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是金木氏的酒量差一點,喝醉了,嘴里呼喚著:夫君……
村中兩位大娘將她送回草廬。
宋幼棠和嚴玥玥走在月下村莊中,莊戶人家吃飯得晚,她們已經吃到天黑盡了他們才歸家做晚膳。
陣陣炊煙從每戶人家飄出,在空氣中混合成村里特有的氣味。
孩童們玩著竹蜻蜓、或是手持木棍當作刀劍學著將軍戰場廝殺,幾個孩子打鬧著從她們的身邊經過。
宋幼棠心中生出一種安靜祥和之感。
不知不覺兩人便到了村口。
嚴玥玥忽的胳膊肘捅了捅宋幼棠道:“你的夫君莫不是怕你被狼叼走了?”
宋幼棠抬眸看去,高寄剛好騎馬至村口,目光觸及她之后下馬,自有村民上前接過韁繩。
高寄闊步朝她走來。
“看來,我在這里不合適了?!?br/>
嚴玥玥笑道:“那幼棠就別怪我先乘馬車走了,你與夫婿騎馬踏月歸家豈不是很有意趣?”
說完嚴玥玥便先走了。
高寄走至宋幼棠面前,正巧有風吹來宋幼棠的發絲被吹得拂在臉上,他便伸手替她攏到耳后。
“夫君怎知道妾身在此?”
“在鄰村辦事,聽聞縣令夫人攜友人在此,便特意來迎夫人歸家?!?br/>
高寄含笑伸手道:“夫人可愿與為夫一起踏月歸家?”
柔弱無骨的手放入他的掌心,兩人手牽著手離去。
嚴玥玥待了十日便回錦官了。
宋幼棠給她準備了不少清河縣的特產,吃的用的喝的,一應俱全。
嚴玥玥笑道:“我這不像是出來訪友,倒像是來進貨的了?!?br/>
說著她握住宋幼棠的手又松開道:“送君千里終須一別,別送了,快回去吧?!?br/>
這么說著目光卻看向張媽媽懷中的豚兒。
嚴玥玥目光溫柔道:“下次見面豚兒應該又會長高不少了?!?br/>
頓了頓又道:“今年冬天過完就該能走路了。”
“是?!?br/>
宋幼棠道:“算起來差不多?!?br/>
嚴玥玥道:“那我回去給他做幾身小斗篷,這樣會走路了就不怕冷了。”
“好。”
宋幼棠眉眼含笑。
這時候已經入了秋,嚴玥玥上了馬車一陣秋風吹過竟生出些蕭索的味道。
離別總是愁。
送走嚴玥玥后宋幼棠回到家中總覺得有些空落落的。
她在京城有嚴玥玥時常作陪,在清河縣卻沒有個知交好友因此顯得有些許孤單。
又兩月,父老鄉親籌集給高寄修繕縣衙的錢修建的學堂已經完工了。
正好趕上秋季授學便又聘了幾位夫子,不過一日學生便滿堂了。
宋幼棠見狀拿出私房錢給學生們買了許多的書籍、筆墨紙硯等送過去。
高寄也親自過去看了學堂,還親自寫了一首勵志詩掛在學堂里。
嚴玥玥來的時候點撥過高寄如何讓清河縣富裕的方法,并且以嚴家商鋪的名義跟高寄簽訂了文書,收售清河縣百姓制作的竹扇竹雕等東西。
高寄又趁著今年秋收的時候高粱多,令人開了酒坊,這些酒全部送往嚴家的商鋪售賣,所得銀錢與嚴家四六分。
酒送出去之后不久便傳來了好消息,高寄歸家的時候便告訴宋幼棠,今年清河縣的百姓能過個好冬了。
宋幼棠瞧他高興便讓明羽拿了酒出來與他共飲。
高寄自來了清河縣雖然他嘴上不說,但宋幼棠知道他未曾有一日放松。
之前惦記著鏟除孔文博周沛霖之流,后來便想著如何治理清河縣。
他想要清河縣太平又富庶。
這原本就夠他忙的,心中還惦記著回京之事……
如此事多積壓在心頭高寄便很少展顏,便是面對宋幼棠時也是笑容未至眼底。
今日卻是真的開懷了。
酒喝多了些他也不如往日一般嚴肅了,將宋幼棠抱在膝上,似個放浪的少年埋首在她的頸窩嗅著宋幼棠身上獨有的體香。
“棠棠?!?br/>
他悶聲道:“我一定會讓你回京師的?!?br/>
他像是個小孩兒一般用固執倔強的語氣道:“我的棠棠應該養在富貴堆里,不能在這個地方受苦?!?br/>
男人的心中裝著自己怎能叫人不開心?
但宋幼棠聽來心中一熱之后又是心疼。
“夫君和豚兒都在,妾身不覺得是在受苦?!?br/>
“不行。”
高寄孩子氣的道:“我要讓棠棠穿最好的衣裙,用最好的首飾,擦最好的香膏,過……京師女子皆羨慕的日子。”
宋幼棠雙手擁住他道:“人人羨慕的日子,妾身已經過過了?!宝卅卅?ΧしεωēN.CoM
無論是將她從通房抬為姨娘,還是將她姨娘之身迎娶為正妻,抑或是高寄素日對她的疼惜愛護,她早就是京師姑娘人人羨慕的人了。
高寄是真醉了,嘴里念叨著許多話。
每一句都關于宋幼棠。
最好笑的是一句,他怕沈放舟把她勾跑了。
這句話惹得宋幼棠哭笑不得。
她都已經嫁他為妻,給他生了豚兒,他怎么還在擔心這個?
但喝醉酒的男人可不講道理,宋幼棠便像哄孩子似的哄他。
這晚高寄是在宋幼棠的懷中睡著的。
眨眼清河縣入了冬。
這里的冬天可不似京師有漫天的鵝毛大雪,這里如同幽州一般只有干冷。
一整個冬天幾乎都在下雨,冷幽幽的雨沾染一點兒便覺得冷得浸骨頭。
高寄怕凍著宋幼棠,因此剛冷的時候便派人去買最好的炭火給她在家里放著,還讓人買了干桂花,晚上回來若是時辰還早他便給宋幼棠做酒釀桂花丸子。
夫妻琴瑟和諧,惹得府里上下都羨慕不已。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清河縣也流傳出來嫁人當嫁高大人那般的。
宋幼棠聽后低眉一笑。
這個冬日最驚喜的便是豚兒學會走路了。
最開始的時候豚兒只能扶著羅漢床的床沿走幾步,而后沒過多久有一天他自個兒便能撒開手走了。
最開始兩三步后來七八步……一天比一天進步得多,不過幾日便能自個兒走了。
這時候清河還沒暖和起來,屋子里仍然需要用上炭盆。
但豚兒會走路了且對什么都很好奇,因此他的身邊便少不了兩個人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