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漸漸暗下來, 窗外忽起風(fēng),窗紙被吹得發(fā)出兩聲撲棱撲棱的微響。
鄭宓手中捧著一青瓷茶盅,恰到好處的溫?zé)嵬高^青瓷傳出,將鄭宓的手心也染得溫?zé)帷K魈K, 緩緩開口,正欲回答, 云桑在殿外, 隔著門簾,道了聲:“娘娘, 天暗了, 婢子來將燈點了吧。”
對話被打斷了, 明蘇長睫一垂, 隱隱不快。
鄭宓看了她一眼, 道:“進(jìn)來吧。”
話音一落, 簾子便被掀開了, 云桑走了進(jìn)來, 外頭狂風(fēng)呼呼,光是聽著便知冷得很。
云桑向二人行了一禮, 便取了火折子,將殿中的燈都點燃了。與夜間全然的漆黑不同, 外頭仍有光亮,殿中晃動的昏黃燭影氤氳出一種別樣的氛圍。
這氛圍,在鄭宓這兒名作懷念,而在明蘇那兒, 則為煩擾。
云桑一退下,明蘇便耐著性子笑道:“方才說到哪兒了?”她裝著回憶了一下,道,“說到娘娘技藝不凡,娘娘師從,必是赫赫有名吧?”
鄭宓也是笑意盈盈的,道:“幼時家母隨意教導(dǎo),稱不上什么師承。”
明蘇將手中的茶盞放下了,望了眼窗外,方才還染著笑意的眉眼,驟然間寡淡下來,好似杳無趣味一般。
可真是巧了,阿宓的茶道也是承自她的母親。
她茶盞中的茶只飲了一口,這會兒已有些涼了。茶湯一涼,滋味便走了。皇后留意著她的臉色,另斟了一盞,端到她的手邊,道:“天涼,再飲一杯,當(dāng)是暖暖身子也好。”
“不必。”明蘇興致寥寥,看都沒看那新斟的茶一眼,自顧自地站起了身,“兒臣還有事,便先告退了。”
她說罷,瞥了皇后一眼,皇后眼中分明是黯然。
“我送送你。”她說道。
明蘇沒出聲,淡淡的臉色間毫無笑意,也不等皇后,抬腳便往外走。
于是出殿時,鄭宓便慢了她一步。
外頭不知何時已下起雪來了。這是今年的初雪,來得比往年早了許多。
難怪方才狂風(fēng)大作的。
殿外站滿了宮人,見她們二人出來,紛紛彎身行禮。
明蘇穿著薄薄的一件狐裘,若要御寒,稍顯勉強(qiáng)了些。玄過上前道:“外頭冷,殿下稍等一等罷,小的已命人往貞觀殿取衣了。”
明蘇不想留在這兒,道:“不必。”說罷,便要走入雪中,衣袖卻被拉住了。
她回過頭,皇后松了手,道:“天冷,這樣出去可不成。”
她話音剛落,云桑已捧了氅衣出來了。
玄色的底子,金絲刺繡,紋樣是兩只交纏騰飛的鳳凰,確實是皇后所用的樣式。
明蘇忽然想起,此前皇后還送過她一身斗篷,只是斗篷已叫她命人燒了。
“這氅衣本宮還未穿過。”皇后說道,自云桑手中將氅衣接了過來。
明蘇以為她又要如上回那般,替她披上,就要拒絕,便見皇后將氅衣遞給了玄過,目光則望著明蘇,笑道:“公主且應(yīng)付著穿一路御御寒。”
皇后賜衣,且是當(dāng)著眾人的面,明蘇自然不能辭,她行禮道:“多謝娘娘。”
待玄過伺候公主穿好了氅衣,鄭宓方道:“不必多禮,再過會兒,宮道便不好行了,公主快去吧。”
明蘇應(yīng)了一聲,走出兩步,又回頭看了一眼,皇后已轉(zhuǎn)過身去了,她貼身的女官替她掀開了門簾。
明蘇發(fā)現(xiàn)了,皇后方才待她雖也親近,卻是一派雍容鳳儀,中宮之氣,與殿中她們二人獨處之時的孟浪截然不同。可見她還是知曉收斂的。
明蘇暗自嘲諷了一句,唇角都要翹起來了,想到皇后與鄭宓的相似,唇角便又抿成了一條直線。
仁明殿中,云桑侍奉皇后入殿。
才出去這一會兒,幾上的茶便都涼了,飲不得了,云桑正要問,怎么殿下離去時不大高興,便見皇后沖她擺了擺手,示意她退下。
云桑不敢多話,行了一禮,無聲地退了出去。
鄭宓走到窗下,坐到了明蘇方才坐的位置。
明蘇撒嬌時,撫摸她的臉龐,她不是有心的,而是想起了往事,身子好似便失了控制。但這回,與上回的茶,是她有意的。
這世上,她沒有親人了,在意之人已只剩了明蘇一個。因此,哪怕明知她恨她,她還是忍不住試探,倘若她死而復(fù)生回來了,明蘇能否原諒她。
幾上兩盞茶,一盞飲過一口,另一盞是那人看都沒看一眼的。鄭宓端起那盞飲過一口的,看著里頭已微微泛黃的茶湯。
光是聽到她與鄭宓一般,技藝承自母親,她便懶得多嘗一口。她得有多恨她,恨到連她死了,都不愿原諒,恨到與她相似之人相似之事都懶得多瞧一眼,多費(fèi)一分神。
鄭宓捏緊了手中的杯盞,抬手捏了捏眉心。
初雪,宮中有些年久的殿宇得瞧一眼,免得夜間雪積厚了,壓塌了頂,還有各處燈燭、炭火也得依例增加,諸如此類宮務(wù),所有各司安排,但她得去攬個總,過問一句。
且鄭宓還記掛著那些災(zāi)民,糧款籌措不久,想來還未抵達(dá)賀州,天這般寒,只怕罹難的百姓會更多。
她站起身,竭力將明蘇自心中按下去,好專注到正事上。可被強(qiáng)行壓下的明蘇卻是一點都不乖,依舊在她腦海中擾亂她的思緒,且還像在她心上咬了一口,讓她的心生疼。
鄭宓無奈地笑了一下,眼底卻是苦澀。她擱下茶盞,站起身,走去門外。
雪越下越大了。
鄭宓問道:“內(nèi)給事到了不曾?”
云桑答道:“還未到,想來幾位內(nèi)給事已在路上了。”
鄭宓點了下,欲往偏殿等著,云桑遲疑著稟道:“方才底下來稟,陛下攜喬婕妤往梅林賞初雪去了。”
鄭宓足下一頓,淡淡道:“知道了。”她朝前走去,行出幾步,又問,“陛下寵幸喬婕妤有幾日了?”
云桑心下一算:“快半月了。”
鄭宓點了下頭:“本宮記得行宮有一位滄州獻(xiàn)上的美人生得仿若天仙下凡。”
“是。婢子也有所耳聞。”
各地向京中敬獻(xiàn)的美人極多,連外邦都有敬獻(xiàn),宮中裝不下了,便有一些出身略差些的或是得罪了宮中高位妃嬪的,被送去了行宮安置。
“待雪停之后,你親去行宮瞧瞧,她是否如傳言那般貌美,若是便將她接入宮來。”鄭宓吩咐道。
云桑不知她的用意,娘娘雖不斷地在往后宮安插耳目,收攏人心,但甚少過問六宮爭寵之事。她恭敬應(yīng)下了。
她們說話之時,明蘇也出宮了,她也在憂心這場雪。
賀州她五年前與鄭宓一同逃亡時,經(jīng)過過的,那里并不比京師暖和。這場雪來得委實不是時候。她原本想陛下因民亂而盛怒,安撫災(zāi)民的大臣,總有些什么心思,也不敢做得太過,可有了這場雪便不同了。
他們興許會延誤救災(zāi),侵吞糧款,而后將災(zāi)民的慘死,推到這場雪上。
明蘇一面往宮外走,一面思索,她不能插手得太過明顯,會引來陛下忌憚。
她想到入川將軍,倘若他依然是從前那般耿直為民的秉性,官員行貪贓之事,他便不會不管。但那么多條性命,明蘇也不敢將希望寄在他一人身上。
三舅在閔州為官,閔州與賀州相鄰,且并未遭災(zāi)。
各州主官無詔不得擅離轄區(qū),但因救災(zāi),前兩日陛下下了一道詔書,令臨近州郡協(xié)助安撫使撫民,諸事以救災(zāi)為上,官員可便宜行事。
明蘇打算往閔州去一封信。只是此事還得與外祖父商議。
明蘇出了宮便登上馬車,往外祖父府上去。
她路上便走便想,一上了馬車,車中安靜,她靠著迎枕,身子也放松下來,便微微分了神,想到皇后身上去了。
怎會有如此巧合?
明蘇一心一意等著鄭宓回來,哪里想得到借尸還魂這般離奇之事。
她暗自嘆了口氣,若不是年初立后詔書頒布之后,各方勢力都將皇后的家世背景都好好查了一番,知她只是一名出身書香之門,家中無權(quán)無勢,甚至還有些清貧的女子。她幾要懷疑鄭宓久久不回京,是被皇后抓了去。
明蘇微微地?zé)┰昶饋恚裾l不好,偏偏要像阿宓。
她想到什么,自袖中取出那盒子,打開來,對著里頭的金簪說道:“你看,她與你有些像,你再不回來,我就……”
就如何?
明蘇有些詞窮,但這并不妨礙她放狠話:“只要你回來,五年、十年我都等你,一輩子我也等你,我一定要等到你當(dāng)著我的面求我原諒。”
金簪一動不動的,簪身上那行“賀阿宓十七芳誕”的字隱隱可見。
她放完了狠話,像是找到了點寄托,將盒子塞回了衣袖里。
興許是驟雪忽來,又許是時候不早,天已快黑了,街上沒什么行人。
明蘇到了外祖父府外,下了馬車,抬頭看了眼府門上方的匾額,匾額上寫著楚府。
楚家在京中有些特殊,特殊在,他家原本走的是武路,但到了這一代,卻棄武從文,成了文官。明蘇與外祖父府上很少往來,她聲名不好,不好連累歷經(jīng)三代,好不容易才在文官之中立穩(wěn)了腳步的外祖父。
另一方面,外祖父雖在兩年前致仕,卻在朝中留下不少影響,她若與外祖父往來密切,少不得受陛下猜疑。
明蘇在門外站了一會兒,上一回登門,還是年初,外祖母重病,她代替母妃前來探病。玄過站在她身后,見殿下抬了下手,方上前去敲門。
門很快便開了,兩位舅父親自出迎,將她領(lǐng)去了正堂,堂上一位白須白發(fā)的老人家站在階前等著她。
楚恩也許久不曾見明蘇了,兩邊行過禮,楚恩問道:“淑妃娘娘可好。”
“外祖父放心,母妃一切都好。”明蘇笑道。
楚恩點頭:“那便好,老臣掛念得緊。”
兩位舅父知她是無事不登門的性子,已將家仆都遣得遠(yuǎn)遠(yuǎn)的,二舅退去了門外守著。
明蘇說明了來意。楚恩點頭道:“殿下顧慮得有理。”他說完,嘆了口氣,“陛下真像是變了個人一般,朝廷也與當(dāng)年鄭太傅在時的朝廷全然不同了,若是當(dāng)年……”
他沒說下去,但明蘇聽懂了,若是當(dāng)年,何至于連賑災(zāi)這等關(guān)乎民生江山的大事,都怕有人敢不顧百姓生死,只知貪贓得利。
但觀如今朝中氣象,他們確實做得出來。
“也不知這境況何年何月才是頭。”楚恩說了一句。
舅父忙道:“父親慎言。”
楚恩看了他一眼,也知失言,他望向明蘇,道:“殿下參政晚,不曾見過當(dāng)年的氣象。老臣這般與鄭太傅共事了大半輩子的老人,是萬萬忘不了,也忍不住時常念叨的。”
他停頓了片刻,好似意有所指:“人老了,難免懷舊,朝中如臣這般,私下里懷念的大臣,應(yīng)當(dāng)還有吧。”
明蘇眉心一跳,沒接話,笑著道:“您答應(yīng)了,那我便給三舅去信了。”
楚恩道:“不必,臣來。”
明蘇一想,也好。
事情說完了,明蘇也不好久留,楚恩命人取了套白瓷茶具來,道:“殿下對外人,便道是來臣府上賞這套白瓷的吧。”
明蘇未推辭,收下了。
辦成了一件事,明蘇心情舒暢多了,回到府中,她命人將白瓷茶具取出觀賞。
這是汝窯的白瓷,壺身瑩潤卵白,紋路柔媚婉順,一看便是世間難得的珍品。她好飲茶,自然也好茶具。這般白如細(xì)雪的瓷器,便是生長于宮廷,見慣了珍寶的她,也甚少見到。
明蘇將壺、盞一一拿在手中把玩。
只是她賞著賞著,不知怎么,就自語了一句:“皇后今日用的,仿佛是青瓷。”
說罷,她便生不解,她怎會想起皇后用的是什么。手碰到身上,絲滑柔軟的觸感,使得明蘇發(fā)覺她還穿著皇后贈與她的氅衣。
她有些慌,又有些不悅,將氅衣脫下,丟到了一邊。
玄過就在一侍奉,見此,上前來,將氅衣拾起了,恭敬請示道:“這一身還是燒了嗎?”
作者有話要說: 你們開學(xué)了嗎?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布小水 1個;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不寄余生、淤寒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君不見 5個;jc 2個;一茶兩人、懶爛、路人只為路過、討厭黃瓜的貓、春天的兔子、木木絡(luò)、讖語一、呀土豆、琓言、過了就好了、江藍(lán)生、綢繆、槑卯柏 1個;
感謝灌溉[營養(yǎng)液]的小天使:
墨紤 50瓶;陽寶 45瓶;clsrzzeng 30瓶;番番番茄醬撒了 25瓶;□□ileli、sylvia、二樓、呆某人、charming小空、懶貓慵陽、故園無此聲、從心出發(fā)、三日未絕、東水 10瓶;追追追 6瓶;一茶兩人、高數(shù)是我爹、言嘉草草、123、27815655、白飯兩碗 5瓶;鳳凰花又開、啊、白茶清歡別無事、噼里啪啦小毯子、瑾、獨舞、’藍(lán)色的我.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xù)努力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