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畔春風煦暖,柳枝飄蕩新牙嫩綠。</br> 這段時間民國上下喜事不斷,先是財政部公布最新經濟數據。截止去年底全國生產總值突破1200億,達到1210億,折合美元為605億之巨(同時期美國880億)!在連續三年都有重大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保住了百分之七的年增長率。全國工業總產值也連續三年增加百分之十五,接近160億民元,占世界工業比例從20年的5%上升到6%。鋼產量突破450萬噸(自產),原油70萬噸,橡膠45萬噸,水泥1500萬噸、化肥200萬噸增長最迅猛的是煤炭,從3年前的千萬噸猛增至現在的6700萬噸。除投資周期較長的發電、通訊等外,第二個五年計劃中很多項目已接近預期,樂觀估計將提前半年全部完成。</br> 其次是制造業向民營發展,光去年全國就有2家民營鋼廠和11家私營拖拉機、汽車廠開業。輕工業在渡過歐戰后的低迷后再次爆發,肥皂、火柴、棉紡、成衣、繅絲等行業增速迅猛,其中民營資本占據全國輕工業總量的7成還多。</br> 開始大家還有擔憂,因為工業發展和購買力息息相關,怕商品制造出來會賣不掉。但事實證明目前國內還處于賣方市場,程城法案后土地問題得到緩解,土地增值稅使得大量土地被出售轉化為流通貨幣,加上白銀危機后廢除金銀作為貨幣的能力,長期可預見的和平時期促使投資者和國民敢于消費,目前情況甚至有些像平行世界改革開放最初幾年那樣,國民對商品的需求數倍于制造能力。以手扶拖拉機為例,經一年的全國演示和農會租賃等推廣活動,僅東北就有35萬戶移民家庭有購買手扶拖拉機的想法,但工廠每年卻只能制造5萬,即使自動化缸體生產線開始投產也遠遠跟不上需求。</br> 但不足也有很多。其中最大問題就是高附加值工業制品比例依然很低,還不到歐美的十五分之一。</br> 海外方面,海灣石油公司的蘇門答臘油田邁入建設軌道,南洋華人購買國家債券或回國投資熱潮經久不息。連貝祖貽都傳回消息。在2月爆發的法郎危機中,國投公司首度出擊大肆做空法郎,獲利后由利用摩根和法國政斧開始談判的良機做多,短短3個月就獲利高達2億美元之巨!雖然此事引起猶太集團的抗議,并通過雅各布對楊秋的趁火打劫表示不滿,但因為開始時就打算好跟在后面賺點小錢,且沒有觸碰最核心的貨幣權利益。所以猶太財閥們最后也只得不了了之。</br> 正因為近十年的改革初顯成效,海外內全面開花,加之龐大人口和市場,所以美國商務部部長胡佛來訪也成了必然。</br> 楊秋把招待客人的地點設在西湖大飯店,窗外就是美麗的西子湖。胡佛是位對礦業有著近乎偏執熱情的商人,所以早年來中國大都在天津和廣州等地活動,此次初見西湖美景也被吸引,贊美道:“感謝上帝。這里實在太美了,真希望一輩子住在這里。”</br> “非常棒的想法,但柯立芝總統恐怕會頭疼。因為他找不到第二位向您這樣出色能干的商務部長。”</br> “哈哈。”</br> 風趣的話語讓會面一開始就充滿笑聲,胡佛也借機道明來意,希望楊秋幫助他前往哈薩克等中亞地區查看蘇聯災荒情況,同時還希望進一步加深兩國商貿合作,并希望將西北的某些投資項目開放給美國,促進兩國商貿交流。</br> 中美都處于戰后的美好年代,兩國經濟都在高速增長中。中國的情況是市場大產量小,有足夠發展空間。美國是制造業大但市場狹小,參戰時一直奢望拿到的歐洲和英法殖民地市場根本沒能分杯羹,所以才不得不打起蘇德重建的機會。曰本同樣是美國制造業傳統傾銷場所,反倒是之前的中國因為自身增長迅速,且關稅自主后進口商品不再有價格優勢,給美國商品進入帶來一些困難。</br> 進入中亞是個敏感話題,蘇俄對卡拉干達鐵礦都限制嚴格,何況要保護美國政斧部長進入該地區。但想到再有幾年胡佛就能成為美國總統。想趁美國經濟危機大撈一票就少不得要靠他幫忙,所以楊秋想想答應下來,說道:“胡佛先生,我可以下令讓軍隊保護您前往卡拉干達。另外我還要感謝您對我國西北地區的關心,我本人非常愿意放開西北供貴國投資,但這件事需要國會和總統府的批準。當然,我國也希望能在呂宋地區進行更多的橡膠和礦業投資。”</br> 楊秋答應保護前往卡拉干達讓胡佛很開心,意味著亞洲內陸核心區域將向美國開放,但用呂宋換西北卻讓他不是很滿意。隨著中國影響力越來愈大,南洋華人地位提高,向中國更多開放呂宋投資勢必會影響當地政治格局,所以這件事需要非常慎重。不過胡佛本人還是非常愿意推動西北換呂宋的想法的,因為他覺得美國在呂宋的地位不可動搖,除非中國出兵否則就不可能打破美國長期控制呂宋的局面。</br> 楊秋也不會白放過這個機會,以建設不足為由要求美國將每年200噸廢舊鋼鐵出口量提高到300萬噸,增加高熔點鋼材的比例,同時購買兩套年產5萬噸的電解鋁設備,還著重引進電子類產品制造技術。</br> 胡佛不經意的皺皺眉。</br> 提高廢鋼鐵采購量可看出楊秋繼續打壓曰本的心思,但電解鋁他就很疑惑了。因為電解鋁不是什么新技術,大規模工業煉鋁設備遠不如鋼鐵廠復雜,從技術看民國已經有能力制造全套煉鋁設備,應該是工業制造速度更不上需求才迫不得已向美國采購。</br> 問題是楊秋要那么多軟綿綿的鋁干嗎?每年10萬噸,這可是一個天大的產量!要知道目前世界最大電解鋁產量就在美國,梅隆財團控股的美國鋁業每年產量也只有8萬噸左右。英國只有2萬噸,德國大約3萬噸,法國更是不足5000噸。一個電能嚴重不足的國家,居然要將電解鋁年產量提高到10萬噸。這不是開玩笑嗎?</br> 但在楊秋看來這個數字毫不起眼。不說后世那天文數字的產量,光是航空發動機一旦突破,航空用鋁數量必將成倍增加。目前國內電解鋁年產量還不足3000噸,嚴重滯后于實際需求。何況中國是“貧鐵”國家。鋁作為不可替代的補充金屬非常重要。至于電力他更不擔心了,因為他已經決定在鋁土、煤炭和水力資源資源豐富的北海省建設兩個大型水電產和一家火電廠,不僅可以撐起西北數省的用電,多出來用于年產幾十萬噸一點問題都沒有,而另一個電解鋁基地廣西因為水力豐富,所以也不算太大麻煩。</br> 至于民用電力晚幾年普及也不是不可接受的事情。</br> 西湖還沒逛完,兩人就很快達成了協定。楊秋答應向美國開放更多機會。護送胡佛前往卡拉干達查看蘇俄救災情況。而胡佛答應向中國出售兩套5萬噸電解鋁設備,還爭取到三家水電廠的大型水輪機合同,同時答應提高向中國出口廢舊鋼材數量,但對于最后西北換呂宋市場計劃沒立刻回復,因為這個事情太重大,他需要向柯立芝總統匯報。</br> 總的來說,處于蜜月期的中美有著極強的互補能力,所以商貿談判上大家都聊得非常開心。回到飯店后。精美的蘇杭佳肴又讓胡佛樂不思蜀,看著他楊秋卻慢慢放下筷子,不為人注意的挑挑眉毛:“胡佛先生。聽說您對礦業開采經驗豐富,不知您個人是否考慮進行投資呢?”</br> 胡佛對礦產業的確有異乎尋常的熱情,因為他早年發家致富靠的就是礦產開采業。不過他現在身份特殊,身為美國政斧部長繼續經商會在仕途上帶來諸多不利,惋惜道:“是的,我非常感興趣,但身為美國政斧工作人員我想。”</br> 聽到胡佛要拒絕,楊秋立刻打斷道:“是一筆總價值可能超過7億美元的大生意!”</br> “咳咳。”剛往嘴里塞個蝦球的胡佛差點被嗆到,瞪大眼睛不敢相信的看著楊秋。7億美元合同?上帝,難道中國發現了第二個蘇門答臘油田?如果真有這么大。一切冒險都是值得的。</br> “不是石油是錳礦。一座世界規模的錳礦,因為位置較為特殊,所以我需要一位合作伙伴。”楊秋輕描淡寫,故意不說出地點。</br> 聯想到剛才楊秋要想用西北換呂宋,現在又需要“合作伙伴”,胡佛不由暗暗撓頭。不會是呂宋吧?要是呂宋可不好辦,畢竟錳礦屬于高價值礦藏,世界級錳礦足以引發戰爭。而且蘇門答臘油田后各國都這個地方管制都比較嚴格,美國也不會準許這么大錳礦被中國控制。所以問道:“副總統閣下,如果是呂宋或南洋請恕我無能為力。”</br> “當然不是呂宋。是我私人名下的一家公司發現的,在澳大利亞。”</br> 胡佛動動嘴巴,終于知道楊秋為何要“合作伙伴”了。澳大利亞雖然已經讀力,但實際上還是英國控制,要想去那里開采如此有價值的礦藏絕繞不開英國政斧。不過要是自己和他聯手的話,面對中美政斧背景,恐怕唐寧街都不得不睜只眼閉只眼。</br> 見到胡佛亮亮的眼光,楊秋就知道他心動了,笑道:“您不需要親自出面,只要幫助我獲得開礦許可并減少干擾,我可以將百分之三十的股份贈送給您。當然,如果您將來需要用錢,也可以將股份出售給我換取現金您看怎么樣?”</br> 只要動動嘴皮幫助獲得開采許可證,就可以拿到2億美元的股份。尤其是后面這條,一旦需要可以將股份賣給楊秋換取現金更讓人心動!要知道,胡佛可不想一輩子當商務部長,未來競選總統時必定需要海量資金,有這些股權后就等于一只腳已經踏入白宮!</br> 楊秋也很高興。</br> 澳大利亞格魯特島錳礦資源豐富,勘測隊也已經定位兩個礦源。如果自己單獨去開礦,說服澳大利亞政斧應該沒問題,實在不行花點錢賄賂就能辦到,但英國這關繞不過去。但拉上胡佛就不同了,模模糊糊的中美政斧背景,就算大英帝國都只能捏著鼻子認下來,至于價值2億的股份說到底也是慷澳大利亞之慨,何況能把胡佛拉上船,幾年后的金融危機中就有大把機會。</br> 兩人很快達成協議。楊秋和胡佛在各自國家注冊一家礦產公司,然后按照蘇門答臘油田模式組建北澳錳礦公司共同攜手。由楊秋負責全部投資,而胡佛負責搞定澳大利亞政斧,并在必要時以美國商務部的名義向“不友好國家”發函說明北澳錳礦公司屬于美國公民的海外資產。</br> 等協議簽署后楊秋大度的從103師抽調一個連保護胡佛前往中亞,自己則回南京和呂碧城商量組建錳礦公司的事情。呂碧蓮對這筆大生意非常感興趣,立刻接下全部后續工作。不過她也沒親自出面,而是以入股的方式由華辰石油公司和致公堂海華貿易公司按六四分成開辦一家新公司,然后由這家公司和胡佛的公司合作組建北澳錳礦公司。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一來是致公堂在澳大利亞有很深的根基,二來楊秋現在的身份已經不適合直接出面。</br> 楊秋繼續當甩手掌柜,把北澳錳礦公司的工作交給呂碧城后又去找雅各布,因為財政部需要借用猶太銀行網絡將貝祖貽賺到的2億美元弄回來。在繳納1000萬美元“好處費”后,雅各布答應幫國投公司轉出這筆錢。但這筆錢并沒回國而是被轉到美國,貝祖貽開始按計劃買入大量優質股票,靜靜等待楊秋所說的“轉折曰”出現。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