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鷹》戰(zhàn)爭場面很大,如果說《鋤奸》的戰(zhàn)斗場面是一個班的話,那《獵鷹》就是一個師的水平。就場面而言,肯定比不過動不動調(diào)幾萬部隊協(xié)助拍攝的蘇聯(lián)電影,但吊打好萊塢應(yīng)該是沒問題的。
《獵鷹》有兩場特別重要的戰(zhàn)爭戲,電影開場我軍進攻敵人時遭到敵人重炮襲擊,傷亡慘重;電影最后燕雙鷹指引我軍炮火,炮擊敵軍炮兵陣地。這兩場戲場面極大,炸點不是幾個、幾十個,而是幾百個,甚至上千個。這么大的場面,這么多的炸點,如果沒有一個出色的煙火師來把控,那絕對會出問題的。
在許望秋心中《獵鷹》煙火師的人選只有一個,八一廠于澤。
許望秋跟于澤合作過,彼此非常熟悉。在八一廠找到于澤后,他沒有賣關(guān)子,直接道:“老于,這次我們準備搞一把大的,場面非常大,必須要有經(jīng)驗豐富的煙火師帶隊。別人的人我信不過,你就是我唯一的人選?!?br/>
于澤在拍《鋤奸》的過程中,跟許望秋合作得非常愉快。作為特效師跟導演合作,最怕的就是那種什么都不懂的導演,瞎幾吧指揮,瞎幾吧下命令。后世國產(chǎn)電影特效被吐槽的原因很多,除了特效水平確實比不上人家外,導演不懂特效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許望秋無疑是懂煙火的,對煙火相當了解,知道怎么拍才能拍出最佳效果。氣爆技術(shù)國內(nèi)在七十年代初就開發(fā)出來,但在國內(nèi)應(yīng)用不多,拍出來的效果跟火藥差別不大。許望秋用氣爆技術(shù)卻怕出了令人震驚的效果,讓無數(shù)人驚呼原來戰(zhàn)爭片可以這么拍。
于澤跟許望秋開起來玩笑:“是嘛,場面有多大?”
許望秋嘿嘿笑了聲:“我們這部戲的煙火和特效費是200萬,如果不夠,還可以再加!”
于澤被許望秋報出的數(shù)字嚇到了,1974年重拍《南征北戰(zhàn)》,場面那么大,投資也才140多萬,這部戲煙火和特效就200萬,這得多大的場面啊,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200萬,如果不夠還可以再加,我沒聽錯吧?你們這部電影投資多少?。俊?br/>
許望秋輕笑道:“你沒聽錯。我們這部戲投資300萬,如果有必要,可以增加到500萬;如果還是不夠,我可以向上面反應(yīng),要求增加預算。而且總參和總裝備部批文已經(jīng)下文,調(diào)1個步兵師、1個坦克團和2個榴彈炮團協(xié)助我們拍攝。我說場面大,絕對不是吹牛。你不感興嗎?我聽說你們廠有個叫尹星蕓的煙火師不錯,要是你不感興趣,那我就去找他了!”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搞大場面的煙火師不是好煙火師。于澤聽到許望秋要找別人,馬上叫道:“感興趣!感興趣!尹星蕓那小屁孩的技術(shù)能跟我比嗎?他做煙火師才幾年啊?你這部戲的煙火就交給我了。我的技術(shù)你還不放心嗎?”
許望秋哈哈笑道:“當然放心。那這件事就定了。對了,你認識北影廠的張爾贊吧?”
“認識,我們一起拍過《南征北戰(zhàn)》,我是煙火師,他是電影的特技攝影?!庇跐芍灰S望秋找張爾贊做什么了,怎么,你想請他做特技攝影?”
許望秋點頭道:“對,我準備請他做特技指導。《獵鷹》特效鏡頭很多,需要特技方面的專家參與。《獵鷹》中的很多鏡頭爆炸和特效要一起做,需要你們配合。你陪我去北影廠走一趟吧?!?br/>
兩人從八一廠出來,直奔北影廠。許望秋他們在辦公室找到的張爾贊的時候,他正看啃英文資料。前些日子,張爾贊去了一趟美國。在美國他切實感受我們和別人在特效上的差距,于是,他搞了一些資料回來,刻苦專研,想要趕上美國人。
張爾瓚原本東北電影廠的攝影師,1954年國家要發(fā)展電影,急需故事片,組織上挑選了一批人到蘇聯(lián)學習,以便能拍攝和洗印彩色影片。魔影廠的戈永良原本是特技攝影的第一人選,但戈永良沒有通過政審,于是,這個任務(wù)就落到了張爾贊的頭上。
在蘇聯(lián)學習的過程中,張爾贊發(fā)現(xiàn)莫斯科電影制片廠圖書館內(nèi),有非常齊全的技術(shù)資料,但資料不外借,只能在圖書館閱覽。張爾瓚心生一計,跟管理員說自己不懂俄文,想拿回去請教翻譯。管理員同意后,張爾瓚便跟同伴把所有關(guān)于攝影、錄音、洗印等方面的書借回去,一頁一頁用相機拍下來。
1956年張爾贊畢業(yè)回國的時候,將這些資料帶了回來。在蘇聯(lián)學習時,張爾贊知道了蘇聯(lián)的紅外線遮片技術(shù)。所謂遮片技術(shù)其實就是摳像技術(shù),又被稱為藍背景法;紅外線遮片技術(shù)就是利用紅外線進行摳像。這種技術(shù)蘇聯(lián)對中國保密,也不賣設(shè)備給中國。
張爾贊憑借自己學到的知識,以及從蘇聯(lián)帶回來的資料,經(jīng)過幾年潛心研究,最終研制出中國第一臺35毫米活動遮片攝影機。從60年代到80年代初,北影廠出產(chǎn)的影片中,幾乎所有需要摳像合成的特技鏡頭都是靠這臺機器完成的。
許望秋找張爾贊就是沖著北影廠的摳像合成技術(shù)來的,因為《獵鷹》有些鏡頭只有摳像合成技術(shù)才能做出最理想的效果,用其他方法根本不行。
張爾贊看過《鋤奸》,也知道許望秋的大名,對他十分客氣:“去年《鋤奸》在北影廠放映的時候,我也在場。這部片子拍得太好了,煙火技術(shù)簡直讓人嘆為觀止!”
許望秋笑著道:“張前輩客氣了,《鋤奸》只能算是小打小鬧,這次我們準備搞一把大的。在這部電影中除了煙火技術(shù),我們還會使用大量特效,包括遮片技術(shù)、以及模型特效的制作。我聽說北影廠的遮片技術(shù)特別強,所以,我就來向你們求援了?!?br/>
張爾贊聽到這話微微一怔,以前電影著特效,都是導演告訴他,有什么鏡頭,要什么效果,然后他去考慮用什么技術(shù),沒想到許望秋直接告訴他要用遮片技術(shù),不由問道:“不知道你做什么鏡頭要用遮片技術(shù)?”
許望秋沒打故事板,問張爾贊要了一支筆,一張紙,在紙上畫了一個畫框,在里面畫了一架直升機:“就拿這場戲來說,我軍在打下敵軍的雷達站后,敵軍一架直升機恰好過來了,向獵鷹小隊發(fā)動攻擊,獵鷹小隊用火箭筒把敵人的直升機打下來了。”
許望秋又畫了個畫框,畫了個小人,又畫了個圈圈,在上面寫上“飛機”兩個字,開口道:“直升機爆炸之后,落到地面,變成一個然后的大火球,向鋤奸隊員滾來。這個鏡頭只能用遮片技術(shù),將演員和爆炸的飛機分開拍,然后合成在一起。要是讓演員和爆炸物在一個場景拍,實在太危險了?!?br/>
張爾贊驚訝地道:“沒想到你還懂遮片技術(shù)??!”
于澤聽到這話笑了:“望秋可是電影的行家,只要是電影就沒有他不知道的?!?br/>
“老于夸張了,我不懂的還是很多的?!痹S望秋謙虛了一句,看著張爾贊笑道,“我對遮片技術(shù)只是略知皮毛,談不上懂。我一直相信,專業(yè)的東西就應(yīng)該讓專業(yè)人士來做。我們這部電影特效很多,需要你這樣的專家加入?!?br/>
“幫你們做特技肯定沒問題?!睆垹栙澮娫S望秋的話說得如此誠懇,對他的印象大好,答應(yīng)加入《獵鷹》團隊,同時提醒道,“活動遮片技術(shù)是很花錢的。”
許望秋笑道:“這個你不用擔心,我們準備為煙火和特效準備了200萬的費用,如果不夠,我們還可以增加,你不需要擔心資金的問題,?!?br/>
張爾贊聽到許望秋為煙火跟特效準備了200萬,不夠還可以增加,簡直目瞪口呆,心想江卿重拍《南征北戰(zhàn)》花了140多萬,都有很多人都說她鋪張浪費,你這部電影光是煙火和特效就準備花200萬,這太夸張了吧,忍不住道:“花這么多錢拍電影,國家能同意嗎?而且你不覺得太浪費了嗎?”
許望秋沒想到張爾贊會這么說,就解釋道:“美國有一部電影叫《星球大戰(zhàn)》,成本1100萬美元,差不多就是2000萬人民幣。聽上去花了很多錢,特別浪費對不對?可是這部電影在全球取得了7.7億的票房。我們拍這部電影要拿到國際上去賣,為國家掙外匯,肯定要拍出國際一流水準,不然別人肯定不會買我們的片子!”
張爾贊恍然大悟:“我明白了!”
許望秋跟張爾贊和于澤聊了一會兒《鋤奸》特效的問題,聊到了航拍的問題。他希望拍兩組低空的航拍鏡頭,鏡頭從我軍頭上飛過去,在攝影機向前推的時候,地面爆炸不斷。這是后世戰(zhàn)爭戲中經(jīng)常會用到的一種鏡頭,會帶給觀眾極強的代入感。
張爾贊聽完許望秋的想法,搖頭道:“我們作不了。當初江卿也想這么拍的。江卿看到法國電影《白蹤野馬》,電影里馬跑,攝影機跟著跑;馬橫著跑,攝影機也橫著跑。她希望北影廠能拍出這樣的鏡頭來。看上去像航拍,但航行線路還得低。我就去找北航,北航的設(shè)計師按照美國飛機的圖紙做了架小型飛機,但攝影機太沉,一架上去,飛機就吧唧掉地上了。
1974年翻拍《南征北戰(zhàn)》的時候,江卿提出要航拍鏡頭,這鏡頭最好能貼著地面,跟著坦克走,坦克下坡了,鏡頭要越過坦克繼續(xù)往前。這次,軍委特批了一架直升機,但最低只能飛50米,拍回來,畫面中的坦克就跟棋盤上的棋子似的,沒有拍出想要的效果?!?br/>
許望秋聽到這話眼前一亮,激動地道:“找美國飛機圖紙做的飛機不行,那我們請北航幫我們專門設(shè)計一架飛機,設(shè)計一架載重量足夠強,載得攝影機的小飛機不就行了!”
張爾贊覺得許望秋太年輕,完全沒有社會經(jīng)驗:“人家北航的老師要上課,而且還要從研究工作,哪有時間幫我們專門設(shè)計小飛機?再說了,設(shè)計小飛機哪有那么容易,需要購買材料,需要做實驗,這個需要花不少錢的?!?br/>
許望秋土豪氣十足地道:“只要他們能搞出來,錢不是問題!”
wap.xbiqugu.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