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即將爆發,1936年4月20日,當挪威戰區開始運作的5天之后,法蘭西戰役終于爆發.
這是一個歷史的拐點,雖然這個拐點有著某種人為了痕跡,但歷史車輪開始了緩慢的轉向。
這時入侵西歐的作戰計劃,已經不再是什么“黃色計劃”。時值今日,就算由德國人自己制定,也絕對不會與曾經的曼施泰因計劃相同。
整個作戰計劃上,大概與曾經有過的“黃色方案”沒有什么過多的區別。甚至主攻方向也都沒有任何變化,唯一有的就是作戰側重的一同。
此時,德軍從北海至瑞士一線共集結了136個師,其中10個裝甲師和6個摩托化師。
兵力上沒有太多的變化,但是軍隊裝備的質量與數量則有著相當的不同。
坦克3500余輛,飛機5000余架,另有運輸機1600架。運送人員與裝備的飛艇1000艘,至于空中戰艦,自然會一艘不拉的全部投入到戰爭之中。
兵力配置上分為a、b、c三個集團軍:
格爾德.馮.龍德施泰特上將指揮的a集團軍群擔負主攻,下轄第4、12和16集團軍,共44個師(其中7個裝甲師和3個摩托化師),由第3航空隊提一本讀.罩兄г箍諮氰≈聊υ蠖右幌擼槳⒌巧角蠐⒓O墾匕兜厙凳┩換鰨指罘ü輩亢捅壤本襯詰撓⒎ň?
費多爾.馮.博克上將指揮的b集團軍群,下轄第6和第18集團軍,共28個師(其中3個裝甲師和1個摩托化師),由第2航空隊提供空中支援,展開于荷蘭、比利時國境至亞琛一線,作為右翼,突破荷蘭邊境防線,占領荷蘭全境和比利時北部,然后再向法國推進。
威廉.里特爾.馮.李布上將指揮的c集團軍群,下轄第1和第7集團軍,共17個師(其中1個摩托化師),位于馬奇諾防線正面,擔負佯攻,牽制當面法軍。
德軍在萊茵河地區還部署47個師(其中1個摩托化師),作為預備隊,其中20個師作為各集團軍群的預備隊,聽從于各集團軍群的調遣,另外27個師則作為總預備隊,由最高統帥部直接指揮。
因為作戰的方式已經改變,那么作戰的次序與重點也必然改變??罩写驌襞c突擊,將會成為西歐戰役前奏里的最強音。
—————————————————————————————————————“一起看首發,請支持正版閱讀,支持作者創作”不笑生a群:35761481;郵箱:。
—————————————————————————————————————凌晨5:30分,第一批襲擊的機群駛離了它們的母艦?!疤甑妒健毙砉魴C,作為一種速度較慢,但可以超低空突襲的小型戰機,在雷達開始應用的時間,它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地位。
晴朗的夜空里,巨大的“電棒”已經連續亮起來第5夜。即沒有受到與德**隊對峙的英、法軍隊防空炮的射擊,也沒有受到他們政府的抗議。
對些這些駕駛著黑色剃刀的駕駛員,對英、法兩國的軍隊及政府的“好意”非常感激。尤其他們打算用他們攜帶的所有彈藥,向他們致以最誠摯的“問候”。
對中歐和平還有一定希望的英、法并沒有向阿道夫.希特勒提出異議,甚至在巴黎他們整夜商量的事情是,如何與把與德國在挪威的戰爭,僅僅局限在北歐!
前線天空里的“電棒”也就不受打擾的,為低空行動提供了足夠的光亮,使這些黑色的“小惡魔”可以在阿登山脈的山谷里快速穿行。
來自德國“空中鐵騎兵”k-2師的一個團完全被分散,執行各種特殊襲擊任務。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目標,就是英國與法**隊的雷達站。前者陸軍裝備的主要是小型的移動雷達站,根據鷹眼飛艇與特工的偵察,多數已經被德**隊的參謀們標在了地圖上。
固然消息相當準確,但在凌晨時的地面上想要找到他們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為此,一些特殊的10人小分隊被組織起來。他們或者通過旋翼機的降落,或者傘降到他們的目標附近。
這些突擊小隊攜帶著通訊設備與迫擊炮,當然不是依靠后者的攻擊對雷達站構成什么傷害,而是在凌晨的黑暗中,這些燃燒彈將變成吸引人注意的“火炬”。
有了這些“火炬”的指導,那些飛彈引導員才可以使他們的飛彈較為準確的擊中目標。
夜間飛行在氣流湍急的山谷中,絕對不是什么美妙的時刻。一座座山峰就像黝黑的巨大,即將撲下來把他們壓得粉碎一樣。
“我的上帝,在這樣的山谷里飛行,這絕對是一種最刺激的游戲!”
正當剃刀上的飛行員對于這山谷感覺到有些害怕的時候,耳機里傳來的戰斗招喚打破了無線電靜默。
“5分鐘!”
幾乎與此同時,在德國與盧森堡的邊境線附近,一些一直隱蔽在山巒或者大型臨時降落地面的空中戰艦向上出現疾升。
也許有人會說,飛艇的體積……飛艇的升降速度……。其實完全不需要擔心這些,被助降裝置拉下來的它們,根本沒有損失任何浮力。
相對因為巨大的浮力,以及體積使它的起降異常平穩與柔和,而這恰好適于他們下面的工作。
大約大家還記得唐云揚在51區觀看當時完全沒有制導的火箭彈發射的情景,這時的vi-s型導彈,自然比那時又要先進一些。
全球鷹空中戰艦的制導中心里,每一個引導員面前有3臺大屏幕彩電。它們分別顯vi-s型導彈在地圖上的飛行軌跡、通過攝像頭看到的軌跡,以及一臺顯示各項數據的電視。
飛艇上的大功率無線電設備,保證了遙控信號的傳輸,遠程雷達也使導彈精確度得到了相對保證。即使如此,也必須有進一步的目標指示,否則這些遙控飛彈也不定能夠那么容易的擊中戰術目標。
先期闖過盧森堡上空的德國“剃刀旋翼機”運載的突擊小隊,這時早已經潛伏到了目標附近。為了保證這些突擊萬無一失,德國人采用了一個目標,多個小組攻擊的方式。
就在凌晨幾乎所有人的睡夢正酣的時候,攻擊引導小組的迫擊炮臨頭了。
連續的爆炸聲里,英國移動雷達站的陣地上,又或者是法國固定式雷達的基地,分別燃起了大火。
幾乎就在所有人驚呼的同時,真正的攻擊手段臨頭了。
“我的上帝哪!德國人開始了!”
英國遠征軍的雷達觀測員大聲叫喊著,他的喊叫聲使周遭即將換班,已經有些昏昏欲睡的人們警覺起來。
“快,發出防空……”
雷達站的指揮官抓起電話,可這時黎明前由于天空里的電棒,而顯得并不黑暗的原野上,一組5枚vi-s型飛彈的,相對于原野拖著明亮尾焰的身影。
被涂上天空迷彩的導彈,以850公里的速度飛向目標。相對于戰機,這些身體細長有著短翼的家伙,更不容易為雷達發覺。
等到當時的英國對空搜索移動雷達站發現目標的時候,它們即將成為第一波攻擊的犧牲品。
明亮的火炮在凌晨的黑暗里顯得格外醒目,既然天上已經前移的“電棒”上的光芒,也不會使導彈的引導員錯過目標。
通訊塔、雷達站、機場跑道、塔臺、橋梁、城市的通訊設施全都在第一波的打擊之列。倒是法國城市的供水與供電系統沒有受到打擊,大約是德國人懶得在占領之后重建吧!平板電子書公斤彈頭的攻擊能力,使英國遠征軍的移動雷達站幾乎在一瞬間就被撕成了碎片。既然是那些躲在鋼筋、水泥碉堡里的法國雷達站,同樣在半穿甲彈的攻擊下,喪失了能力。
-s型飛彈,將會在空中戰艦的連續打擊中,被釋放出來。即使在多種手段的引導下,真正擊中目標的不超過1/4。
好在真正用以打擊那些點狀目標的飛彈并不多,多數vi-s型導彈的目標是彈藥堆積場,又或者是防空炮陣地。
“沒有制空權,就沒有戰斗的勝利!”
大約這件事已經成了德**隊的信條,當vi-s導彈擊中目標的時候。從一些山脈——高地——森林背后,那些低空飛行的航空隊開始一起向上爬升。
就像是一條條的毒蛇,剛剛仰起了他們的頭。與它們一起出現在空中的,還有德國空中艦隊的主力艦隊——空中航母。
凌晨6:00第二批沖出山谷的“小惡魔”,出現在了遼闊的西歐平原的邊緣??罩泻侥干系娘w鏑式戰斗機,也在同一時間起飛。
作為先期爭奪制空術的手段,對敵方空中力量的打擊,則是一種必須的手段。至于法蘭西防線,蒲公英才是他們的克星!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發表書評: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簽"記錄本次()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不笑生謝謝您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