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8章 第五大發明
輕快的腳步聲回響在中關村科技大樓五樓,陳春仙實在無法抑制自己的情緒,空氣中倘若有一個旋律傳來,他便能翩翩起舞。
受他影響,李建昆也有種哼小曲的沖動。
咔咔!
特制的實木大門被推開,陳春仙領著李建昆走進一間秘密中的秘地。
目前除了這層不對外開放的樓層內、簽署過保密協議的工作人員外,無人知曉,此地靜靜“躺”著一個世界第一。
“看!”
陳春仙激動抬手:“四代光刻機!”
純白色調的房間居中,有一臺體積不小的機器,規模是華夏硅谷公司一年前出品的三代光刻機的近兩倍,像一間小房子。
三代光刻機叫作“掃描投影式光刻機”。
這小子說懵的……
那么,老陳說這是全世界第一臺第四代光刻機,大抵上沒毛病。
直到第五代EUV光刻機的問世。
不在技術上有革命性的創新,無法突破。
在前世,它統治這個領域的時間接近三十年。
反之,如果沒有這道靈光乍現,一個小小的問題,或將困住一個科學家一生。
“華夏硅谷公司沒啟動光刻機項目之前,我國的光刻機水平,距離世界領先,大約有五年時間。”
老陳揚起嘴角:“甩他們二里地,其實,也沒那么難。”
四代盡管只多兩個字“進步”——進步掃描投影式光刻機,但它卻是最具代表性的光刻機產品。
“牛!”
這臺光刻機已超出李建昆這個鍵盤俠,能夠看懂的極限,他只能通過鍵盤俠的知識來判斷,如果達到了這種最小工藝,那么它確實是臺正兒八經的四代光刻機。
科學研究,許多時候關鍵性的進展都來自于靈光乍現,好像被蘋果砸中后的牛頓,悟出萬有引力。
李建昆卻知道,這一年來,老陳回家過夜的次數,不超過十次。
你猜怎么著?
陳春仙不是沒問過他咋想到的。
“我說過,再給我一年時間,我必定趕上他們。”
暫時沒有消息。
可行!
要知道,他家沒幾步路,從科院離職后,置了套宅子,就在中關村。
他們在研發第四代光刻機時,對于怎么樣來突破三代光刻機的桎梏,一籌莫展之際,是建昆提醒:嘗試使用一下193nmArF激光光源。
三代光刻機的最小工藝極限是130nm。
坦率講,陳春仙懷疑過,他可能是外星人……
“別別別。”李建昆怕他又問東問西,趕緊岔開話題,繞著四代光刻機一邊轉著圈圈,一邊作了解。
建昆給他們的還不是靈光乍現,而是或許唯一的標準答案。
不過,他似乎真沒覺得辛苦、勞累,全身心投入,樂在其中。
“不。”李建昆說,“你超越了他們。”
李建昆遞給老陳一個大拇哥,得虧他有點心理準備,始終關注著華夏硅谷公司這邊光刻機的研發進度,否則陡然得知這個消息,難免要一蹦老高。
陳春仙當時極其驚詫,沒想到建昆連激光都懂。
“最小工藝推進到了多少?”
我信你個鬼!反正吧,陳春仙發覺他越來越看不穿建昆,這人根本無法用言語來度量——
只有老天爺才知道,彼時實驗室里,包括他在內的所有研究人員的震驚。
反正沒有頭緒嘛,抱著試一下的心態,他們聽取建議,使用上193nmArF激光光源。
李建昆早評價過,老陳是一位難得的科研天才,卻不適合做一名企業家,實驗室才是他的領域和地盤,他的樂土。
“這臺機子雖然是我帶著團隊干出來的,但我不敢說是我創造了它,建昆,首功還得頒給你呀。”
陳春仙的表情頗有些復雜。
“80nm。”
阿麥斯是八十年代哪一年推出的第四代光刻機,李建昆腦子里沒有精確的信息,可以肯定的一點是:
老陳單手叉腰說:
“去年,我們制造出第三代光刻機,就技術層級來講,已經和世界領先持平,僅僅是在尖兒尖兒上,有那么一丁點落后。
這個逼他要裝,只能給他裝去……
不似人類。
在此之前,無論光刻機技術如何發展,都是在第四代的基礎上不斷精進。
良久,二人又站在一起。
陳春仙問:“現在要公開嗎?”
他有些顧忌。
就公司、個人和團隊而言,他當然希望公開,那會收獲無與倫比的榮譽。
但他又擔心公開之后,引起某些國家的嫉妒和不滿,從而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比如在涉及光刻機的相關產業,實施更嚴苛的技術禁運——
建昆在特區搞芯片全產業鏈,這與他還息息相關。
“你以為我們不刺激他們,他們就不搞我們了?某些宵小亡我中華之心,始終不死。”
李建昆抬起右手,用力握成拳頭。
“只有強者才有尊嚴和權利。”
“公開!”
陳春仙咧嘴笑道:“就喜歡你小子身上這股天不怕地不怕的勁頭。”
一日后,一份標題為“我司制造出第四代光刻機,技術水平達到世界第一”的文件,遞交到科協。
……
……
中關村科技大樓張燈結彩。
一樓大門頭上,拉起一條大橫幅,上書大字——
【熱烈歡迎科協及上級領導蒞臨參觀和指導】。
上午十時許,六輛由吉普212、桑塔納和紅旗組成的車隊,在大樓門外停下。
李建昆和陳春仙作為華夏硅谷公司的兩位創始人,來到門口迎接。
領導們比他倆還熱情,夸獎表揚聲不斷。
來到五樓,當看到第四代光刻機實機后,科協領頭的周主任,連說了三聲“好”。
<div class="contentadv"> 世界第一,談何容易?
即使是一塊運動金牌,都意義非凡,遑論在高科技領域?
現場每個人都自豪不已,與有榮焉。
“一定要給予參與研發的科研人員,高度表彰!”
“需要好好宣傳一下,讓全國人民都知道,我們在這樣的尖端科技上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績。”
“我覺得,要讓全世界知道!”
“沒錯,這是我們實現偉大民族復興的又一項重要成果嘛,理應被世界看見。”
“要不這樣,由我們科協領頭,舉辦一場科技交流活動,邀請各國同仁來參加。以前邀請他們還不愿意來,這次,呵,怕他們不跑得飛快?”
領導們邊瞻仰機器,邊樂呵呵交流著。
“我看行嘛。”周主任說,“老汪的建議很好,平心而論,我們的科技界在國際社會上一直地位不高,有機會也要彰顯一下自己的實力和影響力。”
他頓了頓,思忖著繼續說道:
“這次我們兩大世界級的突破一起上,他們絕對會爭先恐后和我們聯系到訪。”
李建昆捕捉到關鍵性字眼,詫異問:“兩大世界級的突破?”
恕他耳目閉塞,實在不知道近期,我們還有什么能值得這樣稱呼的科研成果。
“李經理貴人事多啊,我國誕生了第五大發明沒聽說?”有人解釋。
嚯!
李建昆硬是被震到。
要這么說,光刻機干到世界第一,那都不叫個事兒。
旁邊的陳春仙也一臉懵逼。
“啥第五大發明啊?”李建昆睜大眼睛打聽。
“水變油。東北出了位天才科學家,能把清水變成汽油,這難道不是一項足以改變世界的發明?”
李建昆:“……”
這個破禍害,終究還是來了。
陳春仙震驚:“把水變成油?”
此事倘若為真,世界格局都會發生變化。
人類歷史上因能源爆發的戰爭,不勝枚數。
“不是……老陳,各位。”李建昆瞪眼問,“這你們也信?任何一個學過初中化學的人,都知道這根本不合邏輯吧。”
水中只含有氫、氧元素。
燃油之所以能燃燒,是因為其中含有一種不可或缺的元素——碳。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僅以清水作為材料,怎么可能變化出燃油?
“李經理有所不知,也不全是清水,那位天才科學家發明了一種‘水基燃料’,一瓶清水中,只需滴入幾滴這種燃料,就能盡數轉化成燃油,燃燒殆盡。”
“李經理,不怕你不信,我是親眼見識過的。”
“我雖然至今無緣親眼一見,卻聽不少朋友談及過,確有此事啊。”
“我看周主任的安排非常好,這次科學盛會一舉辦,有這兩大世界級的突破,別說科技界,全世界都會震驚。我們需要這樣的肯定和重視。”
…
他們聊著聊著,就把這事兒給定下了。
舉辦一次科學盛會,邀請全世界的科技大佬來參加。
李建昆嚇出一身冷汗。
真要這么干了,怕不是丟人要丟到姥姥家。
他們的四代光刻機,還要和水變油這種騙人把戲同臺……
他倒是想制止啊,然而,人言輕微。今天來的這些人,客氣起來喊他一句“李經理”,否則,他只是個小李……
送走一眾領導后,李建昆在大門口抓住陳春仙說:“老陳,這事兒絕不能干!”
“伱到底怎么了,不是件好事嗎?”陳春仙疑惑。
“老陳啊,用你腦瓜子想想,水怎么可能變成油?”
“你不信。”
“打死我也不信!”
“可是,他們都定了。”
李建昆:“……”
他是想慫恿老陳去鬧騰,把這事兒搞熄火,要是老陳也覺得無能為力,那……
‘得想法子,在科學盛會之前,戳穿水變油的騙局。’李建昆心想,只能迂回解決。
否則咱們要淪為全世界的笑柄。
……
……
夜晚,吃過晚飯后,看見老母親拿著一包什么玩意兒,準備用熱水沖泡,李建昆走上前問:
“媽,你生病了嗎?”
“沒有。這不山河那孩子孝順嘛,托人弄了些據說很搶手的補藥過來,讓我每天按時喝,還說下次來要檢查,這孩子……”
玉英婆娘笑罵。
李建昆好奇接過小藥袋打量,這一瞧不要緊,唰地一下變了臉色。
“媽,你吃多久了?”
“沒多久,幾天。”
還好還好……李建昆把紙包上顯示著“益肝靈沖劑”的玩意兒,捏成一坨,扔進墻邊的垃圾桶。
“誒?這孩子,你咋扔了?”
“媽,這藥有問題……”
此藥產自胡建,一個叫陳埭村的地方,全省第一個生產總值過億的村子,曾是當地人的驕傲。
大抵上也是我國第一個做假補品的地方。
當地不良商家用劣質銀耳和白糖,調制出所謂的“降壓沖劑”、“益肝靈沖劑”,以小作坊的形勢生產,制造工具簡陋,衛生條件極其糟糕。
后面會被曝光,引發巨大輿論,當地人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出去做生意都不敢自報家門。
李建昆之所以印象這么深,是因為這個陳埭村不簡單,日后我國幾乎每個人都和他們有關系,至少穿過當地走出來的產品。
如安踏、特步、貴人鳥,361度……
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改開后人們對于物資和財富的渴望,而這種渴望一旦變形,就會造成商業和道德的淪喪。
益肝靈沖劑如此。
水變油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