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講 欲望催生惡之花:潘金蓮的惡與善
【導讀】
上一講告訴你潘金蓮對西門慶的性愛索求是強烈的,她想“霸攔”西門慶,她首先要面對的爭寵對象是西門慶的另外幾房妻妾。正妻吳月娘,潘金蓮雖然嫉妒但只能壓抑情緒,盡量避免沖突。二房李嬌兒和四房孫雪娥在眾小老婆中是競爭力最差的,但畢竟西門慶偶爾也會到她們房里解悶,潘金蓮于是尋隙滅掉她們。三房孟玉樓態度溫和,不爭寵,潘金蓮和她保持友好關系。最大的敵人是六房李瓶兒,美麗多金,擅風月,還給西門慶生了一個兒子。潘金蓮將如何對付李瓶兒,對她釋放最多的人性惡?作者在這部書里面,還有哪些對人性惡的揭示呢?請看本講內容。
《金瓶梅》這部書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作者蘭陵笑笑生是冷敘述,他認為天下本無事,一切都無所謂,用冷靜的口氣、冷漠的態度來刻畫人物,來寫事,寫人性。實際上他冷峻的筆法,把人性惡揭示得入木三分,讓人看了以后脊背發涼。他后來就用了很多筆墨來揭示潘金蓮人性當中的陰暗面,寫她的人性惡。他不僅刻畫潘金蓮,對書中的一些小角色的處理也具有這種特色。
我們知道在《水滸傳》里面有一個小角色何九,是一個仵作,就是衙門里頭的驗尸官,潘金蓮把武大郎給毒死了,需要經過仵作驗尸,證明是正常死亡才能夠安葬?!端疂G傳》里寫的何九還是有良知的,他的人性還沒有黑暗到令人發指的地步。西門慶有錢,又占了官府的權勢,在這種情況下,何九開始只好昧了一部分良心做出了武大郎確實是自己病死的這樣一個驗尸結論,掩蓋了潘金蓮毒殺親夫的事實。但是他在處理武大郎火化以后的尸骨的時候,偷偷地留下一塊骨頭,以證明武大郎不是正常死亡,而是中毒加窒息而死,因為人中毒而死的骨頭和正常死亡的骨頭是不一樣的?!端疂G傳》寫何九還留有余地,他雖然也貪贓枉法,有昧良心的一些作為,最后總算保存了一份良知和良心。但是《金瓶梅》里面的何九完全是一個勢利小人,一點良知都沒有。他去驗尸的時候,因為收了西門慶的銀子,明明一眼就看出來武大郎是非正常死亡的,但他偏偏做出了正常死亡的結論,潘金蓮說武大郎是心痛而死,他的驗尸報告就說武大郎是自己心痛而亡,完全喪盡天良地去幫兇,替西門慶、潘金蓮和王婆掩飾罪行。這一段情節就顯示出蘭陵笑笑生刻畫人物,特別善于把這個人物的人性揭示出來。
潘金蓮進了西門府以后,蘭陵笑笑生對潘金蓮的人性惡的描寫就一再地加以展現。西門慶后來又娶了李瓶兒,李瓶兒成為西門慶的新寵,這倒也罷了,李瓶兒后來還為西門慶生了一個男孩,取名官哥兒。書里就寫潘金蓮出于嫉妒,有一些非常陰險惡毒的做法。一次是她趁李瓶兒不在屋里,擅自把官哥兒抱出屋子,奶娘如意兒怎么勸怎么阻止也沒用,她高舉起官哥兒,這樣官哥兒就第一次受到了驚嚇。把一個嬰兒高高舉起,也可以解釋成是對他的喜愛,所以潘金蓮這次侵犯問題還不是很大。往下發展,李瓶兒被娶進西門府以后就住在潘金蓮隔壁,她們都住在花園里面。那個時代建筑的房子不可能非常隔音,更何況就算墻壁隔音,窗戶還是擋不住聲音的。潘金蓮就故意要進一步驚嚇官哥兒。除了春梅以外,西門慶還用銀子給潘金蓮買了一個粗使丫頭秋菊,她和春梅兩個人都不把秋菊當人對待。官哥兒出生之前,她們就經常虐待秋菊,一件事沒做好,就罰跪。光罰跪還不行,罰跪的時候還要她舉著大石頭。有時候潘金蓮生氣,不但打秋菊,還掐秋菊的臉。自從李瓶兒生了官哥兒之后,潘金蓮越發地找碴兒來打秋菊,虐待秋菊,秋菊就發出殺豬般的慘叫,驚得官哥兒沒法安睡。潘金蓮養了寵物狗和貓,有時候她故意打狗讓狗發出慘叫,官哥兒就更睡不著覺了。最后潘金蓮就進一步,驅使她所養的大貓雪獅子去撲官哥兒,這就把官哥兒徹底地弄得驚厥了,后來官哥兒不治而亡。蘭陵笑笑生就這樣來寫潘金蓮的人性惡。她在之前害死過她的親夫武大郎,現在由于嫉妒心重,為了滅掉李瓶兒,又下毒手把西門慶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個兒子官哥兒給驚嚇而死。
蘭陵笑笑生一路寫下來,潘金蓮為了自身利益,陰險毒辣,不擇手段,她對西門慶好像越發地要把他拿繩子給捆住,拴在自己的身邊一樣,她巴不得西門慶一天到晚都跟她做愛,她要壟斷西門慶。那么這部書的故事發展到最后,西門慶基本就是死在她的床上。因為那個時候西門慶很荒唐,剛跟別的女人做完愛,回家后很困乏,潘金蓮還要對西門慶進行瘋狂的性索取,導致西門慶開頭是水銀狂瀉般失精,后來就溢出了血水,最后往外出冷氣,幾天后西門慶就一命嗚呼了。潘金蓮成了西門慶的索命鬼。
蘭陵笑笑生寫潘金蓮的種種人性惡的表現,不是單一地來寫,而是交叉來寫的,他把潘金蓮人性當中的其他一些因素也時不時地點染出來。不是寫得讓我們覺得潘金蓮的人性惡好像不可理喻,而是讓我們相信當時就有這么一個女子,她就這樣,她的各個方面的表現都出自她的本性,所以蘭陵笑笑生刻畫人物沒有一個既定的前提,他不貼標簽,他就告訴我們,那個時代的宅院里面有這么一個女子,她就是這個樣子。
不過他有一筆寫到了潘金蓮的人性當中還有善良的光點。那個時代還沒有玻璃鏡子,婦女用的是銅鏡,當然銅鏡的效果比現在的玻璃鏡子差遠了,不過在當時那就是一種很好的鏡子。但是銅鏡有一個問題,容易生銹,所以時不時地需要有人來磨鏡。那天西門府門口來了一個磨鏡的老頭,孟玉樓和潘金蓮都去了,老頭一邊磨鏡子,一邊眼淚汪汪地哭訴,說自己很可憐,他的老婆病在床上起不來了,想吃口東西他都沒錢給她買,他們的命好苦。孟玉樓是一個有善心的人,她也比較有錢,就立刻讓自己的丫頭去拿些東西給這個磨鏡的老頭。潘金蓮是最沒錢的,但是蘭陵笑笑生有一筆就寫到潘金蓮的靈魂里面多少還存有一點善的因素,她的陰險歹毒是針對那些在利益上跟她有沖突的人,磨鏡老頭跟她毫無利益沖突,她的善心就落在了磨鏡老頭的身上。潘金蓮就發善心了,也讓她的丫頭去拿小米和腌黃瓜送給這個磨鏡老頭。小米和腌黃瓜是潘媽媽看望她的時候給她帶過來的。前面我一再講潘金蓮的父親是個裁縫,潘裁死后潘金蓮的母親還一直活著,書里有時候叫潘媽媽,有時候叫潘姥姥。潘金蓮嫁給西門慶以后,潘媽媽有時候也會來串門,給她帶點東西過來。潘媽媽窮,帶不了什么好東西,無非就是帶點小米、腌黃瓜這些日常吃的東西。潘金蓮決定分出一部分給這個磨鏡的老頭,這一筆描寫是有益的,不是說作者一味地寫這個人物人性當中的惡,她人性當中有善的地方,他也如實地寫出來,而且更有趣。老頭把鏡子給她們磨好以后就走了,這時府里有一個小廝知道這個老頭的底細,就跟她們說這個老頭撒謊,說他老伴病倒在床,東西都吃不了了那是胡扯,他老婆是一個說媒拉纖、走街串巷的婦人,昨天還從街上走過。雖然小廝揭了磨鏡老頭的老底兒,孟玉樓聽了以后無所謂,潘金蓮聽了以后也沒有覺得自己資助他一些小米和腌黃瓜是吃虧上當。作者寫出,在和自己沒有直接利益沖突的情況下,人們有一些與人為善的行為,哪怕是接受他們善意的那一方被揭穿是撒謊,他們也還都能夠承受。
作者是這樣全方位、立體地寫潘金蓮,當然有一筆值得注意,就是潘金蓮對她的母親其實沒有什么感情。有一年,潘金蓮要過生日了,西門慶就給她安排了慶壽,潘媽媽當然也來了。潘媽媽是坐轎子來的,下了轎子以后,轎夫就問潘媽媽要轎錢,可是潘媽媽沒錢給。當時轎錢也不是很多,可是潘金蓮就不愿意出轎錢,當著很多人的面數落了她媽媽,意思是沒錢就別來,來了就自己付錢,這個錢她不管。潘金蓮當眾表現出她對自己的母親無情無義,完全不講孝道,她人性當中的陰暗面顯露無遺。當然讀者根據前面的交代,對潘金蓮多少有些理解,雖然潘媽媽是她的親生母親,但是她把潘金蓮賣來賣去,先賣到王招宣府,后來又賣給張大戶,她從小沒有得到多少母愛,她已經沒有什么反哺、孝順之心。但是為了這么點轎錢,又在她過生日的時候,當場讓自己的母親這么沒面子,下不來臺,也說明潘金蓮的人性是夠陰冷的。最后還是孟玉樓看不過去,拿了銀子給了轎夫,收拾了這個局面。
作者把社會生活寫得很細,通過無數的細節,通過日常生活的流動,刻畫人物復雜的人性。潘金蓮是所有妻妾里面唯一敢跟西門慶頂撞的人,書里有這樣的描寫。因為西門慶特別寵官哥兒,一次他就把金鐲子拿給官哥兒,給他當玩具,沒想到后來就丟了一個。金子失竊在西門府是一件大事,西門慶在上房就發怒,跟吳月娘說這個事,他主張讓小廝去買狼筋——狼身上有一根很長的筋,把它解剖出來以后晾干了,可以當鞭子打人,用它打人的話,這個人不但會非常疼,而且會有內傷。西門慶就說買來狼筋以后,他把這些丫頭們都叫過來一個個審問,看到底是誰把金子偷了。吳月娘覺得追問是應該追問,但是西門慶沒必要這么暴躁,馬上買狼筋抽丫頭,未免有點過分。在上房里面,西門慶和吳月娘討論如何追查丟失的金子。
那個時代,在大宅院里面,他們一個是府主,一個是府主婆,他們之間說話,別人是不可以亂插嘴的。當時潘金蓮正好在上房,她就偏插嘴,因為她覺得西門慶對官哥兒太寵愛了,實際上是對李瓶兒太寵愛了,本來就不該把金子拿去給孩子玩,西門慶買狼筋抽丫頭會讓人恥笑的。潘金蓮表達意思的時候用了很粗鄙的語言,一下子就激怒了西門慶,他把潘金蓮摁倒在炕上,揮起拳頭就要揍她。眼看潘金蓮就要陷入當年孫雪娥的處境了,府主想打誰就能打誰,他有這個權力??墒桥私鹕徲掠诜纯?,她說如果西門慶打死她的話,潘媽媽饒不了他,會到衙門去告他;他別以為自己當了一個破官,戴了頂破烏紗帽,覺得自己有錢,就了不起了,其實他是個債殼子(欠別人很多錢的人)。當時潘金蓮被按倒在炕上,西門慶吼聲連連,而且連拳頭都舉起來了,但潘金蓮敢于反抗。蘭陵笑笑生一支生花妙筆寫得非常合理,西門慶一下子撲哧就樂了,拳頭沒砸下去就把她放開了。沒有女人敢于這么跟他對抗的,可是這個女子就居然說出這樣的話來。下面就寫西門慶的性格當中也有童真的一面,他說:“我是破紗帽窮官?教丫頭取我的紗帽來,我這紗帽那塊兒破?這清河縣問聲,我少誰家銀子?你說我是債殼子!”而且西門慶要打潘金蓮的時候,叫她“小 剌骨”,纏足實際上是摧殘人的天足,但是纏成三寸金蓮在那個時代被認為是一種正常的做法。如果骨頭長得不正,反而纏不成三寸金蓮,叫長了歪剌骨。潘金蓮當然不是歪剌骨,她就翹起自己的一只腳質問西門慶:“你看老娘這腳,那些兒放著歪?你怎罵我是 剌骨?”搞得一旁的吳月娘也哭笑不得,只好說他們兩個是“銅盆撞了鐵刷帚”。由此可見,雖然西門慶充分地看到了潘金蓮的人性惡,她的尖酸刻薄、嫉妒心,但是他還是很喜歡潘金蓮那種倔強的性格,那種火辣的語言做派。因此,蘭陵笑笑生把潘金蓮的性格塑造得非常豐滿,把她人性當中各個方面都充分地展示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