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是知道回疆帶他們的圣女來是獻給皇帝的,所以等人來了,說開了以后她一點都不吃驚,可是后宮卻像炸開了鍋,這個回疆的圣女實在是漂亮,又皆身有異香,還是圣女,身份高貴。她是回疆送來和親的,不同于宮中其他女人,可以說只要沒大錯,她就是一路貴到底的,除非回疆那邊再出什么大問題。她不純是一個女人,她就是回疆在大清的象征。
這樣一個女人,皇帝本來就要寵要敬要愛的,何況她還長得那么漂亮!
王紅壓了幾次沒壓住,宮中對這個回疆女人的閑話一直不斷,后來竟然在太后那里這些妃嬪都在談論這件事,似乎想從太后那里探出些什么來。
王紅惱了,抓著幾個人罰了一頓,拿著幾個宮的大宮女打了一頓才把這股風剎下去。當了這么多年皇后,她似乎也有些改變了,真的有些自己是大清皇后的自覺。作為大清的皇后,對一個戰敗的貢品人質,她認為后宮中不應該這樣如臨大敵,這不是一個大清皇帝的后宮應該有的態度,顯得太小家子氣了。后宮里眾人對這個‘香公主’應該是不把她放在眼中的。
王紅壓下后宮的浮燥后,太后和皇帝都表達了對她這樣做的贊賞。M.XζéwéN.℃ōΜ
皇帝沒讓這個香公主住在東西六宮,而是在海子那邊給她蓋了個回族風格的宮室。既表示了對這個公主的特別對待和重視,又沒把她‘納’進他的后宮之中。
王紅從皇帝的這個作法中感覺出他對這個公主的態度,既遠又近,既貴又賤。他對回疆還是有戒心的,對這個公主也不是那么快就接受的。
他首先是皇帝,不管什么,都是先從皇權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的。
太后先表達了香公主剛從家鄉來,要好好休息,一切規矩從簡。話雖沒明說,王紅也明白了太后這是免了香公主每天請安的規矩,至于太后是真的心疼她遠道而來還是暫時不相信她不愿意接受她就不好說了。朝上對于回疆的問題仍是天天吵個不停,人家雖然是臣服投降了,可是大清對回疆是個什么章程還沒有定論。后宮跟前朝是栓在一起的,既然太后這么做,她這個皇后當然要跟太后保持一致。
結果香公主就像被軟禁在她的寶月樓一樣,王紅根本不讓她靠近后宮一步。
皇帝倒是去過寶月樓看這位香公主,朝上的事也漸漸商量好了,香公主封妃,她的父親像是放了心,定下了回程的日期,并保證回到家鄉后一定會繼續效忠大清,效忠皇帝。
封妃之后,皇帝勢必要臨幸這位香妃。雖然王紅覺得皇帝這也算是為國捐軀,不過他應該也很高興捐這個軀。
看到皇帝那副興致勃勃的樣子,她心里泛起了酸,然后就暗道:讓你花心!活該你戴綠帽子!
為了讓皇帝臨幸得高興,王紅很有皇后風度的先讓宮里的嬤嬤去教導香妃伴駕侍寢時應該注意的事項,交待她要盡心侍候皇帝。
結果嬤嬤臉色古怪的回來了,似乎香妃跟嬤嬤說了自己并不甘心侍寢,她的貞潔是不容侵犯的。她也不愿意聽怎么侍候皇帝這樣低俗下流的事。她聽從父親的安排來了,是為了她的族人。就好像她人進了皇帝的后宮是對她的褻瀆和侮辱,成為皇帝的妃嬪是她為了族人所做出的犧牲而不是榮耀。
王紅派去的是內務府的嬤嬤,并不是她宮里的人。所以嬤嬤跟她復命之后就回內務府去了,若是對此有興趣的妃嬪找她過去詢問,她應該也不會特別閉嚴嘴巴。
王紅只是意思意思的讓她不要出去亂說,又替香妃找了一些借口。
“香妃畢竟是外鄉人,或許還不習慣,嬤嬤不要放在心上。”然后就說嬤嬤辛苦一趟,來人啊,賞。
賞完就讓嬤嬤退下了。至于她出去說什么,她可是不知道的。
王紅一直到晚上都在偷樂,想著皇帝今天晚上的臨幸一定過得比較有趣。果然,聽說皇帝晚上批完折子去了寶月樓,留了一盞茶的時間就離開了,這么短的時間當然不可能做什么,聽說皇帝離開后又去乾清宮看折子了。
王紅心滿意足的歇下了。一連幾天,皇帝晚上倒是都會到寶月樓去一趟,可是王紅手里象征宮妃侍寢的印始終沒辦法在香妃的名字后頭蓋一下,真是太遺憾了。
到了香妃的爹,小阿里和卓木走的時候,皇帝第一次開恩,讓一個后宮的妃子出宮去送她爹。以往這種情況下至多皇帝給了賞賜,妃嬪在后宮謝恩就行了,能送到外頭去,可見皇帝對這個妃子也的確是另眼相看了,幾乎到了討好她的地步。
王紅的心先是痛了一下,然后就等著看好戲了。她可是記得香妃出去不但送了爹,還跟情郎見了一面呢。
哼!讓你寵她!戴綠帽子去吧!
她在后宮里是到晚上才聽到這個消息,說是香妃遇刺。這必定是要破壞大清和回疆的和平啊。她什么都顧不上,趕緊去見太后,商量要安撫香妃,至少她們要有所表示。香妃代表回疆,太后和她代表的就是大清,她在宮門口遇刺,雖然聽說是沒受傷,她們也要替她壓驚。
兩人商量了之后,決定先是讓太醫去替香妃診視一番,然后賜下藥材,囑咐她安心養傷,這幾日多休息,至于那些刺客,皇帝不會放過他們的,一定會給香妃一個交待!
王紅交待傳旨過去的人,要大力宣揚對刺客的絕不放過,抓到后一定會好好的為香妃出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然大清的軍隊能一路打到回疆去,在大清的土地上抓幾個刺客那是小菜一碟。何況又是在京城之內?這是大清精銳所在,說不定明天一早香妃娘娘就能看到刺客的首級了!
傳旨的人沒把話說完香妃就暈了,又是一陣大呼小叫,回來稟告太后和王紅后,太后嘆氣,香妃看著就弱不禁風的,這膽子也太小了。
王紅則是趕緊再派太醫,再送藥材,努力表現她對香妃的關心。聽說皇帝在前面也在發火,后宮的妃子在外遇刺,人雖然是都殺了,可是這也是奇恥大辱!
皇帝大罵巡城御史,大罵步軍統領,能罵的都罵了個遍,有些沒關系的也跟著倒霉。
之后就責令嚴查。
雖然當時在場的五阿哥和侍衛把刺客都給殺了并第一時間護送香妃回宮,可是之后巡城御史和步軍統領衙門的人把刺客的尸體都給撿回來了,經查,確定是回人。
查。京中只要是提供不出身份證明的回人都抓回去,提供得了的也要查問,過篩子般將剛剛遷到京郊回子營的回人都給查了個遍。
動了大刑之后,不少回人都說了不少的東西出來,有些不該說的也說了,比如宮里的香妃,回族的圣女香公主,在家鄉有個情人。因為圣女不得婚配,他們曾經私奔過七次,在回疆戰敗要將圣女送來大清后,聽說兩人還想跑,讓小阿里和卓木給攔住了。
一個私奔過七次的女人……
問出這個事的官員恨不得從來沒問出來過,也恨不能自己沒長耳朵,他回去把這個事報給上頭的官,那個官也想哭了,這下也不敢再多傳,這個事簡直是在打皇帝的臉,可是再一問,回子營里知道的回人還不少,畢竟私奔了七回,小阿里和卓木帶著人去追,再怎么保密,次數一多還是傳出去了。
這下,瞞也瞞不住了,那么多人知道,又不知道還有多少人知道,殺是殺不過來的。皇帝又催得急,這個事就稟上去了。而就在前一天,香妃剛剛跪在皇帝面前求他寬大為懷,不要再追究那些‘刺客’。
‘殺人是有罪的,您是個仁慈的人,不要讓那些殺戮傷害了您。’
皇帝聽了雖然有些懷疑,可是對于香妃這個小美人還是挺喜歡,想她是因為心軟、膽小才會為刺殺她的刺客求情,真是個天真的小東西。等第二天聽了稟上來的‘私奔’才知道原因,皇帝當時就起了殺心,也猜到這個所謂的‘刺客’說不定并不是想刺殺香妃,而是想擄走她。
再查!
明著讓人再去查這個刺客,暗里也讓人去查為什么當時報上來的是‘刺客’。刺殺和劫擄一定是不一樣的,當時在場的人難道看不出來那些回人對香妃有沒有殺意嗎?
王紅知道的就是香妃很快‘病逝’,魏氏降位,由嬪到貴人,再到答應,最后到無品級的庶妃。王紅懷疑要不是因為她有三個孩子,皇帝又不愿意讓人看出這個跟香妃的事有關系,不然很可能也讓她‘病逝’。
五阿哥,皇帝倒是沒罰他,卻聽說皇帝說他‘目無君父’。這對一個阿哥來說幾乎是極為嚴厲的考語了。
后來,聽說回疆又叛了,聽說皇帝出兵了,聽說人都給打沒了,還聽說人都逃到外頭去了。真真假假的沒人知道,王紅嘆了一聲,想要是香妃跟昭君似的,那回疆還會不會叛?就是叛了,皇帝還會把人給打得攆出大清嗎?
等香妃沒了,皇帝又回到了后宮,第一個就是跑到王紅這里。經過香妃這件事,她對皇帝也少了幾分心思。之前真是被他寵得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按說她也不是小年輕了,那些情情愛愛的事還是別放在心上的好些。
她扔下的快,皇帝來就來了,她仍是把孩子叫過來跟皇帝一起吃飯,吃完了飯也不期待他留下來,而是像以前那樣為他安排侍寢的美人。雖然她不會把皇帝往外推,畢竟皇帝留在她的宮里,對她和孩子都好。但也不像以前那樣霸著他。
皇帝卻沒精打采的說:“罷了,我也懶得再回去,就在你這里歇了吧。”
王紅做不出在自己的宮中安排妃嬪侍寢的事,這也太下作了。看皇帝也確實是累了,不是客氣,她就沒堅持。結果到了床上皇帝又抱過來了,她輕推道:“陛下累了,好好休息一下吧。”
“嗯。”皇帝答應著,也不知道聽明白沒,仍舊是壓了上來,動作看著是比以往慢了不少,卻比以前堅持的更久了,慢吞吞的動著,最后他射出來時,兩人像從水里撈出來似的。
王紅等到心跳不那么劇烈了就坐起來,也不叫人進來侍候,她侍候他換了衣裳,將濕了的被褥換下,兩人再次躺下。
她很快就想睡了,皇帝卻似乎毫無睡意,在她旁邊不停的說著什么。
“……外面那些女人,都是愛慕朕的權位。縱使年輕貌美,卻也不知心中在想什么。也只有皇后,才把朕當成丈夫來愛戴。”
他似乎真的在香妃的事中有些灰了心,王紅翻到他懷里,像哄孩子那樣摸摸他的臉,拍拍他的胸口,迷迷糊糊的說:“沒事,都過去了。”
皇帝抱住她,嘆道:“沒錯,都過去了……”他在她嘴角親了一下,道:“睡吧。”
她轉眼就睡著了,連皇帝什么時候睡著的,早上什么時候走的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