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一幕,蘇銘早有預(yù)料,龍氣有靈,他可沒有天真地認為能夠憑借借刀殺人就可以避開龍氣反噬,雖然他只是稍稍阻礙了一下李念,卻是讓他身死道消。</br> 而且,借刀殺人的手段也不難,想到這一方法的可不只會是自己,要是真能行得通的話,當(dāng)初大周橫掃天下之時,就不會受到玄鏡司的鎮(zhèn)壓,龍氣糾纏之下,因果注定,一旦動手,被龍氣侵蝕,不僅自己要遭殃,同門都要受到牽連,到時候想死都難,與其這樣,還不如死在戰(zhàn)場之上。</br> 面對龍氣的反噬,蘇銘不驚不懼,平平靜靜,識海之中,他的元神與大日如來法相相合,身后萬千舍利散發(fā)著梵光,充斥著大光明,大自在,大圓滿,大智慧之意。</br> 倏而,龍氣一動,化成一條條赤色小蛟撕咬而來,頓時,佛光圣氣凜然散開,形成一只大手,面對凌然下來的龍氣蛟形,鎮(zhèn)壓而下。</br> 時間與空間都仿佛凝固的一般,龍氣所化的蛟形頓時受到壓制,無法動彈,但困獸猶斗之下,赤色蛟龍剛猛暴烈,怒吼連連,拼命掙扎,爪子和尾巴并用,撕咬著,掙扎著,但在金色大手五指張開,五色光華繚繞如同一座大山,巍峨厚重,難以抵擋。</br> 龍氣有靈,面對危機,它們重新匯聚成赤色神龍,突破時空的束縛與巨掌斗在一起,龍身之上火焰燃燒,似要魚死網(wǎng)破。</br> “可惜啊。”</br> 如來法相立在識海之中,俯瞰萬物,面對龍氣的反撲,蘇銘輕嘆一聲,隨即調(diào)動元神之力,金色巨掌頓時化作一個囚籠將赤色神龍困在其中。</br> 若是當(dāng)初他剛剛擔(dān)任國師之時,他是萬萬不敢對齊王下手的,那時候的大周氣運強盛,太子和齊王身上的龍氣比現(xiàn)在強了不知多少倍,一旦出手,他恐怕立刻就會被龍氣反噬至死,或者,他還未出手,就會被大周氣運鎮(zhèn)壓。</br> 囚籠之中,赤色神龍鮮血淋漓,大片大片的龍鱗脫落下來,砸在地上,發(fā)出叮當(dāng)叮當(dāng)?shù)穆曇簟?lt;/br> 但現(xiàn)在,李念身死,人死如燈滅,他身上殘余的大周龍氣也消散大半,流散在天地之間,或是遁入九州,落到尚未發(fā)跡的草莽身上。</br> 這樣的龍氣,蘇銘絲毫不畏懼,即使再厲害,能有當(dāng)初神武帝放在他身上的大周國運強?當(dāng)然,他并未將這些龍氣消除,而是鎮(zhèn)壓在識海之中,這東西還有用,可不能浪費了。</br> ······</br> 太子李賢和齊王李念雙雙身死,帶來的影響是極大的,原本就衰頹的大周氣運雪上加霜,龍氣逸散大半,對天下各地草莽的壓制力越來越薄弱。</br> 一夜之間,又有無數(shù)梟雄揭竿而起,占據(jù)州縣。</br> ······</br> 秀玉宮。</br> 永安公主李婉兒跪坐在案前,運筆如飛,她正在為父皇祈禱,抄寫佛經(jīng),現(xiàn)在還不是出殯的時候,所以,直到現(xiàn)在,她都沒能去靈前參拜。</br> 神武帝生前對她極為寵愛,吃穿用度幾乎都是最好的,凡有所求也一應(yīng)允許,但李婉兒也是很懂事,從不提那些為難的事,也不恃寵而驕,反倒是善解人意,心思敏捷,經(jīng)常逗得神武帝哈哈大笑。</br> 雖然她喜歡普渡慈航,但她一直都埋藏在心中,除了貼身侍女小綠,沒有其他人知道。因為她知道,一旦此事泄露,她不會有事,但他卻要受到牽連,所以,一直以來,她都很小心的隱藏自己。</br> 此刻,李婉兒眼眶泛紅,嬌艷的容顏滿是悲戚,抿著嘴,一副倔強的模樣。神武帝一死,就帶著那個寵著護著她的人不在了,以后的路,她只能一個人走下去。</br> 忽然,她心中一跳,一種莫名的驚慌涌上心頭。</br> 此刻,她不知道的是,在她頭頂上,一條金色氣運神龍仰天長嘯,帝都上空因為太子齊王身死而逸散的龍氣紛紛涌來,被其吞噬。</br> 幾乎是剎那間,原本十丈大小的氣運神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迅速壯大,眨眼間就已漲到了數(shù)百丈,而李婉兒身上也在無形中多了幾分威嚴與高貴,這是根植在她血脈中的東西,此刻沒有了壓制,盡數(shù)被激發(fā)。</br> “吼!”</br> 帝都上空,一條金色神龍騰空而起,龍軀伸展,仰天長嘯,發(fā)出了自出世以來的第一聲。</br> 一時間,整個京城都聽到了這道龍吼,居民們紛紛從睡夢中驚醒,膽小者跪倒在地,祈求上蒼庇佑。</br> 太極殿內(nèi),群臣訝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覺得很是荒唐,齊王和太子之間相爭二十多年,誰也不服誰,可是誰也沒有想到,最終的結(jié)局卻是同歸于盡。</br> 現(xiàn)在好了,太極殿內(nèi)的士兵也不打了,暗衛(wèi)們見到李賢身死,重新隱匿于黑暗之中,沒了蹤影。</br> 被堵在太極殿外的士兵們聽到殿內(nèi)的廝殺聲停息,頓時慌了神,拼命轟門,但隨后,大門卻從里面被打開。</br> 現(xiàn)在跟隨齊王的士兵們從大殿內(nèi)走出,一語不發(fā)。等為首的軍管進入大殿,才看到里面的情景,頓時也不知所措。</br> 好在,這些人原本就是京城的禁軍,雖然手下的士兵是從邊軍輪換過來的,但軍官們卻仍舊是武將勛貴們,有了武將們的約束,這些聚集在太極殿外的士兵們也都嚴守軍紀,并未發(fā)生騷亂。</br> 到了這一步,再互相殘殺已經(jīng)沒有任何意義,大臣們反應(yīng)過來后,也在第一時間通知陳皇后,希望她出面主持大局,現(xiàn)在太子齊王身死,皇城中能做主的,只有她一人。</br> 慈寧宮內(nèi),剛剛得知消息的陳皇后如遭雷擊,整個人都恍恍惚惚的,她原本以為齊王將會登上帝位,但她沒想到僅僅只是隔了半個時辰,結(jié)局會變成現(xiàn)在這樣。</br> 一時間,她感覺就像在做夢一樣,先是神武帝突然身死,然后齊王與太子相爭,兩人同歸于盡,這其中的變故,讓她感受到了危險。</br> 陳皇后已經(jīng)當(dāng)了四十多年皇后,她很清楚,現(xiàn)在皇室是最虛弱的時候,她必須站出來穩(wěn)定朝局,否則,大周江山社稷不穩(wěn),將有傾頹之勢。</br> 于是,陳皇后收起哀榮,連忙前往太極殿主持大局。</br> 當(dāng)她來到太極殿,看到自己兒子的尸體,險些落出淚來,世間最悲傷的事之一莫過于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br> 好在,她知道現(xiàn)在自己不能露出疲態(tài),保持著威嚴,命宮女太監(jiān)們收斂太子和齊王的尸體,然后又命侍衛(wèi)們與禁軍一起打掃太極殿和殿外的廣場,收容尸體。</br> 做完這些,天已經(jīng)微亮,該百官上朝的時候了。太極殿內(nèi),只有太子一系的官員,其余的官員都在家中。</br> 經(jīng)過打掃,廣場之上已經(jīng)看不到血跡,但空氣中仍彌漫著淡淡的血腥味,漢白玉欄桿上仍有著刀劈槍刺的痕跡,地磚也多處破損。</br> 而蘇銘在鎮(zhèn)壓了龍氣反噬之后就出了京城,準(zhǔn)備在今日回歸帝都,現(xiàn)在,整個京城之中,出了玄鏡司暗衛(wèi)就屬京城外的十萬禁軍。</br> 如果他不回歸,玄鏡司群龍無首,肯定抵擋不了禁軍,到時候,一旦十萬禁軍被人操控在手,足以影響皇位更迭,到時候要想在插手,可就難了。</br> 皇城外,內(nèi)閣首輔張道之踏入皇城,敏銳地察覺到宮中的侍衛(wèi)換了,身上的盔甲也不一樣,他明白,昨晚宮中已經(jīng)發(fā)生了變故,就是不知道誰是最終的勝利者。</br> 太陽才剛剛升起,日出東方,綻放出火紅的朝霞,映照在宮中的琉璃瓦上,折射出瑰麗的光芒。</br> 沐浴著楊廣,滿朝朱紫緩緩進入太極殿,今天是先帝大行第三天,也是太子靈前繼位的時候。</br> 可是,當(dāng)群臣聚集之后,他們卻發(fā)現(xiàn),大殿上,既沒有太子,也沒有齊王,只有空懸的龍椅后豎立著的屏風(fēng)。</br> 這時候,那些不知情的官員們心中陡然升起一絲不詳?shù)念A(yù)感,而接下來大總管曹雨辰的宣告更是證實了他們的預(yù)感。</br> 太子與齊王因為太過于哀傷,已于昨夜病逝。</br> 這樣的消息,群臣當(dāng)然不會信,但也沒有人去戳破這個謊言,因為太子和齊王都死了,他們怎么死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現(xiàn)在天子之位空懸,已經(jīng)沒有了能壓服諸位大臣的繼承人。</br> 先帝的諸位皇子已經(jīng)就藩,即使群臣們定下繼任者,等他們趕到京城,最快也需要一個月的時間。</br> 放在以往,一個月的時間不算什么,但現(xiàn)在,大周正值危急時刻,遍地烽煙,各處叛亂不斷,如果這時候中樞為了天子之位爭論不斷,等一個月后,局勢惡化,誰也不知道會發(fā)生什么。</br> 當(dāng)然,也有人想到讓太子李賢的兒子繼位,但是太子當(dāng)初受到神武帝打壓,早年生育的皇孫大多病逝,現(xiàn)在年紀最大的也不過七八歲。</br> 如果真的讓皇太孫繼位,勢必會讓皇權(quán)旁落,主少國疑,大臣不附,百姓不信,這妥妥的亡國之道。</br> 一時間,群臣嘩然,議論紛紛。</br> 曹雨辰幾次肅靜之后,群臣才安靜下來,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他們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太子和齊王身死,朝中的齊王黨和太子黨自然就瓦解了,現(xiàn)在最重要的是穩(wěn)定朝堂,在接下來的帝位之爭中謀取到最大的利益。</br> 朝中黨爭消失,自然是好事,因此,群臣們將心思都放在先帝的下葬之事上,而帝位之爭則放在臺下。</br> 等到朝會結(jié)束,陳皇后心身疲累,回到了養(yǎng)心殿,這里還擺放著神武帝的靈柩。雖然她努力維持,但群臣的反應(yīng)還是讓她有些慌亂,更何況,太子齊王身死,這件事一旦傳遍天下,到時候局勢更加糜爛。</br> 但這件事根本就瞞不住,一時間,她也沒有辦法。</br> 就在此時,大總管曹雨辰從大殿外走進來,稟告道,“啟稟娘娘,國師大人回京了。”</br> 驟然聽到這兩個字,陳皇后還有些愣神,一時間想不起來,曹雨辰連忙上前,輕聲道,“國師執(zhí)掌玄鏡司,乃是先帝所封,道行高深,元神之尊,先帝在時,亦不敢怠慢,娘娘應(yīng)盡快拉攏,防止生變。”</br> 被曹雨辰提醒之后,陳皇后腦海里才浮現(xiàn)出關(guān)于國師的資料,定了定心神,連忙道,“快請。”</br> 蘇銘在內(nèi)侍的牽引下,穿過皇城,來到了養(yǎng)心殿,即使來過多次,他依舊對這里感到有些陌生。</br> 神武帝在世時,養(yǎng)心殿是大周的中樞,天子居所,彌漫著肅穆,威嚴的氣息,但神武帝死后,這里卻是透著滄桑,沉重的意味,仿佛帝國的余輝一樣。</br> 踏入內(nèi)殿之后,蘇銘一眼就看到了停在大殿中的棺槨和坐在案前的陳皇后,此時的陳皇后雖然鬢發(fā)斑白,眼角也有不少魚尾紋,但身形卻依舊窈窕,并無半點臃腫,面容姣好,頗有些徐娘半老之態(tài),雖然穿著素色宮裙,但依舊是雍容端莊。</br> “貧僧參見皇后!”</br> 在見到蘇銘的第一眼,陳皇后便只覺眼前一亮,很是驚訝,她沒想到,曹雨辰口中的國師居然如此年輕,如此俊秀,讓她驚嘆不已。</br> 在這之前,她從未見過蘇銘,只是從先帝口中聽說過,但如今一見,果真名不虛傳。</br> “國師辛苦了,快快請起。”</br> “謝娘娘。”說完,他走到神武帝的棺槨前,行了一個佛禮。</br> 不管以前他有什么樣的謀劃,但現(xiàn)在塵歸塵,土歸土,因果盡消,況且,他以為他死了就能一了百了嗎?</br> 活著,那些萬民怨氣奈何不得他,只能消磨他的壽數(shù)和大周的天命,可一但他死了,沒有天子龍氣護身,昔日他犯下的罪孽,將在陰司一一償還。</br> 而且大周龍庭已被他覆滅,他沒有了庇護之所,他身上纏繞著的業(yè)力與萬民怨念,將帶著他墮入深淵地獄,等償還了所有罪孽才會有轉(zhuǎn)世輪回的機會。</br> 即使現(xiàn)在陰司沒有秩序,但他身上的罪孽太沉重了,沉重到只要他進入幽冥,立刻就會墮入地獄。</br> 見到蘇銘行禮,陳皇后對他的感官更好了。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nèi)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jīng)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fēng)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fēng)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nèi)。</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