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殘和地缺,在大唐,絕對不算是正道人物。
因為他們兩人,都非常嗜殺,年輕的時候,被殤陽真人教訓了一頓。那個時候,天殘地缺,還是年輕人,非常不服氣。后來又在外面作亂,被師父徐仰止給帶回了武當山。
再后來,二人破鏡,帶著真武劍出逃。
總之,這兩人在老百姓心里,絕對算不上什么好人。
福井大師和徐仰止聊得正開心,這時候,一個小和尚過來,輕聲在他耳邊說了些事情。福井大師嘆了口氣,揮手讓他出去了。
說出來的話,自然瞞不住徐仰止,他笑道:“怎么,寶塔宗又不老實了?”
福井大師點點頭:“我對于他們的事情,一再忍讓。可是他們好像覺得還是不夠,這一次,又讓我去參加何家公子的的婚禮?!?br/>
徐仰止冷哼一聲,什么去參加婚禮,分明就是去受辱的。
如今的九禪寺,這個時候,就像是一個遲暮的老人。除了福井神僧,再無第二個修士。何家的婚禮,對于菩提州來說,乃是大事。
派普通弟子也不合適。
要是福井神僧去,那就更不合適了。
福井神僧是什么身份?是跟徐仰止一個輩分的,算是殤陽真人那一代的高手。寶塔宗是最近才崛起的,沒什么資歷。如果去了何家的婚禮,恐怕他們也會派一個普通的修士。
別說是普通的修士,就算是老祖去了,那身份也不夠看。
徐仰止問道:“怎么樣,去不去?”
福井大師笑道:“去,怎么不去,別人都上門來邀請了,怎么能不去?”
徐仰止看到這位老友的笑容,就知道,他肯定有想法了。
福井神僧喝掉杯子里的茶,站起身走了出去,在許愿井身邊,找到了余真意一行人。他看著余真意,還有他身邊的彩云,笑著問道:“不知道這位姑娘,可愿成為我九禪寺的弟子?”
余真意愣了一下,彩云也是同樣的表情。他們都不知道,為什么這位大師會突然說出這樣的話。
余真意笑道:“大師,按照一般演義的套路,您這個時候,不是應該收我為弟子么?”
福井神僧搖搖頭:“我知道,你志向不在此,正好身旁的這位姑娘,有佛門資質(zhì)??煞褡屛覇枂査覆辉敢獍萑胛揖哦U寺門下?!?br/>
轉(zhuǎn)過身,余真意問道:“彩云,你愿意嗎?”
彩云有些害羞:“都聽公子的?!?br/>
余真意知道她的心思,對福井神僧說道:“大師,她愿意?!?br/>
彩云心中還是有些顧慮的,她看著大師,有些疑惑的說道:“大師,我乃是女子,而且還是鬼物,成為九禪寺的弟子,天下人會同意嗎?”
女弟子,鬼物,都是佛門禁忌。
福井神僧卻是搖搖頭:“別人不同意,干我九禪寺何事?再說了,佛門里,也不是沒有女弟子?!?br/>
不愧是九禪寺的神僧,福井大師就地,給余真意他們講了一段佛理。當年大唐的女帝,就是學佛的。
如今當人們翻開佛教
經(jīng)典都會看見一首開經(jīng)偈,這一首偈就是八十卷《華嚴經(jīng)》當年翻譯圓滿的時候呈送給女帝看的。
女帝題的這四句“開經(jīng)偈”,一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人能夠再做一首開經(jīng)偈比它更好的,所以人們念的開經(jīng)偈就是《華嚴經(jīng)》翻譯圓滿,武則天因體會經(jīng)義的玄妙希有,非常地歡喜,有感而發(fā)寫下的開經(jīng)偈。
正所謂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愿解如來真實義。
這首偈的由來,據(jù)說是武則天做皇帝的時候。由于武則天是虔誠的佛教徒,她對于華嚴經(jīng)非常地愛好。總覺得晉譯的六十華嚴欠缺得太多了,不完整,感覺到非常地遺憾。
所以就派了特使到佛國去求這部經(jīng),看看有沒有完整的本子,在這時候于闐國的三藏法師得到有這個本子,她就連法師一起請到大唐來,這個法師是實叉難陀,請他來之后,主持翻譯華嚴經(jīng)。
實叉難陀法師在西域是非常有聲望,知名度相當高的一位法師,大唐的一些大德,乃至于帝王,對他都非常景仰。
實叉難陀法師來的時候,帶來了華嚴經(jīng),也不完整。但是比晉譯的經(jīng)多出了九千頌,所以一共有四萬五千頌,大經(jīng)的義趣已經(jīng)能夠看得出來了。
譯場規(guī)模也非常大,武則天自己也常常去參與。翻成之后,武則天初閱《華嚴經(jīng)》時,因體會佛法的高妙稀有,非常歡喜,故有感而發(fā),給這個大經(jīng)題了一首開經(jīng)偈。
所以說,女子也是可以學佛的。
尤其是女帝當年,學佛學的可認真了。
說完這些事情,彩云的心里,才安分不少,她乃是孤魂野鬼,在這千年古寺中,本來就忐忑不安。現(xiàn)在陡然得知自己能拜入九禪寺門下,心中陡然一喜。
如果而可以,誰有愿意總是當孤魂野鬼呢?
可彩云還有一點,她看在場的幾人一眼,緩緩飛到空中,顯露出自己體內(nèi)無間鬼煞的血色骨架。這骨架一出,頓時就有風沙襲來。
九禪寺高空中,佛光散下,似乎是要鎮(zhèn)壓住無間鬼煞的邪氣。
無間鬼煞,在陰間,也是最厲害的那一種鬼物。
彩云曾經(jīng)去過陰間,知道一些事情。
人去世后,先由陰間快捕黑白無常留有一魄,帶走三魂六魄,交由牛頭馬面帶至鬼門關(guān),是也就鬼國的必經(jīng)關(guān)卡。
諺云:鬼門關(guān),十人去,九人還。
鬼門關(guān)前有十六位大鬼,傳說閻羅王專門挑選了一批惡鬼來此鎮(zhèn)山把關(guān),他們對劣跡斑斑、惡性未改的亡魂野鬼盤查得格外苛刻、嚴格,不使一個蒙混過關(guān)。
生前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誰來到這里都必須接受檢查,看看是否持有鬼國通行證--路引,這是人死后到鬼國報到的依據(jù)。
路引長三百公尺,寬二公尺,是用黃色的軟紙印做的,上書為豐都天予閻羅大帝發(fā)給路引和普天下人必備此引,方能到地府轉(zhuǎn)世升天。同時,路引上面蓋有陰司城隍、豐都縣府三個印章。凡是人死后入殮后火化時燒掉**,靈魂隨之來到地府。
接下來就是一條長長的黃泉路。人的魂魄到陰
間報到要走很長一段路,過很多的關(guān),因此,黃泉路可以是對這些關(guān)和路程的總稱,也可以單指這條名叫黃泉路的路。
在黃泉路上有火紅的彼岸花,遠遠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鋪成的地毯,又因其紅的似火而被喻為火照之路也是這長長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與色彩,人就踏著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獄。
人的陽壽到了就會死,這是正常的死亡,正常死亡的人首先要過鬼門關(guān),過了這一關(guān)人的魂魄就變成了鬼,另外,黃泉路上還有很多孤魂野鬼,他們是那些陽壽未盡而非正常死亡的,他們即不能上天,也不能投胎,更不能到陰間,只能在黃泉路上游蕩,等待陽壽到了后才能到陰間報到,聽候閻羅王的發(fā)落。
奈何橋邊有塊青石叫三生石,石身上的字鮮紅如血,最上面刻著四個大字“早登彼岸”記載著每個人的前世、今生和來世,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輪回,緣起緣滅,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千百年來,它見證了蕓蕓眾生的苦與樂、悲與歡、笑與淚,該了的債,該還的情,三生石前,一筆勾銷。
望鄉(xiāng)臺,也就是孟婆和石頭所在的土高臺,是在橋以前的,而不是在橋之后。望鄉(xiāng)臺又稱思鄉(xiāng)嶺,在這里,可登臺眺望陽世家中情況,于是這里成了鬼魂遙望陽間的窗口和活人與死人聯(lián)絡(luò)感情的圣地。
人死后,一天不吃人間飯,兩天就過陰陽界,三天到達望鄉(xiāng)臺,望見親人哭哀哀。鬼魂去地府報到前,對陽世親人十分掛念,盡管鬼卒嚴催怒斥,還是強登望鄉(xiāng)臺,最后遙望家鄉(xiāng),大哭一聲,才死心塌地前往陰曹地府。正是望鄉(xiāng)臺上鬼倉皇,望眼睜睜淚兩行。妻兒老小偎柩側(cè),親朋濟濟聚靈堂。
望鄉(xiāng)臺被傳說這亡魂最后一次向陽世親人告別的地方。陰間望鄉(xiāng)臺建造甚奇,上窄下寬,面如弓背,背如弓弦平列,看真相除了一條石級小路外,其余盡是刀山劍樹,十分險峻。站在上面,五大洲、四大洋都可以望見。最初望鄉(xiāng)臺設(shè)在第一殿,因包老閻羅王執(zhí)掌第一殿,由于他過于慈悲,憐憫屈死,屢放還陽伸雪,被降調(diào)第五殿,司掌叫喚大地獄并十六誅心小地獄。
世上有一種藥叫龍蜒草,它能使垂死之人不死,但卻不能活人。
隨即是忘川河,又名三途河,橫在黃泉路和冥府之間,河水呈黑藍色,里面盡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蟲蛇滿布,腥風撲面。
當然,為了來生再見今生最愛,你可以不喝孟婆湯,那便須跳入忘川河,等上千年才能投胎。千年之中,或會看到橋上走過今生最愛的人,但是言語不能相通,你看得他,他看不得你。
千年之中,你看得他一遍又一遍的走過奈何橋,喝過一碗又一碗孟婆湯,雖盼他不喝孟婆湯,卻怕他受不得忘川河中的千年煎熬之苦;千年之后,若你心念不減,還能記得前生事,便可重入人間,尋找前生最愛的人。
彩云見識過太多太多,只不過她無法去投胎而已。
只能看。
無間鬼煞在陰曹地府,也是隨意往來的鬼物。
更何況,彩云身上這無間鬼煞的骨架,沾染了許多佛門高僧的鮮血。
她如何能拜入九禪寺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