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涼亭并排的房屋墻體的厚度采用的是160墻,這樣做能節省紅磚材料,房屋的高度與涼亭一樣,最高處為4米,屋檐最低處到地面3米。
而宗祠采用的是330墻,房頂距離地面有6米高,屋檐最低處距離地面有5米高,這樣的高度王天只能采用厚一點的墻體以保證安全。
王天穿過大廳,來到右上角的第一間房子,這是他為自己準備的房間,這間房子與其他房子最大的不同,就是有兩扇窗戶。
進門的左手邊和對面各一扇,空氣對流和光線是最好的,以后這里就是王天的家了,兩世為人,他還是第一次擁有自己的“房產”。
在后世,他從小就是孤兒,根本沒有家,退伍之后,在各處打工,為了能夠省錢,居住的都是地下室或者是簡陋的出租屋。
沒有想到自己有房有車(馬車)的夢想,竟然是在原始時代達成的,對此他卻很滿意,家嘛,不需要太大,不需要太豪華,寬敞明亮,住著舒服,能讓自己的心安定下來就行了,將來再住進來一位女主人,給他生上幾只小猴子,這樣不就是一個他夢想中的溫馨的家……
作為一個孤兒,王天無比的渴望有一個家庭,這里指的是小家庭,其實他現在已經把部落當成了自己的家。
原始時代的生活雖然艱苦,但大家相處的都很融洽,遠離了許多的勾心斗角,人和人是真正的坦誠相見。
看著眼前的新家,王天和許多人一樣,開始想象著如何布置房間,而他的七只小跟班,也隨著他來到了房間內,面對雪白的墻壁,7只小家伙明顯還有點不太適應。
兩只小虎崽子,兩只前腳搭在墻壁上,想用它們那還沒爪子的前肢去撓墻壁,王天可不能讓它們破壞了雪白的墻壁,只得將它們抱在了懷里。
5只小狼崽子倒是沒有想著要去破壞墻壁,只是對著雪白的墻壁,狼不狼,狗不狗的叫喚著,如果不是平常有靈兒馴養,估計這會兒會比兩只小虎崽子還要更快拆家。
能不能訓養成狗,王天還沒有完全的把握,但變成二哈卻是肯定的了,吠天吠地吠墻壁,二哈的特征暴露無遺。
這個時候虎子走了進來,畢恭畢敬的叫了一聲天子,通知他可以吃飯了,王天點點頭抱著兩只小虎崽,招呼著地上的5只小二哈來到了飯堂。
將兩只小虎崽放在地上,然后就想轉身去洗手,部落里的孩子們看見它們過來了,一個個都想去抱,卻被王阻止了。
“吃飯前手不能碰動物,這樣容易得病,你們洗手了沒有啊?”然后一個個的檢查起來,結果發現基本上這些年齡較小的孩子,手上都是臟臟的。
于是王天就把他們全都帶到了之前的臨時浴室洗手。
部落里的這排浴室,現在也沒有移除,即使在正式澡堂投入使用之后,王天也不打算將之拆掉,以后夏天時,不需要熱水洗澡時,可以讓部落里的男人們在此露天沐浴。
另外這么多人刷牙,洗臉也需要地方,全都擠在兩個澡堂子里,那必須得排隊,因為所有人擠在一塊的話,那一排澡堂子肯定施展不開。
監督著一幫小孩將手洗干凈之后,又領回食堂開始吃飯,兩只小虎崽子依然跟在王天的腳邊寸步不離,跟著王天走了過來又跟著他走了回去,王天對此有些無奈。
而那5只小狼崽,聞到肉香已經走不動道了,圍著餐桌不停的轉悠著,已經忘記了王天的這一茬,一個個尾巴豎的筆直,艱難的晃動著,對著部落的眾人示好。
午餐的食物能讓大家吃飽,但是過慣了苦日子的巫,也不會由著這些大胃王隨便造,在平時,雖然天龍部落已經不在為食物發愁,但巫給的食物也僅是吃飽而已。
和巫一路走來的部落眾人,對現在的生活已經很滿意了,有了加鹽的美味食物,每餐都能吃飽,有魚有肉又有湯,和以前相比,現在的生活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了,大家自然也不會埋怨巫的小氣。
王天對此也不置可否,他只和巫提過一句:“要讓孩子們吃飽吃好。”
兒童在任何時候,都是一個團體,一個部落的希望,餓著誰了,也不能餓著孩子,當然這是在王天到來之后,在此之前,為了保證整個部落能夠生存下去,一但食物不夠的時候,最先犧牲的就是兒童的利益,再然后就是女人。
午餐過后,王天并沒有繼續參與到縫制皮衣的小組當中,因為金剛二哥和劉備把他叫去了,新建房屋的門扇已經做好,但他們卻沒法將門扇安裝上去,不得已只得請來王天,向他求教。
二哥與劉備看著眼前這扇奇怪的門直撓頭,這門雖然是他們做出來的,可他們卻不知道應該怎么裝,因為這種房間的門扇跟他們之前做的大門有很多的地方都不一樣。
部落的大門為了保證牢固,所用的木板厚度都達到了50公分,寬度4米的圍墻大門由兩塊門扇組成,每塊門上各寬2米,是由一整塊的木料劈砍而成,這樣能保證足夠牢固。
這個時代沒有鋼釘,榫卯結構又因為工具的關系,沒有辦法做得非常精密,所以只能使用整塊的木料制作出兩塊門扇,當初為了制作這兩個門扇,可是花了老大的力氣。
兩米寬,4米高50公分厚度的兩扇門,重量太重,在修建圍墻的時候,只能是從建墻一開始就把兩扇門用竹子搭的腳手架連同門框一起豎在了為大門預留的位置上。
如果采用現在這種房間門先安裝門框,再裝門扇的方法,由于重量太重,根本就沒辦法再安裝上去了,如果強行安裝,估計開合不了兩下就會掉下來,這么重的兩扇門,要是倒了下來壓到了人,那后果不堪設想。
但是對于房間門,則完全可以采用先裝門框后裝門扇的方法。
因為一扇兩米高,1米2寬的房間門,只要能起到擋風保暖的作用就可以了,門是裝在圍墻內的,并不需要考慮有多牢固。
只要做得密不透風就符合要求,這樣的門并不重,原始人就是一個女人也可以輕松的舉起來安裝。
這樣不僅在建房時更加便利(沒有門扇的遮擋,修建房屋時進出更方便),而且這種方法還能使門扇與門框配合的更加緊密,有利于提高門扇與門框的密實度。
當初建房時為了抓緊時間,只做了門框,到現在閑下來之后,二哥他們才開始制作門扇。
金剛二哥和劉備兩人按照王天的圖紙,將門扇做了出來,可把門抬到門框上時,兩人卻傻眼了,因為他們根本就找不到安裝上去的辦法。
這個門扇最為突出的就是它的一條邊,這條邊的兩頭都要比整個門扇高出十幾厘米的樣子,并且突出的部分按王天的要求被削成了圓柱形。
門扇的尺寸是按照門框來制作的,但現在門扇上這凸出來的兩頭圓柱形,卻比門框還高出了許多,這樣的門裝上去之后,怎么可能能夠將門洞堵嚴呢?要如何才能夠做到上下兩邊都沒有一點的縫隙了?
安裝上去之后有縫隙,頂多就算是不完美,可是現在的問題是兩人根本不就不知道應該怎么裝,門扇的尺寸已經與門框打架,以至于兩人都懷疑是王天的設計圖紙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