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講 官帽更能保平安:西門慶的高價官帽
【導讀】
上一講講了薛嫂說媒并設下計策,西門慶提前收買了楊姑娘,克服了張四舅這個障礙,順利迎娶了寡婦孟玉樓。這一段情節集中在《金瓶梅》的第七回,這一回沒有色情文字,連情色文字都沒有。蘭陵笑笑生把出場的人物全都寫活了,體現出《金瓶梅》的最大特色,就是寫市井當中普通人的生活。有一段時間西門慶宅院的大門老是緊緊地關閉著,誰都找不著他了,原來是朝廷里面出大事牽連到他了。雖然故事里面的清河從前后描寫看,應該是大運河畔一個大的居民區,離故事當中的朝廷所在地還比較遠,可是朝廷當中的一些動蕩,也會波及遠處像西門慶這樣人的命運。他如何擺脫這個政治危機,又如何開始了官帽之路?請看本講內容。
西門慶已故原配是陳氏,生下一個女兒,書里面就叫作西門大姐。后來西門慶把西門大姐許配給了東京八十萬禁軍楊提督的親家陳洪的兒子陳經濟。按說西門慶的女兒嫁得不錯,可是沒想到朝廷里面出事了,楊提督楊戩被其他官員彈劾了,皇帝覺得其他官員對楊戩的彈劾有道理,就采納了,治了楊戩的罪。光治罪楊戩還不解氣,皇帝要把所有跟楊戩有關系的親友,特別是親戚都一網打盡。西門慶的女兒嫁給了楊戩親家的兒子,屬于一網打盡當中必須要涉及的人。所以,西門慶的名字就列入黑名單了。當然黑名單上的人很多,朝廷先要解決黑名單上在東京那邊的人,西門慶離得比較遠,而且說實話,把他牽扯進去也比較牽強,他只不過是楊戩親家的另一門親家。但是不管怎么說,真照著黑名單往下抓捕的話,西門慶就是其中的一員。
消息傳來以后,西門慶嚇壞了,哪還敢出來招搖,當然大門緊閉,不敢見人。但是,西門慶覺得不能坐以待斃,等著東京來人把自己抓走,他奉行一個很粗鄙的道理,叫作“火到豬頭爛,錢到公事辦”,他有錢,就拿錢來買命。西門慶趕緊派仆人來保和來旺到東京蔡京府第打點,我前面提到宋徽宗時期有一對權臣父子,父親蔡京,兒子就是蔡攸。當然普通人很難見到蔡攸了,書里面寫得很詳細,就是西門慶派去的人想盡了辦法,終于見到了蔡攸,他們遞給蔡攸的禮單是白米五百擔。蔡攸覺得這個人雖然原來根本沒聽說過,但現在一送禮就給白米五百擔,就說行,問他有什么事。來保就報告蔡攸,希望能夠從治罪的名單里面把西門慶的名字劃掉。蔡攸就讓他們再找朝廷里面具體管事的右相李邦彥。來保和來旺拿著蔡攸的介紹信,到李邦彥那兒奉上五百兩銀子。李邦彥問找他辦什么事,來保說希望能把西門慶的名字從治罪名單里面劃掉。名單上的人數都有一個準確的計算,不能隨便劃掉一個,但是李邦彥收了銀子以后,就把西門慶的名字給改成了賈廉,整個黑名單的人數沒減少,但是西門慶的名字不見了,出現了一個找不著的賈廉。這樣西門慶就渡過了一個很大的政治危機。
西門慶派出的來保和來旺成功地賄賂了蔡攸和李邦彥,幫他化解了政治危機,但是他心里還不是很踏實。他想,光是這么被動地去消災是不行的,還得主動結識權貴。西門慶當時是一個白衣人,白衣人就是沒當官的人,不管你穿什么顏色的衣服,沒穿官服的話就叫作白衣人?!督鹌棵贰返墓适乱婚_始,把西門慶說成是清河縣的一個“破落戶”,這個“破落”不是說他窮,而是說他雖然開了生藥鋪,有錢,可是他沒有權勢,而且他不在官場,因此還是屬于“破落戶”。這個時候機會來了,朝廷里面的權臣蔡京過生日,各地的官員、富人紛紛給他送禮。雖然西門慶所在的清河縣不是什么大地方,他本身也是一個無名小卒,但他聽到這個消息以后,也趕緊派人去送壽禮。當然,頭一次送壽禮的人很難進入蔡京府第,最后西門慶派去的來保用銀子開路,買通了蔡京府第的大管家翟謙,終于把禮物獻到了蔡京的眼前。禮物有“金壺玉盞”,就是黃金打造的酒壺,白玉琢磨出來的酒杯。這還不算什么,還有四個銀子打造的仙人,傳說當中的四個神仙人物,都打制得有一尺來高,你想這得使用多少兩銀子?當然還有很多其他東西,比如還有一些非常華貴的衣服、綢緞,還有湯羊美酒,異果時新。西門慶奉獻壽禮的質量和數量可能超過了一些地方官吏的奉獻,蔡京看了就很高興,這才開口問獻禮的是什么人。來?;卮?,獻禮的是西門慶,白衣人。蔡京立刻拿出空白的委任狀,當時叫作“空名告身札付”。蔡京說,那好,別再白衣了,給個官職,就給西門慶在委任狀上填了提刑所理刑,頭銜叫作金吾衛副千戶,具體的職務就是在清河縣提刑所理刑。蔡京不但給西門慶填了一張空白的委任狀,還給西門慶派來送禮的來保和吳典恩也填了委任狀。來保得到的委任狀上填的是鄆王府校尉,吳典恩的就填了清河縣的驛丞。
這樣他們成功地為蔡京奉獻了壽禮,回來的時候還帶了三張委任狀,給西門慶的這一張最值錢。西門慶就擺脫了白衣的狀態,成為一個戴官帽的地方官員了。所以,西門慶如愿以償了。他原來雖然有錢,跟縣衙里面的李皂隸混,地面上又熱結了十弟兄,可是畢竟還只是一個白衣。書里寫他第一次出場就是潘金蓮拿叉竿去放簾子,叉竿沒拿穩,打到他的頭上了。那個時候書里對西門慶的穿戴有很具體的描寫,他有錢,也很風流,穿得也很華麗,可還是白衣狀態,沒有官場的符碼在他身上出現。當時西門慶頭上戴著纓子帽兒、金玲瓏簪兒、金井玉欄桿圈兒,身穿綠羅褶兒,腳下細結底陳橋鞋兒、清水布襪兒,腿上勒著兩扇玄色挑絲護膝兒,手里搖著灑金川扇兒。這是西門慶第一次出場的服飾,充分說明他當時只是一個市井里面富有的閑散人物,身上的裝飾可能五顏六色,但是在俗世的眼光里面依然算是白衣。
后來西門慶通過派人到京城給蔡京獻壽禮,獲得了委任狀,當官了就不一樣了。書里又寫了西門慶做了官員以后的狀態:他每日騎大白馬,頭戴烏紗帽,身穿五彩灑線揉頭獅子補子圓領,四指大寬萌金茄楠香帶,粉底皂靴,排軍喝道,張打著大黑傘,前呼后擁,何止十數人跟隨,在街上搖擺。
西門慶前后服飾的改變和對比,意味著他的身份已經從白衣人變成了官帽人,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身份轉換。當時社會上的人對有錢人固然有所尊重,但是對官場的官員更加看重。
現在西門慶不僅有錢,而且有權,他以這樣一種身份出現在清河縣,就讓人刮目相看了。他自己也深深地陷入這種不要當白衣,一定要戴官帽子的價值觀念里面。后來他娶了一個小老婆李瓶兒,李瓶兒給他生下了一個兒子,他自然非常高興。西門慶覺得有了財富還不夠,得當官,他的兒子今后也要當官,所以就取名叫官哥兒。官哥兒出生以后,四鄰八舍的人都來慶賀。西門慶家街對面的喬大戶很富有,家里有很大的院落,但喬大戶當時還只是一個白衣。有人來跟西門慶的大老婆吳月娘說親,說喬大戶家正好生了一個閨女,和官哥兒不是天生的一對嗎,隔一條街,這邊你們是一個兒子,那邊是一個姑娘,兩家都很富有,都有大宅院,基本上是門當戶對了。吳月娘當時的想法還沒有西門慶那么清晰,覺得人家那么熱情地來說媒拉纖,而且喬家的小姑娘很可愛,就同意和喬大戶攀親了。
西門慶聽說這件事以后很不高興,就跟吳月娘說:“喬家雖有這個家事,他只是個縣中大戶白衣人。你我如今見居著這官,又在衙門中管著事,到明日會親酒席間,他戴著小帽,與俺這官戶怎生相處?甚不雅相。”原來西門慶沒有官帽,也是個白衣人時,他跟別人坐在宴席上,還沒有強烈地感覺到沒有官帽低人一等。現在西門慶戴上官帽了,他那種不能當白衣,得戴官帽的價值觀,就強化了。他認為喬家雖然有錢,宅院也大,但是如果真成了親家,大家在一塊兒吃酒,結果喬家沒有官帽,就戴了一個小帽,而西門慶戴著官帽,在席上這么一坐,看著很不般配。西門慶覺得自己家和喬家并不是門當戶對。后來西門慶知道喬家也不能小看,喬家有一門皇親,有一個喬五太太是進宮的,西門慶就覺得兩家能拉平一點。再后來喬大戶也意識到他雖然有錢,可他是白衣,還是讓人看不起,于是也拿錢捐了官,這樣兩家好像才比較門當戶對了。
所以,不要以為《金瓶梅》里面全是一些色情文字和情色文字,只寫男歡女愛。它很生動地寫出了當時的社會風俗,寫出了社會里面一些普遍存在的觀念。當然,它寫得很冷靜,很客觀,它勾勒出了西門慶這樣一個清河縣的人如何從一個白衣人最后演化為一個戴官帽的地方官僚,寫他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