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帝國風云 !
按照中國海軍航空兵的標準,攻擊“勇猛”號的戰(zhàn)斗進行得相當順利。
第一支俯沖轟炸機中隊突破了防空戰(zhàn)艦的攔截之后,有八架轟炸機成功投下炸彈,其中三枚炸彈擊中了“勇猛”號,并且都在飛行甲板下方的艦體內引爆。緊接著,從超低空進入的魚雷攻擊機也繞過了被俯沖轟炸機纏住的防空戰(zhàn)艦,七架魚雷攻擊機投下了魚雷,至少有兩條魚雷擊中了“勇猛”號,即“勇猛”號的左舷水下部位發(fā)生了兩次大爆炸。最后,第二支俯沖轟炸機中隊里面,還有四架俯沖轟炸機飛到“勇猛”號上空,把三枚炸彈送給了這艘已經(jīng)遭受重創(chuàng)的艦隊航母。
受到攻擊的,不僅僅是“勇猛”號。
為了掩護魚雷攻擊機群突防,第二支俯沖轟炸機中隊中的六架俯沖轟炸機攻擊了直接掩護“勇猛”號的“菲律賓”號,并且成功擊中了“菲律賓”號兩次,導致這艘滿載排水量超過三萬噸的大型巡洋艦遭受重創(chuàng)。
只是,攻擊結束的時候,兩艘美艦都沒沉沒。
必須得承認,“埃塞克斯”級的扛毀設計非常到位,而且巨大的排水量、即巨大的艦體賦予了其很強的抗沉能力。在遭到六枚五百公斤級航空炸彈、以及兩條航空魚雷的直接攻擊之后,“勇猛”號仍然頑強的浮在海面上。
當然,這也與美軍采取的自救措施有關。
主要就是。在遭到攻擊之前?!坝旅汀碧柕呐為L就下令把所有擺放在飛行甲板上的艦載機拋棄掉,即直接丟進大海。原因很簡單,這些艦載機中,至少還有三分之二沒有完成燃油清理工作,即都油箱里裝滿了航空汽油。如果被炸彈擊中,只要其中一架戰(zhàn)機殉難,那么整艘航母都將完蛋。
緊急關頭,“勇猛”號的航空勤務人員完成了這項艱巨工作。
當時,美軍甚至靠人力,把最后幾架戰(zhàn)機推出了飛行甲板。
也就是說。在遭到攻擊的時候,“勇猛”號的飛行甲板上已經(jīng)沒有艦載機了,也就不存在安全隱患。
如果“勇猛”號的艦長沒有下達這道命令,只需要一枚炸彈就能趕掉“勇猛”號。
“菲律賓”號沒有被炸沉。主要與炸彈的命中位置有關。兩枚炸彈,一枚落在了其艦首處,只炸飛了艦首的水上部位,以及導致艦首水下部分變形。另外一枚則落在了艦體右側的高射炮群里面,而且在貫穿了水平裝甲后就爆炸了,沒有繼續(xù)往下深入,也就沒有對附近的鍋爐艙與輪機艙造成嚴重損傷。
當然,這兩艘戰(zhàn)艦的情形也好不到哪里去。
轟炸結束后不到十分鐘,“勇猛”號的左傾就超過了十度,而且左側艦體上的漏洞還沒有堵住。該艦艦長不得不下達向右舷進行平橫注水的命令。隨后還讓提供掩護的輕巡洋艦靠了過來,為航母提供電力。主要就是,“勇猛”號上的兩臺發(fā)電機中,已有一臺被炸毀,而剩下的一臺無法帶動所有抽水機。要將控制住進水量,就必須使用所有抽水機,不然航母很快就會沉沒。
“菲律賓”號也在進行自救,只是沒有撤走,而是一直跟在“勇猛”號身邊。
主要是,“菲律賓”號的進水已經(jīng)得到控制。而且大部分高射炮都沒損壞,還具有一定的防空作戰(zhàn)能力。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兩艘戰(zhàn)艦上的美軍官兵做了很大的努力。
可以說,如果沒有遭到第二次攻擊,“勇猛”號與“菲律賓”號都不會沉沒。只需要回去進行數(shù)個月的維修。
相對而言,攻擊“約克城”號的戰(zhàn)斗就沒這么輕松了。
“約克城”號遭到攻擊的時候。其緊急出動的戰(zhàn)斗機剛剛升空,因此該艦的艦長立即命令這些戰(zhàn)斗機攔截來犯敵機。
雖然在這種短兵相接的戰(zhàn)斗中,美軍戰(zhàn)斗機沒有占到多少便宜,參與戰(zhàn)斗的七架戰(zhàn)斗機全部被擊落,其中三架還是被美艦的高射炮擊落的,而遭到攔截的中國機群只損失了四架俯沖轟炸機與一架戰(zhàn)斗機。但是這些美軍戰(zhàn)機為掩護“約克城”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即沖散了俯沖轟炸機群。
結果就是,當來自“王翦”號的攻擊機群發(fā)起沖擊的時候,兩個中隊的俯沖轟炸機都沒有能夠集中到一起。
顯然,對攻擊方來說,這是最糟糕不過的事情了。
大戰(zhàn)初期,分散進入的轟炸機還能夠對付戰(zhàn)艦,可是到了大戰(zhàn)后期,隨著戰(zhàn)艦防空火力增強,分散進入的轟炸機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
要知道,在對付一架、或者幾架分散進入的敵機時,戰(zhàn)艦上的中小口徑高射炮幾乎有百分之百的攔截率。按照中國海軍做的統(tǒng)計,一座四聯(lián)裝四十毫米高射炮對一架敵機的攔截概率高達百分之八十,而兩座這樣的高射炮同時對付一架敵機,擊落的概率就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六。如果算上補漏的二十毫米機關炮,那么只需要兩座四十毫米高射炮,就幾乎能以百分之百的概率擊落一架來犯的敵機。
也正是如此,在防空作戰(zhàn)戰(zhàn)術中,四十毫米高射炮也按照炮組的方式作戰(zhàn)。
說得簡單一些,如果來襲敵機不夠多,那么相鄰的兩座四十毫米高射炮就將在統(tǒng)一指揮下攔截一架敵機。只有在來襲敵機太多的時候,才會單獨作戰(zhàn)。為此,中國海軍還專門制訂了相關的防空作戰(zhàn)戰(zhàn)術,即兩座相鄰的四十毫米高射炮中,有一座為主,另外一座為從,從而解決了指揮上的問題。
顯然,美軍的防空戰(zhàn)術相差不大。
更要命的是,被打散了的機群還要突破由“夏威夷”號上的高射炮構成的攔截網(wǎng)。
結果,只有六架俯沖轟炸機到達了“約克城”號上空,而且其中一架還在投彈之前就被擊落了。其余的十四架俯沖轟炸機與十架魚雷攻擊機,要么提前丟掉了炸彈,要么轉為攻擊“夏威夷”號,要么就被擊落了。
只是,“約克城”號的結局比“勇猛”號悲慘得多。
根據(jù)攻擊“約克城”號的飛行員回憶,當時最多只有一枚炸彈擊中了“約克城”號,即便有第二次命中,也很有可能是一枚啞彈。
關鍵,就在那枚爆炸了的炸彈上。
在遭到攻擊之前,“約克城”號的艦長也下達了清空飛行甲板的命令,即讓航空勤務人員把飛行甲板上的戰(zhàn)機拋進大海。
當然,這是一個過程,不可能在艦長下達命令之后立即就變成現(xiàn)實。
只是,隨后發(fā)生的事情,就沒有這么簡單了。
不管是“約克城”號的艦長變更了命令,還是航空勤務部門的軍官擅自主張,或者是航空勤務人員的動作不夠快,在被炸彈擊中的時候,“約克城”號的飛行甲板上還擺方著七架艦載機。
這七架艦載機中,至少有一架沒有清空油箱。
要命的是,這七架艦載機全部集中在飛行甲板中段左側,也就是左舷升降機旁邊,似乎等著被送進機庫。
由此,可以大致推斷,應該是航空勤務部門出了問題。
說得簡單一些,就是航空勤務人員認為那七架艦載機都已清空了油箱,因此就算被炸彈擊中也不會有什么危害,也就沒有必要拋棄掉。如果能夠保存下來的話,也就能夠增強反擊中國艦隊的力量。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約克城”號的艦長變更了命令。
總而言之,問題就出在這里。
擊中“約克城”號的那枚炸彈,落點就在艦島左側,離那七架艦載機不遠,炸彈爆炸之后,其中三架艦載機被拋飛,另外四架艦載機則嚴重損毀。隨后,其中一架艦載機上的航空汽油被引燃了。
可以說,這絕對是一場災難。
要知道,不管是哪一種艦載機,其油箱都能裝載數(shù)百公斤、甚至上千公斤航空汽油。
更重要的是,“約克城”號在規(guī)避轟炸的時候,航速在三十節(jié)以上,而由此產(chǎn)生了非常強的甲板風。
火借風勢,瞬間就吞沒了“約克城”號的飛行甲板。
從遠處望去,“約克城”號就是一堆漂浮在海面上的巨大篝火。
只是,這還沒完。
因為在此之前,“約克城”號為艦載機做里抽出燃油的工作,因此在連接到飛行甲板上的幾根輸油管道里面都有殘余的航空汽油,而這些汽油被引燃之后,大火就順著蔓延到了甲板下方的機庫里面。
大約在中彈后十五分鐘,也就是九點二十分左右,“約克城”號發(fā)生了大爆炸。
根據(jù)該艦幸存的官兵回憶,引發(fā)爆炸的應該是幾枚存放在機庫內,還沒有來得及送進彈藥庫的航空炸彈。
當然,也有可能是幾條航空魚雷。
主要就是,在遭到攻擊的時候,“約克城”號上的情況非常混亂,很多初次參戰(zhàn)的官兵根本沒有遵守作戰(zhàn)條例。
說白了,就是在戰(zhàn)斗中亂了手腳。
這次大爆炸,沒有炸沉“約克城”號,但是使其徹底喪失了存在的價值,主要是爆炸之后火勢變得更加猛烈了。
最終,美軍不得不拋棄這艘航母。(未完待續(xù))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