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 秦二嬸突然發現了一件事,那就是有好天沒看秦四丫和秦守成了。這天吃了晚飯,一家子人坐在屋檐下休息, 雖然已經分家了,但畢竟院子還是公用的。秦二嬸就提了疑惑:“大嫂, 我都好天沒見四丫和守成了, 他們去哪兒了?”
秦母本來就沒方炫耀, 秦二嬸這一, 她就有話了:“四丫和守成跟著阿放兩口子去邊關了。”
“啥?”這是秦二嬸怎么都想不的答案。
就連院子里的他人,都看著秦母。
作為事情的知情者,秦奶奶嘆氣, 阿放兩口子把四丫和守成帶著, 是為了他們好。四丫跟著阿放媳婦, 能念書認字, 還能教她女紅, 然后學阿放媳婦那大戶人家的規矩禮儀, 總歸是好的。而守成,根據兒媳,阿放媳婦打算讓他去念書。不得不, 這種照顧小姑子和小叔子的長嫂,是真真的好。
秦奶奶知道他們沒有提前透露的原因。阿放媳婦照顧四丫和守成,本來就是情分, 如果讓二房知道了, 不得牛蛋跟著去念書,或者加上三房,讓二丫和三丫跟去。可長孫兩口子的錢又不是大風刮來的,沒得讓他們還養隔房的弟弟妹妹, 尤是秦二叔和秦三叔還活著呢。
雖然是這樣,可是秦奶奶知道,大房和二房、三房的差距,是越來越大了。
秦母道:“還不是四丫和守成這兩個死小孩,坐了一趟馬車,就死活不肯下來,非死皮賴臉的在馬車上。結果阿放兩口子沒有辦法,就帶他們去邊關了。”
秦二嬸又不是傻子,秦母的話哪里還不知道,秦四丫和秦守成跟著秦放兩口子去邊關享福了。雖然邊關危險,但是買得三畝荒、買得馬、買得馬車的阿放媳婦是個金娃娃啊,所以跟著他們能不享福嗎?
秦二嬸癟癟嘴,能什么?即便是阿放兩口子在,她不能強迫侄媳婦養二丫和牛蛋,更何況他們已經走了。
秦父把秦二叔和秦三叔叫道一邊:“這天里的活都忙完了,阿放媳婦的那荒我打算造房子了,你們過來幫忙嗎?不包餐,十文錢一天的工錢。”
秦二叔和秦三叔一愣,隨即秦二叔道:“不用工錢。”侄子造房子,他們叔叔的幫個忙,什么工錢?
秦二嬸了,覺得自己男人是傻子,大房都愿意給工錢了,他還不知道。可男人已經了,她能什么?
秦父道:“的,這房子不小,一段時間,不然你們去鎮上干活有工錢,我怎么能讓你們白干?一天兩天就算了,可時間長了還是算工錢的好。”
秦二嬸趁機道:“大哥的是。”
秦父:“我去把圖紙拿出來給你們看看,在造房子前,以前木頭、青磚等得先準備好。”
等秦父拿了圖紙出來,把規模給秦二叔和秦三叔了之后,秦二叔和秦三叔知道,這的確是需時間的,就沒推辭工錢的事情了。
秦二嬸在旁邊了,又:“大哥,這還人嘛?我家里的兄弟是能干活的。”
秦母道:“不用了,族里叫個,我娘家兄弟叫個夠了。”有錢賺,然緊著自己的兄弟了。
這次造房子的事情,按照她男人的估算,大概五十兩銀子,但是兒媳婦大氣給了一百兩銀子,可就算錢夠了,他們不能亂花,等兒子和兒媳婦回來,還得把錢還給他們的。
秦家這邊熱火朝天的聊著造房子的事情,秦放一行人趕了好天的路,這會兒了一個村里。這村里月初他們回老家的時候,經過這條路,來留宿過。不是他們不找客棧,而是下一個鎮上客棧,時間上來不及,得趕夜路。如果在上一個鎮上客棧,那么得浪費半天的時間,是這條路上兩個鎮上相隔的比較遠。
馬車了那戶留宿過的人家門前停下,因秦放在最前面,所以他下了馬就去敲門:“請有人在嗎?”
敲了聲門,門開了,是個輕的姑娘,這戶人家的閨女,姓任。任姑娘記得秦放,因為二十來天前,他們這行人在她家留宿過,還給了可觀的住宿錢,這會兒見他們,她熱情的:“軍官大人,你們是留宿嗎?”上次來留宿的時候,秦放便過,他們是永州軍營的,服滿軍役回老家,路過這里才留宿的,又昆獅叫秦放大人,所以任家人便叫秦放軍官大人。
秦放道:“是。”
任姑娘:“你們快請進,這是從老家回來,回軍營了嗎?”
秦放:“嗯。”本不是什么軍事秘密,所以了無妨。而且他們是來叨擾人家的,瞞著身份不妥。再,他們不是什么大身份的人。
馬車上,楊海燕和昆張氏等人下來了,任姑娘發現這次的人比上次又多了,不過多了的看似家眷。
“閨女,是誰來了?”屋子里的任父任母出來了,這一出來,就看了楊海燕等人。“哎喲,是軍官大人和太太啊。”
楊海燕:“老人家,又來叨擾你們家了。”
任母:“哪里哪里,快里面請,你們這趕路還沒吃晚飯吧?”
楊海燕:“還沒吃飯,我們帶了面粉,有勞你給我們下面吃,老人家,你們家里有菜和雞蛋嗎?”
任母:“有的有的,我這就給你們下面。”她接了面粉。上回是這樣,他們給了面,菜和雞蛋是他們家的,不過他們是給錢的,所以這回任母就沒有多。“閨女,給客人帶去屋子里。”
任姑娘:“哎,大人、太太,你們請,還是上回住過的兩間,可以嗎?”
上回,楊海燕和秦放一間,昆獅一間。但這回不行了,得女眷一間,男人們一間。
楊海燕:“可以……四丫和昆嫂子跟我一間,相公帶著守成和昆隊長父子一間。”
秦放:“嗯。”只能這樣。
等任姑娘為他們鋪好床,任母的青菜雞蛋面下好了。知道這些人大方,所以任母下面的時候,還先用有煎了蛋。這樣一來,有了油水的面條湯就更加好吃了。
楊海燕等一行人在吃面條的時候,任母帶著任姑娘去燒熱水了,待會兒客人洗漱。而任父從開始出現過之后,便沒有再露面了,因為客人中有女眷,他避讓。
昆張氏把自己碗里的荷包蛋給了昆大鷹,這一路跟著來,從開始的拘謹,現在倒是有些適應了。尤是最初一吃飯的時候,他們在客棧里了好個菜,那菜比他們過的時候吃的還好,所以昆張氏都不知道怎么下筷子了。便是太太讓她吃,她都不好意下筷子。
楊海燕見她如此,后面就沒有一吃飯了,么大家吃一人一碗的面,么飯食分兩桌。
吃好面條,洗漱之后,大家就去休息了。
第二天,大家吃了早飯,給了任家人五十文,便啟程趕路了。一天后的傍晚,他們終回了家屬房。
看著入眼的家屬房,昆獅道:“終了。”
楊海燕掀開馬車窗簾,的確是了。許是剛穿書的時候是在這里,所以比老秦家,她更加習慣這里,覺得這里才是家似的。
秦四丫擠出小腦袋看外面:“大嫂,這里跟鎮上一樣。”
楊海燕道:“這里本來就是鎮上啊,你看那邊一排排整齊的院子,那里就是軍營家屬房,多將士們和他們的家屬都住在那里。”
秦四丫:“哇,跟我們那邊的鎮上不一樣。”
楊海燕:“馬上就咱們家里了。”
確實馬上了,因為人不在,所以千夫宅子的大門是關著的。洪叔有人來敲門,開門看秦放等人的時候,還有些激動:“大人,你們總算回來了。”然后,朝著屋內大喊,“大人回來了。”
這宅子就這么大,洪叔一喊,內院的蓮嬤嬤等人了,趕忙出來。
蓮嬤嬤一見面就行禮:“太太,您總算是回來了。”
楊海燕過去扶她:“這個月辛苦你了,家里怎么樣?可有發生什么事情?”
蓮嬤嬤道:“鋪子和家里的一切都好,就是……”著,她朝著下人院子那邊看了一眼。
楊海燕隨之看過去,只見有個女眷正在那邊朝著這邊看。楊海燕便沒有在:“四丫、守成,你們過來。嬤嬤,這是秦芽,念的,發芽的芽。這是秦守成,守時的守,成就的成。以后就叫芽姑娘和成哥兒吧,給他們安排東廂房,明兒你去牙行,再買個婆子回來,以后守著四丫和守成那邊。”
蓮嬤嬤:“是。”
楊海燕又對秦四丫和秦守成道:“四丫、守成,這是蓮嬤嬤,以后蓮嬤嬤會教你們規矩禮儀,如果你們找不大嫂,又碰一些事情,便找蓮嬤嬤。”
秦四丫、秦守成:“知道了大嫂。”
“太太……太太你們總算回來了。”范嬸一邊跑一邊道,“太太,你們還沒吃飯吧?”
楊海燕看范嬸跟著親切,吃習慣了范嬸做的飯菜,在秦家的時候還挺想念的:“還沒,你看著弄一些,對了,昆隊長帶著他媳婦和十歲的兒子回來了,做好了給他們送一些吃的過去。”
范嬸:“是。”
楊海燕:“蓮嬤嬤,你先去準備四丫和守成的屋子,我帶著他們先回正院。”
蓮嬤嬤:“是。”
等蓮嬤嬤準備好東廂房,范嬸那邊的晚飯準備好了。因為不知道人家什么時候回來,所以廚房里定然沒有太好的飯菜,故而范嬸準備的是面條。和他們路上吃的青菜荷包蛋面條不同,范嬸準備的是酸菜、泡菜臘肉面條。
酸丟丟的味道,爽歪歪的。
吃好晚飯,范嬸帶著秦四丫和秦守成去東廂房洗漱睡覺,楊海燕和蓮嬤嬤回了書房。
楊海燕:“蓮嬤嬤,你坐下同我這天家里的情況。”
蓮嬤嬤:“是。”坐下之后,她便了家里的情況,“家里一切正常范嬸、洪叔、洪嬸、余嬸,他們每天的活兒跟您離開之前一樣。是下人院子里,來了兩戶女眷,一戶是孟平家的,一戶是黃虎子家的。”
秦放有五個私衛,中成家的只有三個,昆獅、黃虎子和孟平。
楊海燕頭:“你繼續。”
蓮嬤嬤繼續道:“孟平一家子是來的最早的,您和大人離開的第三天就回來了。您離開前過,私衛除了月例之外,每個人吃的都是府里的,每天一蔬菜、一肉菜、一湯,一共三個菜,分量參照人數來。而私衛的家屬則府里不負責伙食,只允許他們和私衛一住在下人院子。”
楊海燕道:“不錯。”她又不是開慈善堂的,沒得給私衛月例還養著他們的家眷。知道多養一個人一日三餐的成本加來十文左右,一個月就是三百文了,趕得上一個私衛的月例了。然,這算法是根據他們目前的伙食來的。如果一天三餐都吃番薯土豆,然是便宜的。
蓮嬤嬤:“孟平的家屬有三人,一個是他媳婦、一個是他女兒、一個是他妹子。”
楊海燕:“他妹子來了?”下人院子雖然小,但楊海燕是參照現代套房造的,所以人的確住的過,因為里面是兩室一廳的,就是兩間睡覺的房間、一個吃飯的廳,然后下人院子還有一個公共小廚房,誰家都可以去用。但是,孟平的妹子怎么會來?
蓮嬤嬤:“可不是,根據孟平,他妹子在鄉下原本了婚事的,但是男的后來做了人家的上門女婿,同她妹妹退了婚,這雖然是男的錯,但是他妹妹的名聲被壞了,總是被村里人指指,他不忍心他妹妹受傷害,所以把他妹妹帶來了。”
楊海燕蹙了一下眉頭,理論上來,既然準備了私衛的小院子,她是不反對私衛帶家屬來的,哪怕是帶了父母,她不會反對,畢竟她不能因為人家成了秦放家的私衛,就讓人家不顧家人啊。可是,這沒帶上父母,帶上妹妹來是怎么回事?哪怕下人院子和這邊是隔開的,可終歸讓人有想法。
實,她并不反感有意的人,但是看情況的啊。就像洪叔,他之前回了一趟家,直接帶了媳婦孩子回來,可好歹沒有直接去鬧市院子那邊住下,而是先來征求她的同意。可孟平那邊……總之,她心里是有些是不痛快的。
楊海燕:“嬤嬤的,不只是這些吧?”剛才蓮嬤嬤欲言又止,一言難盡的樣子,應該不只是這些。
蓮嬤嬤道:“可不是,他們來的第一天,孟平媳婦就來老奴,她的月例是多少?是干什么活的。時老奴都懵了,您離開前沒有過給私衛家屬月例啊。”
楊海燕:“我的確沒,但大人聘請的只是私衛,又不是聘請他們夫妻,這私衛的媳婦何來月例一?這不是常識嗎?”
蓮嬤嬤道:“是如此,所以孟平媳婦來的時候,老奴覺得甚是奇怪。不過老奴了,這件事老奴不清楚,等太太回來了再。”
楊海燕倒是理解蓮嬤嬤的法,畢竟她人奴婢的,對不知道的事情,是不敢拿意的。楊海燕頭:“然后呢,我猜想還有后面的,不然就這件事,不會讓我們蓮嬤嬤這樣為難。”
蓮嬤嬤趁機了句好的話:“太太英明。后來孟平媳婦便不月例的事情,而回去了,可等余嬸給孟平送了兩次飯之后,她又來了,她我們送去的飯只孟平一人吃吃還好,可他們家里如今有四個人,飯不夠吃,是不是我們廚房克扣了他們的伙食。哎喲,老奴這輩子從來沒見過這樣的人,真真是……”
楊海燕給她倒了一杯茶:“蓮嬤嬤消消氣。”
蓮嬤嬤:“謝謝太太。孟平媳婦是去食堂的,食堂是范嬸管的,她時就,太太吩咐過,個私衛吃飯,就給私衛準備個人的分量,私衛家屬的伙食我們不準備。”
楊海燕:“是,我同你們一的。”
蓮嬤嬤:“可是那孟平媳婦不相信范嬸的話,就范嬸克扣了他們的伙食,然后范嬸氣呼呼的帶著孟平媳婦來找老奴了,老奴作證,太太就是這樣規定的。孟平媳婦老奴這樣,就不在什么了。老奴琢磨著,明兒她會來找你。”
楊海燕輕笑了聲:“那黃虎子的媳婦呢,怎么樣?”
蓮嬤嬤:“黃虎子一家是五天前的,只來了黃虎子媳婦一個人,他們還沒有孩子。根據黃虎子媳婦,黃虎子來服軍役前兩天才結婚的,他們洞房后,黃虎子就來從軍了,她時沒有懷上。”
楊海燕:“是嗎?”
蓮嬤嬤:“可不是。根據黃虎子媳婦的,他們那邊在男子服軍役前成親的還不少,然后洞個房,就是希望給男子留下一骨血,有的成了,有的沒成。像她這樣的,雖然沒成功懷上,但是五后男人能活著回去的,運氣還算好的。像她男人這樣,回去前還能找活兒的,那算是有出息的了。”吃穿住都是家的,每個月三百文錢的月例,就是一能省下三兩多的銀錢。去的方找活兒,許有月例更高的,比如酒樓掌柜、賬房的,但是這和在官家做活的不同。
比如,宰相門前七品官,是這個道理。在酒樓掌柜、或者在商人家賬房,哪有再官家私衛有面子。怎么,秦放是七品官,朝廷有文書的。就像現代,有些男人做銷售的,一十萬,收入比公務員還高,可為什么有些女人找對象還是看重收入略低的公務員,身份不同啊。
楊海燕仔細著蓮嬤嬤,倒是有分明白了:“你對黃虎子媳婦的印象看上去挺不錯的。”
蓮嬤嬤心一驚,擔心太太以為她結黨,她馬上解釋:“相比孟平媳婦,老奴倒是覺得黃虎子媳婦實在些。老奴活這個紀了,看人還是有分眼色的。”她沒有否認,因為否認太過心虛了,所以干脆承認,她對黃虎子媳婦印象是還不錯。
楊海燕想了想:“黃虎子媳婦多大了?”
蓮嬤嬤:“二十四歲,比黃虎子大三歲,黃虎子今二十一歲。他們成親的時候,黃虎子十五,黃虎子媳婦十八。黃虎子媳婦之所以嫁給黃虎子,是因為十八歲的老姑娘家里是個沒人疼的,不然誰家舍得大閨女嫁過去寡婦?”嫁給服軍役在即的小伙子,可不是做好寡婦的準備嗎?
楊海燕:“嬤嬤,不這樣吧,暫時先看看黃虎子媳婦的品行。如果可以的話,時候讓她在宅子里干活,至做什么,時候再安排。”反正人是不夠的。“對了,外面的婆子暫時就不用買了,如果私衛的媳婦能用,那就用他們的。畢竟私衛以后可能會跟著大人,用他們的媳婦合適些。”
蓮嬤嬤:“是。”
楊海燕:“還有一,未婚的姑娘不在宅子里走動,尤是不讓在外院和正院走動。”雖然秦放不愛去外院,書房在正院,但是難免會碰。
蓮嬤嬤的眼中閃過一抹狠光:“是,老奴明白。”這些個事情她比楊海燕還精,有些姑娘專門動那種心,骨子里就賤得,好好的外頭正牌娘子不做,非上趕著做個妾,這不是骨頭賤是什么?
楊海燕身:“我去沐浴了,這天趕路都累壞了,明兒會的晚些,不用叫我。還有孩子們,不用去叫他們。”
蓮嬤嬤:“是。那明兒做酒釀圓子?等您來了吃?”
楊海燕十分驚喜:“家里有酒釀嗎?”
蓮嬤嬤:“算著您和大人這兩天回來,前天做的酒釀明兒能吃了。”
楊海燕:“太好了,最近就饞酒釀的味道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