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得出來,楊慶豐確實是個人才,倘若給他一個機會,這個人必定會大放異彩。
他拉著楊慶豐的手,誠懇地說道。
“楊廠長,你回去再好好考慮考慮吧,若是想清楚了,隨時給我消息,只要這批東西還在,我一定優先給你。”
回去之后,楊慶豐立刻便召開了緊急會議,跟廠里的骨干們認真商討了這件事。
他將自己規劃出的藍圖簡單地給眾人展示了一番。
大家在看完整個計劃之后,都覺得熱血沸騰的。
最終,他們決定,趁著這個農忙的旺季盡快積累資金。
等銷售款一下來,廠子便開始改革,投入新品的研發與生產。
這一次,他們勢必要闖出一番天地來。
可當時誰又能想到,在不久后,他們會遭遇到廠子自創建以來最大的困境。
國威機械廠就這么打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說起來,這國威機械廠就像是在一夜之間突然冒出來的一樣。
當他們注意到它的時候,它已經勢如破竹地卷走了市場上的大部分資源。
可是任何產品的出廠都是需要時間的,如此龐大的訂單數量,國威那邊卻似乎從來沒出現過供不應求的問題。
這并不合乎常理。
楊慶豐也曾經針對這個問題仔細地分析過。
他總覺得,國威的那些東西,根本就不像是在本地工廠里生產出來的。
如果是在接到訂單后,現去加工,以他們工廠的規模,絕對不可能達到那樣的速度。
但是,不管怎么說,這個建在山溝溝里面,名不見經傳的小廠。
就這么猝不及防地搶走了他們大部分的生意,給了他們致命的一擊。
不僅如此,如今,他們竟然還打著合作的名義,試圖吞并他們。
馬主任開出的那些條件,表面上說是合作,實際上不就是想要將他們長鋒刀具廠變成隸屬于國威的代加工廠嗎?
這如意算盤,打得未免也太響了些。
貧者尚且不受嗟來之食,他楊慶豐就算再不濟,也總不能人家隨便賞他口什么吃食,他都要往下咽吧!
縱然是虎落平陽,他也不想跟這條瘋狗低頭。
今天,楊慶豐讓韓洪光發那封電報過去,就是想要再問一問瑞安的廠長,能否破例,讓他們先采購部分設備回來。
眼下,他們確實沒有那么多可以調動的資金。
如果對方同意,等度過了這次的難關,他一定會遵照約定,將所有設備盡數收購。
其實開這個口,對于他來說并不容易。
這畢竟是違背人家規定的,所以,對于最終的結果,楊慶豐沒有任何的把握。
可他又不想讓自己心里剛剛燃起的那點星星之火,就此被澆滅。
不想就這樣認輸了,認命了!
不管結果怎樣,至少,他嘗試過了,不后悔!
楊慶豐之所以選擇了發電報的形式,也是思慮再三后的決定。
如果打電話,的確是會更方便一些,但終究顯得隨意了一些,而電報則更為正式。
他希望盡可能地在每一個小細節上,讓對方看到他的誠意。
同時,他也將自己所有的希望,都押在了這封電報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