也是先派了一軍深入敵軍腹地,逼迫敵軍各部向此地匯聚,最終創(chuàng)造出了大包圍的機會……
如果李茂貞真的在龍尾陂布下了重兵,李曄相信這就是最有效的破解之法。
諸將聽聞后,也唯有紛紛應和,并再次盛贊圣上圣明。
甚至他們都無法理解,幾無行伍經(jīng)驗的天子,是如何能想出如此「異想天開」的計策。而且用他們的行伍經(jīng)驗來判斷,天子的這個計策,初聽起來過于夸張,但細細一想,又處處嚴絲合縫,完全可實施出來……
最后剩下的問題,便是派誰去充當誘餌。
深入賊兵四面重圍之中,這無疑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任務,甚至,可等同為犧牲自我來成全大局。
令李曄欣慰的是,諸將既知此行的危險,卻沒有退縮,而是紛紛請命。
李曄也與諸將言明,此戰(zhàn)若勝,愿主動領兵入龍尾陂者論首功。
隨后,李曄挑中了鄧筠。
其實在李曄看來,備選項只有兩人,鄧筠和胡萬三。所謂置之死地而后生,必須得是大勇之人,能在賊兵重圍中撐得越久,攪動起越大的聲浪,越有利于朝廷大軍最終的合圍……而軍中負驍勇之名的,也就是這兩人。
李曄最終選中鄧筠,也是考慮到鄧筠獨領一軍,從全局著眼,更便于執(zhí)行這種單獨的任務。
鄧筠興奮地接受了任務。
至于陷入重圍后如何求生的問題,他其實并未多想。人活一世,當建功立業(yè),若只能是平庸的活著,于他而言,倒不如轟轟烈烈的死去。
但李曄卻不得不多想。
經(jīng)過他諸項舉措后,軍中將領大多已忠心無二。可光有忠心還是不夠的,還得具有才干,方堪大用。這就不是短時間內能人為培養(yǎng)的了。
兩軍對壘,狹路相逢,再多的算計,都比不過一時之勇。
鄧筠便是目前他手下第一勇將,好比一條臂膀,豈可輕易有失?
下來后,李曄又單獨召來鄧筠,當面叮囑他,入龍尾陂后,若無伏兵則罷,若有,切記,不可一味向前,也不能退后,唯有向北一途。
天子的殷切叮囑猶在耳旁。
因而鄧筠當然不會向陂下主動出擊,而且也只有他心里清楚,陂下并無援軍,他們便是拼死沖下去也只是徒勞。原跟在他們身后的司馬鄴部華州兵其實并未隨他們來龍尾陂,而是折向西行,迂回至南路鳳翔伏兵身后去了……
再對照那日兵馬府內的商議,幾乎一一都在龍尾陂上應驗了。只有一處出入,他們進入龍尾陂后,鳳翔兵并未立即圍攏過來撲殺,而是繼續(xù)四面設伏,似乎還在等待什么。
鄧筠懶得思考如此復雜的問題,而是拿來問他身邊將校:「你們說說,賊兵四面包圍,卻為何不殺過來?」
其余將校一時無語。
因為他們瞧鄧都帥躍躍欲試的模樣,似乎是覺得眼下處境還不夠慘,還在期待賊兵從四面殺過來……
「或是……他們畏懼大帥的英名,不敢殺來……」親兵隊頭回道。
「放屁!」鄧筠雖然喜歡聽人吹捧他的勇武,但也不等同于是個沒腦子的白癡,「老子是讓你替我分析問題,不是來聽你拍馬屁。」
「是是,小的失言……」親兵隊長退下了。
另一都將答道:「大帥,依職下看來,賊人圍而不攻,一是在消耗我們,等我們自行潰逃;這二嘛,或許是瞧不上我們這點人馬,想圍點打援,用我們來引大魚上鉤。」
「恩。你小子說得沒錯。」
鄧筠認可道。
這都將的話雖不受聽,但說得確有幾分道理。
鄧筠干脆再問那都將:「你小子再說說,我們眼下當怎么辦?」
「絕不能坐以待斃,當主動出擊……」
怎么又說回來了?
鄧筠狠狠地剜了那都將一眼,正準備開罵。
好在那都將甚是機靈,忙猜度了鄧筠的想法說下去:「但絕不應攻向陂下之敵。不妨想想,他們既然敢主動前來挑釁,定是有所準備,所以我們當避實就虛,從其他方向出擊……方才大帥特意探查了右路,想必……」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