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修士與神靈的推測里,天地靈氣大變,陰氣大盛,將會有邪祟亂世。從此,世界逐漸走向末法,到最后,漫天神佛絕跡,修士將成絕唱。</br> 一部分神靈離開了此界,而另一部分卻沒有離開,他們并沒有因此坐以待斃,而是想到了一個絕頂的計劃。</br> 天地大衰,是天意使然,天運衰竭。這是天地大勢,不可逆轉,但是人定勝天,他們竟然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既然天運有缺,那就以人運補天運。地運是地脈之運,若是地運受損,恐怕整個天下的靈脈都將受到影響。</br> 因此,當時留下的那些神仙和修仙界的修士們盯上了人道氣運,但是當時,大周王朝雖然是天下共主,但卻只掌握中原一地,其他的偏遠地區都是割據勢力,名義上尊大周為主,實際上卻是各自為政。</br> 為了增強人運,以便將來收割,所以,修士們開始暗中潛伏進入大周布局,同時漫天神靈也在暗中相助大周。</br> 整個修仙界以及神靈全部下場所發揮的力量是極其強大的,這些修仙宗門少說傳承數百年,多則上千年,乃至于數萬年。根深蒂固,不僅影響著世家大族,更是深深根扎在凡俗百姓的心中。</br> 短短百年的時間,大周就從一個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成長為了真正的九州之主,而且因為修士們進入凡塵,使得天下各地的妖魔鬼怪少了許多,因此,這百年之間,天下的人口數量也迎來了井噴。</br> 因為只有人越多,聚集的人運也就越大,到時候補齊天運的效果就越好。</br> 從那時起,三宗修士們便開始聯合起來幫助大周,而修士跟凡人完全是兩個不同的天地,他們傾盡一切的技術資源幫助大周擴張,直到神武帝繼位之前,這種支持仍在繼續。</br> 但是,《周易》有卦曰:上九,亢龍有悔。</br> 那時候的大周國運正在萌發之中,一飛沖天之勢指日可待,但是這種過程卻是人為催發,很脆弱,十分不穩定。</br> 因此,在神武帝的父親繼位后修士們就逐漸減少了對大周的幫助,失去了修士的援助,大周就如同被卸掉臂膀的巨人,很難再完好的運轉起來。</br> 沒有了修士的幫扶和震懾,大周各地割據勢力很快就死灰復燃,為此大周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戰爭。</br> 修士們雖然幫助大周發展,但并未直接插手人道之爭,也不會親自幫他出手消滅各地的軍閥割據勢力。</br> 戰爭掩埋了一切,將大周內部的矛盾統統轉移了出去,這些矛盾都是因為大周的現有秩序跟不上國力的發展而造成的。</br> 在數十年的戰爭之中,大周將修士的幫扶消化了許多,但還不夠,它走得太快,一口吃成了一個胖子,那時的大周發展的太快,生產力大大富余,但高層卻是貪污腐敗,巧立名目,各種苛捐雜稅。</br> 若非當初修士們遠見卓識,注重民生,天下百姓早就難以為繼,這種沉珂早已扎根在大周的骨子里,而神武帝的父親卻沒有魄力大刀闊斧的改色,因此十數年的戰爭依舊沒能根本性的解決問題。</br> 等到神武帝的父親駕崩,神武帝繼位的時候,各地的叛軍勢力趁火打劫,興兵來犯,進逼中原。</br> 神武帝年少繼位卻是老成謀國,占據關中之地,休養生息,然后以沖齡之身麻痹老臣,然后奪權剝爵,收攏權力,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br> 數年之內政治清明,治下百姓安居樂業,兵精糧足,這時候他便開始了征戰天下之路,此時的大周內政已然跟得上外在的條件,也能夠發揮出當時富余的國力。</br> 短短十年,神武帝便消滅地方割據勢力,一統九州成為了真正的皇帝。此時的大周已然是龍嘯九天,騰飛而起。</br> 這時候,那些原本抽身等待時機成熟的修士們再度入局,改頭換面幫助大周重立秩序,同時還暗中推動神武帝對修仙界下手。</br>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br> 無論是玄鏡司暗衛,還是大周的法網,都是三宗的修士暗中推動建立的,這也讓蘇銘明白了為什么魔教的修士能夠輕易的破除朝廷的法網,原來這東西本就是他們提供的。</br> 后來,才有所謂的三宗與大周訂立盟約共同維護修仙界的秩序。清虛道人所看的的密錄到這里就戛然而止,后面的他沒有資格翻閱。</br> “原來如此,我明白了。”將無相之魔傳來的信息梳理清楚,蘇銘復雜的心緒逐漸恢復了平靜。</br> 這樣一來,就解釋清楚為什么大周衰弱的這么快了。</br> 現在天地靈氣衰弱的這么厲害,毫無疑問,這些修士們以人運補天運的計劃失敗了,不然,當初他的心魔化身也沒有這么容易占據南疆之地。</br> 上天不可欺,大勢不可逆,那些人想要逆天而行,下場自然不用多說,昆侖道派直到如今還沒有恢復到巔峰狀態,足以見那次補天計劃失敗帶來的后果有多嚴重。</br> 只是,同為修士,蘇銘也理解他們的想法。</br> 誰也不知道靈氣衰退之后的末法之世什么時候到來,這就像是一個定時炸彈一樣,你不知道他什么時候會爆炸。</br> 這方天地從未出現過有關末法之世的記載,但是顧名思義,也能窺得其中的兇險與慘烈,天地末法,修士凋零,無論是元神還是元嬰,金丹都將很快逝去,到時候傳承不存,那些高深的道法再也無法修煉,最后便是傳承斷絕,徹底淪為凡人。</br> 這樣軟刀子割肉比殺了他們還要讓人可怕,而能成為修士的人無不是萬里挑一,心性資質都高人一等,既然不能超脫,何不奮力一搏!</br> 如果換做是蘇銘自己,他也一樣會這樣做。</br> 三宗的布局真的是巧妙而又深遠啊!</br> 到了現在,蘇銘不得不感嘆三宗的魄力以及他們的布局,現在他們還沒有入局,對于當初經歷過補天之事的他們來說,爭龍又算得了什么?</br> 突然,蘇銘又想到,大周之所以會衰落的這么快,除了三宗修士不再幫助大周之外,應該也有來自于天道大勢的推動,畢竟,當初大周可是和三宗站在一起,妄想欺天的同伙!</br> 這一切,都能解釋的通了。</br> 那次補天之事后,神靈們受到天道反噬,徹底覆滅,所以蘇銘在天宮見不到天庭諸神,在陰司幽冥之地也見不到陰司神祇,原來,他們不是走了,就是徹底死了。</br> 如此龐大的計劃,也只有傾盡整個天下的力量才有可能做成,只可惜,他們失敗了。這些修士們更想不到,在他們死后,這世間竟然再度出現了超脫之機。</br> 這是冥冥之中天機的預示,雖然不知道這超脫之機什么時候到來,在什么地方降臨,但毫無疑問的是,它給了天下所有站在頂峰的修士們一個希望,不至于讓他們心如死灰,自暴自棄乃至于殃及世界。</br> 千萬年來,這些修士們牢牢掌握著強大的力量,雖然被困在這方天地不能超脫,也無法更進一步,但他們卻能獨領風騷,在修仙界中譜寫屬于自己的神話。</br> 但是,當末法之世到來,他們能保全自己就不錯了,怎么可能還有心思顧及他人?而且,隨著靈氣大衰,陰氣大盛,修仙界的資源越發的匱乏。</br> 這將會導致修士們的競爭越發激烈,為了資源,各種手段將會層出不窮,甚至到了最后,那些凡人百姓將會淪為修士們進階獲取力量的來源。</br> 雖然現在短時間內還不會出問題,可是如果沒有上面修士的彈壓,這種事遲早將會大行其道。</br> 面對力量,這世上又有多少人能夠抵擋得住這種誘惑?</br> 人魔丹!</br> 這時候,蘇銘又想起了人魔丹。這種丹藥最初在修仙界中出現,被修士煉制用來延長壽命,但服下這種丹藥會被業力纏身從而斷絕道途,弊端很大,不到山窮水盡,燈盡油枯,不會有人選擇服用這種丹藥。</br> 后來三大宗門突然聯合起來清除人魔丹,將修仙界會煉制這種丹藥的丹師和丹方全部消滅,神武帝的人魔丹應該就是從三大宗門這里得來的,不然,這種丹藥早就消失數千年了,他怎么可能找得到。</br> 一個虛弱的大周才是修仙界想要看到的,當初他們借助大周的氣運補天,但計劃失敗,大周依然強盛,反而威脅到了修仙界,鼎盛時期的大周即使與三大宗門中的任何一個宗門開戰都是不虛的,即使那個宗門將大周滅掉,也會元氣大傷。</br> 所以,三宗早在補天計劃之前就埋下了暗子,談好了條件,這也解釋了為什么蘇銘在大周藏書閣中找不到任何記載。因為這些記載早已被神武帝抹去,他早已與修士們談好了條件,而三大宗門殺神武帝又是什么意思?</br> 這時候,蘇銘又有些不理解了,既然三大宗門沒有繼續肢解大周,殺神武帝對他們一點好處都沒有,畢竟一位凡間的皇帝在分量上可比不上一尊元神修士。</br> 想來想去,蘇銘也想不清楚為什么,索性,他便不再深思,現在魔教已經有入場的趨勢,只是不知道他們的目的是為了重立新朝,還是有其他的目的。</br> 現在對于三宗的實力,蘇銘也算是有了一個清晰的認知,清虛道人作為昆侖道派的嫡傳,又是掌門的弟子,能接觸到許多外人不得而知的秘密。</br> 昆侖道派,一共傳承十八萬九千年,曾經也受到過佛魔兩宗的打擊,為此還封閉山門,不再出世。</br> 這世上,沒有永遠強大的宗門,但傳承古老的宗門總能夠憑借強大的底蘊東山再起,這便是最大的差別。</br> 直到三萬年前,修仙界的格局才真正穩定下來,形成了三宗共同執掌修仙界秩序的規則,雖說在這期間,三宗也曾發生過矛盾,但頂層卻是一直都紋絲不動,都是下面的后輩子弟在爭斗。</br> 這樣的格局,也有利于修士之間共同進步。在這三萬年里,昆侖道派的每一任掌教都要執掌昆侖千年,千年之后另立掌門,若掌門因故隕落,可重新遴選。</br> 昆侖道派位于昆侖山之巔,宗門之中有許多秘境,和小世界,其中有一處名為太清洞天的所在,許多宗門老古董都在其中潛修,三萬年來,誰也不知道太清洞天中隱藏了多少元神修士。</br> 不僅是昆侖如此,少林和魔教也同樣如此,昆侖山有太清洞天,少林寺有達摩院,魔教又無邊血海,這些地方都是前輩高人的隱修之地。</br> 此外,昆侖道派分為三脈七峰,算起來,差不多有兩千多名弟子,每隔五百年,昆侖道派都會開山門接引凡俗的修道種子。</br> 能入昆侖山潛修之人,無不是根骨資質福緣深厚之人,當然,也不是沒有例外,昆侖的長老們有時候也會游歷人間,偶爾也會碰到心儀的弟子,將其收入門墻。</br> “呼~”</br> 隨著接收的消息越來越多,蘇銘也感覺有些心力憔悴,看來他得重新估量一下三宗的實力了,自己要奪得那超脫之機,走魔化眾生的大道,注定與佛道兩宗是敵人,而魔門,或許是潛在的同盟者。</br> 而且,自己想要吞龍奪運,三宗不會眼睜睜的看著他奪取人運,定然會橫加阻攔,這一劫他逃不過去,注定要面對。</br> 此外,他當初剛剛穿越時就被人咒殺,或許就是三宗修士做的,那個人對爭奪國師之位的異類和妖魔鬼怪下手,定然是佛道兩宗的修士,但到底是誰,蘇銘也無法算出。</br> 他曾在欽天監演算天機,但即使他現在已經登臨元神之境,當他想要算出那人的跟腳時,也是如同云里霧里看不真切,仿佛天機被屏蔽了一樣。</br> 此人毫無疑問也是元神修士,不然他絕對不可能蒙蔽天機,只是人海茫茫,想要找到他又不知要耗費多長時間。</br> 未來的路,很長,自己必須加快腳步了!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