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太爺看著太監和秦爺爺一起出來, 見太監臉上有著和善的笑容,心道這秦爺爺給的好處定然不少。
縣太爺上前:“官人、秦老爺子。”
太監點點頭,面對縣太爺的時候, 他是有些傲慢的。雖然在皇宮里他不是很有牌面的太監,但是能來宣圣旨的, 多少都是有點靠山的, 為大家都知道, 宣圣旨的都能拿到不少好處, 所以如果沒有關系,是得不到這個差事的。
再說了,能從京城出來, 來外面走一遭, 對很難出宮的太監而言, 是不容易。
太監:“走吧。秦老爺子, 咱家就告辭了, 您老留步?!?br/>
秦爺爺道:“老頭子送送官人和縣太爺?!?br/>
于是這一送, 就是秦家人一起送了,不僅秦家人送了,連吃流水席的人都去送了, 大家都是好奇嘛。京城皇宮里的人,他們這輩子估計就見這一了,就是太監, 對他們來說是了不起的人物, 這個時候,誰還管這是太監,沒那玩意兒?。?br/>
秦家人送太監和縣太爺到村門口,太監道:“老爺子留步, 大家留步。”太監著實意外,沒有想到這百里村的人這熱情,竟然全部都來送他了,他這輩子,為沒有了那東西,所以在正常人面前其實挺自卑的。不僅僅是他,就沒有太監在正常人面前不自卑的,可是今天,讓他格外的順心。
縣太爺再次見到太監的態度,心想,這秦放肯定發展的很好,不然傳旨的官人也不會是這種態度。誰不知道這宮里來的人最會看碟下菜了?于是,縣太爺的態度也更加溫和了:“老爺子,本官要陪同官人先走一步,就不留下了,本官讓師爺留下,跟幾位說說誥命的事情。”
秦爺爺感激道:“多謝大人。”
目送太監和縣太爺離開之后,秦爺爺邀請師爺去家里吃流水席,師爺自然知道縣太爺留下他的目的,是為了和秦家搞好關系。縣太爺雖然是地方父母官,地頭蛇,但是哪里能跟秦放這種在皇上面前露過臉的人比?能讓皇上一連封了秦家兩個誥命,縣太爺覺,這秦放肯定是做了很了不起的事情。所以,縣太爺是很愿意跟秦放、跟秦家交好的。
今日秦家的流水席不僅僅是流水席了,之前縣太爺還沒來的時候,大家沒多大的意識覺秦家不一樣了,但是現在,縣太爺走了之后,大家都徹底的知道了,秦家是真正的不一樣了。
流水席依舊很熱鬧,大家吃好流水席,還紛紛留下來幫忙。
屋內
師爺把一些誥命的相關事宜告知了秦家人,同時還道:“本朝誥命是有俸祿的,像兩位孺人的誥命,可以拿正七品官員的一半俸祿,就是每人每個月能拿四兩銀子左右?!?br/>
“這多?”秦二嬸失聲道。
頓時,所有人都看向了秦二嬸。秦二嬸尷尬的笑了笑:“我這不是驚喜嘛?!毙睦镱^卻想,這大房有俸祿暫且不說,二老現在是歸大房的,那老太太的俸祿不是給了大房嗎?那可是一個月兩銀子啊,想到這里,秦二嬸有些不是滋味。
秦母和秦奶奶也是大吃一驚,她們是真真沒有想過俸祿的事情。
秦母見狀問:“師爺,那我和阿母的俸祿是怎么領的?”
師爺解釋:“本朝的俸祿是每半年領一次,每年的年底和六月份,兩位孺人要到今年的六月份才能領,還能領六月份一個月的俸祿,這是上半年的。到了年前,就能領下半年六個月的俸祿了,領俸祿的地方是在縣城戶部主事處。”歷來地方官員的俸祿都是在縣城戶部主事處領取的,按照現代的說話,相當于戶部在地方的辦事處。
秦母和秦奶奶聽明白了,對師爺表示感謝。師爺又和秦家人交流了一會兒,就離開了。
待師爺離開,流水席結束了,一些村民們都離開了,留下來的就是秦家的親戚。比如秦母那邊的親戚、秦二嬸那邊的親戚、秦三嬸那邊的親戚,還有秦大丫夫家。
今日這流水席是把所有的親戚都叫來了。
比如秦大丫,往日在夫家就有幾臉面。女子的臉面是父母和兄弟給的,秦大丫在家中時,秦父秦母待她雖不及秦放這個長子,但是不虧待的,她的聘金都是自己帶走的,再加上她有三個嫡親的兄弟,所以夫家很給她臉面的。
今次,她嫡親的大哥成了將軍,她阿母和奶奶又有了誥命,往后的秦大丫在夫家就是第一人了。
秦大丫的夫家姓劉,她丈夫叫劉文田。劉文田道:“今日這仗勢,我這輩子還是第一次見到。以前以為縣太爺是高不可攀的人物,今日見了,卻發現原來也不是這一事兒?!?br/>
劉母白了他一眼,又說了句巧話:“那也是大丫的大哥有出息,換做是旁人,你瞧著縣太爺是個什態度?”
這事兒,大家心里都清楚。
秦大丫道:“過兩天家里人都要去云襄縣了,往后再見,不知是什時候了?!?br/>
劉母通情達理道:“你若是想了,叫上文田,隨時可以去云襄縣看他們,就是這一路不近,路上會累到。”兒媳婦和娘家關系好,她才高興呢。雖然他們不是那種貪圖秦家好處的人,但是兒媳婦娘家有個當官的大哥,對他們劉家來說,是件好事。
劉家的確是不錯的,當日秦大丫和劉文田說親的時候,秦放還在服軍役,劉家尚且沒有想到秦家會有今天,如果是這會兒劉文田跟秦大丫說親,那肯定是成不了的。大丫成了官家的小姐,他們家的傻兒子可配不上了。想到這里,劉母對秦大丫就更加的滿意了。
劉家人又坐了一會兒,跟秦家人說了些好聽的話,就回去了。今日發生這大的事情,秦家這邊肯定忙,他們就不打擾了。不過,劉家人留了秦大丫夫妻在。
繼劉家人之后,秦三嬸家的人也走了,剩下秦母娘家人和秦二嬸的娘家人沒走。
秦二嬸的生母叫呂氏,呂氏偷偷把秦二嬸叫道房間里:“閨女,這老秦家可真是發了,你大侄子當了將軍,你妯娌和婆婆都成了誥命,以后他們可都是享福的命了。”
秦二嬸道:“可不是嘛,阿放本來就是大將軍了,大嫂成不成誥命跟我們二房沒啥關系,反正大嫂原本就是大將軍的阿母,我們還不敬著巴結著?”對于秦母成了誥命,秦二嬸還當真沒有想法。她高興的是婆婆成了誥命,“阿母,你聽那師爺說了嗎?我婆婆成了誥命,每個月還有兩多的銀子呢,那銀子總有牛蛋的份吧?”
呂氏眼珠子一閃:“你們都分家了,二老是跟著大房的,那銀子怎么就有你們的份了?那銀子肯定是給大房的。依我看,你們得重新發分家。”
秦二嬸哼了聲:“阿母,你就別處餿主意了?!敝匦路旨??打死她都不干。她如果敢提重新分家,她婆婆就敢把她趕出門。更何況,大侄子還給他們十畝上等地呢,重新分家還能分到十畝上等地不成?再說了,她還指望阿放能帶著牛蛋,給牛蛋找個好營生呢,她可不會罪了大房。
呂氏見狀,恨鐵不成鋼的道:“難道你不想要銀子了?你婆婆一年有五十兩的俸祿,那可是一年五十兩啊。就這樣白白給大房了?”
秦二嬸道:“我大嫂一年也有五十兩的俸祿呢,而且阿放的官比大嫂和婆婆的大,俸祿更多。
再說了,五十兩什?阿放給我們二房買了十畝上等地呢,那可不止五十兩,以后我們把地租出去,每年的租金不少?!碑斎涣耍捳f的漂亮,但是婆婆的每年五十兩俸祿她還是羨慕的。她是不會開口要的,不過可以讓兒子多和婆婆走動走動嘛。
而且,秦二嬸也不是傻子,在公公婆婆心中,大孫子是誰越不過去的,可對于其他的孫子,他們還是一視同仁的。眼下阿放成了大將軍,哪里會在乎這五十兩銀子?婆婆的俸祿現在他們老兩口存著,以后他們老了,還不是分給幾個孫子?
所以啊,秦二嬸才不討人嫌。
呂氏一愣:“你說什?秦放給你們買了十畝上等地?這事兒你怎么沒跟我說?”十畝上等地?那可是一百兩銀子啊,這大侄子太孝順了吧?
秦二嬸翻了個白眼:“這是大侄子孝敬他二叔二嬸的,跟阿母你有什關系,我為什要告訴你?”
呂氏:“你……你太不孝順了,我可是你阿母?!?br/>
秦二嬸:“潑出去的女兒嫁出去的水,你讓我哥孝順你。就像我,不指望二丫以后孝順我,我指望我家牛蛋孝順我就夠了?!?br/>
呂氏:“……閨女啊,你大侄子現在是大將軍了,他媳婦還沒生吧?”
秦二嬸防備的盯著她阿母:“你想干什?”
呂氏笑了笑:“我能干什?你想想啊,哪個大官沒有三妻四妾?你想要秦放照拂牛蛋,那也秦放身邊有個能為牛蛋說話的人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