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武陵城內的魑魅魍魎在佛光映照下,無所遁形,凡是手上沾了人命,被怨氣纏身的鬼怪們,皆被物理超度,早登極樂。</br> 大街小巷,滿城的百姓看到天空中的佛影,感受到那股浩然純凈的佛光,頓時心生慈悲之意,心中那些陰暗的算計也化作煙云消散。</br> 而那些平時修德積善的百姓們也被冥冥之中的梵音感染,無形的力量使得他們積年沉疴盡去。</br> 那些為惡之人也生出了良善之意,回想到往日的作為,心生慚愧,戾氣盡消。</br> 然而,武陵城另一處官署中,武陵城的郡丞正在處理公務,驟聞佛音,被佛光映照,頂上氣運中一本書冊若隱若現,金色的大字組成一片片錦繡文章,書寫著儒家圣賢的道理。</br> 金色的文氣大放神光,令郡丞驟然驚醒,他眉頭一皺,厲聲高喝:“何方妖人,敢在武陵城作亂,速退!”</br> 一聲令下,律法如網。</br> 普通人或許看不見,但在蘇銘眼中,隨著郡丞一聲號令,如同吹響集結號角,無數道的民氣從四面八方涌來,化為橫橫豎豎的律令法則,層層而上,覆蓋青穹。</br> 下一刻,鼓角四起,聲愈振厲,旌旗戈甲,千乘萬騎,遍虛空而來,車馬鈴鐺之聲,絡繹不絕。</br> 有一位大將軍排眾而出,身長丈許,金盔金甲,光芒照人。</br> 他的身后,足足有上百名親衛,張弓上箭,煞氣騰騰。</br> 蘇銘有些詫異,“這就是王朝龍氣結合律令演化出的神兵神將?”</br> “殺。”</br> 隨著郡丞下令,金甲天神揚刀大吼,聲若雷霆。身后的百名親衛,被堅執銳,倏忽之間,云陣四合,眨眼間擺出一個個的殺陣,煞氣沖霄,攪動風云。</br> 果然,這才是地方官府真正依靠的力量,昔日神武帝建立法網,敕封神靈,結合律令,龍氣才讓大周煥然一新,有了對付修士的手段,這才讓大周有了鎮壓天下的資本。</br> 之前,武陵城內有郡守作亂,違法亂紀,民怨四起,朝廷的律令成了一紙空文,再加上民心已散,因此,就算是官員調集神靈的力量,也無法抵擋來自陰潮的沖擊。</br> 而這新來的郡丞乃是真正的儒家讀書種子,凝成了文氣,自有儒家氣運庇佑,有圣賢道理加身,大權在握,凝聚官氣,再輔以文氣,這才能調動城內的神靈之力。</br> 想明白這些,蘇銘腳步一踏,便落在城中,他想做的,已經做完了,沒必要對付這些神靈,畢竟武陵城的法網才剛修好,經不起折騰。</br> 在他離開后,漫天的異象頓時消失不見。</br> 而在百姓們眼中,只看到一陣晴天霹靂,空中的佛影以及萬千佛光盡數消散,仿佛剛剛一切只是一場夢幻。</br> 而唯有那些得了好處,身體恢復健康的良善百姓們才知道,剛才的佛影是真的,于是,他們雙手合十,道了聲佛號,暗暗決定以后要禮敬佛祖。</br> 而那些作惡之人則是微微一滯,心中繁雜的欲念,戾氣再度升騰,恢復了往日的模樣,也只有少數人才真正醒悟。</br> 大街上,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他們依舊繼續手里的活計,該干什么干什么,似是沒什么變化。</br> 貪、嗔、癡、恨、愛、惡、欲······</br> 七情,七惡,七罪,眾生百態,不外如是。</br> 這便是人心,佛法再高,也只能度自己,世人愚昧,眾生皆苦,你我皆在其中。不知為何,蘇銘突然想到這么一句話。</br> 這非是他所思,乃是之前吸收舍利子中那些高僧們的佛法修為中些許理念,這一次,蘇銘本是無心為之,想要隨手掃清武陵城中的妖邪而已。</br> 但在意外中,卻看到這一幕,一時間倒是令他感慨頗多,紅塵連心,求知于神魂,本就該在世俗中爭渡。</br> 他之所以只是半步元神,便是神魂修為不夠,心境不到家,雖然他憑借大日如來咒鎮壓神魂,又吸納了舍利子中的佛法修為,使得自己避免了因為驟然得到強大的力量而心境失衡,為所欲為。</br> 但從另一方面而言,他又何嘗不是修行不到家,畢竟,在來到這個世界之前,他只是一個普通人。</br> 修行,亦是修心,不是簡單的只依靠力量便能突破,若沒有足夠的心境來掌控力量,到最后也只不過是力量的傀儡罷了。</br> 想到這里,蘇銘無比慶幸,慶幸當初在穿越之際就遇到了生死危機,見識了法網和天梯,令他行事愈發穩健,也并未做出格之事,這才令他守住了本心。</br> 若蘇銘不是在藏龍臥虎的京城,而是在其他地方,沒有外敵環繞,沒有生死危機,驟然擁有了強大力量,他內心的欲念會被無限放大。</br> 屆時,他一定會成為一個肆無忌憚的大妖,在世俗中沉淪,依靠力量橫掃一切,漸漸的失去思考的能力。</br> 畢竟,習慣了絕對的力量,就會漸漸不去思考,最終淪為一個無法無天的大妖。他的結局,要么就是直接惹上惹不起的人,被更厲害的修士追殺,要么,就是成為妖魔,無惡不作,為了力量無所不及,最終死在天劫之下。</br> “明道,求真!”</br> 這一刻,蘇銘如同大徹大悟一般,體內的氣血之中沖出一道靈光,似是而非,千變萬化,上沖到識海,和神魂相融合。</br> “轟隆隆!”</br> 漆黑的識海翻天覆地,風雷驟起,逐漸擴大,在漫天的梵唱之音中,蘇銘的神魂爆發出明光,更加凝實,在他身后的元神靈光,圓轉如意,透著一股大光明,大圓滿,大自在的韻味。</br> 同時,如來法身座下的黑蓮也瞬間被明光洗煉,直接出現在他神魂座下,蓮花盛開,散出蓮香。</br> 而蘇銘端坐黑蓮之上,面目祥和,雖然不再像往日那樣莊嚴寶相,佛光四照,但卻是,平平和和,從從容容,隨意自在,真實智慧。</br> “阿彌陀佛,今日方知我是我!”</br> 每一個字音,若蘊含圣明,洗去所有的煩惱,殺戮,消極,透著一股清靜自在,去留隨意的淡然。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