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獲得自由后,第一個要求就是想獲準參觀首都密爾敦多。皇帝爽快地答應了,只是特別關(guān)照不得傷及當?shù)鼐用窈兔穹俊H藗円矎母媸纠锏弥覍⒃L問京城的計劃。
由于有高兩英尺半,寬至少有十一英寸的城墻環(huán)繞京城,所以盡可駕駛一輛馬車很安全地在上面繞行一周。城墻兩側(cè)每隔十英尺就是一座堅固的塔樓。我跨過西大門,輕手輕腳地前行,側(cè)著身子穿過兩條主要的街道,身上只穿了件短背心,因為我擔心要是我穿了上衣,衣服的下擺也許會刮及民房的屋頂或屋檐。雖然有嚴令禁止任何人出門,但我走路還是非常小心,免得一腳踩到在街上游蕩的人。閣樓的窗口和房頂上全都擠滿了看熱鬧的人們,在我的任何一次旅行中,從未見過像這樣人口眾多的地方。這座城市是一個標準的正方形,每邊城墻長五百英尺。兩條大街各寬五英尺,十字交叉將全城分作四個部分。胡同與巷子我就進不去了,只能從旁邊路過時看一下,它們的寬度從十二到十八英寸不等。全城可容納五十萬人。房子有的高三層,有的高五層。有商店和市場,百貨齊全。
皇宮在全城的中心,正處于兩條主要大街的交會之處,四周是高兩英尺的圍墻,宮殿離圍墻還有二十英尺。我獲得皇帝的許可后跨過了這道圍墻。圍墻與宮殿之間的空地很大,我可以很容易地繞行來看宮殿的每一面。外院四十英尺見方,其中又包括兩座宮院。最里面的是皇家內(nèi)院,我很想見識一下卻發(fā)現(xiàn)非常困難,原因是從一座宮院通向另一座宮院的大門只有十八英寸高、七英寸寬。外院的建筑有五英尺高,雖然院墻由堅固的石塊砌成,厚達四英寸,如果我就這么跨過去的話,很可能對整個建筑群造成極大的損害。
皇帝這時候也很希望我去瞻仰一下他那金碧輝煌的宮殿,但我三天后才如愿。那三天,我用小刀在離城約一百碼的皇家公園里砍下了幾棵最大的樹,做了兩個凳子,每個高約三英尺,并且都能承受得起我的體重。市民們得到第二次通告后,我又進城了,手拿著兩個凳子前往皇宮去。到達外院旁邊,我站上一個凳子之后將另一個舉過屋頂,輕輕地放到一院和二院之間那塊寬約八英尺的空地上。這樣從一個凳子到另一個凳子,我很輕便地就跨過了外院的樓群,之后我再用帶彎鉤的棍棒把第一個凳子鉤了過來。我就這樣來到了皇家內(nèi)院。我側(cè)著身子躺下來,臉挨到中間幾層樓那扇特地為我打開的窗子前,由此看到了人們所能想象到的最輝煌壯麗的內(nèi)宮。
我看到了皇后和年輕的王子們各自的寢宮里都有主要的一些侍從相隨。皇后陛下很高興,對我十分和藹地笑了笑,又從窗子里伸出手來賜我一吻。
獲得自由后約兩個星期的一天早上,內(nèi)務大臣瑞爾德里沙只帶了一個隨身侍從來到我的寓所,請求我同他談一個小時。由于他的身份和個人功績,也由于我向朝廷提出請求時他幫過不少忙,因此我很快就答應了他。我希望躺著聽他說話,但他更希望我把他拿在手里交談。他先對我能獲得自由表示祝賀。不過他又說,要不是因為朝廷現(xiàn)在這個處境,我也許不會這么快就獲得自由。
他說實際上朝廷目前被兩大危機所苦:
一個危機是國內(nèi)黨爭激烈。帝國內(nèi)有兩個黨派一直在勾心斗角。一個黨叫做特萊姆克三,一個黨叫做斯萊姆克三,區(qū)別就在于一個黨的鞋跟高些,另一個黨的鞋跟低些。皇帝的鞋跟比朝廷中任何一位官員都低,他決意一切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只起用低跟黨人。兩黨間積怨很深,從不在一塊兒吃喝或談話。高跟黨的人數(shù)要超過我們,可權(quán)力卻完全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擔心的是太子殿下有幾分傾向于高跟黨,他的一只鞋跟比另一只要高些,走起路來一拐一拐。
另一個危機是面臨國外強敵入侵。布來夫斯庫島是天地間又一個大帝國,面積與實力和我皇陛下的帝國及其他一些大國幾乎不相上下。我們這兩大強國在過去三十六個月里一直在苦戰(zhàn)。戰(zhàn)爭的開始是由于以下的原因:我們大家都認為,吃雞蛋前,原始的方法是打破雞蛋較大的一端。可是當今皇帝的祖父小時候吃雞蛋,一次按古法打雞蛋時碰巧將一個手指弄破了,因此他的父親,當時的皇帝,就下了一道敕令,命令全體臣民吃雞蛋時打破雞蛋較小的一端,違令者重罰。老百姓們對這項命令極為反感。由此曾發(fā)生過六次叛亂,其中一個皇帝送了命,另一個丟了王位。這些叛亂大多都是由布來夫斯庫國的國王大臣們煽動起來的。叛亂平息后,流亡的人總是逃到那個帝國去尋求避難。在這一切麻煩紛亂的過程中,布來夫斯庫的帝王們經(jīng)常派大使前來規(guī)勸,說我們在宗教上鬧門戶分立,違背了我們偉大的先知拉斯特洛格在《布蘭德克拉爾》第五十四章中的一條基本教義。流亡到布來夫斯庫的大端派深受其朝廷的信任,又深受國內(nèi)黨羽的秘密援助和慫恿,這樣兩帝國之間就掀起了一場血戰(zhàn),三十六個月以來,雙方各有勝負。這期間我們損失了四十艘主要戰(zhàn)艦和更多的小艇,我們還折損了三萬最精銳的水兵和陸軍。敵人所受的損失可能比我們還要大些。可是他們又已經(jīng)裝備好了一支龐大的艦隊,正準備向我們發(fā)起進攻。陛下深信你的勇氣和力量,所以才命我來把這件事說與你聽。
我請內(nèi)務大臣回奏皇上:雖然我是個外國人,不便干預黨派紛爭,但為了保衛(wèi)皇帝陛下和他的國家,我甘冒生命危險,隨時準備抗擊一切入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