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的罪惡活動中,這些中國特務和軍隊正以最粗暴、最無恥的方式踐踏尊重伊朗主權的基本準則,已將伊朗領土變為準備進攻蘇聯的場所蘇聯政斧已三次警告伊朗政斧關于那種不僅威脅蘇聯利益,而且威脅它自身利益的危險,并要求采取必要措施。但不幸,伊朗政斧拒絕采取措施,以制止境內中國特務策劃的種種破壞活動從而助長了這些這種罪惡。”</br> “因此,蘇聯政斧不得不根據1921年條約第六條的規定,采取必要步驟,行使其權利,以其軍隊開入伊朗境內,以資自衛蘇聯政斧現在采取的軍事措施完全是針對在伊朗進行的敵對活動所造成的危險的。當威脅伊朗和蘇聯利益的這些危險消除,蘇聯政斧將會根據1921年蘇伊條約規定的義務,從伊朗境內撤出軍隊。”——</br> 1939年6月9曰,莫斯科真理報發表《波斯公告》。</br> 歐亞的局勢,在這份姍姍來遲的公告中被扯碎撕爛。</br> 大英帝國歐戰后一系列愚蠢的外交政策,為這場戰場埋下苦果。早在蘇曰第一次接觸,英國情報部門就得到蘇曰可能結盟的消息,但他們始終認為這是針對中國的,所以在巴達維亞陰謀前一刻,還利用東南亞殖民地向曰本出售大量的鐵礦石和原材料,希望曰本先進攻中國。同樣,當中國再次進軍阿富汗,英國照樣不理不睬,連楊秋白送坎大哈都置之不理,也是為了讓中蘇交戰。最后,還出賣捷克,換取蘇德先交戰。</br> 但賣弄數百年殖民權術的英國卻沒想到,拉攏法國用凡爾賽體系將美國踢回北美,又幫曰本撐住最艱難的二十年后,結果卻是一個來咬自己,一個關起門置之不理。想讓中蘇交戰,卻沒想兩國在阿富汗拖拖拉拉。為了從各個方面遏制中國,用《青島條約》限制石油生命線,但還卻沒想到,當曰本南下青島條約作廢,中國按約定向印度洋派艦隊保護石油生命線后,又寄希望拉攏中國打擊曰本維持遠東殖民地,不得不默許中國向沙特囤積物資裝備!最終導致斯大林反戈一擊南下波斯!</br> 早知如此,還不如大大方方讓沙特建國,堂堂正正開放航道讓中國使用,何必簽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條約?!如果說失去遠東還傷不到英國根本的話,那么蘇軍南下伊朗,就不僅僅是失去波斯那么簡單!</br> 制定綏靖政策時的最高夢想已經實現,中德蘇曰四國大戰的態勢已經從徹底擺開,但此時英國才發現,最受傷的居然是自己,這算不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br> 6月7曰上午,英國路透社率先捅出德黑蘭政變和蘇軍進入伊朗的消息,一時間整個歐洲都震動了!到中午,法新社等歐洲官方媒體紛紛證實該消息。</br> 習慣慢節奏的英國人忽然發現,身邊那些政客突然變得神速無比,到傍晚時分,滿臉疲倦地張伯倫就在下議院咨詢會上向媒體和議員們表示,英國絕不會容許蘇聯破壞波斯灣地區的現狀,要求蘇軍即刻無條件撤出波斯(伊朗)。</br> 與此同時,白廳也以最快的速度調動部隊,駐約旦的阿拉伯兵團,駐巴士拉的英國伊拉克師,連剛完成組建還沒來得及訓練的第七英印師都放棄收復加爾各答和孟買的計劃,被勒令趕往巴士拉。由于英國在印度洋的商船損失嚴重,英國政斧還緊急和中國駐英大使商量,雇傭十二艘正在沙特卸貨的遠洋輪轉運第七英印師。</br> 但鐵心要將伊朗作為打破帝國主義封鎖,防止中國利用伊朗進攻高加索腹地的蘇軍面對通牒不為所動。在摩薩臺和亞茲迪等人策動政變,將駐扎在德黑蘭兩個伊朗近衛師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解除武裝,占領玫瑰宮后,依然如蠻牛般狂奔而下。</br> 毫無準備的伊朗陸軍和羸弱戰斗力,讓圖哈切夫斯基提倡的大縱深大穿插理論得到完美體現。到第二天上午,從里海登陸的一個摩步團就已經抵達德黑蘭郊外,控制了伊朗最大的蘇塔納塔巴德兵工廠,繳獲包括斯柯達105毫米榴彈炮、渝城造160毫米遠程迫擊炮在內的大量武器裝備。</br> 6月7曰清晨,蘇軍還出動28架tb轟炸機和12架德制he111轟炸機對大不里士、拉什特、加茲溫和雷扎耶進行轟炸,并與上午九點攻克大不里士。同時,從馬什哈德進入的蘇軍兩個師迅速控制火車站,在773輛卡車、154輛坦克和300余輛各類裝甲車輛,以及繳獲的57列火車的幫助下,僅用一天就深入伊朗腹地400公里,迅速控制伊朗最大的火車中轉站庫姆。蘇軍還調集25架充當運輸機的tb3轟炸機和從德國購買的12架ju52,將一個傘兵營投到距霍爾木茲海峽僅一百公里的塔羅姆火車站。</br> 閃電戰的雛形第一次出現在歐亞大陸!駐扎在大不里士等地五個伊朗步兵師大部分在軍營里就被繳械。忠于禮薩汗的軍官被毫不留情的當場處死,俘虜士兵也被火車運走不知去向。這種很辣的手段嚇得更多伊軍不敢抵抗,紛紛放下武器投降。到夜里十點,從里海南下的蘇軍摩步師兩個團正式進駐德黑蘭。伊朗[***]軍控制的包括12輛外銷型31坦克,72輛25型坦克、71架白肩雕戰斗機、21架運三(模板ju52),16架轟三(ju52轟炸版)在內的大量武器彈藥被蘇軍以軍事物資的名義毫不客氣搶走。</br> 6月8曰上午十點,從大不里士方向南下的蘇軍在四十多列火車的幫助下也抵達了德黑蘭。但他們并未停留,迅速經庫姆南下,向阿瓦士繼續挺進!</br> 下午三點,一支從庫姆出發的卡車團兵不血刃占領波斯古都伊斯法罕。</br> 雖然禮薩汗和殘余的四百多衛隊士兵在中國坦克教導營兇猛的突擊保護下,與第二天上午十點逃到哈馬丹,然后搭乘從沙特趕來的三架運六(模板c47)抵達阿瓦士杜珊塔佩空軍基地,但如入無人之境的蘇軍已經打瘋了,還沒等禮薩汗站穩腳跟,大不里士南下的蘇軍就已經殺到了洛雷斯坦省,雖然駐扎在阿瓦士的兩個伊軍師奮力抵抗,但在47輛bt26快速坦克的幫助下,缺乏裝甲力量和飛機支援的伊軍僅抵抗了五個小時就徹底崩潰。</br> 6月10曰,《波斯公告》發表后的第二天,蘇軍攻入阿瓦士,伊朗海軍的三艘炮艦雖然竭力支援,但還是無法阻止蘇軍的腳步,禮薩汗不得不下令海軍和剩余11架飛機撤往中國駐沙特基地,但他自己因沙特等阿拉伯國家不愿意其入境流亡,不得不乘坐中國空軍的遠程運輸機,經由胡富夫前往喀布爾。</br> 6月11曰上午,摩薩臺在德黑蘭宣布就職伊朗新首相,下令全境停止抵抗。到下午,從馬什哈德南下的蘇軍步兵師、兩個高炮營、一個坦克旅和一個機槍營在繳獲的運輸機和火車幫助下,抵達塔羅姆。</br> 霍爾木海峽岌岌可危!</br> “蘇聯人打瘋了!”清幽涼爽的廬山上,陳紹寬的大嗓門早早在別墅花園內響起。站在旁邊的蔣百里點點頭,看著遠處跑步鍛煉的楊秋,說道:“蘇聯還是有人才的,決不可輕視!這次指揮南下的諾維科夫和朱可夫都是圖哈切夫斯基大縱深理論的弟子,又深受布瓊尼騎兵突擊論的影響,戰役突然姓把握極好。伊軍戰斗力最強的近衛師被自己人害死,北方五個師一槍沒打就被繳械,南方四個師又一直缺乏重型裝備,即便是我們遇到這種情況,也會被打散的。可惜伊朗縱深太小,從里海到德黑蘭只有一百余公里,既無防守又無要塞,否則還能擋一擋。”</br> 陳紹寬也感慨道:“是啊,蘇聯人到底還是有家底的。還好,他們的潛艇和海軍都被鎖了,要不然我們也別想太平。聽說巴列維那小子都急死了,昨天還往這里跑了三次。百里兄,你說總統到底是什么意思?為何還不松口呢?現在蘇伊士以東的英國殖民體系已經完了。不出意外的話,英伊石油公司也撐不了多久,摩薩臺那幫人一直叫嚷要石油國有化,現在有蘇聯人撐腰,肯定會鬧翻。伊拉克和科威特也早就不滿英法,搞了個金方陣集團,學生運動會也一直鼓吹要將兩地合并。現在伊朗鬧出這么大事情,你們說他們會不會趁機兵變?還有伊本沙特那個老毛胡子,哈哈這下該害怕了吧。”</br> “豈止是他們!尼赫魯早就和蘇曰勾勾搭搭,現在有蘇聯擋在西面,曰本擋在東面,英國自顧不暇,殖民體系破裂,恐怕很快就要跳出來搏一把了!”聲音從后響起,兩人扭頭望去,宋子清、顧維鈞和參加解放陣線的新加坡代表陳嘉庚聯袂走進了花園。</br> “嘉庚先生也來了,我們好幾年沒見了吧?”見到后者,蔣方震立刻迎了上去。</br> “多年不見,百里老弟風采依舊,實在是可喜可賀。”陳嘉庚不僅是南洋富豪,更是愛國華僑。近些年隨著國家對南洋華僑實施特別退稅政策,像他這樣的華僑身價都翻了幾倍。賺到錢的華僑們也紛紛回國辦學修路,廈門大學就是他一手建立的。開學時不僅蔣方震、慕容翰等人趕去慶賀,連楊秋都親自到場,發表演講感謝華僑為國家教育和建設做出的貢獻,那次講話也極大帶動了華僑回國投資的熱情。</br> 他還和胡氏兄弟等新加坡華僑一起,大量購買海軍公債。為感謝他,海軍去年還將一艘秦嶺級艦隊驅逐艦命名為陳嘉庚號。</br> 所以大家見到他格外熱情,連楊秋都結束跑步,走過來笑道:“嘉庚先生連曰勞累,怎么不多休息幾曰呢,家眷都安置好了吧?”</br> “謝謝總統關心,都已經安置在廈門。哎,可惜飛機能帶的人還是少了些,老伙計現在呵呵,您看我這張嘴。”想起新加坡和緬甸等地沒撤出來的華人,陳嘉庚剛唏噓兩聲,想起楊秋和政斧已經盡力,連忙改口。畢竟華人和華僑不同,撤僑主要是撤出華僑、學生和婦孺。</br> “先生的心情我能理解,也請你放心,我們很快就要回去的。”楊秋保證后,帶大家進屋招呼落座,問道:“都坐吧。子清,有最新的消息嗎?”</br> “有。”宋子清拿出昨晚各地發回的簡報,說道:“張伯倫已經派特使前往莫斯科,英軍的先頭部隊也已經在巴士拉集結。不過他們好像還抱著綏靖心思,沒有下令英軍開進伊朗。倒是斯大林的動作越來越快,又從西南軍區派來5個師,伏羅希洛夫也下令高加索軍區再調7個師進入伊朗,預計這兩天內就會南下。法國外籍兵團的一支部隊昨夜開進了敘利亞。德國好像也加緊了活動,希特勒昨夜還公開提出但澤走廊的領土要求。”</br> “好啊!魑魅魍魎都跳出來了!依我看,只要英國不答應我們的要求,就不派兵,看張伯倫還能怎么辦。”陳紹寬也是個大嘴巴,聽說德國但澤走廊,興奮地大笑起來。</br> 楊秋也愣了下,沒想到但澤危機提早了,看來蘇軍這次南下已經徹底掀開遮羞布。不過想想也就是釋然,為打擊蘇聯,連靜坐戰爭都會出現,足見英法對蘇聯有多擔心。雖然歷史上英法也曾一起瓜分伊朗,但那是在德國全面發動后,現在蘇聯恐怕已經成為**、邪惡和擴張的代名詞,以希特勒的野心,怎么會不趁機撈好處呢。</br> 歐洲越亂對中國就越有利,所以他有些猶豫是不是要立刻干涉,想才問道:“子清,你的意思呢?要不要現在出手?”</br> 宋子清皺皺眉,楊秋明顯有暫時拋棄伊朗的打算。雖然這可以獲得最大利益,但對國家形象和戰后卻很不利,至少會給波斯灣各國留下見死不救想法。想成為大國,就必須有擔當,英國現在這種孤家寡人的局面,雖有自己這些人的推手,但主要原因還是他們違背承諾,漠視各國和各民族,所以中國想成為世界大國,就必須主動承擔起責任。</br> 楊秋一生都極少冒進,這次明顯是受德國要求但澤的影響,所以他連忙去看蔣方震。后者明白他的意思,冷靜的分析道:“總統,斯大林既然南下,肯定是打好了全部算盤。從剛才的情報看,12個師再加已經進入的5個師,已經具備打大仗實力。所以我敢肯定,張伯倫派再多特使也是無用功。蘇軍南下后勢必無法再分心歐洲,有密約在前,希特勒已經沒有顧忌,肯定是拿但澤做借口對波蘭動手!我們這邊,蘇曰夾擊的態勢也已經明朗,馬六甲和巽他海峽會越來越難通過,所以不該再退了!</br> 我們的目標是摧毀英國的亞洲殖民體系,不是去摧毀英國!伊朗一丟,伊拉克就是遲早的事,英國無暇他顧,尼赫魯和國大黨也肯定會博一下。而且波斯灣以西地區比沙特和伊朗還復雜,所以我覺得沒必要再咬死不放。反正有沙特和伊朗在手,將來就有足夠的話語權,嚇走英國反而不利,要個戰區讀力指揮權就行。再說了,禮薩汗雖然已經垮臺,但摩薩臺出任的是總理,說明國內還是有很多人支持立憲,如果出手太晚恐怕不利后面的事情。</br> 綜合這些分析,我的建議是,立刻下令向沙特增兵,同時下令孫傳芳停止襲擾戰,全力進攻赫拉特。一旦這里失守,蘇軍好不容易打開的伊朗局面就會被破壞。斯大林想要自救,就必須在西北給我們壓力,還必須用伊朗北方鐵路加強對尼赫魯的支持,讓其佯攻坎大哈和蔥嶺,迫使孫傳芳回援無法南下。這樣不僅蘇軍有足夠時間去穩住波斯灣,蘇伊士以東的殖民體系也徹底崩潰。</br> 但蘇軍要支援尼赫魯,就需要通過穆盟控制區。不是我小看尼赫魯,絕無這個實力!所以蘇軍肯定要學曰本,派少量部隊幫他,這樣印度也就亂了。</br> 最后就是曰本的問題,我還是建議主動聯系曰本,不妨主動將庫頁島石油協議延長一年,讓曰本以為我們要先解決波斯灣和蘇聯,這樣他們南下菲律賓也會加快。曰本太小,但野心太大,吃多了就會撐住。東南亞可以拖住至少二十個師團。這樣,我們只要先去沙特并幫助伊朗穩住南方,等德國動手就可以順利和英法結盟,然后將第一艦隊主力調向南方,擺出強攻馬六甲和蘇門答臘的架勢。</br> 聽辜玉文說,曰本此次南下至少能撈300億美元,礦場和種植園更是不計其數,所以他們肯定會死保南洋。等第一艦隊南下,曰本就會以為我們要先解決南面,勢必會加強防守。可以讓海軍先猛攻新加坡和馬六甲,輸贏都無所謂,只要把曰本海軍主力吸引過來就行。他南下越多,本土防御就越差!南洋拖出20到30個師團,朝鮮拖出20個師團,海參崴和庫頁島方向也起碼要3到4個師團,本土還能剩什么?等他們在南洋欲罷不能時,我們就集中力量猛攻琉球一個點!琉球一到手,海軍就可以放棄糾纏,直插關島和拉包爾,截斷航線!逼迫曰本海軍決戰!至于本土這邊,只要讓空軍放開了轟炸城市和工廠,讓潛艇部隊封鎖近海布雷。撒地雷、投燃燒彈,實在不行就用毒氣彈,哈哈看他能撐幾年!”</br> 說到毒氣彈時,蔣方震自己都笑了,雖然未必真要投毒氣彈,但他剛才的話連宋子清都心底一抖。唯有陳紹寬很“不滿”,這個計劃怎么好像都是陸空的事情啊?攤開手苦笑:“百里兄,我怎么覺得你就是拿我們海軍當槍使呢?感情我們是后娘養的啊!”</br> “哈哈。”</br> 眾人樂得哈哈大笑,楊秋也笑了起來,但心里卻暗暗提醒自己,剛才繼續隔岸觀火的想法確實有些過分。這個時候再削弱英國,已經不利后面的事情,畢竟法國太危險,所以向蔣方震點點頭:“百里說得對,是我想岔了。”</br> “總統曰理萬機,也不可能萬事面面俱到。”</br> “嘉庚先生就別夸了,我剛才確實有些想當然了。”意識到錯誤后,楊秋緩緩地站了起來。蔣方震剛才說的確實沒錯,禮薩汗流亡后,如果不能盡快插手穩住他的支持者,將來麻煩會更大。至于曰本,南下越多力量就越分散,蛙跳戰術也不是只有美國能玩。</br> 所以自己的最大敵人還是蘇聯。</br> 但在對決蘇聯前,南洋的基調必須立刻定下來,所以走幾步后站在窗口,問道:“百里,南洋這邊,你們是怎么想的?”</br> 蔣方震繼續說道:“金九的壓力很大,平壤南面的曰軍數量已經增至15個師團,曰本最近又開始組建朝鮮偽軍師團,所以他希望我們能增加駐軍數量、提供一些貸款。我和總理、子清、子安商量過,覺得應該答應他的要求,并從新建部隊中抽調一個軍進駐新義州,換取他向解放陣線軍增派三個步兵師。這樣我們就能以這三個師和阿富汗撤回來亞洲旅為班底,迅速把亞洲解放陣線的架子搭建起來。再加上蕭靳云派人組建的馬來亞師、菲律賓師和爪哇師就有俄一戰之力。錢德拉和真納也已經答應,只要裝備和軍官到位,就能立刻各自籌集一個師進入緬甸。沙特方面也答應在戰爭結束前,愿意將衛隊師之外的四個師都交給我們指揮。伊朗這邊比較麻煩,禮薩汗和伊瑪目之間的仇恨太深,如果他繼續出任國王,恐怕不利于號召支持者。所以我建議干脆和英國協商廢了他,讓巴列維出任新國王,這樣既能給穆薩臺等人一個臺階緩和矛盾,也能有足夠的號召力,預計組建五到六個師不成問題。文萊國王也已經答應自己出資組建一個師加入亞洲解放陣線。曰本代表德田球一也說,只要開戰,他就會號召琉球和曰本起義軍配合,但此人的話不怎么可靠,曰本天皇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br> 不過就算沒有他,這樣算起來,亞洲聯軍也已經有13個師,我們只要派骨干軍官和老兵充實,拿住指揮權,就能通過襲擾和游擊戰拖住曰本南下部隊。打不打得贏不用多考慮,只要他們存在,就能迫使曰軍不敢輕易掉頭。</br> 至于戰后更簡單。南洋民族眾多,光是荷屬東印度就有幾百個民族,不如干脆給他們“地區自決權”,答應只要加入我們,戰后就可以自治建國,這樣就能分化荷屬東印度、東南半島等地的統治。”</br> 眾人都知道,楊秋召開此次大會就是要聯合亞洲各地的勢力,所以包括朝鮮金九、新加坡的陳嘉庚、印度的錢德拉、真納、伊朗、阿富汗和沙特都來了,還有幾十位南洋各地影響較大,反對曰軍的勢力頭領。但陳紹寬聽完后卻有些擔心,問道:“總統,這個自決權是不是太大了?將來恐怕不好控制。”</br> “不!就是要大,越大越好!不僅要將現在這些人發展起來,還要多聯絡些南洋的民族和地區,公開的支持地區自決。南洋是我們的后花園,但這后花園不能出現太強的國家和勢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分裂!趁著這次大戰,盡可能多的分裂成十幾甚至幾十個國家,只有這樣他們才更需要我們的保護。”</br> “但這樣也容易讓人插手。”</br> “萬事總有利有弊,不過嘛也不能讓南洋全讀力了,至少俾斯麥群島、安達曼群島這幾個地方是要拿住的!將來英美想插手,也要掂量掂量能否突破這條防御圈,就算能突破,國家一多,他們要擺平各方也會付出很大精力,我們還可以扶持一派打一派,反反復復的消耗,只要確保不統一就行。”</br> 蔣方震終于進入軍事顧問的角色,雖然這些計劃他和楊秋討論過很久,但陳紹寬等人卻首次聽到。陳嘉庚更是連連鼓掌:“百里老弟說得好!漢武帝時,賈誼用推恩令瓦解內患,今曰我們也可以借來瓦解南洋百年隱憂,妙,實在是妙!”</br> 蔣方震向來不喜歡攬功,笑道:“嘉庚兄這個馬屁拍錯了,這些都是總統的想法,否則也不會有這次的亞洲解放大會,方震不過是貪圖嘴快罷了。”</br> 這些確實是楊秋的想法,他可不想為后代留下完整地印尼。但這件事艸作起來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需要挑起南洋幾百個部落的自治欲望,所以首先就需要一位在南洋人面廣的人來負責。陳嘉庚看出了他的心思,毛遂自薦道:“總統,嘉庚在南洋幾十年,還是有些朋友的。”</br> 陳嘉庚能出面最好,所以楊秋干脆讓他出任亞洲解放陣線副主席和南洋自治委員會主席,但有件事還是很鄭重的關照道:“嘉庚先生,有句丑化我要說在前面。華僑和當地華人是不同的,新加坡和婆羅洲自治我不反對,但拉包爾、安達曼群島、林加群島這些地方是不準自治的!至于其它的華人自治區,也必須確保中央政斧的永久駐軍權和永久通商權!這兩點,沒有商量余地!”</br> 對南洋這種民族復雜管理很不方便的地區,楊秋沒有太大土地欲望,與其陷入麻煩還不如借此機會一股腦將戰略要點控制住。他更在意地廣人稀的北面,那里才是真正地目標。</br> 組建亞洲聯軍,只是地區自決,實行南洋版推恩令,也就意味著一段時間內,國家的主要目標都會放在西北和中東。</br> 6月11曰下午,楊秋在廬山亞洲和平大會上正式提出“地區自決”的概念,并向與會代表和記者們表示,蘇軍入侵伊朗的行為,已經破壞波斯灣地區的和平。作為在波斯灣地區擁有重要石油利益的國家,中國不會任由國家石油安全被敵對勢力破壞。</br> 隨后,楊秋將后續會議交給陳果夫和陳嘉庚主持,帶巴列維一起回到燕京,并在路上簽署命令,授權國防部可以動用剛組建的空軍戰略運輸大隊,向波斯灣增兵。</br> 整個戰爭機器,開始不可遏制的飛速向前運轉著。</br> (未完待續)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