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規劃,保證速度和質量
做事情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又快又好,多快好省。成功人士都懂得在速度和質量之間力求平衡,為了求速度而犧牲質量,或者慢工出細活犧牲了速度,都是錯誤的。
中國傳統的手藝人講究“慢工出細活”,意思是說,事情要慢慢做,保證質量,質量優先。這在手工業為主的時代或許行得通,在高科技為主導的當今社會,恐怕寸步難行了。
這已經是艾瑪達的第四份工作了,她不明白為什么無論在哪家公司,從事哪一份工作,每到年底考核之后自己都會成為被淘汰的那個倒霉蛋。而與自己學歷相當、資歷相仿的南希,到現在倒有了豐厚的業績,而且有望得到進一步晉升。
回首這一年的工作,該完成的任務自己都已經完成了,可是為什么還會被炒魷魚呢?艾瑪達找到了經理,希望經理能夠為她解開這個謎團。經理對艾瑪達說:“雖然你按時完成了每一項工作,但是這是每一名員工都應該做到的事情。與南希相比,她比你工作起來更加用心,更加努力。舉例來說,整理會議資料是一件平常而又簡單的工作,你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南希也可以。但是,南希會將會議資料合理地分成幾類,便于上司開會時查找使用。記住,工作不僅僅要保量,更重要的是保質?!?/p>
艾瑪達聽完經理的話后,只好黯然地離開了公司。
其實,速度和質量并非水火不容,只要規劃合理,計劃得當,它們是完全可以兼容的。其中的關鍵在于你是否用心。很多常規性的工作,只要你動動腦筋,就可以用最少的時間做完,絲毫不影響其效果。
Ann就職于一家知名外企,在擔任助理期間,Ann最大的收獲就是跟著老板學習管理時間的方法,用最少的時間把事情做到最好。她的工作職責之一就是為老板安排行程。起初,她覺得這個工作很簡單,不就是按部就班把所有的工作列在一張表格里嗎?她一邊感慨“老板的工作真多”,一邊密密麻麻地編寫著老板的日程表。終于有一天,老板向Ann抱怨起來:“你每天把時間排得這么滿,我連想事情的時間都沒有!”Ann驚愕了:你的工作多,難道是我的錯?為此,Ann特意向公司里的前輩請教。有一位工作多年的助理告訴她,并非將所有的會議、拜訪時間填進時間表就了事了,身為老板的助理,你要懂得分辨事情的輕重緩急,以及處理他們所需要的時間。然后,把它們分類整理到時間表里,既要讓老板有休息時間,又要讓他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鐘,只有便捷高效的日程安排才是老板最滿意的。
Ann聽了之后很受啟發,開始專門研究如何幫老板制訂省時省力的日程安排。她將老板的工作加以分類,會議安排在上午10點至12點,因為接下來有午餐打斷,較不易拖拉;重要客戶來訪,要給大塊的時間,如下午4點至5點30分,必要時還可接續至晚餐時間;每周安排兩個下午給他思考或閱讀相關書報,為公司政策構思最好的做法;同仁求見則視談論主題,安排零碎的或可完整討論的時間。果不其然,這樣調整之后,老板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他非常滿意地表揚了Ann,并且當著很多部門同事的面夸獎她是“得力干將”,讓部門的人向Ann學習。而且,這樣調整之后,Ann自己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很多,再不用被臨時改動的時間表折磨,疲于奔命地通知這個延后、那個取消了。
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事件的長度,但是可以調整它的寬度。不同的事情安排在不同的時間段,就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成功人士都會在時間的安排上花心思。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只要你找對做事的方法,在事前進行合理籌劃,就能把工作做得又快又好。
成功錦囊
絕對不能貪圖“快”而犧牲質量。如果二者不能兼得,還是要質量優先。慢一點,頂多受到別人的埋怨,而質量太差,別人則會對你的能力、態度、為人進行多角度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