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刑亦難免
</br>
</br>正當她細細打量時,那少年仿佛察覺到了她的注視,把書冊一收,露出雪白的牙齒沖她一笑。 這一笑當真是清俊之極,卻原來還是個熟人。
</br>
</br>他頭戴逍遙巾,身穿著寬袍大袖,手拿卷冊,這張臉上笑意盈盈,雙眼清澈如鏡,正是那個她剛逃出慕容恪的軍營時,在官道上幫過她的青年。
</br>
</br>原來是他,楚思咧嘴一笑,轉頭向那兩個棹夫看去,果然,站在舟頭的是一個近二米的大漢,正是昔時給青年駕車的車夫。
</br>
</br>青年對她這種溫暖熟悉的表情有點詫異,回了她一笑后,慢慢的站起身來。 拂了拂衣袖,少年望著楚思朗聲道:“君從何處來?因何有點眼熟?”
</br>
</br>楚思一樂,暗暗忖道,我現在臉上戴了面具,唯一熟的也只是眼了,你這話倒是說得不錯。
</br>
</br>她心情極好,笑嘻嘻的答道:“吾從來處而來。 到于眼熟嘛,當年女媧造小弟時,與兄臺用的是同一塊泥巴,因為此故,每一世小弟見到兄臺,兄臺都會覺得眼熟耳,兄臺一開口說話,也盡是這兩句。 這幾百世都過去了,兄臺怎么沒有長進?”
</br>
</br>她這回答一出,眾人同時大笑,王羲之樂道:“此說卻是新鮮。 ”
</br>
</br>那青年更是哈哈大笑,樂得直拍大腿,不過他這拍大腿的方式也極妙,“啪啪啪”的脆響不斷,拍的卻不是他自個兒。 而是那個巨漢侍從地大腿。
</br>
</br>大笑中,兩舟已是并肩而行,青年興致勃勃的望著楚思,快樂的說道:“原來我和君有如此深的淵源。 既如何,何不結為兄弟?”
</br>
</br>楚思先是一怔,馬上深深一揖,朗聲叫道:“楚田見過哥哥。 ”
</br>
</br>青年大樂。 笑道:“我叫司馬岳,字世同。 今年十九歲,弟可以記得了。 ”他這一說,楚思這才記起,自己還沒有報年歲便叫了他哥哥了。 她回過神來,也是一笑,補充道:“小弟今年十七歲。 ”
</br>
</br>“無妨無妨,你既叫了我哥哥。 這年歲便不重要了。 ”司馬岳呵呵笑了起來。
</br>
</br>“確是如此。 ”王云在旁邊笑道:“沒有想到,這臨時一動的乘舟夜行,居然還遇到了這么多志同道行的人。 各位,湖風可好吹否?”
</br>
</br>“哈哈哈哈。 ”回答他的是,是一陣大笑聲。
</br>
</br>只是在笑聲中,楚思注意到,司馬岳有意無意地避開了王云的目光,不止是他。 連王羲之在內,看向王云地眼神中,總會閃過那么一抹半抹的嘆息。
</br>
</br>舟排已到中游,水勢也由開闊平穩轉為激流,兩岸青山林立,猿啼不已。 這其中還伴著陣陣虎嘯。 舟排下是湍急的河流,河水打著旋,伴著風聲嗚咽,在銀燦燦的月亮下。 剛才還溫柔之極的波濤添了幾分猙獰。
</br>
</br>風聲,水聲,獸鳴,**在一起,讓楚思的心中多多少少生了一分懼意。 她緊緊的握著棹,反復地對自己說道:我是武林高手!我是高來高去的武林女俠,我這么了不起的人怎么能害怕呢?
</br>
</br>這樣一想,心情果然好了很多。
</br>
</br>不一會,楚思看了看那些容色不變的名士們,不由又想道:我在后世。 就算有這個機會乘舟夜游。 怕也沒有這份風雅,沒有這么多名士相伴。 更重要的是。 誰不定這些人中哪個大筆一揮,我就名留千古了。
</br>
</br>想著想著,楚思已由有點懼意變成了豪氣大生。
</br>
</br>其實,現在所走的河水雖然說是變得湍急了,卻因為水面依舊開闊,也沒有礁石之類。 這一段路依舊走得無驚無險。 夜風習習,眾人仿佛在欣賞天地間的美景,除了持棋手談的幾個人外,其余地人都在打量著四周的景色,望著天上的明月發呆。
</br>
</br>這****無比的漫長,楚思一直警惕的看著四周,劃著棹,生怕自己一個小小的失誤,弄得舟上地兩位名士落入了水中。
</br>
</br>當太陽冉冉從東方升起的時候,武昌城的城池也遙遙出現在視野中。 她輕吁了一口氣,劃著排向碼頭靠去。
</br>
</br>碼頭上站了百十來人,看到他們的到來,全部舉目望著。 楚思下棹如飛,舟排如箭般沖向河岸。 看到她這個動作,唐陽延呵呵笑道:“心木究是年少,已懼矣。 ”
</br>
</br>楚思臉一紅,她也不遮掩,點頭答道:“正是懼矣,需修養個七八日,才敢再做此乘舟夜游之舉。 ”
</br>
</br>唐陽延和王云同時哈哈大笑,王羲之在后面跟著朗聲笑道:“那還不算懼。 此等事,一生做一次足矣。 ”
</br>
</br>談笑中,碼頭上的人越來越清晰。 碼頭上停著七八輛馬車,馬車雍容,車旁的侍仆也衣履光鮮,在他們的身后和旁邊的高坡上,或蹲或站著七八十個看熱鬧的百姓,這些百姓衣衫破舊,表情木然。
</br>
</br>眾人的笑聲剛一止,王云便慢慢地站起身來。 他地動作緩慢而從容,先是整理一下頭冠,再整齊一下寬袍。 楚思納悶的看著他,暗暗忖道,怪了,他這動作怎么看起來有點壯烈?
</br>
</br>“砰”地一聲輕響,舟排靠上了碼頭,王云率先地走了上去。 楚思把棹放好,正準備跟著上岸時,唐陽延輕輕的搖了搖頭,扯住了她的手。
</br>
</br>王云的背挺得筆直筆直,楚思從后面看不出他的表情,但從他的步伐看來,此時的王云一定是板著臉。
</br>
</br>她奇怪的看向眾人,眾名士都站在她身后,舟排靠上了碼頭,也沒有一個人上岸而行。 任由王云穿過圍觀的眾人,獨自向岸邊走去。
</br>
</br>當王云走到離碼頭已有三百米的荒原時,他驀地站住了。 他慢慢的轉過頭來看向眾人,忽然朗聲道:“諸公,南面稱王之樂,今云獨享矣!”
</br>
</br>他明亮的目光掃視過眾人,忽然仰天長笑起來。 他的笑聲蒼涼而悲壯,盛滿著無奈。 大笑聲中,王云的喝聲遠遠的偉出:“方今之世,大智大慧者,也僅免刑焉。 哈哈哈哈。 。 。 。 ”
</br>
</br>大笑聲中,楚思忽然“啊”地輕叫出聲,只見官道上,幾個黑衣人騎著快馬迅速的奔來。 走在最前面的那個黑衣人,在離王云還有二百來米的時候,便把系在一旁的弓箭,對準了王云。
</br>
</br>楚思的驚叫起一起,那箭一聲長嘯射了出來。 轉眼間,只聽得“卟”地一聲脆響,王云的笑聲戛然而止!他的胸口上,正正的插著那只長箭!
</br>
</br>“啊啊,殺人了,殺人了啊。 ”尖叫四起中,碼頭上的從閑散人慌亂的向四周竄去。 可是楚思這一群人,除了她發出一聲驚嘆外,便再無聲音傳出。
</br>
</br>一股鮮血噴涌而出,王云踉蹌的向后退出幾步,“撲通”一聲栽倒在地。 看到他倒地,陽延急叫一聲,匆匆的跳上岸趕了過去。 楚思跟在眾人之側也趕到了王云的身邊。
</br>
</br>此時的王云,雙眼緊閉,臉露冷笑,竟是已斷了氣。
</br>
</br>幾個黑衣騎士這時已跳下馬,也趕到了他的尸體旁。 細細的對他看上幾眼后,幾人同時退后一步,對諸人說道:“諸公,他的尸體我等需帶走。 交驗完后唐公可以來斂尸了。 ”
</br>
</br>唐陽延此時一臉的悲憤,聽到黑衣騎士的話后,他長長一揖,朗聲道:“多謝。 ”
</br>
</br>幾個黑衣人點了點頭,站到一旁。 眾人在王羲之的帶領下齊齊向王云的尸體一揖,一揖作罷,歌聲同起:“生死修短,豈能強求?予惡乎知悅生之非惑邪?予惡乎知惡死之非弱喪而不知歸者邪?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蘄生乎?”聲音悲涼,遠遠的傳了開來,直震四野。
</br>
</br>整齊的歌聲一止,四個黑衣人把王云的尸體搬起來轉身就走。 楚思呆呆的望著隨著他們的移動,而留下一路的血跡。 喃喃的問道:“這是為什么?”
</br>
</br>她呆呆的轉過頭,又問道:“這是為什么?”
</br>
</br>幾聲長嘆傳來,唐陽延走到她身后,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低聲道:“他這樣的死法,已經算是頂頂好的了。 大伙陪他乘舟夜游,現在又得以保留全尸,已經算是很好的了。 如我等,只怕還不會有這么好的福氣。 ”
</br>
</br>****
</br>
</br>注:南面為王,出自《莊子》,也就是死的意思。</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