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地牛和螞蟻</br>
地牛是什么?地牛是一種生活在細干泥土里的小動物,說起它,城里人是不知道的,而對于農村的孩子,那是兒時的玩伴。地牛,它的頭長得像甲蟲的頭,不過很小,只有米粒一般大小,而它的肚子卻有黃豆那么大,有三對腳,跑起來也蠻快的,只是它的腿短,再快也在我們的掌控之中。而螞蟻卻有很多種,唯一能讓孩子控制的,也只有黃蔥螞蟻了。</br>
不管是地牛還是黃蔥螞蟻,冬天是不能逗的,它們都有冬眠的習性,最好的季節就是春二、三月,萬物復蘇的季節,谷種花開得正茂盛。吃過早飯,大人們去生產隊里干活掙工分去了,哥哥和姐姐上學去了,我和弟弟從一棵矮樹上摘下一片比較大的樹葉來,來到院子邊上,有一排剛松動過的干細泥土被什么東西均勻而平整地做成了一個個小旋渦。我們找來一節一、兩寸長的枯枝,蹲到這些小旋渦前,開始了我們的逗地牛工作。</br>
“地牯沙、地牯牛,你媽上山去拉木頭,摔死了哦,你趕緊去拖她回來哦……”這樣周而復始地念著,手里的小枯枝不停地在小“旋渦”里搗著泥末。也許是地牛是一種尊敬長輩的小動物,也許是他們在小“旋渦”里睡覺,總之,我們都會有收獲的。我們把騙出來的地牛放到樹葉上,包在一起,再找一些半干不濕的泥土,做成鍋的樣子,把地牛放進“鍋”里,扮家家。我們這樣一玩就是多半天,一點都不會感到厭煩。</br>
而對于黃蔥螞蟻,我們就沒有這么客氣了,因為這種螞蟻雖然個頭不大,但爬到我們身上,就會給我們留下痕跡,弄得我們滿身都是紅斑點,癢得受不了。如果說地牛是因為尋找摔死的母親而被我們騙的話,那么,黃蔥螞蟻丟掉性命的主要原因就是它本身就是一個饞鬼。在逗黃蔥螞蟻之前,我們得準備一片肉,當然是臘肉,找到黃叢螞蟻經常出沒的地帶,蹲下身來,朝著它的窩不停地喊:“黃蔥螞螞,我請你吃呷呷;黃蔥螞螞,我請你吃呷呷……”等到它們出來的時候,將它們一一殲滅。這里喊的“螞螞”就是螞蟻,而“呷呷”就是這里的孩子們說的肉。</br>
逗夠了地牛,殲滅了黃蔥螞蟻,幾個小伙伴就會邀約更多的小伙伴做《過家家》、《老鷹叼小雞》的游戲,要么,大家一齊唱一首童謠,記得有這么一首童謠是這么唱的:“蓮花白,白又白,去就碰到個美帝國,美帝國右軍,去就碰到解放軍,解放軍,槍又多,把他打成肉坨坨……”(未完待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