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真意很生氣,徐仰止也很生氣。
余真意生氣的是,心心念念的書院,竟然是這么個破爛地方。明明讀的是圣賢書,做出來的,卻盡是一些腌臜事情。光天化日,朗朗乾坤,竟然有人敢非禮學生。
而且在自己出手之后,書院里的執事,還來找自己的麻煩。
此時那位執事,一言不發,坐在地上,剛才囂張的樣子,此時已經沒有了。
徐仰止也很生氣,他再次大手一揮,將齊魯書院的門口的牌子給拆了下來。兩張牌子,可是唐皇欽賜的,是齊魯書院的門面,上面寫著一副對聯。
是非審之于己,毀譽聽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數,陟岳麓峰頭,朗月清風,太極悠然可會。
君親恩何以報,民物命何以立,圣賢道何以傳,登微曦臺上,衡云湘水,斯文定有攸歸。
徐仰止看著錢崇陽:“去告訴你的老山長,退隱可是不行的,看看他教出來個什么玩意。讓他來見我,什么時候見我了,我把這牌匾給送回去。”
錢崇陽無奈,只能轉身走了,去找他的先生,也就是老山長。
原地,徐仰止抬起頭,看著周圍的眾人。大唐國的學子,都是激動無比,看著這位老真人,很是開心。因為這幾年來,終于有人,為他們做主了。
之前因為別國學生的事情,他們吃了不少苦頭。
剛才徐仰止那種神仙手段,可真是驚到他們了。不愧是太子殿下身邊的護衛,一只手就能按死山長。在大唐人心中,這才是真正的太子。
至于躺在地上哀嚎的那些黑哥們,王子?真是有夠好笑呢。
余真意則是緩緩離開,去找到了彩云,離開了齊魯書院。書院的風景是不錯,可惜了。這地方現在在余真意心中,沒有了原先的美好。
路上,他問道:“為何之前不要我破鏡,反而壓制著?”
余真意對于壓制境界這個事情,其實是有些了解的,當初龍虎山上的劍仙,朝清遠,就是壓境戰斗。明明隨時可以突破開江境,但就是不愿破鏡,壓制著自己的境。
余真意知道壓境有好處,卻不知道具體的好處是什么。
徐仰止給他解釋道:“你方才破鏡的時候,體內的陰爐應該出現了吧。就像打鐵一樣,打出來的靈氣越凝練,修為也就越厲害。修行者四大竅穴,每一個都要好好修煉,才能成就大道。”
陰爐,踏浪境修士必須修煉的一個境界。
徐仰止知道,九仞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肯定人給余真意講解修行路上的事情。這怎么行呢?在回客棧的路上,徐仰止給余真意講解了一下四大竅穴的相關事情。
修行界有一句話:修行不知竅,惹得陰神笑。
陰爐有三種火,這個余真意已經知道了。
接下來是丹鼎,也稱丹田。
凡俗之中的習武之人,最喜歡氣沉丹田。
丹鼎有上中下的區別,修行先從基礎開始掌握,比較重要的是下丹田。又稱為正丹田。
下丹田的部位各派學說不一,部位略有差異、但不出下腹部范圍。實質上,下丹田的座標所在是臍后約一寸三分處,臍與命門聯線上,前三后七之地,也是此線與百會和會陰連線的交結點處。
正如丹經所云:“前對臍輪后對腎,中間有個黃金鼎。丹田在臍下一寸三分處,蓋仰面而取之也。”
因為人體腹部側面觀為半園形,所以形似半邊鍋狀,丹經云:“半邊鍋里煮江山”,即指此意。臍后一寸三分處的神氣穴,就正相當于復蓋在坩鍋上的陶碗之內頂底部,鼎者,頂也。
這個字的偕音何其玄妙!。
丹田這一名稱,一方面是因為臍腹腰圓周走向之帶脈,在字形上構成田字之外廓,而中脈與臍和命門之連線構成十字,其狀似田字,故名為田。
此處乃結丹之地,所以稱之為丹田。丹田又名神氣穴,神為性寶,氣為命根。它的前面是臍輪,人之有臍,如天之北辰,故名天樞,又名神闕。
臍通五臟,修持到一層次,臍就是性體往來出入的門戶之一,臍亦可稱為神門。它的后面正對命門,腰部之命門實乃人身了命的關鍵所在,人身最薄弱之處也在于此地,其中有的關竅穴道極不易修通,此地乃了命之門戶,故稱之為命門。
內煉之時,神藏于丹田之中,性命相抱,命以涵乎性,性以御乎命,前連后貫。精養靈根氣養神,此真之外更無真。
此竅實指此丹田一竅也。丹法中筑基在此,得藥在此,結丹在此,育神在此,培嬰在此,此竅實乃修真人的最大秘密關竅也,不可不知,不可不識。
余真意聽的很認真,因為他立馬就要突破達到乘風境了。
乘風境在古時候,也被稱為金丹境,可以御風飛行。在后來的修行中,才慢慢的被取自“乘風”二字代替。
接下來是第三竅,玄關一竅。
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其解說大都偏執于體和位置,這是錯誤的。玄關其實并無定處,玄者杳冥之象,非肉眼可見,乃是通玄之處,關者,未開為關,既開則為竅。
修煉的高層次,處處是玄竅,千手觀音就是此例。玄關一竅,無體而有用,丹經云:“此竅非心非腎,非口非鼻也,非丹田也,非泥丸也,夫此一竅亦無邊傍,更無內外,乃神氣之根,虛無之谷,應在本身中求之,不可求于它也,所以無體可尋,尋則著相。”
玄關之地,以識神去找是找不著的,它是在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之中,自然發動開啟而顯現的,古代丹經千比萬喻未曾明說,吾今開示之。
玄關一竅,由玄關變為玄竅是有檢驗指標的,一種就是氣現,一種就是光現,顯現的先決條件是在無為狀態中,恍惚杳冥之中,某處忽然開啟,沖出真氣或者呈現色彩光明,那么此處即玄竅,把握其妙,即能通玄。
丹功特別重視下玄關的顯現,因為這是產藥的重要征象,所以丹經中論述較多,近代許多人偏執于此而解釋,這是種偏見。關于下玄關一竅,南宗二祖石杏林講得比較直接。
其詩云:一孔玄關竅,三關要路頭,忽然輕運動,神水自然流。
下玄關竅的出現是伴隨活子時而出現的,開啟時必有陽舉,所以明代李虛庵詩云:一陽初動即玄關,不必生疑不必難,正好臨爐依口訣,自然有路透泥丸。一陽初動的正意并非陽舉,而是陰蹺初開之意。
總而言之,玄關一竅的顯現,氣現是修命的重要物質基礎,光現是修性的重要物質基礎。玄關一竅的展現必需很好地把握和運用,才能進入性命雙修的妙境。
這是第三步修行者,也就是開江境修士要考慮的事情,余真意目前,還不用修行。
最后一竅,最為重要,乃是祖竅。
天下地上安祖竅,日西月東聚先天。玄關之后谷神前,正中有個空不空。涵養本原在方寸,雙林樹下覓本宗。垂簾明心守祖竅,手腳和合扣連環。
乾坤合成靈祖竅,包羅天地空不空。杳杳冥冥圓光獻,這個正位神歸中。玄牝妙兮不可言,細入微塵大包天。人若能知此竅妙,萬年不壞一金仙。
修行到第四步窺意境,要修心的,就是祖竅。
人的頭部為百陽之會,俗稱六陽魁首,全身的陽經均匯集于頭部,尤其是額部可稱為陽中之陽,人體最不畏寒處為額部,最畏寒處為臍部,此兩部位的陰陽特性可以說是涇渭分明。
由于額區陽氣凝集,所以此處最易見光,玄關一竅也較容易開啟。所以丹法中很多門派將此處作為修持的重要門徑。腦為神腑,此處也是五氣朝元匯集之地,五色彩光最易在此翕聚,性光較易顯現。
由性入命的修持功法大都在此見光,打開此玄關一竅,然后回光返照于內,“太陽栽在明月中”。收歸氣穴凝聚培生性體或擊開鐵門采藥煉丹,實現性命雙修的功程。
大唐許多先賢,多用“目前”,“眼前”來暗示此玄竅的性光,如呂祖云:目前咫尺長生路,多少愚人不醒悟。”
殤陽真人曾云:“終日相隨在目前。”
修真者若能識此得此,就可從見性入手,必能盡性以至了命。吾介紹的聚靈之法,就是以上丹田為倉庫,凝集大宇宙和自身小宇宙的質元靈性光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