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序幕拉開
《尿不濕招商會塵埃落定,以300萬競價成交!》
《1元起拍,拍出300萬,企業對于技術的需求,可見一斑!》
《手握300萬巨款,等離子體服務部將如何分配?》
《陳春仙提出的科技擴散的理念,收獲意想不到的效果!》
《民營單位賺取驚人的300萬財富,此事是否合理?》
…
12月11日,尿不濕的招商會剛結束,清晨新鮮出爐的各大京城報紙上,關于這項技術拍出三百萬天價的報道,幾乎屠版。
消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傳遍全京城。乃至被與會者們傳播,擴散至各地。
舉國震驚!
在這個人均收入五十塊的年代,三百萬是一個多半人連想象都無法觸及的數目。
如果這筆巨款,是來自集體與集體之間的交易,老百姓大抵也就看個樂子。
但不是。
它是一家民營單位,從國營單位手中,賺取的。
事件引發軒然大波,好似京城內,街頭巷尾無處不在談論此事,無人不在討論。
各種聲音都有,眾說紛紜,無法抑制。
并且事件還在持續發酵。
當天京城的晚報上,再次被屠版,出現很多評論文章。
——
晌午時分。
科院。
一間辦公室里,擠滿重要負責人。
這些人被老管召集而來,只為商議等離子體服務部的事。
老管嚴肅說道:“我有兩個建議。其一,這300萬必須歸院里所有。它散到民間,將是一場災難!會造成多大的貧富差距?
“其二,馬上繼續對陳春仙和服務部的調查,私人有問題追究!服務部有問題,撤銷!”
老管說到這里,似乎想起什么,望向下手位置一人問:“對啦,陳春仙現在在哪?招商會都搞完,還不回院里來待著,接受調查?”
后者回應道:“在服務部吧,那邊快被記者包圍,他最近什么事也沒干,招商會都沒主持,扎在那邊接受采訪。”
“什么?!”
老管大驚,蹭地站起,“你怎么不早說!”
“……”
“他明顯在動鬼心思,想制造輿論,天知道他都跟記者說什么!”
“這……”
老管待不住了,拂袖離開,奪門而出。
中關村大街,等離子體服務部。
一間木板房里。
的確記者扎堆,架起“長槍短炮”,陳春仙坐在辦公室后,一圈記者將他包圍。他正在侃侃而談,心中對于華夏硅谷的暢想,以及在奮斗過程中遭遇的層層阻礙,包括回應“三百萬事件”。
“來,大家都出去,出去!”
門口突然傳來動靜,老管帶著人沖進來,驅散記者。
“你們還采訪他?他是有問題的人,正在接受調查,他的話能信的?”
由于老管身份不低,再加上這番說辭,大部分記者只好收拾東西退出去。
但也有少數幾人,堅持沒動。
其中有位姓潘的資深記者,挑眉看向老管道:“您這樣不對,您無權干涉我們采訪。”
“我說了,他有問題!”
“您剛也說過,還在調查。況且這和我們的采訪不矛盾,我們發出去的稿子,也要經過審核,不會信口開河?!?br/>
老管怒問道:“你是哪個單位的!”
潘記者反問:“您這是在威脅我嗎?”
老管上前,薅過他掛在胸前的工作證,記下信息后,深深看他一眼,轉身而去。
潘記者不為所動,坐下后,望向陳春仙,笑著示意,“陳教授,我們繼續?!?br/>
這是一個理想主義彌漫的年代。
人們從事一份工作,拋去基本的養家糊口不談,有思想的人,往往還帶著崇高的信仰。
這時的老師,是真的哺育花朵的園丁。
這時的醫生,是真的以救死扶傷為己任。
這時的記者,是真的以報道真實為天職。不似后世,有人說,沒有背景的孩子,不必再進新聞專業……
——
清晨。
<div class="contentadv"> 遍地白霜,霧氣朦朧,連水缸里都結冰。
李建昆套著軍大衣,端著盆底有倆條錦鯉的搪瓷盆,去廚房舀來半盆熱水,回房洗漱。
手伸進水里前,他習慣性地打開書桌上的一臺紅燈牌收音機,最近這段時間,聽收音機成為他每天早上必做的事。
“嘩啦!”
“啪啪!”
臉洗到一半時,只聽收音機里傳來半點報時,緊接著是播報員激昂的語調。
“…人民廣播電臺,下面播報今日新聞摘要?!?br/>
“近日,社會廣泛討論中關村等離子體服務部……”
唰!
李建昆猛抬起頭,顧不得擦臉,一步踏到書桌旁,豎起耳朵,生怕漏掉一個字。
此事果然引起上方重視,并且有多位重要人物,做出批示。
廣播中在陸續播報批示原文:
“中關村地區擁有諸多科技成果和人才優勢。此前這些科學成果大多停留在論文、樣品和展品階段,處于‘潛在財富’狀態,沒有投入生產,不能取得經濟利益。陳春仙同志的做法是完全對頭的,應予鼓勵!”
“陳春仙同志帶頭開創新局面,可能走出一條新路子,一方面較快地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直接生產力。另一方面多了一條渠道,使科技人員為四化做貢獻。一些確有貢獻的科技人員可以先富起來,打破鐵飯碗、大鍋飯。當然,還要研究必要的管理辦法及制定政策,此事可委托科協大力支持。”
…
李建昆聽著聽著,情不自禁咧開嘴角。
成了!
上面肯定了老陳同志的做法,并且提倡大力鼓勵和支持。
還表明可以讓確實有貢獻的科研人員先富起來。
漂亮!
一切問題,迎刃而解!
李建昆薅過洗臉架的毛巾,胡亂擦把臉后,戴上狗皮帽,嗖嗖沖出門。
“誒建昆,伱去哪?還沒吃飯呢!”李云裳從小飯廳沖出,手里拿著盛粥的鋁勺。
“不吃了,有要緊事,姐,我先走了!”
“這死孩子!”李云裳氣得跺腳,但仍不忘提醒道:“路上結冰,滑!騎車慢點?!?br/>
“知道啦!”
李建昆趕到服務部時,這邊早炸開鍋。
不僅“十羅漢”到齊,科院里不少曾在服務部干過活的研究員,紛紛趕過來。
此時門板房外面的小坪上,人頭扎堆,圍聚一片。
人群包圍圈中,只見陳春仙神色激動,好似得了癔癥,挨個抓著其他人的手問:“廣播聽了嗎?廣播聽了嗎?”
“聽了!”
“嗯!”
“咱們獲得支持了!”
這幫人互相擁抱在一起,熱淚滾滾,撲簌簌流滿臉頰。
“祖國萬歲!”
“服務部萬歲!”
有研究員振臂高呼,其他人被帶動齊呼。在無盡的欣喜中,亦是在釋放一種長期壓抑的苦悶。
這時,木板房內,查賬組灰溜溜準備走人。不過他們要帶走全部摘錄好的賬目。
老紀上前阻攔,現在態度非常強硬,“你們這是干什么?賬務上的東西,怎么能隨便帶走呢,我堅決不同意!”
查賬組的負責人道:“這是上面定的,我們只是奉命行事?!?br/>
“哪個上面?”
“不說你也知道,我看帶回去對你們服務部沒啥壞處,只能證明你們的清白,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總比那些光拿錢白吃飯不干活的強多了!”
陳春仙笑道:“讓他們帶走吧,不重要了。”
研究員們相視而望,皆是會心一笑。
李建昆遠遠看著他們,同樣揚起嘴角。
中關村的發展,將從今天,正式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