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的食物與效率不成正比,這就是兔子和野雞不受原始人待見的原因所在,他們可能不明白什么是工作產出比。
但是部落里的主要的勞動力,不能將全部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這些注定不能滿足整個部落需求的食物上的道理,他們心里還是明明白白的,用后世的話來說,就是心里跟明鏡似的。
現在天子又在收集鳥糞,這玩意兒又能有什么用?用來漚制肥料也沒有必要大老遠的從這里背回部落吧!
而剛才收集的絲瓜絡老的都已經只剩下骨頭了,收集起來又有什么用?
抱著同樣想法的還有首領老大和金剛二哥,一路上王天設置的陷阱,倒是非常精巧細致。
可這些陷阱真的能夠捕捉到那些靈活的野兔嗎?就算能夠捉到活的兔子,真的會如天子所說的那樣,將來這些野雞野兔能成為部落主要的肉食來源?
有了這些“小肉”之后,將他們飼養起來,真的就能夠滿足整個部落對肉食的需求?
當王天把鳥糞收集完畢之后,他又在四周巡視了一般,在確定已沒有任何有用的植物后把裝有鳥糞的背簍遞給了二哥,以他的小身板,半簍鳥糞背上之后著實吃力。
二哥接過他的背簍,通知他可以用餐了,王天和二哥、首領老大一同來到宿營的火堆前坐下,這時首領從火堆中刨出幾個如土豆般大小的根塊遞給了他。
這又讓王天再次吃了一驚,難道連土豆也被眾人發現了?土豆這玩意兒,似乎是美洲的印第安人的主要食物。
王天急忙問眾人,這種根塊是在哪里采集的?他現在真正有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這非常的不科學。
首領老大叫來了兩個女原始人,這些根莖正是她們采集的,在明白了王天的意思之后大家卻全都搖頭。
隨后金剛二哥告訴王天,這個不是植物的根莖,而是一種植物的種子。
金剛二哥的話讓王天大跌眼鏡,還有長在樹上的土豆?急忙問道:“是什么樣的樹,還有沒有沒烤熟的?”
二哥告訴他,這些果子不是長在樹上的,而是長在一種藤條上的,隨后又讓人捧了一把過來。
王天仔細的看著這些長在藤條上的土豆,這回是徹底的懵逼了。
二哥和手里都認識,那就證明這東西部落以前也吃過,也就是沒有毒的了,可以放心食用。
種子,還是果實?怎么長得這么像土豆,王天拿起一個土疙瘩,在地上用手揉了揉,將燒得碳化的外殼撥開,用手私下一塊放入口中。
咀嚼一般之后,他只感覺這味道也跟土豆差不多,軟軟糯糯的似乎淀粉含量挺足。
然而卻不是土豆,也不是長在土里的根塊,而是種子?樣子除了比后世的土豆皮要深色許多,模樣和口感都是土豆一個味兒。
王天之所以不認識,是因為從小生長在南方,是個地道的南方人,所以他才會不認識這種山藥蛋_子。
他現在吃的,就是山藥蛋。北方的人都清楚,山藥和山藥蛋并不是同一個東西。
山藥蛋是山藥的種子,山藥的種子扁卵圓形,形似雞蛋故勞動人民加“蛋“相稱。它是結在山藥的藤蔓之上的。
所以當王天問是什么植物的根莖時,眾人才會全都搖頭。
它可藥可食,深得后世人們喜愛,幾乎是許多地區老百姓餐桌上的常食。關于他的名字的由來還有一段來歷。
它并非一生都大紅大紫,在歷史上因為它的名字讓它成了一個悲催的“倒霉蛋”,有過多次改名的屈辱。
它原名“薯蕷“,碰上了唐朝代宗皇帝叫李豫,只應“蕷”與“豫”同音,為避諱皇帝,所以只好公開改名為“薯藥”。
本想這一改應該可以終生太平了,誰知老天再次戲弄,又出了一個宋英宗趙曙當了皇帝,“薯”又與“曙”諧音,為了避“曙”,只好再次改成“山藥”了。
一波三折悲催的改名之后,“山藥”這個名稱終于平安用到了后世沒有皇帝的時候,作為一顆植物也不容易。
在中國有些地方同時也把土豆稱作山藥蛋,其實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但兩者確實很像,也就難怪王天會誤會了。
得知情況后的王天也不再著急,他打算吃過后再去一看究竟,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啊,還有長在樹上的土豆,王天感慨一聲,從火堆中拔出了一只叫花雞。
叫花雞,又稱常熟叫化雞、煨雞,是江蘇常熟地區傳統名菜,后世的叫花雞制作方法之繁雜,除了還用泥土包裹制作之外,其實同叫花雞這個名字已經沒有多大的關聯了。
但現在王天手中的卻是名副其實的叫花雞,只加入了食鹽,除此之外沒有任何調料。
外層包裹的粘土已經被火燒的變成了堅硬的泥塊,拿起一塊石頭在表面輕輕敲了一下,土塊裂開之后,一股誘人的香味飄蕩出來。
眾人忍不住用鼻子深深的吸了又吸,包括王天在內,跑了一上午的路,已經是饑腸轆轆。
小心的翻開泥巴,用石頭輕輕的敲打粘在雞身上的泥巴,松動之后用手一扒,一塊粘著雞毛脫落下來,又出了黃嫩的雞皮。
此時香味更是到處四溢,饑餓的眾人聞著之后食指大動,一個個脖子伸著老長望著這邊。
王天讓人能拿過一塊清洗干凈的闊葉鋪在地上,眾人一起動手,將雞肉從泥塊中全都取了出來,此時王天見到首領將5只還沒敲開的叫花雞放入了背簍里。
自己都還擔心不夠吃,怎么還收起來要帶回部落吃?看見王天臉上的疑惑,首領用手指了指部落的方向。
王天知道他是要帶回部落給巫和在家里的大家嘗嘗,王天卻搖了搖頭,告訴他下午返回部落的時候,沿途的陷阱一定會有所收獲的。
首領見到王天堅持,也就沒有再執意要帶回去,王天見到這種情況一片感動,可愛的原始人,遇到好吃的隨時隨地都想著別人,想著部落里的大伴兒。
他走上前去,將一只叫花雞重新裝回背簍內,笑了笑說道:“帶一只回去吧,回到部落就能讓巫和老三嘗嘗。”
王天這是有一點慫了,萬一回程的路上,一個獵物都沒有,那丟人就丟大發了,所以他想了想,還是留下一個保險。
首領聽到之后笑一笑,也沒有說什么,等到11只叫花雞全部被拆解切碎之后,王天地給首領和二哥一人一個雞腿。
在此之后,部落的眾人才上前依次取食,盡管已經饑腸轆轆,盡管口水已經流了一地,但這群可愛的原始人,卻依然在堅守著部落的規矩。
11只叫花雞,王天只留下了兩個雞腿,部落需要秩序,也需要特權,他其實也可以給自己留下一個,但他認為自己不需要。
遞給首領和二哥有別于其他人的食物,是一種尊重,也是一種保證整個部落領導權威與次序的必要方法。
在品嘗到王天做的叫花雞之后,眾人再次被天子的鬼斧神工所折服,從石頭泥土里能提煉出美味的鹽;用泥土燒制出來的罐子,可以制作美味的食物;
現在直接用泥土覆蓋食物放在火上燒,也能做出如此美味的食物,泥土在天子的手里簡直就是萬能的啊。
吃過午飯,眾人按王天的要求挖來了山藥的根莖,王天看過之后只說了一句城里人,然后就將山藥給笑納了,正準備收拾啟程前往狗尾草山坳,卻突然感受到地面震動起來。
放眼往前方望去,一片塵土之中,眾人看到一支野豬群正氣勢沖沖的往部落宿營地沖撞過來,帶起了一片塵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