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越生日的那天,??一早上出門就大著嗓門提醒姜雙玲今天晚上要殺雞,光提醒完了媽媽也不行,他還留了張紙條給爸爸,??希望齊珩一回家就殺雞。
趙穎華:“殺雞?我也能殺雞。”
姜雙玲:“……”
“咱家的雞還不能殺,??媽媽今天先去買個肥雞。”
“媽,一定要買肥一點的!!”
“知道了知道了。”
一說到吃雞的事情,齊越這個小崽就變了一個麻煩的叨叨怪,恨不得白天的時光早些流逝,??馬上變傍晚回家吃雞。
家里的鴨和大白鵝搖搖擺擺的在籬笆里走著,彼此的尾巴互相掃了下,??不被人眼饞的它們感覺到一陣輕松的安逸。
姜雙玲這一次沒有煮之前的板栗燒雞,因為并沒有買到好吃的板栗,??因此換了另一道蜜汁脆皮燒雞,??等夜里姜澈和齊越回來,盤里的脆皮燒雞就已經做好了。
家里的小火爐邊上還放著幾個烤紅薯,??廚房里的燉鍋還煲著山『藥』排骨湯,山『藥』是姜雙玲趕早找老鄉換的鐵棍山『藥』,切一個個圓柱形,加上香葉八角和豬排骨等,用小火慢燉了四五個小時。
此時也已經燉得鮮香四溢,山『藥』雪白瑩潤,表雖然還是塊狀,??但是筷已經能輕輕松松戳進去,入嘴時軟爛粉香,仿佛已經在湯汁里化了。
齊珩接著孩的后腳回來了,姜雙玲先給分人舀了一碗香,喝著濃濃的排骨湯,??再吃一口香甜的烤紅薯,配著臘肉糯米丸,再吃一口脆香的雞塊。
一家人圍坐在一起,熱熱鬧鬧給齊越小朋友慶祝生日。
“媽媽,年過生日還吃雞!”齊越吐著雞骨頭,眼睛里冒出小星星。
姜雙玲逗他:“為什么就不想吃鴨?”
“鴨?鴨也好吃……但我就想吃雞!”
“行行行,吃雞吃雞,咱家里養得雞不夠吃了。”
“等爸爸生日,咱們還吃雞嗎?”
“咱們暫時放過雞崽們吧。”
“吃點別的好不好?”
齊越失望:“那好吧。”
齊珩和齊越父倆的生日挨得很近,齊越的生日才剛剛過完,馬上又是齊珩的生日,姜雙玲也一起好好準備著,這男人先前說想吃小金豬。
這回過生日又是二十五個小金豬。
齊珩著她做小金豬,淡淡道:“了一個。”
“長了一歲,就了一個。”姜雙玲在小金豬的胖屁股上捏了一下。
齊珩抱著胸,“行,比去年做得好。”
姜雙玲:“……”難道她去年做的不好嗎?
“齊珩,你說我一年給你加一個,等到你六七十歲了,六十個小金豬,你該怎么吃啊?”
“不是還有姜妹嗎?”
姜雙玲:“……”
等到那種時候,他們會不會已經兒孫滿堂了?似乎還真不擔心吃不完。
就怕這男人牙齒掉光了,不能再表演一口一個小金豬。
姜雙玲給他做了二十五個小金豬,又給做了一碗長壽,用胡蘿卜雕了生日快樂幾個字,她今天運氣好,找人買到了幾斤羊肉,夜里做了道紅燒羊肉,還燉了一鍋羊肉湯。
大冷天里喝一碗羊肉湯,全身暖烘烘的,格外驅寒。
齊越和姜澈對長壽不感興趣,心心喝著羊肉湯吃羊肉,齊珩吸溜著長壽,旁邊的小暉暉同志也吃著一碗軟爛的雞蛋條。
小家伙睜大了黑寶石似的眼睛,了一眼爸爸后,心心繼續吃條。
吃完了條后,齊珩又始表演一口一個小金豬,小暉暉手里拿著一個豬,咬了下條后,小白牙在豬屁股上磨來磨去。
喂著這個小崽吃飽喝足后,胖坨坨鬧著要從大人的懷里下來了,是的,小暉暉同志在冬天里穿了一層又一層,完全就像是一個胖乎乎的小湯圓。
家里的上鋪了草席,又墊了一層棉被和兔『毛』毯,讓這個小崽在上撒歡,他雖然還不會走路,卻已經能扶著東西自己站起來。
姜雙玲讓小家伙自己扶著小板凳站起來。
“嘚嘚?”小暉暉口叫齊越。
齊越手上的油漬擦了下,跑到兔『毛』毯上去抱小暉暉,齊暉小同志穿得太厚了,就跟個球似的,雖然齊越能他抱起來,可那畫卻滑稽不行。
一個小矮抱著另一個矮冬瓜。
姜澈站在旁邊給小家伙搖撥浪鼓,他在冬天也穿得很厚,不能像齊大力同學那樣,暫時抱不利索齊暉這個小胖崽。
冬天的小暉暉就是一個行走的肉坨坨,估計是家長們給他穿得太了,他在兔『毛』毯上自己摔著了,也不會哭,用短短的小胳膊身體撐起來。
“舅舅,媽媽,爸爸……”
“暉暉,再叫一聲!”
“嘛?”
齊珩的生日過去,差不也快是孩們放寒假的時候了,齊越和姜澈這兩個小崽給其他庸俗的小崽們一樣,心心期待著學校放假!!
放假的天才是藍藍的天!!
當然,山城的冬天,并不藍。
崽們數著日放寒假,各位家長們并不能與他們感同身受,熊孩們的爸媽估計希望全年不放假,比如……
隔壁的老王。
孩們要放寒假了,王夏芝心里愁,“這孩,還是在學校里安生,在家里還不得屋頂給掀翻了。”
“你,這口琴,他昨天翻出來在我前吹了大半天,得我頭痛。”
“還有那二胡,我趕緊讓老王那二胡藏了起來,他差點就想起心頭教云生學二胡,說起了那些八百年前的老黃歷,什么跟著爺爺拉二胡……”
“他爺爺要是到了他拉二胡,還不氣得掀棺材板蹦出來……”
姜雙玲:“……”
感謝隔壁不拉二胡之恩。
“他還說想吹嗩吶。”
姜雙玲:“這……”
“放心吧,他們父倆要是敢吹,我就讓他們吹額頭上的包。”
姜雙玲:“……還是大家一起吹口琴吧。”
王夏芝一擺手,“我快要愁死了,家里的小兔崽放寒假,還不如待在學校,小姜,你說是吧?”
姜雙玲:“行。”
實際上小姜同志作為學校的老師,她也挺盼著放寒假的,這可是老師和學生們共同享受的寒暑假!!
就算隔壁的老王同志再不愿,放寒假的日還是即將來臨,孩們考完試后,學校殺豬慶祝。
“天全體師生可要全到校,咱們殺豬慶祝!!”
“殺豬慶祝?慶祝什么?”
“當然是慶祝過年,慶祝放假啊!!”
……
這樣的日,老師和孩們期待高興,崽們割豬草,老師們煮豬食,掃豬圈,校長給帶洗澡的吃百家飯豬豬們,終于已經到了膘肥體壯的時候。
姜雙玲也很期待吃跳水豬的肉。
那天早晨,天還沒亮,校長和另一個男老師已經請了人來學校的兩頭豬殺了,一部分豬肉分給老師,一部分用來包餃,所有的師生今天一起吃餃。
姜雙玲到學校的時候,就已經在剁肉餡了,蔣校長的妻招呼她:“小姜老師,快過來,一起包餃。”
“幫洗一下胡蘿卜和韭菜。”
姜雙玲點點頭,“今天做少餃啊?”
“大家敞肚皮吃,吃到飽為止。”
“學校的雞鴨換粉和糯米粉,咱們今天又煮餃,又做湯圓。”
“吃他個一天。”
“對了,還有饅頭,小曾老師,來『揉』下。”
第一批餃做出來的時候,那邊的大鍋已經架好了,韭菜餡的餃,煮好了撈出一碗又一碗,挨個分給學生們,不僅有煮的餃,還有蒸出來的餃,了一碗餃后,還給配個饅頭。
墻角邊放著各『色』醬料和別的醬菜,什么酸蘿卜丁之類的。
另一邊還熬著一大鍋紅糖姜水,煮著翻滾的糯米湯圓,不急著吃餃的小家伙就在這邊排隊等湯圓。
老師總要等到孩們吃完后才輪到自己。
姜雙玲包餃包到手快要麻木了,一閉上眼睛,眼前仿佛就是千上百的餃,到了后大家吃飽了,她才端著一碗餃慢慢的吃。
這個年代的小崽們也是真能吃,或許是難得吃到一點肉星,孩們吃了一碗又一碗,老師們也在旁邊注著,不然這些小家伙們吃太。
“夠了夠了,等會兒再來吃,玩去吧,今天一天的餃夠你們慢慢吃。”
豬肉餡里混合了韭菜胡蘿卜之類的,一斤豬肉餡能做不少餃,他們學校殺了兩頭豬,幾百斤的肉,就算學生們敞了肚皮吃,也吃不了少豬肉。
已經是學期的最后一天,不用上課,吃飽了后的小崽們就在『操』場上玩游戲,姜雙玲在旁邊著,現這些孩間居然流行起了一款叫做“抓猴”的游戲。
說就是因為某個齊大力同志的經歷展而的。
石頭剪刀布,一部分當人,一部分當猴,當人的小伙伴們齊心協力逮猴。
姜雙玲:“……”
這與普通的抓人游戲又有什么區別呢?只是抓人游戲改了抓猴。
也對,人與猴之間還挺相似的。
“抓到猴了!!”
“這一局我是齊大力!!!”王云生興奮的叫出聲。
齊越:“????”
姜澈:“下一局我是猴?”
“齊一,你也是猴。”
王云生:“我是大力!!!耶!!!”
……
坐在石階上的姜雙玲捂額嘆息,來小男孩抓猴的快樂她并不懂。
不去這邊的抓猴游戲,那邊還有孩們跳繩和老鷹捉小雞,這些孩們玩累了之后,有一起吃吃喝喝,聚在一起唱歌玩游戲。
“就像我們小學時候的游園活動一樣。”姜雙玲碗放在一旁,著小孩們玩耍,后來她嫌無聊,畫了一幅畫,招呼著孩們玩“盲人貼鼻”的游戲。
誰要是貼對了,她就給當眾畫一幅小崽們的速寫漫畫像,這樣的小畫像對她來說,嗖嗖幾筆就給畫完了,但是孩們很喜歡,一個個排著隊來貼鼻。
“小姜老師小姜老師,我貼對了,要給我畫好的!!”
“放心啦,肯定好。”
“陳岳,你已經排隊好次啦!!!能不能不要再來了,你有幅畫了。”
“不,我要收集五張!!各種不同姿勢的!!”
……
蔣校長的妻推了推校長的胳膊,“你這小姜老師受孩們的歡迎啊。”
“她啊,也就比我們擅長畫一點東西。”
“餃做完了嗎?”
“再留個十幾斤肉出來,再做些餃。”
……
“行了行了,老師累了,咱們不畫了啊,小家伙們,放假快樂。”
姜雙玲讓聚集的小朋友們散,自己去喝了一口水,一杯溫水下肚之后,解了解悶,雖然冬天的寒風刺骨,但是被一群小朋友們包圍著,小朋友是熱烈小火爐,她被這氣氛熏紅了臉。
吃了一天的餃饅頭,午還有包,配上各『色』小菜,師生們一起吃的快快樂樂。
除了用來剁肉餡的豬肉,其他的老師還能分到不少豬肉,畢竟是大家一起養大的。
姜雙玲得分了二十斤豬肉,其他老師有的十斤,當然,肥的比瘦的更受歡迎,一斤肥的頂兩斤瘦豬肉,其他老師愛選肥肉,姜雙玲倒沒怎么挑,要的瘦肉,因此換了約莫二十斤豬瘦肉。
她還要了筒骨和豬下水,回去用來煲筒骨湯和做臘腸。
除了豬肉之外,她們老師還能分到不少用來過年的東西,是學校的菜和果園里種出來的,算是老師的福利,畢竟也是大家澆水施肥養大的。
姜雙玲還得了四個柚,幾斤白蘿卜、土豆和橘,以及剛挖出來的新鮮花生,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加在一起,份量頗重,不好拿回去。
一個人肯定拿不回去。
不少老師說等家里人幫忙來一起拿回去。
“我愛人說等會兒過來。”
“我家的男人也是。”
“這還剩下些餃,等會兒再煮些餃吃。”
……
“我啊?”曾老師指了下自己,“沒事,我讓我一個叔幫我拿回去。”
“小姜老師你呢?”
“我啊?我跟兩個孩一起拿回去。”姜雙玲那堆東西,想著她和小崽們應該能勉強拿回去吧。
似乎還要借個籮筐和扁擔。
姜雙玲:“……”
“你愛人呢?怎么不來接你回去?”
張老師道:“我昨天就讓我丈夫記得傍晚過來一趟。”
“何老師你呢?”
“我這邊東西也對,讓我家的幫忙拿回去。”
“姜老師,你要是有麻煩,我讓我愛人幫你送回去一些。”張老師假惺惺道。
張老師心得,擠眉弄眼的,對方的丈夫再怎么樣,買衣服買鞋又如何?還不是不夠貼心,也沒什么陪伴的時間,上了一學期課,愣是沒見人來過一回。
其他老師的丈夫偶爾也會來學校一趟,幫忙送點東西,或者送傘妻接回家。
但是還從沒見過姜雙玲的愛人,除了上次遠遠的過一。
“沒事,甭麻煩了,大不了我來兩趟。”
“那累著你啊,小姜老師,咱們同事之間,互相幫幫忙。”
“外下著雨呢,人家帶著孩小心點。”
“又要傘還要拿東西,這得麻煩,你家的孩也小吧,男人不顧著你,你也挺為難的。”
姜雙玲抱著胸:“下雨的日還少嗎?大伙兒不這樣回家?”
“我倒是路上從沒摔著過,張老師你上個月才摔了一次,是得小心著點,我要是你愛人,我也不怎么放心你。”
“怕你不到一個月,人給摔了兩次。”
張老師:“你——”
姜雙玲轉過身去收拾東西,她剛才桌上的柚擺好,那邊就喊:“張老師,你家的來了。”
“旁邊好像還站著一個傘的,身形不認識。”
曾老師了眼那個人,尤其是注到了對方那高大修長的身材,登時想起來了,“小姜老師,你,是不是你愛人過來了。”
姜雙玲:“???”
她心想不太可能吧。
齊珩這會兒到家了?
將信將疑走出去,她現那邊山道上撐著傘的人還真是齊珩,雖然這會兒天陰了下來,下著蒙蒙細雨,他撐著傘在雨,眉眼如畫。
齊越小同志可比她積極過了,人還沒過來,就主動喊:“爸爸!!!!”
“姐夫!!!!”
“小姜老師,這真是你愛人啊?”一個年老師著眼前的一家四口,著實眼睛一亮,“可真羨慕你們家里人,一個個的頂好了。”
“長得真俊。”
“去那邊歇著吧,傘放在這里晾一晾。”
“那個,張老師家的,你也傘放在這邊掛著,這邊還剩下些湯圓和餃,吃不吃。”
張老師的男人也不客氣:“我吃碗湯圓。”
*
張老師著站在自己身邊幫忙收拾東西的丈夫,沒忍住氣悶的幾花生摔在辦公桌上。
“你這是怎么了?這么不小心。”
張老師瞪了丈夫好幾眼,“你為什么要這個時候來。”
還要跟那個姓姜的丈夫給碰上,她丈夫又矮又黑,站在那男人的旁邊,實在是沒眼。
她心里痛恨丈夫的無能,當初她怎么會上這么個男人。
“還不是你一定要叫我來的?現在又問起我了?!不是你說讓我來拿東西。”
“剛才那湯圓可真甜。”
“等會兒我在吃幾碗餃,你們這餃包了肉餡吧?那我可得吃點,我那邊似乎還剩了點,你們老師是不是可以拿點回去。”
“你今天吃夠本了沒有?”
張老師呸了他一聲,“吃吃吃,叫你來是讓你來蹭吃蹭喝的嗎?幫我拿東西回去。”
“就這些東西,你不會用籮筐挑回去啊?”
*
姜雙玲去給齊珩端了一碗餃,“齊珩,你怎么來了?”
“接你們回家。”
姜雙玲心想人還來的真是時候,“你來的正好了,今天學校了不少東西,你可得幫我拿回去。”
這人來了之后,扁擔籮筐也不用了,就柚掛在他身上,豬肉也讓他抱著,他們一家四口慢悠悠的回家。
齊珩點頭,“嗯。”
他們一家四口帶著東西和傘先走了,走之前,還有一堆小家伙戀戀不舍:“小姜老師再見!!”
“舍不得美美的小姜老師!!”
孩們一個個站在教學樓下道別,他們的臉蛋被寒風吹得紅撲撲的,伸出小手在風揮手。
因為姜雙玲教全校所有學生的美術課,因此,雖然她的課跟其他老師比起來不算,但是她教的學生卻是最的。
全校的學生認識她,她是所有人的美術老師。
“孩們下個學期見。”
姜雙玲回頭跟孩們再見,姜澈一熊抱住了她的大腿,“阿姐,我們天天見。”
“是啊是啊,你個小機靈鬼,當然天天見。”
“阿越你等等,暫時去抱爸爸的大腿,等媽媽弄好手上的東西。”
要是這個大力崽再撲過來,姜雙玲手上的東西快要拿不穩了。
“咱們回去繼續包餃吃?”
齊越和姜澈的身體一僵,他們今天已經吃夠了餃,“媽媽,咱們能吃別的嗎?”
姜雙玲轉頭齊珩,“?”
齊珩:“加銅錢嗎?”
姜雙玲:“……”這是重點嗎?
難道加銅錢就不吃了嗎?不加就吃?
隔了一年了,心陰影還那么重,又沒牙給嘣壞。
然而齊珩的話剛說出去,原本身體僵硬著不想吃餃和兩個小朋友卻又激動了起來,“媽媽(阿姐)!!!咱們晚上吃餃!!!”
“要包小銅錢!!!”
他們今天吃了一天餃,也沒有吃到小銅錢,吃到小銅錢的快樂跟其他吃餃的快樂是不一樣的。
今年也想當“齊金金”“姜金金”。
姜雙玲一孩們這反應,頓時無語凝噎,她轉頭一眼齊珩。
齊珩:“……”
“齊同志,你有什么話說嗎?孩們說想包餃。”
齊珩:“我不吃。”
姜雙玲悶笑:“你不吃也得吃,家庭活動怎么能不參與呢?來來來,崽崽們,咱們回家繼續包餃去。”
*
孩們放了寒假后,就要始準備過年了,姜雙玲這時候也輕松了不少,有時候給家里人再『毛』衣,這一回她可堅決不能出錯,再也不會搞出去年的那種破爛風『毛』衣。
賀老爺也沒有個晚輩,獨自在山城里過年難免寂寞,干脆一起來過年了,正好他們家院大,房也夠,還有幾間空屋用不著,搬過來住一陣不妨事。
姜雙玲曬著衣服,心想還是房大比較舒服。
孩們在院里吵吵鬧鬧的,加上隔壁的王云生小朋友,個人追追,玩捉『迷』藏能到處『亂』躲。
更別提加上一個賀老后,學吹口琴的手藝人又了一個。
姜雙玲:“……”
得虧不是拉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