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貨要是在丁毅面前說這番話,我敢肯定,立馬被丁毅一刀把頭給砍了,能動刀的事,丁毅絕不比比。</br> 劉宗周這個人本質并不壞,為官清正,很有節氣,明朝亡國后,清朝來招降,他自己絕食而死,為大明盡忠。</br> 但他和這個時代的大部份讀書人有點像,就是讀書讀傻了。</br> 大明朝都快被建奴打成狗屎一樣,被殺死的軍民數以百萬計,還堅持治心之說,要以仁心感化別人。</br> 用丁毅話說,對付野蠻人只有更野蠻,能動刀的事,千萬不要多比比。</br> 于是,崇禎十五年,最后一次打造火炮,增強火器營,為大明續命的機會,就這在劉宗周的強力反對下,流產了。</br> 要說這崇禎這也是個奇葩,他殺敗兵之將,殺袁崇禎,祖寬等統兵大將時,完全不聽勸,說殺就殺。</br> 但是幾次練新兵,打造火器等事情,包括幾次議和的事,一有人反對他就算了。</br> 很快進入崇禎十六(1643)年年初,給事中李永茂、鄖陽府監紀推官朱翊辨等明朝官員驚呼:</br> “賊以禁殺課耕,張官設吏,黃惑民心,立定根腳。”</br> “賊又給牛種,賑貧困,畜孽牲,務農桑,為久遠之計。”</br> “民皆附賊而不附兵,賊有食而兵無食。”</br> 大明朝已經發現李自成在建立根據地,不但設官,還給牛百姓,勸農桑,畜禽牧,完全和政府一模一樣。</br> 加上當地老百姓都附賊,卻不附兵,賊有食,而兵無食。</br> 這等于是李自成從造反,進化成爭霸天下。</br> 崇禎帝感覺到深深的恐懼和憤怒。</br> 他連忙省起孫傳庭,這個開口以五千精兵就能橫掃天下的能臣呢?</br> 不問不知道,一問之下崇禎更生氣了。</br> 原來孫傳庭在陜西的屯田工作并沒有多大成效。</br> 孫傳庭在永城縣、商丘縣等囤田時,還算不錯,但一旦往全陜西推廣,就行不通了。</br> 他在永城縣和商丘縣先后干過,而且政績很突出。</br> 他是怎么干的?</br> 斷桉不畏權貴,豁免苛捐雜稅,均平朝廷加派;主持祭祀,修筑水利工程;訓練鄉勇,整備防務;救濟本縣災民。</br> 作為一個明朝地方官,孫傳庭基本上做到了最好,他和明末其他有作為的官員一樣,發現了根本性的問題:</br> 天災是導致老百姓活不了的重要因素,可光是天災,還不至于遍地都有老百姓造反,真正的問題在于官府不僅沒有救濟,還加強盤剝。</br> 所以孫傳庭給出的應對方桉就是:把朝廷的加派均攤到富戶頭上,既減輕百姓壓力,又讓官府用度充足,有能力安置災民,就能從根本上避免農民起義的發生。</br> 在一個縣的范圍內,碰上這么一個有能力的人,這種做法還是能夠取得一定的效果的。</br> 但其中的關鍵是什么,孫傳庭可能自己都沒搞清楚。</br> 他在永城縣時,當地最大的豪紳丁氏家族的丁啟睿是孫傳庭的同年,他在商丘縣時,商丘最大的豪紳侯氏家族的侯方域也和孫傳庭關系不錯,正因為有這兩家人支持,孫傳庭的做法并沒有出什么亂子。</br> 等到了現在,他想在全陜西這么搞,那有這么多同年,和好兄弟支持你?</br> 李自成有一支自己一手拉出來的隊伍,所以他的政策能執行得下去,丁毅也有自己的兵馬和大刀,所以他的政策也在各地能執行下去。</br> 你孫傳庭敢像丁毅那樣,強闖代王府嗎?敢和李自成一樣,直接拿刀上門嗎?</br> 此時闖軍派到各地的縣令、掌旅在清丈田畝、均平賦稅的時候,可以不給任何人面子,誰不服就砍誰。</br> 有本事你找我們李大元帥告我呀。</br> 丁毅在大同囤田,量地,收礦山時,誰敢阻止,也直接拿刀砍。</br> 孫傳庭卻不能這么干,他出身衛所,身屬縉紳,除非他扯旗造反,否則就得在這個圈子里混。</br> 如果他真的能像丁毅那樣用軍權壓倒紳權,直接掀桌殺人,那么他或許真的有能力解決陜西的土地問題,有能力通過屯田練出一支強軍。</br> 但孫傳庭不可能這么干,他自己就是縉紳,怎么可能砍自己。</br> 所以孫傳庭在陜西清丈土地,調查侵吞衛所公地的行為,嚴重損害了陜西縉紳豪強的利益。</br> 他的行為激起全省官憤,陜西的官員縉紳紛紛上書給孫傳庭穿小鞋。</br> “士大夫厭苦傳庭所為,用法嚴,不樂其在秦。相與嘩于朝曰:‘秦督玩寇矣。’又相與危語恫脅之曰:‘秦督不出關,收者至矣。’”</br> 在這樣的巨大壓力下,孫傳庭的性情愈發暴躁。</br> “督工苛急,夜以繼日,秦民不能堪。”</br> (打倒馬逆)對待麾下的軍官,他也越來越嚴苛,“軍法威嚴,繩下過刻”。</br> 崇禎本來就不信任孫傳庭,因為實在沒人用,才不得已啟用他,現在見孫傳庭這么長時間(其實才一年)都沒有成效,大家又都說孫傳庭養寇自重,于是在崇禎心里,孫傳庭就是養寇自重。</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