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章班門弄斧
“媽了個巴子,鄧尼金這個家伙是不是傻的,明知道咱們長官不懷好意,就這么著率領他的機動部隊就來了!”
東北腔里,帶著的話把表示“黃埔軍校”的教育并沒有把這個家伙教成什么良善人物。說起話來的時候,依然有些肆無忌憚。
“哼,他們怎么能不知道這里面的厲害。可是你想過沒有,頓巴斯他不得攻,除非他喝著風也能攻下察里津。不然的話,回頭向西就是他不得不為的行為。這就叫攻敵之必救苦救,要說咱們這位司令啊,實在是位高人!”
說話的是張自忠,作為“曾經”的抗日名將,唐云揚無論如何也不肯讓他賦閑在家。他原先是馮玉祥的部下,剛剛戰敗之際,對于中華聯邦并不是感冒。
但最初在濟南法政專科學校受到的那些“法政教育”使他還是可以看得明白,未來的中華聯邦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
隨后,唐云揚更是親自于茅廬之中請他加入中華聯邦軍,至于他的那位老長官,馮玉祥雖然棄軍從政,但也還是寫來書信勸他加入到中華聯邦軍隊之中。
唐云揚親自到家里請他,面子可不能不說是極大的。最終他加入到聯邦國防軍中,隨后于黃埔軍官學校受訓。
和他說話的是馬占山,老東北軍因為大帥張作霖的抉擇。除過年齡、身體或者不愿當兵的人之外,其余部隊全部并入到聯邦國防軍里。
作為軍官,馬占山自然又經過到黃埔軍校系統學習的過程。最后,因為“雷霆國際”的擴編,他們這些急欲取得實戰經驗,再度進入“黃埔軍校”進行升級學習的軍官、士官大批加入。
原本,對于李杜,這個小小的團長居然當了了輕裝旅的旅長,馬占山不那么服氣。可他們加入聯邦國防軍的途徑不一樣,自然待遇更是兩種模樣。
至于馬占山,軍校當中受到的教育和“道聽途說”使他明白,今天他的總司令——唐云揚,是一個如何與其他國家軍隊打交道的人之后,他由衷的喜歡起這個家伙。
對于參謀長李杜的某種小小的妒忌,自然也就煙消云散。
他們面前,是在河流上緊張的施工兩天之后才得以把裝甲部隊渡過河去的,鄧尼金的手下。眼下輕裝旅以其不滿萬人的軍隊,在頓巴斯受到包括大量裝甲車輛與騎兵的鄧尼金的5萬主力的緊緊包圍。
這時,天空之中也出現了來自英國的外貿型“軍刀ABZ”戰機。俗話說“單怕貨比貨”。“絕色伯爵”——里希特霍芬駕駛下的這種戰機,使英國飛行隊受到了相當的傷害。
最少他們不愿意幫助,已經喪失了飛行隊的鄧尼金去攻擊“雷霆國際”的空中后勤線。招惹“問題土匪”是一個不明智的選擇,尤其如果因為這一些小小的動作,喪失對方應承過的,未來在越南的某種利益,那太不劃算。
所以出現在這兒的英國飛行隊,除過保護鄧尼金的地面部隊不受對方飛機的攻擊之外,根本多一點的事情也不做。
顯然,為了俄羅斯放棄他們自己的利益,那實在高估了政治家們的“良心”。
至于有些想幫鄧尼金的法國人,他們所有的“駱駝”與“紐堡”飛機,尚且不如英國人依然還在大量使用的“雄貓”式重型制空戰機的威力。
更別提它們與“軍刀ABZ”型飛機的差距,遇到諸如“紅色伯爵”之類的家伙,一次遭遇戰就可以擊落好幾架這樣的飛機。
戰爭就在這樣一種各懷鬼胎的方式下進行起來,但地面較量的雙方顯然并不沒有玩這些政治手腕,那是一種血淋淋的,軍人生命與實力之間的抗衡。
夏日里清晨的空氣還沒有那么多熱度,城外原野上夜間出現的敵軍打斷了城內“雷霆國際”的士兵們的休息。
此刻,看著城外的一雙雙眼睛多少都有些發紅。后方隨軍廚房里,大壺的濃咖啡被送到每下個據點的士兵手中。
“媽了巴子,張團長你說鄧尼金這生性東西怕是發了瘋,不然攻這么個小城,值得派出這么多裝甲戰車!”
150多輛包括裝甲車與突擊炮在內的部隊,是鄧尼金訓練了一個冬天的,精銳的戰車群。正是這支部隊,沖破了俄羅斯紅軍的防線。
“哼,來唄,誰不怕誰不成!”
張自忠的話不多,眼睛從望遠鏡里瞧著對方的陣勢。雖然沒有看到重炮的影,不過成群的突擊炮排成一排,顯然是要當作支援火力使用的裝甲。
“雷霆國際”的輕裝旅的對于此戰的準備非常充分,作戰原則是“封寬放窄、掐頭去尾”八個字!
大約這時誰也想象不到,這八個字將成為,未來的某年某月某場決定性戰役之中的,步兵與裝甲部隊進行城市巷戰時的基本準則。
鄧尼金帶領他的裝甲部隊到達了頓巴斯城外,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他的重炮還遠遠的拖在后面。
在裝甲部隊與騎兵部隊過河之后,重炮部隊之河之前,浮橋又被炸成了長長短短的十來截。想要修好,那將會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而且戰爭不等人,再拖下去的話,恐怕資源耗盡還沒有攻下頓巴斯,那就是全軍15萬人的末日了。
然而,這件事鄧尼金并沒有太放在心上,他的裝甲部隊與騎兵部隊已經到達了頓巴斯城外,他相信,如此雄厚的兵力,只要一個沖鋒他就拿得下來。
甚至,他下達了這樣一個命令。
“對于雷霆國際的士兵最好全部槍斃,他們是些非常混蛋的傭兵!”
可是這些“非常混蛋的傭兵”在頓巴斯給這位擁有著強大攻擊力量的鄧尼金好好的上了一課。
履帶,發出“咯咯吱吱”的聲音輾壓著頓巴斯城外的,帶有黑色煤灰的田野。不長的37毫米炮伸在戰車的前方,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生產的“突擊炮”顯然沒有熱護套技術。
所以這種小口徑的小農炮炮管無法制造的太長,這也極大了影響了火炮的威力與射程。
突擊炮炮口的火炮與裝甲車上雙聯裝的12.7毫米機槍,如同對付紅軍時一樣噴射出密集的火舌。他們身后,是隊形分散的騎兵。
如果喜愛看戰爭電影的人對于這種場面一定不會不熟悉,前蘇聯的衛國戰爭之中,“騎兵軍”在戰爭中前期機械化兵力并不充足,經常作為伴隨坦克突擊的快速兵種。
“你們要集中火力,給他們的精神制造出某種強大壓力,直到他們崩潰時為止。”
“火力高壓”,這還是唐云揚在西線戰場上使用過的一些手段,西方的軍官們這時也已經學會。他們把火力投入到一個突破點上去,給對方戰線的一點造就出一種死亡似的高壓,以極端的火力,瓦解整個防線上士兵的心理平衡。
—————————————————————————————————————
“一起看文學網首發,請支持正版閱讀,支持作者創作”不笑生A群:35761481;郵?aclass="__cf_email__"href="/cdn-cgi/l/email-protection"data-cfemail="ce2a6d74bfa2a4bca4afafaf8efff8fde0ada1a3">[emailprotected]。
—————————————————————————————————————
然而,這種手段使用在大多數軍官與士官均來自于“黃埔軍校”的“雷霆國際”,實在是一種“班門弄斧”式的炫耀。
12.7毫米的機槍與37毫米火炮對那些使用多達兩米厚的沙袋保護的“快速戰線”根本就沒什么作用。就算換了裝在裝甲車上的75毫米加農炮這種法國人的裝備,對于“軟硬軟”多層結構的“快速戰線”依然沒辦法構成實在的威脅。
當然,這得排除120毫米以上的重炮,可惜的是鄧尼金手中,這些馬兒拖曳的大家伙,這會都還在大河的那一邊,面對斷成了截截的浮橋發呆呢!
當鄧尼金的“火力高壓”停下來的時候,也代表著他的騎兵與裝甲部隊進入到了炮火的打擊范圍之中,是近距離交戰的時刻了。
這時的頓巴斯仿佛火山爆發一樣,沉重的重炮聲在城市中響起。
架在越野卡車上的15門105毫米及10門122毫米加榴炮的炮彈,直奔鄧尼金作為壓制火炮的75毫米自行火炮的陣地飛去。
沉重的爆炸聲在自行火炮的炮群之中響起,在榴霰彈的打擊下,鄧尼金的75毫米自行火炮不得不退向射程之外。與105與122毫米加榴炮比射程,老式的75毫米炮顯然不具備這種水平。
更讓人無法理解的是,英國的“雄貓式”重型戰機與“軍刀ABZ”型戰機與對方的不知是什么居心,他們在與對方戰機在天空追逐的過程之中,根本一要都不發。
“這些可惡的約翰牛!”
鄧尼金的部下詛咒著天空中的飛機,他們哪里知道那些英國飛行員的苦衷。在對方沒有進行地面攻擊的時候,不得與對方發生空戰!
這當然包括了對方為炮火“校射”這一行動,所以英國飛行員駕機與對方飛機進行追逐,實際已經幫了鄧尼金的幫。
這時,與那些大口徑火炮一樣,從城市中飛來的成群的迫擊炮與75毫米炮彈,大多都是些什么榴霰彈,成群的騎兵在四處飛舞的彈片下,仿佛稻田中的稻子一樣迎風倒下。
好在,坦克與裝甲車的前進并沒有受到什么嚴重的影響,它們一直駛向城市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