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大多數時候還是眷顧言自由衷的人,喜歡就大膽地喜歡,修不修得成正果先不說,好歹不矛盾,不后悔,趙謙是這樣的人,張平宣也是。</br> 席銀在太極殿外看見張平宣的時候,天色正陰。</br> 大片大片的云影落在她身上,她穿著一身絳色的云紋對襟,沉默地跪在漢白玉階下。</br> 席銀冒著刺骨的北風從太極殿出來,常侍宋懷玉立在殿門前,見席銀手上提溜著一件鶴羽氅,忙道:“陛下有話了嗎?”</br> 席銀忙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br> “我偷的。”</br> 宋懷玉皺了皺眉:“哎喲,你這丫頭大膽的。陛下讓你近身服侍,可沒把這太極殿的掌事令擱你手里,你這么做,一會兒不是要挨責嗎?”</br> 席銀把氅子遞給宋懷玉:“那畢竟是殿下,宋常侍,殿下不想見我,你把這氅子給她送去,午時刮了一陣風,這天一下子就變了,太冷了,殿下受不住的。若陛下怪責,你就押我過去。”</br> 宋懷玉看了一眼席銀,她穿著月白色的宮衣,如同一朵料峭的白梅。</br> 他是看著這個丫頭從一個死囚走到太極殿中來的,如今殿中那稱孤道寡的人,身邊也只有一個她,她一時可謂榮極。但她與這座金碧輝煌的宮城仍然顯得格格不入。所有宮人都戰戰兢兢地侍應張鐸,同時還要撐著那份搖搖欲墜的宮廷優雅,她卻在這一灘人與人藏著爪子相互試探的死水里,越見鮮明。</br> “常侍去呀。”</br> 宋懷玉嘆了口氣:“你這也徒勞,殿下……哪里肯受啊。”</br> 風凜冽地刮上石階。眼見就入冬了,殿前的一對銅鶴上結了一層薄霜,席銀抬頭望了望天上的陰云,開口道:“那我也不能什么都不做呀,殿下是為了救我的哥哥。欸,宋常侍。”</br> “姑娘說。”</br> “我聽說太后……移宮了?”</br> 宋懷玉搖了搖頭。</br> “那不是移宮,是陛下強請的,東晦堂……燒了。”</br> “燒了?”</br> “是……”</br> 話音剛落,背后的殿門被宮人推開,風順著門洞陡然灌入,席銀身上的衣衫被吹得獵獵作響。廷尉李繼從殿中走出來。</br> 席銀見宋懷玉退后行禮,忙也跟著退到了階下。</br> 李繼面色凝重,臨下階時望了望跪在階下的張平宣一眼,搖頭嘆了一口氣。</br> 宋懷玉目送他行遠,對席銀怒了努嘴,“你進去吧。”</br> 席銀穿著過正殿前的黃花梨木雕麒麟紋屏風,走進后殿。</br> 張鐸端坐在柏木柵足案后,席銀的影子落在他身上,他也沒有抬頭。</br> 席銀掃了一眼他案頭的奏疏,大多是攤開的,但尚未見批紅。</br> “你該寫的字,寫完了嗎?”</br> 他冷不丁地問了這么一句,席銀縮了縮脖子,不敢應話。</br> 張鐸撐著額頭抬眼看向她。指了指面前。</br> “過來。”</br> 此處是太極殿的東面后堂,并不是張鐸的寢居,東面是尚書省,張鐸處置政務常在于此。起初席銀很不適應這個地方,門帳層疊,每一道門前,都侍立著內侍和宮人,與她陪著張鐸在清談居的日子全然不同。</br> 所以,即便是他開了口,她也不敢走近。</br> 張鐸見她杵著沒動,反手取了一只長桿的雕柄筆,在案上一敲,沉聲復了一遍。</br> “過來。”</br> 席銀看了看周遭侍立的宮人,每一個人臉上都沒有表情。</br> 前朝傾覆,天下改姓,時代改元。好在這座禁苑免于戰火,得以保存。這位新帝也沒有下旨斬殺宮妃與宮人,是以人人自幸,又人人自危。在他們眼中,張鐸和那些承襲皇位的人不一樣,他身上沒有皇族幾代傳承的優雅氣度,他像九層寒谷里掘出的一塊冰,大多時候,見不到柔和的生氣。</br> 人們生怕一步行錯,就追隨前朝舊主一道去了。</br> 席銀繞過木著臉的內侍,挪到張鐸面前,拘束地一動也不肯動。</br> 張鐸隨手從那一堆奏疏后面操過她臨的一挪字,攤在自己面前。</br> “我的《就急章》,你練了大半年了。”</br> 他在自如地罵她的字丑。</br> 但殿內的人都暗怔了怔,他對著一個奴婢,仍然延用了從前的自稱。</br> 席銀被他說紅了臉,絞著要間束帶沒有吭聲。</br> “啞巴了?”</br> 張鐸覺得氣氛一時有些尷尬,放緩聲音問了她一句。卻見席銀的余光掃在侍立的宮人身上。</br> “席銀!”</br> “啊?”</br> 她混沌地回過神來,“我……我一會兒就將今日份的字補齊。”</br> 張鐸摁了摁額角,將手邊的奏疏合上,對宮內人道:“都下去。”</br> 宮人應聲魚貫而出。</br> 席銀有些無措地立在張鐸對面,窗戶留著一絲縫,她耳旁的細茸茸的軟發輕輕拂動。</br> “你心里怕這些人?”</br> 張鐸握著筆問席銀。</br> 席銀沉默了一陣,輕輕地點了點頭。</br> “清談居的侍候挺好的,沒有人盯著我的言行。”</br> “你坐下。”</br> “不敢。”</br> “為何。”</br> “宋常侍說,不得與天子同席。”</br> 張鐸揉了揉稍有些僵硬的手腕。</br> “朕準你坐。”</br> 席銀聞言肩膀一瑟。</br> “朕”這個字,《就急章》里有,江沁也教她寫過,后來,還補講過《史記》中李斯的列傳。說:初,趙高為郎中令,所殺及報私怨眾多,恐大臣入朝奏事毀惡之,乃說二世曰:“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號曰‘朕’。”這個字意指“天下皆朕。皇權獨尊。</br> 但是入居宮城以來,對著席銀,張鐸并沒有改這個口。</br> 這是頭一次吧,席銀覺得張鐸這個人,有了一種觀念上的意義,以前無論他如何行事,他都只是人間孤獨的貴人,會受刑傷,會在傷后垂死掙扎。但這個字出口以后,他就成了一個不能被侮辱,不能被施以肉刑,也不能再為親情猶疑,難受的君王。</br> “你不坐就站著答吧。為何會怕他們。”</br> 席銀不自覺地看向自己的腳尖。</br> “我也說不上來,我就是覺得,她們連行路的模樣都規矩好看,服侍你……不是,服侍的陛下的侍候,放盞,鋪紙,一點聲音都沒有,跟她們在一塊,我……實在粗笨得很。”</br> “你不需要怕她們。”</br> 他說著,抬起頭凝向她的眼睛。</br> “你是我帶入太極殿的女人,我無畏殿上群臣,你也就不能懼怕這些內宮人。”</br> 席銀怔怔地點了點頭。</br> 張鐸抬手研墨,續道:“席銀,人的修煉和氣度不是一時而來的,這就像練字,手上的力道經年而成,撐過無果的五年,不出大成也能見小成。但有一件事是必要的,你要做一個有心握筆的人。否則,就像我告訴你的。”</br> 他頓了頓,冷聲道:“你會被凌虐至死。”</br> 席銀的手指顫了顫。她不是第一次聽到這一句話,“凌虐”二字過于惡毒,但又的確灌耳。</br> “什么叫……有心握筆的人。”</br> 張鐸放下松煙墨釘,挽袖蘸筆。</br> “你身在太極殿,這里和清談居不一樣,有很多的事,你避不了,我也不會準你躲。你問我什么是有心握筆之人。我就是握筆之人,你好生學。”</br> 說完,他點了點手邊的墨。</br> “過來,把這一硯墨寫完。”</br> 太極殿的東西堂,少有的靜謐。</br> 席銀縮著一雙腿,跪坐在席上寫字,手肘旁邊,就是張鐸的胳膊。</br> 他一直沒有出聲,偶爾翻動奏疏的侍候,胳膊會與席銀的手臂剮蹭,隔著衣料的親近,令張鐸有一種莫名的踏實感。</br> 席銀寫了一大半,望了一眼天時。</br> 近掌燈時分,光線漸漸暗淡下來,她握著筆吞咽了一口,剛要開口,卻聽身旁的人已經問了出來。</br> “想說什么。”</br> “殿下……跪了很久了。”</br> 張鐸放下奏疏,“讓她跪著。”</br> 說完,他轉頭看了一眼她寫的字:“你知道我不喜歡你為岑照開口。”</br> 席銀埋下頭,落筆又寫了極幾個字。</br> 一時氣氛陰沉。</br> 她不說話,張鐸心里卻有些亂。</br> 席銀慣常不是一個有大氣性的人,言語上交鋒不過,就會像如今這樣沉默下來,然而,這并不代表她心里敬服。</br> 張鐸借著燈火,偷掃了她一眼,果見她眼底有傷意。</br> 他惱了起來,卻又矛盾地不知道怎么發泄。</br> 他用了大半年的時光,把那個在他的車攆里嚇得瑟瑟發抖的女人教出了那么一點點的堪配她的姿態,但她始終身骨柔軟,精神脆弱。</br> 張鐸不由自主地想要喝斥她,可是話到嘴邊,他又說不出來了。</br> 正如岑照所言,她是個女人,何必要受那些罪。岑照那樣慣了她十幾年,她如今才對那個人念念不忘吧。</br> 想到這里,張鐸完全罵不出口了。</br> 他權衡了很久,最后,望著地上的一雙影子,干癟地問了一句。</br> “你怎么了。”</br> 席銀揉了揉眼睛。</br> “沒怎么。”</br> 說著,強打精神從張鐸的胳膊旁從新拖了一張紙。</br> ‘“你敢慪我是嗎?”</br> “不敢。”</br> “那你好好對我說話。”</br> 席銀頓筆抬起頭,她不知道眼前這個人究竟要怎么樣。</br> 她是難過,張平宣為求張鐸赦免岑照,幾乎跪了快一日了,她想要求情,卻又被他嚴厲地堵了回來,如今,他還要她好好地對他說話,她能說什么啊。</br> “我已經不提兄長了,也不敢去見他,可我心里難過。陛下連難過都不準了嗎?”</br> “對,不準。”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