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夜長談,一人一樹,都很開心。
在天亮之前,老柳樹喊起了那些女鬼,讓她們一個個排好隊。余真意將手中的古老畫卷撲在地上,趁著太陽還沒出來,這些個女鬼,一一鉆入畫中。
頓時,空白的畫卷,一下子變得活色生香起來,總共有十二位姑娘。
至于老柳樹,將柳輕輕交給余真意。
說實話,帶著一個姑娘,責任重大,尤其是這姑娘,還比余真意小一點的時候。
老柳樹知道余真意的心思,跟他說道:“這是我孫女,她身上有自保之法,你只需把她帶到安全的地方即可。看著她,被讓她被壞人騙就行,其他的事情,可以不管。”
余真意點點頭,拿著畫卷,等在寺廟門口。
他見不得離別的場景
過了好半天,太陽都出來老高了,柳輕輕才紅著眼睛跑出來。她一言不發的跟在余真意身后,也不吃也不喝。余真意忙著趕路,也不理會這位脾氣大的姑娘。
一路上,兩人速度飛快。
柳輕輕也是柳樹化身,她是妖,修為不比余真意差,甚至摸到了乘風境界的門檻。還是妖身,肉體力量不差。
龍虎山其實不遠了,兩人的速度,在傍晚的時候,就看到龍虎山的影子。
道教最興盛時期,龍虎山建有十大道宮、八十一座道觀、三十六座道院,其中以“上清宮”規模最大。龍虎山作為道教圣地,在北方各地備受推崇,來此朝圣、觀光者絡繹不絕。
上清宮就是歷代天師闡教演法、授錄傳度和歷代高道修身養性之所,素有“道教總會”、“神仙所都”、“百神受職之所”的美譽,座落于上清鎮東首九龍聚會的風水寶地中,溪山環拱、仙靈都會。
現在的上清宮,突出“俊逸、柔美、醇和”的特點,巍峨壯觀,莊嚴肅穆。福地門、下馬亭、靈星門、鐘鼓樓、東隱院、伏魔殿、鎮妖井重見天日,再現了當年香火繚繞、道樂悠揚的都會景象。
現在,正與正一觀、兜率宮、天師府、東岳宮、留侯家廟形成眾星拱月之勢,使龍虎山“道教朝圣游”的內涵愈益豐厚。
在余真意和柳輕輕面前的,是一道巨大的九宮八卦陣。
只有過去這個陣,才能進入龍虎山。
余真意猜測,這就是龍虎山的護山大陣,九天神雷大陣,能斬殺妖魔。
他覺得挺不錯,,走上去找人,這里有龍虎山的道士鎮守。先是問清楚兩人的身份,然后拿出一個照妖鏡,在兩人身上比劃了半天,才放他們進去。
道士的態度,非常不好,動作也很粗暴。
余真意本來覺得沒什么,可是那兩個道士,將他們放過去的時候,說了一句:“九仞山的修士,還沒死絕啊,真是沒想到,會有逃兵,還是個親傳弟子。”
他身旁的那個弟子拍了他一巴掌:“慎言!”
余真意眼神微動,記下看那弟子的樣子。
天師府是歷代天師生活起居和祈神的處所。它坐落于上清鎮中部,背靠西華山,南朝琵琶峰,門臨瀘溪河,依山帶水,氣勢恢弘,與南方“孔府”并稱為大唐“兩大府邸”。
整個天師府有三道門:府門、二門和私第門。跨入私第,就是走進了天師的生活區。在私第門楣上刻著四個大字“相國仙府”,有“神仙所居”的寓意,足見當時天師的顯赫地位。
余真意跟柳輕輕好奇的走在這里,看得出來,龍虎山真是不錯了,現到處怠慢了難民。曾經神圣的地方,如今充滿了吆喝聲。
聽說這是符雪園老天師的安排,余真意對這位老天師,印象還是不錯的。
這龍虎山,千峰竟秀,萬壑爭流。瀑布斜飛,藤羅倒掛。
“遠看磨斷亂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魂”。
登高可覽九十九峰龍騰虎躍之雄峻,乘筏可賞二十余里仙蹤縹緲之畫屏。尋天師遺跡,拜道教祖庭,探崖墓之秘,眺龍騰虎躍,觀民風之淳,見景見趣,賞心悅目,美不勝收。
余真意帶著柳輕輕,在山上各地都逛一下。
反正這里現在,沒什么人管,除了丹房等重地,其他地方都是可以去的。龍湖山就是想管,也管不過來。因為整個北方的人,都在朝南方遷移。
龍虎山作為關隘,壓力非常大。
山上的一些修士,都已經放棄了修行,專門給人看病,幫忙。
柳輕輕終于來到了夢里的地方,她很開心,一路上蹦蹦跳跳的,時不時往天上看看。似乎是在期待某人御劍飛過,不過可惜的是,飛過的都是一些其他宗門的修士。
沒有柳輕輕的心上人。
好在這里景色很多,倒也沒有太過遺憾。
瀘溪河似一條逶迤的玉帶,把龍虎山的奇峰怪石、茂林修竹串聯在兩岸。由紅色砂礫巖構成的丹霞地貌與瀘溪河相伴,構成了“一條澗水琉璃合,萬疊云山紫翠堆”的奇麗景象。丹崖碧水、山水交融,且和源遠流長的道教文化、千古未解的古越崖墓之謎完美結合,交相輝映。
最讓余真意好笑的是,這里有兩處名景。
名為“金槍峰和仙女巖。”
有個順口溜,“女人聽了羞答答,男人聽了笑哈哈”,說的就是龍虎山。主要是龍虎山獨特的一陰一陽景物,實在是非常讓人浮想聯翩。
遠處如擎天柱似的山峰就是金槍峰,金槍峰高峻雄偉,高大約七十米,尖峰,身陡,屹立在群山之中。就像是一桿長槍,頂破天地。
而深藏于瀘溪河畔曲徑幽處的仙女巖,其實就是山峰中間的一個大裂縫形成的巖洞,其形態酷似女子坐姿的下身部分,連毛發膚色也天然逼真。
相傳仙女巖的裸女是天上掌管花草的紫云仙女,其天性活潑,偶然偷跑凡間來到瀘溪河,發覺溪水清澈,風景秀美,便經常在此戲水沐浴消磨時光。一天沐浴時,發現居然有人在偷看自己,羞憤至極,不想再見人,居然直接化作了巖石。而偷看的無賴居然因此感到羞愧,便出家為和尚,并日日來此供奉。
這里的景色很不錯,柳輕輕卻有些擔憂:“我是妖,在這圣地,會不會出事情?”
現在是妖族大舉進攻的時候,妖的身份,在這里確實很尷尬。
這時,一個聲音響起:“放心,姑娘,我龍虎山是講道理的。世間的妖,也分好壞。只要你不行兇殺人,不會有道士拿的。”
余真意行禮道:“見過符老天師。”
來人一身道袍,正是曾經想收余真意為弟子的符雪園,也是如今龍虎山的話事人。
柳輕輕還是有些害怕,不相信這位老人的話。
符雪園一抬手,兩人便來到另一處景點,這里是一處祠堂,上面寫著“狐仙堂”三個大字。
符老天師笑瞇瞇的說道:“道教替天行道,斬妖攝魔,并不是吃飽了沒事干,而是真正地“扶持道法救良民”,是度人于無量并落實到行動的具體行為。但是,我龍虎山斬妖縛邪的道士,并不是殺氣騰騰,毫無慈悲之心。這狐仙堂,即可一證。”
一旁有石碑,柳輕輕跑過去看了一下。
在很久以前,龍虎山天師虛靜公正在在“三省堂”打坐之際,突然聞巨雷當空,虛靖天師起身仰望天空,覺似有妖魔出現。正在思忖時,忽見一身穿黃衫女子氣喘吁吁地跪倒在前,流淚懇求天師真人相救。
虛靖天師喝問:何人?黃衫女子稱自己是修行兩千年的狐貍精,已修煉兩千年,即將修成正果,所以歷此大劫。天庭命雷電相劈,奈何此狐貍精已有孕在身,胎兒無辜,所以求天師救命。
聽完狐貍精的哭訴,虛靖天師頗有憐憫之意。心想:“天生萬物,都有生靈。盡管狐貍精令人厭惡,但她腹中狐嬰不能受到株連。如果狐貍精能改惡從善,不也是一件義舉嗎”?
于是,虛靖天師與其約法三章:“第一要持齋,不許殘害其它動物;第二要擇地隱居,不得騷擾百姓;第三要受戒入道,早晚誦經,改惡從善,為民做好事”。
狐貍精當即拱手立誓,決不違犯。虛靖天師見她有悔改之心,便叫其起立受戒。然后帶領幾名道徒前往祖天師殿焚香點燭,向天庭發文申奏,奏明赦免狐貍精的原委。不一會,天空便恢復晴朗。呈現出一派碧空萬里,春意盎然的景象。狐貍精千恩萬謝地辭別天師,從此隱居在耳口的云臺山中,以山果為食,潛心修道。
不久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小女孩,取名:“小白仙”。
狐貍精奉道修行,幸遇道高德深的虛靖天師。度人者自度,后來的狐仙母女,亦沒少幫天師世家的忙。據說四十三代天師羽化之時,曾留下法旨:“百余年來,云臺山二狐對吾道貢獻良多,已成仙果。天師府內可為其塑金身以祀。”
四十四代天師遵從遺命,便把西客廳辟為“狐仙堂”并塑了神像。
讀完了這石碑上的內容,柳輕輕的心,才放下來。
符天師站在一旁,打趣道:“姑娘,怎么樣,我龍虎山的風景,還不錯吧。”
柳輕輕嗯了了一聲,說道:“好是好,還差些東西。”
符天師有些疑惑:“還差什么?”
柳輕輕鼓起勇氣,說道:“早就聽說你龍虎山有劍仙,為何這次來,沒看到劍仙在天上飛來飛去?云霧之間,沒有劍仙,自然是差了些。”
符天師愣了一下:“原來你是找小師弟啊,他下山有事去啦,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回來。”
柳輕輕撇了撇嘴,有些失落。
符天師指著一旁的余真意:“姑娘,在你身邊,不就有一位劍仙嗎?何必舍近求遠?”
柳輕輕小聲說道:“他算個屁的劍仙,背著一把劍而已。”
余真意聽到了這句話,皺了皺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