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等回廠之后,他一定要找楊廠長好好說說。
薛梨花之前說得對,給別人機會,也是給自己機會。
他們應該試著敞開胸懷,相信這兩個年輕人一次。
趙云風沒再說什么,話已至此,他們該做的努力都已經做了,剩下的只能交給時間。
不知不覺間,三人便走到了縣郵電所的門口。
“謝謝你告訴我這些,你們的事我一定會放在心上的。”
“放心吧,我們楊廠長這個人,別看平日里兇巴巴的樣子,給人很不好相處的感覺。”
“可他其實非常民主,非常愿意聽取大家的意見。”
“我會盡可能地想辦法說服他,讓他放寬心,再好好跟你們談一談。”
兩人握了握手,就此告別。
“那就麻煩韓師傅了,多謝。我就先不打擾你辦正事了,再見。”
看著薛梨花和趙云風兩人漸漸走遠了,韓洪光這才轉身走進了郵電所。
他來到辦理業務的柜臺,將楊慶豐給他的東西拿了出來。
“同志你好,我想發一封電報,要加急。”
韓洪光的這封電報,是發往南方那個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城市的。
其實早在幾個月之前,楊慶豐就帶著他一起去南方考察過一次。
他們千里迢迢地跑到哪里,是因為較比他們這邊,人家那里的技術要更為先進。
他們一方面想要開開眼界,另一方面也是想采購一批設備回來,來擴大長鋒刀具廠的生產規模。
尤其是那種大型的車床銑床,在他們這座小城里是非常稀缺的。
楊慶豐的目標一直都很明確。
他不想走尋常路,他要做的,是開發生產出具有代表性的新型農具,做屬于他們長鋒刀具廠的專利產品。
他十分清楚,未來的社會,會是個科技化的社會。
只有設計和生產出更為先進實用的器具,才能在這個行業里保有競爭力,讓自己工廠始終走在行業的前沿。
如果還是單單只生產技術含量不高的鐮刀和鋤頭,或是那些常見的常規器具,哪怕質量再好,也遲早會被淘汰掉的。
他希望他們長鋒刀具廠,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因此,他們是帶著堅定的決心過去的,他帶著韓洪光留在那邊考察了足足半個多月。
這個城市的繁華與先進,讓他們驚嘆。
同時,在對比之下,他們想要改變灤縣落后現狀的決心,也更為強烈。
他們接連去了好幾個大型的機械廠考察,不少工廠一聽他們的來處,立刻變得十分敷衍。
畢竟灤縣這種小地方,在這些人看來就是個窮鄉僻壤之地,聽都沒聽說過,壓根不會有人將他們看在眼里。
在他們看來,雙方實力相差過于懸殊,根本沒有合作的可能性,又何必浪費時間呢。
在這眾多的工廠中,只有一家是個例外。
那家叫做瑞安的機械廠,既不是國有工廠也不是集體企業,而是家正兒八經的私企。
雖說是私企,但人家廠子的規模可是相當的大,擁有上萬名的員工。
他們涉及的產業也極其廣泛,各個行業的機械設備他們都有生產。
大到推土機,挖掘機,采礦設備,小到小型的農業器具,一應俱全。
瑞安機械廠在接到楊慶豐他們的申請參觀訪問的信件后,還派了專人帶他們進行了參觀講解。
這次參觀,他們足足花了四五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