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銀被他的樣子徹底嚇住了。</br> 心里卻是糊涂的,不是他要放她走的嗎?為何又這般言辭。</br> “奴不走……奴的字還沒有學(xué)完。”</br> 她被張鐸逼到了門壁上,胡亂拿話去搪塞他。</br> 誰想張鐸聽完她這句話,竟將肩頭慢慢地舒平下來,倒真不再糾纏,轉(zhuǎn)身盤膝從新坐下,“你過來,茶?!?lt;/br> 席銀順著他跪坐下來,倒了一杯茶遞給他。</br> 的</br> 疊手于膝上,輕聲道:</br> “其實……奴也就是想念哥哥了,看著女郎和郎主這樣,奴心里也不好受。如今女郎沒人照顧,您昨夜又那樣,奴怎么敢走啊?!?lt;/br> 張鐸捏了捏杯身。</br> “我昨夜怎么了?!?lt;/br> 席銀不敢看他。</br> “你像是……哭過?!?lt;/br> “呵?!?lt;/br> 張鐸鼻腔中哼笑了一聲。</br> “你沒聽錯?!?lt;/br> “你怎么了,為什么會那么難過?!?lt;/br> 張鐸喝了一口茶。茶是認真溫過的,不滾,也不涼冷,像是刻意為他備著,用來療愈他喉嚨里哽痛的。</br> “你什么時候會難過?!?lt;/br> 席銀接過他飲過的杯盞,仔細地放好,一面應(yīng)道:“奴好像從來沒有像你那樣難過過,能活著就不錯了?!?lt;/br> 她說著,抬頭笑了笑。</br> “奴很多事都不懂,不知道怎么開解你,但是,你也別害怕,我聽哥哥說過,好的人,都有福氣遇到一個懂得他悲歡喜樂的人,你這么好一個人,一定會遇到一個姑娘,能開解你,能陪著你?!?lt;/br> 張鐸聽完,沉默了須臾,猝地抬頭。</br> “那你呢。”</br> “奴?”</br> 席銀低頭纏攪著喪帶。</br> “奴這樣的人,哪里配啊。奴只配照顧好你?!?lt;/br> “照顧我?你知道我是個什么樣的人嗎?”</br> 席銀點了點頭,“奴知道。你是洛陽城里一言九鼎的人。”</br> 她說這話的時候,眼底有一絲誠懇的光。</br> “你也是一個念父母恩,念手足情的人。你對奴……也恨好。你教奴做一個知禮,懂事,不自輕不自賤的女子,還教奴寫字……雖然,有的時候嚴苛了點,但奴知道,你心是好的。”</br> 張鐸聞言,抬臂在陶案上拍了拍,而后反手捏著鼻梁暗笑。</br> “那你為什么還想走。”</br> “你……別問了吧。奴一答,你就又要惱。奴不想惹你惱?!?lt;/br> 她這么說,張鐸竟無言以對。</br> 她為什么要走,為了誰要走,他心里沒數(shù)嗎?但除了一副鐐銬,一把鎖,把這具身子留下來之外,他好像什么也做不了。</br> 然而為了一個奴婢起這層心,張鐸甚覺羞恥。</br> 室內(nèi)一時氣氛沉郁,好在須臾過后,席銀主動破了靜局。</br> “郎主?!?lt;/br> 一聲喚過,席銀表情有些試探。</br> 張鐸放下手來,應(yīng)道:“說。”</br> 她捏了捏手指,大著膽子問道:</br> “聽江伯說,您今年二十八歲了,為何不娶妻呢?!?lt;/br> 張鐸抬頭望向頭頂那尊白玉觀音,半晌,方道:</br> “娶了她也不配住在這里,再辟一個東晦堂,沒那個必要。”</br> 席銀聽張平宣提起過這處地方,但是,聽張鐸親口提及,還是第一次。</br> “東晦堂是什么地方。”</br> “我母親自囚的地方。”</br> 他說得很平淡,說完便倚身在憑己上,抬頭繼續(xù)凝著觀音。</br> “夫人……為何要自囚呢。”</br> 張鐸笑笑:“我不明白,我也不想明白?!?lt;/br> 說完他側(cè)面看向她,撩起她鬢的一縷碎發(fā),“你以為,清談居又是什么地方?!?lt;/br> 席銀抿了抿唇,“像是郎主自囚的地方。”</br> 張鐸怔了怔。</br> 解得真可謂剖心剖肺啊,他不知有多久,沒有被一個人,用尋常的言辭,扎得這么痛快過了。</br> “呵,你真的很聰明。”</br> 席銀環(huán)顧周遭陳設(shè),“奴只是沒有見過,哪一位貴人,住在如此樸素的地方,和廷尉獄的牢室,都沒有區(qū)別?!?lt;/br> 她說著,似乎聯(lián)想起來了什么,抱著膝蓋仰頭望著張鐸,開了話匣。</br> “你上次帶奴去觀塔,我看到了永寧塔上的金……鈴鐺?!?lt;/br> 她刻意避開了他的諱。</br> “塔的四角,各懸一個,塔頂四四方方,他們彼此不相見,只有起風(fēng)的時候,才得以相聞。我那糊涂的想法是……那四角塔頂,也像是一座囚牢,那拴著它們的鐵鏈,就是鐐銬。在那里,雖然可以俯瞰整個洛陽,但看過之后,都不知道向誰舒懷。”m.</br> 她自顧自地說完著一席話,卻見張鐸抱著手臂,靜靜地凝著她。</br> “你在隱射什么?”</br> 席銀忙垂下頭:“沒有,你知道,奴不敢的,其實奴說這番話,自己也沒有想明白。就是……莫名其妙地想到了,就說了……我知道這其中有你的諱。如果有冒犯,奴給你請罪,你不要怪罪?!?lt;/br> 張鐸垂下手,聲道:“沒有,你可以接著說?!?lt;/br> 席銀卻不敢再說了,低頭看向自己的腳踝。</br> 張鐸順著她的目光看去,那串銅鈴鐺靜靜地蟄伏在她的腳腕處。她平時行路是極輕的,生怕那鈴鐺聲攪擾了他,以至于張鐸幾乎忘記了,她有這個物件。</br> “摘不下來了嗎?”</br> “對啊。”</br> 她垂手摸了摸腳踝處。</br> “我很小的時候,兄長給我戴上的,他怕以后他看不見了,找不到我,所以希望我行走時,能有聲響,這樣他就能跟著聲音來找我,后來,我長大了,這個就徹底拿不下來了?!?lt;/br> 說著,她晃了晃腿。</br> 鈴鐺伶仃地響了一聲。</br> “它們都是些不起眼的東西,但比起永寧寺塔上的那四個大鈴鐺,它們有人情味多了。”</br> “席銀。”</br> 他突然冷冷地喚了她一聲。</br> “嗯?”</br> “你是真的什么都不懂嗎?”</br> 他莫名地問了這一句。</br> 席銀卻沒有聽明白,但卻隱約聽出了其中的寒意。忙將腳腕縮入裙裾之下。</br> “郎主……是什么意思?!?lt;/br> “我姑且信你?!?lt;/br> 張鐸凝著席銀的眼睛,席銀受不住這一道目光,下意識地要低頭。</br> “不要躲,抬頭?!?lt;/br> “奴……”</br> “席銀,若有一天,我知道你是在騙我,我一定讓你生不如死?!?lt;/br> 席銀不明白,他為什么突然之間又說出了這樣狠毒的話,不敢再問,只得小聲的紛辯:</br> “奴真的沒有騙過你?!?lt;/br> “還有?!?lt;/br> 張鐸徑直打斷了她的話:“你敢私逃,你就試試?!?lt;/br> ***</br> 所以,自命孤絕的人,就不應(yīng)該去倚賴另外一個人的存在。</br> 這種倚賴是扭曲而不被理解的。</br> 對于張鐸而言,席銀之于他,是一個很矛盾的人。</br> 她卑微,懦弱,挨過很多打,不敢跟他大聲說話。</br> 斗大的字識不了一籮筐,甚至?xí)r常聽不懂他在說么。</br> 可是,他卻莫名地喜聽席銀說話。</br> 沒什么章法,也沒有什么深度,但就是時時刻刻都切中要害,扎得他心肝脾胃,又痛,又快活。她身上有著和張鐸相似的掙扎,她不明白什么是儒士風(fēng)骨,但她好像天生就不齒于此。好比她將張熠綁在垂柳下,施以鞭撻,那種直接了當(dāng)?shù)膶梗退约核^的“刑亦上大夫”觀念是那樣的相似。即便他認為那種方式過于粗鄙,卻也不得不承認,她是自己身邊唯一一個,說不出一點大道理,卻足以開解他的人。</br> 她再多識些字就好了。</br> 他時不時地這樣想。然而她的字真是寫得丑。</br> 為此,她時常腫著一雙手,照顧他的起居。</br> 夜里他休息的時候,她就悄悄燃著燈,縮在陶案后面,一個人反復(fù)地臨摹那本《就急章》。</br> 清談居里,沒有床榻,只有一張莞席,是張鐸的就寢之處。</br> 自從席銀住進來以后,張鐸也從沒關(guān)照過她究竟是怎么睡的,然而她好像也沒什么講究,有的時候為了給他交差,一寫就是一個通宵,有的時候就抱膝靠在觀音像下,陪在他身旁,一直坐到天明。總之,張鐸在的時候,她從來不敢沾席,至于他不在的時時候是什么光景,張鐸就不得而知了,</br> 偶爾,他會在席面上嗅到一絲淡淡的女香。</br> 若換做從前,整個官署中的女婢都要落一層皮,然而如今,他卻并不想過問。</br> ***</br> 六月,鏞關(guān)傳來戰(zhàn)捷之信。</br> 劉必聲勢浩大地率軍直逼鏞關(guān),誰知竟在霽山峽道遭遇了大將軍趙謙的伏殺。</br> 峽道地勢如口闊之袋,趙謙在山壁兩面設(shè)下箭陣,頃刻之間就全殲了叛軍先頭,劉必敗逃云洲城,誰知云州城竟城門緊鎖,青帶遮眼的素衣人立在城門上,迎著霽山北下而來的暖風(fēng),手握石垣,嘴角噙笑。</br> 趙謙追至城門下,一舉生擒了劉必。</br> 城樓上的人素衣人揚聲道:趙將軍辛勞?!?lt;/br> 趙謙勒馬仰頭道:“一賢公子,謝了。張退寒在洛陽候著你?!?lt;/br> 素衣人聲潤若玉,與那沙場上的慘呼聲格格不入。</br> “阿銀在洛陽還好嗎?”</br> 趙謙笑道:“就知道你會問起小銀子,照我啊,她竟好得很,我離都之前,看見張退寒都教她寫起字兒來了?!?lt;/br> 岑照笑了笑。</br> “那阿銀定是吃苦?!?lt;/br> 趙謙抓了抓頭,也不好說什么。</br> 好在,其人仍然溫和謙卑。</br> “照玩笑而已,有勞張大人照顧阿銀,我必當(dāng)面一謝。時辰不早了,將軍進城吧?!?lt;/br> 話音剛落,趙謙身旁便有軍事遞來一封信。</br> “將軍。洛陽來信?!?lt;/br> 趙謙一眼認出張鐸的字,將手中的劍插回劍鞘,一面拆信一面道:“你等等,我看看中書監(jiān)還有什么指示。”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fēng)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fēng)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