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鐘靈歸國
初五,早上起了場大霧,濃郁到五米之外人畜不分。
李建昆顛著李貴飛的大鳳凰,左右車把上各掛著一網兜拜年禮,后座上還綁著一只蛇皮袋,里面裝的是十斤肥膘肉,天將將亮時離家出發,由于天氣糟糕,鄉間小路又不好走,快到九點鐘才到達目的地——
三大畈。
這地界過去不叫這個名,解放后改的,早年間叫鐘家灣。
一般以姓氏給一個村落命名,有兩種情況:一,這個村落的多半人同姓;二,這里最有權勢的人家姓這個姓。
鐘家灣屬于后者。
“鐘”曾是這塊地界上地主的姓氏。
也就是鐘靈家。
她如果擱民國時出生,也算是大戶人家的千金,后面的歷史眾所周知,鐘家衰敗是必然,曾經有多豪橫,之后就有多凄慘。
不過真正的地主老財,鐘靈的爺爺,其實早年便過世了。那些田產和家財也早分掉了。
老話講人死如燈滅,鐘靈的父親多少有些被殃及,某些事更無法歸罪于六零年才出生的鐘靈身上。
李建昆心頭有股懊悔,怨自己前幾年怎么就沒想到過來看看,鐘家的窘迫家境大抵能夠想象,鐘靈曾說過,她父親已是個“廢人”。
而拋開他和鐘靈兩輩子的情感瓜葛不談,她至少還是自己比較親密的同學,從望海高中一起考到首都,且鐘靈當初選擇去首都念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
鐘靈遠在東歐求學,人難歸,錢難匯,天知道鐘家過成了什么樣子。
帶著慚愧和自責,李建昆進村后開始尋人打聽。
“老鄉,鐘家怎么走?有個閨女叫鐘靈的那家?!?br/>
李建昆原本以為不會收到什么好臉色,所以腰胯頂著自行車的同時,趕忙摸出包華子出來上煙,未曾預料到的是,在對面的大叔還沒仔細瞧他手中的煙盒之前,已經很熱絡地回應道:
“哦,鐘家啊,走,我帶你去?!?br/>
說完這話,大叔才抬手接過香煙,眼睛漸漸睜大,態度愈發殷勤,一路搭話,詢問李建昆和鐘家的關系云云。
這讓李建昆多少有些詫異,似乎鐘家的日子比他想象中要好過得多。
“老鐘!老鐘啊,你家來貴客了!”在村里彎彎繞繞十來分鐘后,大叔突然提高嗓門喊道。
循著他的視線,一聯三間土磚房映入李建昆眼簾。
黃泥摻雜著稻草制成的土磚砌成的墻,屋頂鋪蓋著拱形的黑瓦,如他家已經不復存在的老屋如出一轍。
這種土磚房以前很多,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日子在變好,慢慢在推到重建,好像清溪甸,已為數不多,屬于最貧苦的家庭的住所。
但李建昆注意到一個細節:屋前黃褐色的小坪一角,清掃過的垃圾堆積處,有著厚厚一層燃放過的鞭炮的殘碎,像一床破爛的紅色棉被。
饒是他家,新年到現在都未放過這么多鞭炮。
隨著老鄉大叔的喊話,土屋略顯黑暗的堂屋門檻后面,跨出一個背脊佝僂于老者的中年男人,他臉上有種常年形成的木訥和呆板,不過渾濁的瞳孔中又透出幾分光彩。
雖然沒見過,但李建昆料想他正是鐘父無疑。
他看看李建昆后,表情疑惑,顯然想不起自家有這么個親戚。
這里說句題外話,拜年在本地是一種傳承已久的習俗,有些關系并沒有那么親近的親戚間,往往也會拜年,通常作為家主的男人不會出現,他們得去拜更重要的年,會派兒子出馬,而對于這些小輩,親戚可能許久未見,真不能一眼認出,這時就得問問“你是哪家的孩子啊”、“家住哪兒”、“伱爸是誰啊”,才能搞清楚狀況。
鐘父也在這么干。
李建昆剛想說明情況時,堂屋里跟著跨出一個窈窕的身影,這使得李建昆到嘴的話頓住,雙眼陡然睜大:
她穿著一件黃褐色的呢子大衣,下身是一件藍色牛仔褲,腳上蹬著一雙黑色長筒皮靴。
及腰的烏黑長發用一只紅色大發卡向后箍著,一張瓜子臉毫無遮掩的顯露出來,彎彎的眉毛,靈動的雙眸,小巧的鼻尖,紅艷的嘴唇,皮膚光潔白嫩,比印象中白皙得多,仿佛從冰天雪地里走出的雪娃娃。
雖然她的外表,乃至于氣質上有很大變化,變得成熟、自信和知性,但李建昆仍然一眼認出來。
不是鐘靈又是誰?
四目相對,時間仿佛在這一刻靜止,周圍的一切都不復存在,雙方的眼眸中只有對方。李建昆在看鐘靈時,后者同樣在打量他。
變了不少,她心想。更加沉穩內斂,穿一件藍色棉襖似乎刻意隱藏的氣質后面,溢散出些許的從容和高貴,身材厚實了些,完全褪去了青澀,高大而英俊,看起來很有擔當和安全感,魅力十足。
“什么時候回的?”李建昆咧嘴一笑。
“元旦前回的國,到家也沒有幾天。”鐘靈紅唇揚起,回以笑容。
鐘父這才曉得二人是同學,而且李建昆這個同學他知道,當年與女兒一屆的省狀元,后面又和女兒一起在首都念書。
他重新打量李建昆一番,當真是一表人才?。?br/>
“孩子她媽,倒茶,倒茶?!?br/>
鐘母了解情況后,同樣笑瞇眼,女兒剛回來就登門,用農村話說可有些猴急。她想:小靈也老大不小了,對方當年比她考得還好,現在不可能混差,又是本地人,人也長得俊……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嘛。
對于鐘家父母的熱情,李建昆倒是有些遭不住,他喝了幾口茶后,指指門外,邀鐘靈出去走走。
<div class="contentadv"> 兩人沒有往人多的地方鉆,繞過屋后朝栽種著油菜的田野,邊蕩著步,邊搭話。
“不好意思哈?!?br/>
“什么?”
“我應該早來看看?!?br/>
“你每年春節回家也待不了幾天吧,再說你現在不是來了?”鐘靈俏皮眨眨眼,心里總歸有些喜悅。
長期漂泊在異國他鄉的人,最擔心的是被人遺忘。有人惦記的感覺,頂好。
“你現在?”
“我是公派留學,既然回國理應接受分配,給安排在東北工作,一個物資管理局,主要干的是和東歐的貿易。”
鐘靈說完這話后,像是對李建昆說,又像自言自語地笑著補充一句:“我也是個干部了?!?br/>
李建昆豎起大拇指。總算明白了進村后發現的幾個不合理之處的緣由。
她憑借著一己之力,改變了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像她這種海歸人才,在這年頭可以用鱗毛鳳角來形容,進入任何機關單位都是香餑餑,正科或副處起步那是等閑。
三大畈誰還敢看不起她和她的家庭?
“你呢?聽說你沒接受分配,自己在闖事業?!?br/>
李建昆打趣道:“你還有什么耳目嗎?”
“那是,”鐘靈噘噘嘴說,“北語離北大才幾步路?你在北大可是個名人,打聽你的消息不難?!?br/>
她知道的事情,興許比李建昆想象的還多。
一個人身在異國他鄉,總會很迫切地和故鄉來往書信,她的那些同學,現在多半散布在首都的各大機關中,干的還都是聯絡或外交方面的工作,一言以蔽之,信息很靈通。
“我不太喜歡機關單位按部就班的工作,瞎忙些做買賣的事。”
這些鐘靈都知道,她還知道絕不是“瞎忙”,他的生意應該做得不小,一年的賺頭可能要抵她這種百來塊基本工資的人,忙活上十年。
用國外的說法,他現在是個富豪了。
鐘靈紅唇翕合,欲言又止,她對此不太關心,她甚至并不在乎錢,真想發財,她有太多渠道了。
“你想問徐慶有的事?”李建昆留意到她的表情。
鐘靈點點頭,柳眉蹙起:“為什么會走到這種地步呢?”
“這個問題我沒法回答你,因為從我嘴里說出來的話,可能落在你耳中都成了對他的詆毀,換個人也一樣。”
李建昆在長勢喜人的油菜田的岸埂上停下腳步,眺望著這副冬日下難得的綠油油景象:“不如我把你走后,我倆之間發生的事做個匯報吧,是與非你自己分辨。”
鐘靈雙手插在呢子大衣的斜兜中,與他并排而站,說了聲“好”。
李建昆旋即娓娓道來,以一個敘述者的口吻,不添加任何個人的情感色彩,講起那些他不太愿意回首的過往。
良久,鐘靈嘆息一聲道:“他的攀比心確實太強了。當年高考全校都以為他會是第一名,結果是你,那時這顆種子就埋下?!?br/>
李建昆聳了聳肩,不發表意見。
“幾年?”
“七年?!?br/>
“哎,出來已經三十了?!?br/>
“要不了的,家庭背景擺在那兒,再以她母親那種性格,肯定會不擇手段撈他出來?!崩罱ɡフf到這里頓了頓,側頭問,“想去見他是吧?”
鐘靈微微頷首,自嘲道:“你從沒有喜歡過我,我這輩子第一次感受到愛情的滋味,是他給予的。還有……那年出國時,給我送行的男生只有他一個。無論他有多壞,他沒有做過對不起我的事。難道不應該去看看嗎?”
李建昆張了張嘴,對于這兩件事很想解釋下:
實際上是喜歡過的,不過是上輩子。但這話沒法說。
送行的那次他是真不知情,不過話到嘴邊,又咽回去。這不是理由,如果你真的關心一個人的話。
“應該?!彼f,“不知道他在里面有沒有變化,坦率講我不是特別看好,你可以提提我,看他什么態度,如果還會紅眼的話,勸勸他:不要惹我!”
鐘靈烏黑的眸子里掠過一絲黯然:“即使我勸好他,再也回不到從前了對嗎?”
她懷念過去,她認識的男生不多,他們兩個是交情最深的,她很希望將來三人還有一起坐下來吃飯的機會。
李建昆用沉默做出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