邠寧降卒們茫然地搖著腦袋。
他們只知道跟著將校出征,將校叫他們去哪,他們就去哪,將校們讓他們殺誰,他們就殺誰……
李曄方了然。
這些士卒沒識過字沒讀過書,哪懂得那么多大道理,也缺少大是大非的觀念,加之這個時代信息閉塞,太容易被壟斷甚至是篡改了,底層的士卒們根本就無從得知朝廷的意思。所以,他們基本沒有個人觀念,全聽從將官吩咐。
李曄又問,若你們知道兵出梨園寨便等同謀反,還會跟著你們的將校一道造反嗎?
先有幾個機靈的降卒連忙答不會。
李曄逼問他們說出不會的具體原因。
他們自然是說不出來,被拖下去打了一通軍棍。
余下的降卒再不敢撒謊,猶猶豫豫地搖了搖頭。意即,明知長官是謀反,也會跟同長官一道謀反。
李曄再問,為什么?
得來的答案不一。
有的說懼怕軍規,不敢違背長官的將令;有的說一家老小全靠餉錢養活,誰發的餉,自然就要聽誰的;還有的則茫然地晃著腦袋,他們腦海里壓根就沒有朝廷和天子這個遠不可及概念,自然也不懂得什么叫造反……
康承業守在一旁,猜出了天子詢問降卒的意圖,嘆道:「這些底層軍卒,多不識字,也未經忠義教化,只知聽從他人的指令行事。」
「是啊。」
李曄隨口附和。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將忠君愛國的大義灌輸到最底層的士卒思想里去,就目前的社會條件來說,幾無可能。
但與這些降卒交流一番后,李曄也多少有些收獲。
他更清晰地明白了將卒造反的原因,自然也可針對性想出一些防范措施。
四日后。
尾隨蘇文建部邠寧兵的探馬來報,邠寧兵已盡數退回邠州。
早于四日前進入邠州的楊守信至今沒傳來捷報,如今蘇文建又返回邠州,看來他這個邠寧節度使沒那么容易到手了。不過這已不在李曄的憂慮范圍內……
李曄留下鄧筠和他的順義軍一部暫守梨園寨,開始率大軍向南撤回。
還有梨園寨內的二十萬石糧食,得等征集起船只后再沿涇水運回京城。涇水雖徑流有限,不能承載大船,但通行載數十石以下的小船還是沒問題的。
而走水路,可省下大量勞力和轉運耗費。
朝廷目前收支微薄,不得不精打細算,能省一點算一點。
自梨園寨出仲山,依舊沿涇水東岸而返。
可李曄卻突然下令跨過涇水,向涇水西岸挺進。
張濬、孫惟晟、康承業等人莫不詫異萬分。
涇水流經仲山的入口處非常狹窄,寬不過一丈有余,自此處跨過涇水并不存在任何難度,可他們詫異的是,天子為何要突然改變行軍方向。且要跨過涇水,說明天子的目的并非班師回朝,而是……奉天城。
李曄也知道這個決定會讓眾人詫異,下達命令后,他就將幾人召了過來。
見他們一臉困惑,李曄淡然道:「朕知諸位所疑何事,沒錯,朕就是去奉天。如此梨園寨已復,剩下武功與奉天二地,也該收復了。」
張濬等三人這時不困惑了,轉為怔然無語。
他們倒也想贊一句「圣上圣明」,可卻又說不出口。
「圣上,此舉是否有些冒失?」論官階,由張濬先開口質疑。
李曄并未直接回答,轉而問:「可是軍中糧草不足,無法繼續出征?」
「大軍一路順利奪回梨園寨,遠超預期,因而軍中糧草消耗不大,且又在梨園
寨內查獲大量糧米軍資,自是糧草無虞。」
「可是京城傳來的消息不利,武功、奉天兩地屯有大量鳳翔賊兵?」
「據京城來報,鳳翔兵已多數退回鳳翔,之前深入馬嵬驛附近的番兵也均沒了蹤影,只武功、奉天兩地駐有賊兵,憑城而守。」
李曄再問向孫惟晟、張濬二人:「軍中士氣如何?前番收復梨園寨,卻只且記功,未能及時兌現獎賞,軍卒可有怨言?」
孫惟晟忙回道:「圣上御駕親征,大軍連戰連勝,健兒們正士氣高昂,只恨賊兵太弱,未能給他們太多立功的機會,何曾有半分怨言?」
「既如此,自可一并收復奉天、武功。」
自此,三人也只能高呼「圣上圣明」。
但他們終究還是覺得太突然了些。
畢竟用兵之事,不可不慎,圣上事先未與他們透露絲毫風聲,就突然要調轉大軍去攻取奉天,而且奉天戰事一開,又該如何來調整與鳳翔節度使李茂貞之間的關系……
張濬似乎已習慣了,出天子行帳后,寬慰孫、康二人道:「延英殿奏對時,圣上也時常乾綱獨斷,讓老夫與杜、劉二位相公措手不及,因而今日之事,并不稀奇,二位勿怪。」
「是啊。」
康承業亦有所感。圣上有時候從諫如流,有時候,卻十分霸道……
孫惟晟與天子接觸最少,只旁聽另二人感慨,不表觀點。
張濬又道:「于此危難之際,圣上欲行事果斷些,其實是好事。二位以為呢?」
「正是。」
孫、康二人應道。
他們也只能如此回答。很明顯,張濬是在替天子安撫他們,但其實并無這個必要,他們本就忠心天子,更何況是如今威望日隆的天子……
其實,決定攻取奉天,也是李曄的臨時起興。
自收復梨園寨后,他便一直在盤算何時收復武功、奉天二地。
他想來想去,得出一個結論,越快越好。
民心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但李曄想,武功、奉天二地幾百年來都是京畿之地,屬朝廷直轄,雖不說就一定會感念朝廷的恩德,但必然是習慣了朝廷的管轄,那片土地上的百姓也和長安城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如今驟然被鳳翔奪去,肯定不會安于鳳翔兵的統治,日思夜盼朝廷大軍前去收復……這便是民心。
相反,若朝廷遲遲不能收復這二地,若李茂貞再施些小恩小惠,那里的百姓漸漸安于鳳翔的統治,對朝廷來說,民心也就淡了。
除此外,從京城傳來消息,鳳翔兵大量回調本鎮,似乎也正可趁機攻取。
李曄腦海里已有了盡快收復武功、奉天的雛形。
待到大軍出仲山,他向奉天所在的方向望去,卻正好望見此地的涇水異常狹窄,可淌水而過……
他靈光一現。
既是越快越好,何不現在就調轉大軍?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