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府,一直在照顧踏雪的楊三,猛的抬起頭來。
整個大唐,殤陽真人比較神秘,很少有人見過他的樣子。而李朝陽就不一樣了,當年挑戰天底下高手的時候,曾經游歷過九州,有許多他的畫像流傳下來。
還有一些人,甚至將李朝陽的畫像,貼在家里,以求平安。
天底下的人,誰不記得李朝陽的樣子,楊三都不會不記得。當年正是這個火紅色的身影,挑下了他父親的腦袋。此時不止是他,他身旁的踏雪,也焦躁不安起來。
幾乎是一一瞬間,踏雪掙脫了韁繩,四蹄生出白云,它御風飛起。
楊三緊隨其后,他神色憤怒。
余真意和徐仰止,也看到了這個身影,他也知道,這人是李朝陽。至于徐仰止,則是神色稍微有些動容。見到楊三飛起之后,余真意有些不放心,也隨之飛起。
徐仰止和彩云,沒有辦法,也紛紛躍起。
四人將黎朝陽包圍在中間。
李朝陽看都沒看其他幾人一眼,而是恭敬的行禮道:“見過徐真人,多年不見,徐真人還是這般風采奕奕。”
徐仰止看了他一眼:“可以的,李朝陽,你跟那李禪心,完全不是一類人。就憑你這句話,擁有如此修為,也就不為過了。相信日后,肯定還能再上一層樓。”
李朝陽,如今是第五境,覆地境的修士。
再往前一步,可就是跟殤陽真人一樣,翻天境的修士了。
要知道,殤陽真人已經修行幾百年了。李朝陽修行至今,也才一百多年,未來可期。說不定在將來,他又是大唐的守護神。
聽了徐真人的話,李朝陽此時沒有一絲驕傲,他說道:“這一步,難如登天,到現在還沒有找到訣竅呢。不知真人如今,已經修行到哪種境界了?”
徐仰止微微一笑,伸出兩根手指:“比你高那么一點點。”
李朝陽心中默然,這一點點,不知難倒了多少人。
大唐這么多修行宗門,覆地境的老祖不說,一只手還是數不過來的。可是翻天境,少之又少,一只手可以數過來。就是黎朝陽這樣的天才,都沒有突破翻天境。
這一步,難倒了多少人?
此時,踏雪和赤云,兩匹妖馬,互相看不過去,蹄子在空中,帶有妖火。李朝陽胯下的赤云,看上去像一頭老虎一樣,體型龐大。
相比之下,踏雪身姿顯得矯健得多,瀟灑得多。
李朝陽有些驚奇:“我這匹馬,可是在妖獸山上找來的,堪比窺意境修士。天底下,它可以說是絕無僅有了。你這匹馬,又是哪來的?”
說實話,能讓李朝陽提起興趣的事情,已經不多了。
踏雪算是一個,當年他在妖獸山找到赤云的時候,境界還沒有這么高。這么些年,是一點一點跟他打過來的。赤云在戰場上,勇猛無雙。
血龍衛上下,可以說是人人都想要一匹好馬。
余真意站了出來:“踏雪乃是天馬,遺落在人間的,你來這做什么?”
其實余真意有些害怕,因為他看到楊三的表情,十分可怕,怕他就這個樣子沖上來,跟李朝陽拼命。雖然有徐仰止這位老道士在,但是能不打起來是最好。
李朝陽看了他一眼:“我來九禪寺接人的,怎么,跟你有關系?”
兩人才一見面,就有了火氣,也不知道是為什
么。
余真意搖搖頭:“沒關系。”
彩云在一旁說道:“我是福井大師的弟子,你要去接誰?”
李朝陽沒有理會她,而是拍了拍自己胯下的赤云,消失在天際。
彩云撇了撇嘴:“這家伙,真的沒禮貌。”
天空中,留下一道紅色的云彩,漂亮極了。這李朝陽,身后背著的霸王槍,看上去十分霸氣。赤云的速度很快,比修士妖快的多。
踏雪在一旁,很是不滿的看著余真意,似乎是想跟那赤云一較高低。
這件事好像跟他們,沒什么關系,余真意這一次,不回九禪寺了。他要跟著徐仰止,一同去武當山,順便磨練一下自己的境界。
彩云在空中,有些依依不舍。
余真意卻是很開灑脫:“只是分開一段時間,待你修為有成,公子我就來接你。”
彩云點點頭,朝九禪寺方向飛過去。
空中,楊三看著李朝陽離去的身影,雙手都攥出血來了,可是他一句話都沒說。
余真意看了他一眼,說道:“不出手是對的。你現在是什么境界,李朝陽又是什么境界?說不定別人看你一眼,你就死了。還是忍一忍,以后機會還多。”
楊三點點頭,轉身回去撫摸踏雪的毛發,如今他已經有些適應牽馬這一事情了,撫摸踏雪的毛發,可以讓他的心更快的靜下來。
于是,三人一馬,朝武當山飛去。
余真意剛剛突破的乘風境界,對于飛行,還有些不熟練。
說到飛行,就要講到五行遁術,因為成分飛行的本質,跟五行遁術,基本上是一個意思。比如說人站在地上,最要緊的,是土行遁術。
就是將意識通達全身。然后調整意識成土的反頻率,就能被土吸收,與土重合,并且在土中極快穿行。木遁,水遁,金遁,火遁都是如此。火遁是躲在火中不受傷害,但是身體依舊能在火焰中顯形,因為火是透明的。
遁法極其危險,當人在土遁中被打斷頻率,就會因為和泥土重合而**奔潰,以乘風大成的境界也會跌落成踏浪境。所以遁術中有發生各種危險情況的解決辦法,才稱為遁法。
遁法在空氣中,依舊講究一個合。到達列子的境界:內外如一,體光通明,六覺相通。然后心神凝聚,只要想著形體消釋,骨肉融化,將自身合到空氣之中,就能隨風飄浮,御風而行。
這就是乘風境。
據說將乘風境修到大成的人,最后也分不清是“風乘我”還是“我乘風”了。
余真意在煉制那鬼王李天良的時候,領悟了御風飛行的要領,所以才破境的。有詩句言:“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這乘風境,實在是玄妙無比。
余真意一直趕路,都沒有感覺到太勞累。
大唐九州,北方共有兩個州,九仞山是武夫州。而龍虎山,則是天師州,挨著的,就是紫氣州。
中土神州,劍氣州,武夫州,天師州,紫氣州,神秀州,求道州,長生州,窺意州。一共九個大州,基本上都會有一個大宗門鎮場子。
如今武夫州的九仞山,已經覆滅。
還剩下龍虎山在抵御妖族,各州郡說不定都要調集高手,前去支援龍虎山。可是不能隨意出動,要知道,除了妖族,還有不少勢力,對大唐虎視
眈眈。
北邊的蠻族,海上的侏儒國,還有明月國。
以及許許多多的散修,可是有不少,痛恨大唐這個國家的。
其實大唐的實力很強,不然也不可能,稱霸這么些年。只是九州的修士,又不全是一條心的,所以這些國家,才有機會入侵。殤陽真人在的時候,這些明爭暗斗,都會被壓下來,要是不在了,那就很麻煩。
余真意在路上,一邊看風景,一邊修行。
武當山在窺意州,十分神秘,也十分偏僻,算是大唐的邊緣。
“武當”,最早出現于《漢書》。漢末至魏晉隋唐時期,是求仙學道者的棲隱之地。后大唐太宗皇帝于貞觀年,派人到武當山祈雨而應。敕建“五龍祠”,后列為“七十二福地”第九位。此后,武當山就得到歷代封建皇帝的重視,封號武當,由此,其地位崇高、名聲顯赫。
余真意還是第一次來,立于金頂遠,山嵐云海,清風徐徐、飄若至幻,如置天宮又仿若夢境。翩想太上老君咫尺,又有童男童女侍隨爐旁,閑怡悠哉,真切逼人,恨不能上前探問:天宮人間何以分?曰:在這天界處恐難有分。
形成了“五里一庵十里宮,丹墻翠瓦望玲瓏,樓臺隱映金銀氣,林岫回環畫鏡中”的“仙山瓊閣”的意境,整個建筑群嚴格按照真武修仙的故事統一布局,并采用皇家建筑規制,營造出仙界天尊與人間帝王面宜宣授之境。
余真意本來以為,這武當上非常荒涼,沒想到,竟然這么奢華。
懸于峭壁的南巖是武當山三十六巖中最美的一巖,據說,從烏鴉嶺不同角度遠遠看南巖宮有點懸空寺的意思,當然沒有懸空寺那么險,但是也很壯觀,同樣依山傍巖頗具氣勢。
懸空寺,也是一處修行圣地。
相傳,南巖是真武修煉成仙之處,當年他端坐于此,一坐四十二年,鳥兒在他頭頂做窩、生蛋和孵化,他無動于衷。最終功德圓滿,得道飛升。
話逍遙谷,字即意,一谷達底,可謂從仙界返人間,煙火不拾江湖,而無謂世間紛攘。一派凌波幽靜深遂,與世相連又有隔,恰有大隱隱于市朝,小隱隱于野之境。
楊三牽著馬,感嘆道:“青石延綿峰回轉,綠水何愁天棱影。清心無聲,撲面流水參悟。”
徐仰止回過頭,說道:“你是有慧根的。”
余真意倒是沒看出什么,只不過被背后的真武劍,一直在顫動不已,似乎是有一種回家的沖動。余真意伸出手,安撫了一下真武劍,雖然準備上山。
徐仰止拉住他,說道:“怎么,不想御劍飛上去嗎?”
余真意搖搖頭:“不會被打吧。”
徐仰止笑道:“有我在,誰敢打你?”
余真意其實是不會御劍飛行,可是真武劍,不停的顫動,讓他有些站不穩了,沒辦法,只能抽出真武劍。只見真武劍唰的一聲,來到他腳下,托起他的身子,往山上飛去。
武當山山勢奇特,一峰擎天,眾峰拱衛,既有泰山之雄,又有華山之險,懸崖、深澗、清泉星羅棋布。自古以來,武當山便是道家追求仙境的理想之地,道教建筑遍及全山,規模宏偉,相傳上古時玄武在此得道飛升。
真武劍速度非常快,余真意都有些頭暈了。
他是一個恐高的人。
但是腳下的景色,確實很美,余真意睜開了眼睛,雖然害怕,但確實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