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毛片免费看-欧美 日韩 人妻 高清 中文-一本色综合亚洲精品88-加勒比无码一二三区播放-亚洲欧美精品av在线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一区-日本三级日产三级国产三级-暴躁老外玩minecraft-日韩欧美亚洲一区二区四季

第二十八章 無處話凄涼(下)1

    ,后宮如懿傳(全6冊) !
    嬿婉的身后,是一重又一重宮門深鎖之聲。雨打梨花深閉門,她合該長長久久,如一株寂寞青苔,茍延殘喘于這不見天日的地方,老死其中。
    她太知道自己的身體,日復一日的咳喘,幾乎已經耗盡了她所有的健康與精氣。仿佛一張薄而脆的蛛網,再經不起一點點的風吹雨淋。如懿立起身,走到古舊的樟木箱子邊,起開沁手生涼的銅鎖,取出一張小小的帕子,湖藍色綾絹上,繡著一朵小小的四合如意云紋。她并無猶豫,在白晝點亮了蠟燭,將絹子焚上。火舌卷得很快,一下一
    下躥上來,舔著綿軟的絹子,很快化作灰燼。
    如懿的面色平靜如澄藍湖水,“凌云徹,我這一生,能謝你的,也唯有如此。愿你來生相知,去一處平安喜樂的境地,福澤一世。”
    容珮淡然看她燒完,將灰燼用紫銅屜子攏起,走到庭院中,揚手撒去。
    如懿聽見自己的聲音,清晰而決絕,催促容珮,“快!”
    容珮沒有哭,將一把小小的匕首從懷袖中取出,交予如懿手中。她舉起匕首對著窗外的日光一照,鋒刃上閃著幽藍光芒,的確是一把利刃。
    她無言,輕輕微笑,恬然自若。她望著容珮,低聲道:“我一死,你便可以離開。容珮,若是能出去,定要好好活著。”
    容珮重重點頭,“奴婢伺候您上路。”
    如懿眸光輕轉,落在繡架上只繡了一半的花樣上,那是開了一半的青色櫻花,在雪白輕紗上無憂無慮地盛放。還有,還有翻了一半的《墻頭馬上》,一出唱不完的悲歡離合。
    如懿輕嘆,憂思重重,“也不知這些,能不能保全我的永璂?”
    容珮點頭,神色堅定而安寧。
    如懿微微一笑,再無留戀。她舉刀向胸,刃沒至柄。動作很快,手起刀落,只覺得胸口深涼,并無太多鮮血濺出。
    如懿仰起臉,窗外日光正盛,一朵,一朵,如盛開的大片木棉,灼熱甜香。她在痛楚的蔓延滋生里,忽然憶起一點從前。
    晴朗的日光下,滿是濃蔭翠翠,新開的桐花絳紫雪白,散落清甜滋味。他置身于花葉下,清雋容顏上有笑容明耀,等著她,緩緩走近。
    她渾然不記得,那是什么時候的事,是真切的往事,還是縹緲的虛幻?
    但,那一定,是他和她的最初。曾經的思念如漫天清寒的冰雪,深入骨髓,可天明日光照耀,只能看著它混同塵埃,污濁地化去,一無所有。
    如懿輕輕笑著,在碎裂般的痛楚中,停止了呼吸。
    容珮一直跪在如懿身邊,面上無一絲悲傷之情。她見如懿微微仰首,向著殿外風生簾動之處,笑意柔和。她半瞇著眼睛,不知是在回避七月流金的日光,還是在享受它熱情的不會因人而異的照拂。
    容珮想,這樣半瞇著眼,大概是死不瞑目。
    一定怨恨許久,也曾企盼許久。但,求不得,卻也只能逼著自己放下。
    容珮想了想,取過繡架上如懿常用的一把銀剪子,她沒有絲毫猶豫,將它的利口橫過自己的脖頸。
    有鮮紅的血液噴濺出來,飛濺在發黃陳舊的帷帳上,像一朵朵紅梅凄然綻放。她低聲道:“奴婢來陪您……”
    腦海中所有的記憶,停留在她遇見如懿的那一日,她是低賤的奴婢,在圓明園被差役了許多年,忍受了太多的責打與凌辱。是如懿,于輦轎之上俯視她,將她從塵埃泥濘里撈起。
    她不過是一介奴婢,能回報的,唯有生死相隨。
    那一刻,翊坤宮內真是安靜,所有生命的氣息都靜止了,自然也無人聽見海蘭匆匆推門而來,切切呼喚著:“姐姐,等等我。”
    如懿的死訊傳到養心殿內,皇帝午睡乍醒。新晉的嬪妃笑靨如花,溫順妥帖地伺候著他起身。他摸了摸那個女人的臉,卻想不起她的名字。
    不要緊,只要是年輕的、新鮮的、柔嫩的身體,都能撫慰他對于衰老將至的恐懼。何況這些女子,都有著豐盛的笑意,永遠只對他綻放,任他輕易采擷。
    是進忠進來回稟的,他的口吻,和死了一只螞蟻并無二致,他說:“翊坤宮娘娘自裁了。”
    不知怎的,皇帝一直記得進忠那時的語調,尖尖的,細細的,像劃破光滑錦緞的舊剪子,一劃,又一劃,鈍鈍的,帶著銹跡。皇帝莫名就覺得厭煩。
    身邊的女子依偎著他,嬌聲驚呼,“啊呀!死也不好好選個日子,偏在中元節的前一日,真是死了也不讓人安寧。”
    因是皇帝跟前的新寵,進忠賠笑道:“小主說得是,得請寶華殿好好做場法事才好呢。”
    皇帝無言,腦海里,心尖上有一陣深邃的痛楚,只盤旋著無數個念頭:她死了?她真的死了?就這樣,走在他的前頭,沒有半分留戀,還是,寧死,她都不愿與他再生活在同一座紫禁城里?
    這樣的念頭刺著他,又銳又痛。他心煩意躁,卻難掩心底一重重失望,和那根本無從躲避的痛楚。
    那女子還在嚶嚶抱怨,進忠道:“皇上,請旨,該如何處置?”
    他答非所問,“翊坤宮之人,為何自裁?喚容珮來,朕要問一問。”
    進忠微微遲疑,還是道:“翊坤宮娘娘得肺癆已久,久病纏身,大概生無可望。至于容珮,業已殉主。”
    皇帝微微張了張嘴,嘆息道:“她走得不算孤單。”
    身邊的女子語氣輕誚,鄙薄之意昭然若揭:“烏拉那拉氏舉動瘋迷,病勢日劇,驟然離世,實在福分淺薄。皇上切勿為她傷心。”
    傷心么?當然是,可他不慣在面上表現出來。
    進忠走近一步,恭敬請示:“皇上,翊坤宮娘娘身份尷尬,喪儀不知如何處置?”
    那女子還在喋喋不休,大約是仗著皇帝寵幸,愈加放肆,“皇上,嬪妃自裁可是大罪,這是烏拉那拉氏公然羞辱您啊。”
    皇帝再也忍耐不住,低喝道:“滾出去。”
    那女子怔了怔,還未反應過來,眉眼觸及皇帝的冷然,才生了懼意,也不敢哭出聲,趕緊縮著身子出去了。
    這一番倒是意外,連進忠也不曾想到,他只能更低眉順眼,聽皇帝吩咐。
    皇帝凝神片刻,再睜開眼時,眼底已經發紅,“朕本意予以廢黜,終存其位號,已格外優容。可是她寧愿自裁,寧愿這樣離棄朕,決絕如此……”
    進忠小心翼翼:“皇上,翊坤宮娘娘生前公然斷發,頂撞皇上,是否還要按皇后喪儀來辦?”
    皇帝的聲線有太多不甘與傷神,竟有幾分嘶啞了:“烏拉那拉氏……她一定很不愿意做朕的皇后。”
    進忠立即接口:“那就按庶人禮儀來辦?”
    皇帝的眼神不知停在何處,“罷了,喪儀就按皇貴妃之例辦吧。喪葬事宜,一切從簡。永璂呢?讓永璂回去視喪,陪她最后一程。”他想一想,“她生前與純惠皇貴妃交好,也不必麻煩,置于一處便好。”
    進忠答應著,正要離開。皇帝忽然喚住她,“翊坤宮之人自裁前,見過什么人?”
    進忠躊躇片刻,賠笑道:“皇上,皇貴妃去看過翊坤宮娘娘,送去一些補身之物。其余再沒別的了。”
    皇帝不作聲,卻分明看清了進忠眼底的那絲猶豫,“朕知道了。愉妃與烏拉那拉氏親厚,喪儀的一切事宜由她安排就是。”
    進忠一震,立刻道:“是。只是愉妃娘娘剛剛喪子不久,立刻管事怕是力不從心。宮里一直是皇貴妃主事……”
    皇帝似乎不耐煩:“愉妃若是不成,還有穎妃呢,也可以幫襯。再去傳旨,容嬪晉為容妃,享貴妃禮,與愉妃一同照顧永璂。”
    進忠連連答應著退出去辦差事了。皇帝一言不發,只是看著進忠的背影,手指輕叩在紫檀桌上。
    不過須臾,他便吩咐身邊的太監進保,“去喚李玉回來,朕要他伺候。”靈堂就設在翊坤宮里,要不是宮門口的一溜白紗燈籠,真看不出里頭正在辦喪儀。皇帝吩咐了一切從簡,如懿生前又極盡失勢,再加之十七阿哥初生,嬿婉反復叮囑不可有哀樂嚇著了他。如此,就算有穎
    妃和剛晉位為容妃的香見幫襯,海蘭能在喪儀上所做的主,也實在不多。
    不過,人少也好。于海蘭而言,更能清清靜靜地陪著如懿多一些時候。海蘭這般沉默跪守在靈前,燒著紙錢元寶等物。火舌貪婪地吞著那金紙銀紙的元寶,也照亮著海蘭蒼白至極的面孔。喪子之痛已經奪去了她半條性命,相伴數十年的姐妹離世,更是將她折磨成了行尸走肉
    。
    海蘭燒完手里最后一把元寶,凄惶道:“姐姐,說好了要等我回來的,你怎么說了不算話。明明答應了的,一句話,一個字都要當真。你卻食言了。”
    沒有人回應她,可以回應的那個人,早已躺在了棺木中,生氣全無。巨大的悲痛將她擊打得無法起身,匍匐在地,發出嗚咽的悲泣。
    良久,有人緩步進來,伸手扶住了她,“愉妃姐姐,你要節哀。”
    是婉嬪的聲音,海蘭緩了片刻,才能說話,“哀莫大于心死,還如何節哀?”
    婉嬪素來心善,環顧四周,輕輕嘆氣,“你瞧這宮里的人情冷暖,翊坤宮娘娘到底還沒被廢后呢,居然只有我和你來。”
    海蘭淡漠道:“穎妃在外頭主持大局,容妃去陪著十二阿哥了。慶妃膽子小,來轉了轉就走了。其他人都礙著皇貴妃的面子和皇上的震怒不敢來。”
    婉嬪點點頭,跪下將地上元寶和紙錢的灰屑攏了攏,柔聲安慰,“能來的都是對娘娘真心的。”
    海蘭頗有幾分奇怪,“婉嬪你素日最膽小,怎么也來了?”
    婉嬪低首,像是被觸動了不堪回首的往事,含著羞愧與不安,膝行上前,磕頭三下:“我欠了娘娘的,只怕這輩子都還不了了。”
    窗外風聲嗚咽如泣,海蘭出神片刻,自言自語道:“要還,總是能還的。”窗外風聲嗚咽如泣,皇帝失神地坐著,也不知過了多久。天光明亮得很,可皇帝還是覺得身上寒浸浸的,明明是夏日炎炎啊。七月盛暑,怎會有涼意襲人呢?大約,大約真是殿內的冰供得多了些。皇帝伸
    出手,摸著眼前一支玫瑰簪子。
    那是一件舊物了,戴著它的人一定很是愛惜,常在青絲間廝磨,才會有這般光潤。
    進保遞上一盞清茶,“皇上,您看了這簪子很久了。”
    皇帝點點頭,“她走的時候,唯一的佩飾就是這支簪子。這,是朕很久以前送她的。”
    進保輕聲喚,“皇上。”
    皇帝似乎沒有聽見,仍是摸著簪子把玩,“她這是什么意思呢?對朕怨恨已極,卻還戴著這支簪子。”皇帝的眉心曲折漸深,那疑惑盤旋在他心頭,甚是難解。進保不知該如何去勸。翊坤宮喪儀,皇帝沒有踏足一步,穎妃主持寶華殿超度之事,皇帝也不過問。按理說,他該是厭棄極了烏拉那拉如懿。可為
    何,卻偏偏拿著這支簪子,不言不語,不飲不食?
    進保自知勸不得,只能兀自焦急,直到外頭小太監通報皇貴妃到來,他才輕輕舒一口氣。或許皇帝,愿意聽一聽皇貴妃的勸說。
    嬿婉進來時,已不見皇帝手中把玩的簪子。她的腳步輕快,全然不像一個剛生育的女子,反而像是一只游蕩花叢的蝴蝶,以最美的姿態翩躚。
    嬿婉輕盈請安,皇帝微笑著吩咐她起身,早已沒了方才的愁云慘淡。
    嬿婉侍駕多年,與皇帝也是親近,便在榻邊坐下,傍著皇帝的手臂絮絮訴說。不過是宮里的一些瑣事,皇帝興致不大,有一耳朵沒一耳朵地聽著,嘴上應付:“你是皇貴妃,后宮的事你自可做主。”
    嬿婉得了這一句,心思稍定,這才露出幾分關心情切之意,“剛去姐姐的寶華殿看過了,穎妃頭一回主持這樣的大事,實在有些緊張。”
    皇帝何等精明,只等著她說下頭的話,便也淡淡的:“那你可教導她些。”
    嬿婉伸手在皇帝肩上輕輕捶著,甚是體貼。等皇帝舒坦些許,方才柔聲細語道:“臣妾也是心疼穎妃妹妹,既要主持喪儀,還要回去照顧璟妧,實在辛苦。”
    皇帝倒是心疼嬿婉,閉目養神,口中應著:“那也沒有你辛苦。這幾年接連產子,又要親自照顧。”
    這一語倒惹起了嬿婉的傷心事。她手中動作一緩,順勢伏在了皇帝膝上,哀嘆不已:“唉,臣妾想著,雖然璟妧是臣妾的長女,但自幼不曾和弟妹一塊兒相處。如今璟妧也大了,未免手足情誼淡漠……”若不提,這些都是舊事了。可個中緣由,皇帝是再清楚不過的。嬿婉生育七公主璟妧之時,正是生母慘死、自己地位不保之際,所以這個女兒一直養在穎妃膝下。而穎妃雖然是養母,但一直不曾生養,對
    這個養女愛得跟眼珠子似的,照顧得無微不至。且穎妃的性子素來不與如懿、嬿婉兩派來往,只與自己一般出身蒙古的嬪妃親近,自成一派,將七公主護得極緊,連生母都甚少見到,更無半分母女之情。
    今日嬿婉的話說得如此明白,皇帝也知道了,“你想接璟妧回去?”
    嬿婉也不掩飾心跡,倒是一副慈母的關切情懷,“璟妧那孩子自小只和穎妃親近,對臣妾一直淡淡的。臣妾想,不如讓璟妧在臣妾那兒住一段,也好彼此親近些。”這話她沒有再多說,因為皇帝也知道,接走七公主,等于剜了穎妃的心頭肉,她是斷斷不肯的。然而嬿婉的淚已經涌了出來,啜泣不已,“皇上,璟妧到底是臣妾親生的,臣妾實在掛念。每每午夜夢回,想
    到她不在身邊,真是心痛……”
    或許解鈴還須系鈴人吧。皇帝也不多言,只道:“那就讓璟妧去你那兒住一段日子。若是她住得慣,就留在你身邊吧。”
    嬿婉大喜過望,忙忙周全了禮數便退出了養心殿。她一壁吩咐了王蟾去咸福宮接七公主,一壁打發宮女回去將永壽宮的側殿整理出來,供七公主居住。
    春嬋笑吟吟道:“等七公主一回來,幾位阿哥公主都養在小主膝下,那可真是團圓了。”
    嬿婉微微得意,“為了璟妧的事本宮求了皇上多年,難得皇上今日竟痛快答允了。”
    春嬋奉承道:“烏拉那拉氏一死,您就是后宮第一人,皇上自然尊重您的意思了。如今七公主就要回到小主身邊,小主事事圓滿,再沒有不順心的了。”
    嬿婉面上的得意一閃而過,卻未肯說出來。斗了那么多年,最后烏拉那拉如懿竟是自裁死了,真是無趣。這般無用的敵手,為她枉費多年,真是冤哉冤哉。不過她一死,這后宮便真是自己的了吧。
    數十年光陰流轉,誰能想到曾經全無家世的小小宮女,竟會成為宮中位同副后的皇貴妃呢。自然,沒有正后,副后亦是等同于皇后了。等三年喪期滿,安知坐于鳳座之上的人不是她呢。
    心思懵懂間,仿佛已是身著鳳袍的自己立于萬人中央,接受如山朝拜。然而眼前幾個人走過,卻只是草草行禮,毫無尊敬之意。
    這種冷漠,讓嬿婉無法承受,即刻變了容色,“站住!見到本宮怎不行禮?”
    為首的正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香見,她冷然道:“我是我行我素慣了,向來沒規矩的。”
    嬿婉氣結,看著香見身后兩個蒙古嬪妃,恪貴人與恭貴人,喝道:“那你們呢?”
    二人互相看了一眼,大約覺得的確失禮了,才道:“咱們跟著容妃娘娘走得快,所以……”
    嬿婉冷笑:“所以行禮草草,果真眼里沒有本宮了。”
    恪貴人與恭貴人有些尷尬,香見攔在前頭道:“咱們趕著去翊坤宮給主子娘娘磕頭,顧不上對皇貴妃的禮儀,也不必見怪。”
    嬿婉似乎不相信地重復了一句:“主子娘娘?”
    香見正色道:“皇上并不曾廢后。翊坤宮娘娘,自然就是咱們嬪妃們的主子娘娘。”
    這下連春嬋都忍不住了,忙為主子出頭,回嘴道:“荒唐!她不過以皇貴妃禮下葬,算得什么主子娘娘?”
    香見見主仆這般色變,反而氣定神閑地笑了。她的目光如清冷碎冰,劃過臉龐時嬿婉都能察覺那種森森寒意。香見一字一句道:“就算如此,那也是我們心里的主子娘娘。皇貴妃,你可不是。”香見話音已落,兩位蒙古貴人也無半分勸阻之意,顯然在她們心底,是認同這句話的。嬿婉心底的怒火已經嗞嗞燒了上來。她知道香見的性子執拗,皇帝都少悖她意思,便挑兩個貴人說話,“容妃無禮,你
    們也要效仿么?”
    恭貴人重施了一禮,不卑不亢,“穎妃娘娘主持主子娘娘喪儀,我等蒙古嬪妃,自然追隨。告退了。”
    眾人再不言語,低首告退。
    嬿婉氣得發怔。她幾乎不敢相信,這是她人生最得意的時候,多年勁敵已死,生子攬權,居然被一個有寵無子的嬪妃頂撞不算,連主位都算不上的貴人都敢不將她尊若神明。真是要反了!春嬋見她轉瞬間臉色數變,知道是氣惱到了極點,忙忙勸說道:“小主,小主,您別生氣。看來這些蒙古嬪妃都追隨穎妃,您奪回七公主是對的,正好挫挫穎妃的銳氣。叫她們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后宮之主。
    ”
    是了,這才是癥結所在。嬿婉沉住氣,一言不發,徑自往永壽宮去。
    算著時辰,穎妃忙碌于寶華殿和翊坤宮兩頭,自然無暇顧及七公主,而區區宮人,攔不住王蟾勢必為她接回女兒的氣勢。待得穎妃知道,早就木已成舟了。
    嬿婉這么盤算著,已到了永壽宮外,一進宮門,便聽到了七公主的吵嚷聲。到底是親生女兒,這么多年分離,嬿婉心疼不已,上前就摟住了七公主,喚道:“璟妧,璟妧。”
    璟妧乍見她來了,嚇了一跳,勉強叫了一聲“令娘娘”,便又掙扎著道:“我要回去,我要回去!我住在咸福宮,不是永壽宮。”
    小小一個人兒已經半大,力氣不小。嬿婉珠翠滿頭,綾羅絲滑,一時有些抱不住她。
    嬿婉滿口價哄著:“好孩子,我是你額娘,聽額娘的話,額娘疼你。”
    璟妧怔了片刻,細細打量著她,深吸了一口氣。嬿婉以為孩子心思轉動,正要再柔聲勸說,不想璟妧肅然朗聲:“不,我要回去。我額娘是穎妃,不是你。”
    春嬋在一旁忙不迭地勸著哄著:“七公主,小主才是您的親生額娘啊。”
    璟妧的面色漸漸冷下來,略帶稚氣的白嫩臉龐上露出與年齡不符的沉著與冷靜,她的口吻是決斷的,不容置疑的,“不是,不是,我是穎妃的女兒。”
    若是璟妧撒氣撒潑,嬿婉都不會在意,小孩兒嘛,哄哄嚇唬幾回便好了。可是偏偏,這孩子的神情明白無誤地告訴了她,她都知道,都明白。
    有寒意從骨血里沁了出來,這個孩子,已經在截斷她試圖聯系起來的母女血脈之情。
    真的是來不及了么?后宮尚未完全馴服,連親生女兒都要遠離自己,背叛自己。
    這個念頭瞬間點燃了她的血液,那燃起的火焰幾乎燒噬著她身體的每一寸,讓她焦灼、痛苦,以致怒不可遏。
    嬿婉的手離開了懷中的女兒,居高臨下一般,冷然道:“這孩子,這般不服管教。”
    春嬋被她的神色嚇到,趕緊道:“七公主還小,又一直沒在小主身邊,慢慢就好了。”
    嬿婉不耐煩在宮人們面前露出下風,便順水推舟道:“也罷,先安頓她住下,和弟妹們親近親近,也好讓她知道,她是從誰的肚子里出來的。”
    當下,王蟾趕緊拉過了璟妧,殷勤道:“對對,七公主的屋子收拾好了,奴才帶您去瞧瞧。”
    七月中旬的風,帶著酷熱的暑氣掃上了面龐。輕飄的裙角被傍晚的風輕浮地拂起,嬿婉深深吸了口氣,將那如血殘陽,留在了身后。
    穎妃得知消息時,已是掌燈時分。她從翊坤宮回到咸福宮,正要梳洗更衣來抵去一日的辛苦,卻立刻被心急如焚的宮人們圍住,告知她七公主被接去永壽宮的消息。
    穎妃心底最軟弱處被人一刀刺中,幾乎是瞬間失了方寸,喝道:“為什么不早來稟告?”宮人們嚇得跪了滿地,抖衣瑟瑟。穎妃看著眾人畏懼不已,才稍稍恢復了幾分理智。是啊,一有皇帝的準許,二有皇貴妃之尊,三則也是最重要的,自己在翊坤宮主持喪儀,一旦如此刻般亂了方寸,要承
    受失禮之罪的也只有她自己了。
    可是璟妧,她怎能奪走璟妧?
    沒有人知道這個孩子對于穎妃是多么重要。從她抱回嬰孩開始,從璟妧軟軟的小身體,紅通通的面孔在她懷里那一刻開始,她就把這個孩子視作了自己的親生骨肉。
    大約是天意不許,雖然得寵多年,穎妃從未有過自己的親生孩兒。便是一同出身蒙古的妃子,也無人有生育之能。對于一個有寵無子的女子而言,自小養大的孩子,是多么重要。一句心頭肉,也不為過。
    真的,不是為了權勢依靠,而是她真心愛著那個孩子,那個在空落落的紫禁城與她相依相伴的孩子。是了!就算嬿婉是璟妧的生母又如何?嬿婉素來看重兒子,璟妧的出生又未能為她挽回彼時頹勢,她又怎會如自己這般愛惜。璟妧的第一次笑,第一次牙牙學語,第一次學步,第一次風寒發熱,都是她陪
    伴在側,一一照顧。那個親娘,又在做什么呢?謀算?毒害?媚寵?不,這些都叫她看不起。
    她親手養大的孩子,怎可回到那樣的生母身邊去?穎妃的思緒瘋狂地旋轉著,腳下已經跌跌撞撞奔了出去。花盆底礙事,被她一腳踢開,只著白襪奔跑。此時一眾蒙古嬪妃都得到了消息,趕來慰問。見她這般失態奔出,為首的恪貴人、恭貴人嚇得不知所
    措,只好本能地攔住了穎妃。
    穎妃眼里哪有她們,徑自喊著“我的璟妧,璟妧啊”。宮女們苦苦哀求,恪貴人先勸道:“有皇上允準,娘娘哪里能帶回公主?”
    恭貴人見事倒明白,立刻指出癥結所在,“定是皇貴妃忌恨娘娘為翊坤宮娘娘主持喪儀,才要奪走七公主。”
    穎妃發狠道:“那又如何?就是本宮與咱們這些蒙古姐妹在翊坤宮娘娘與皇貴妃之間從不偏私結黨,皇上才格外器重,又怎會因此怪罪?”
    恪貴人怯怯道:“總不是因為翊坤宮娘娘自裁,皇上氣昏頭了吧?”
    穎妃氣得連連頓足,忽而心念一轉,厲聲喝道:“皇上是生氣還是傷心,誰知道呢?再說翊坤宮娘娘是不是自裁還是兩說呢。誰知道是不是被那位所殺,翊坤宮娘娘死前可是見過那位的!”
    一眾蒙古嬪妃都驚呆了,不覺面面相覷。不知誰輕聲嘀咕,“啊!這話可不敢胡說啊。”
    怎么會是胡說?
    當日的情形再度浮現于眼前。
    穎妃執著璟妧小小的手,看著嬿婉得意而出,而那不久,便得到了翊坤宮烏拉那拉氏自裁的消息。
    模糊的念頭隨著心痛越來越清晰。是了,一定是魏嬿婉殺了烏拉那拉氏。便不是親手所為,也一定是她所逼殺的。一定是!
    到底是恭貴人心思細些,低聲道:“這話也未必是胡說,我已聽到不少風言風語。”
    穎妃被奪女之痛燒得容顏扭曲,厲聲道:“我帶著璟妧進的翊坤宮,翊坤宮娘娘剛氣絕不久,而皇貴妃前腳剛離開!”
    恪貴人一張俏臉雪白,“娘娘,就算我們有蒙古諸部作靠山,您這樣公然詆毀皇貴妃,也是不成的呀!”
    穎妃滿臉是淚,掙扎著道:“本宮不管!本宮只要自己的女兒!”這一聲哭,眾人都靜了下來。蒙古諸嬪妃只有穎妃養了一個女兒,這位公主對她們干系極大,嬿婉這般奪女而去,不止昭顯她在宮中的權勢如日中天,更是不將蒙古放在眼里。而這一切倚仗,不過是皇帝
    的寵愛,兒女的依靠罷了。
    正僵持間,一個纖瘦的身影緩步踱進。她的語調低沉而柔微,卻擲地有聲,“詆毀?這些話宮里好多人都在傳呢。”
    眾人忙行禮道:“愉妃娘娘。”
    海蘭柔聲道:“都起來吧。”她走近穎妃,貼近她耳邊低語呢喃,“知道你的孩子被搶走了,我是來幫你的。”
    恪貴人面上閃過一絲不信,海蘭失了曾經皇后的依傍,失子,無寵,她還有什么?
    海蘭似乎是猜到了諸人的心思,輕聲道:“在這個節骨眼上帶走七公主,是打擊穎妃的良機,也是將你們一眾蒙古嬪妃壓倒,讓她稱雄后宮的良機。”
    她的話語極輕,卻足以讓在場所有人震動。
    恭貴人旋即明白過來,“有了七公主在手,穎妃娘娘顧及多年母女情誼,勢必要向她低頭。”她輕哼一聲,“咱們蒙古女子,不會欺人,但也不會由著她人欺辱。”
    暑氣夾雜在晚風里,裹得人渾身每一個毛孔都窒悶不堪。那種感覺,像極了踩進泥淖深潭。不可自救,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陷入絕望,無可奈何。
    穎妃在淚眼迷蒙里仰起頭,軟弱和傷心并未將這個蒙古女子血液里的堅韌打碎。她緊緊握住了海蘭的手,低聲道:“我看見了,璟妧也看見了。”數日來皇帝都是心緒不佳,飲食上多是被退了出來,只說皇帝胃口不佳,綠頭牌更是徹底被閑置了。御膳房和敬事房便是著急,也是無可奈何。御前是進忠、進保守著,這二人口風極緊,誰也不知養心殿
    中的那位至尊,到底是怎么了。
    太后雖然掛心,倒也沉得住氣。趁著皇帝來請安,便也與他閑話片刻。
    皇帝照例是對太后恭敬有加,一壁又道:“皇額娘氣色極好。”
    太后斜坐在榻上,微微而笑,“有什么好不好的,人老了,懶得費心思。心一寬,氣色自然不會差。”太后語中之意,皇帝如何不明。他似乎不愿繼續這個話題,一手撥著黃花梨案上的白玉蓮花爐,那氤氳散開的香煙混著殿內冰座上散開的沁涼微潤的水汽,那香氣仿似也變得霧沉沉的,絲絲縷縷黏在身上
    ,纏綿著不肯離去。
    太后見皇帝不開口,便徑自說:“烏拉那拉氏的喪儀哀家親自去了。唉,她到底沒有被廢后,這喪儀,未免也太簡薄了些。”
    皇帝似乎怨懟頗深,語調平靜得毫無起伏波瀾:“她不喜歡做兒子的皇后,喪儀是按照皇貴妃禮儀來辦的。也算遂了她的心愿。”太后輕輕一嗤:“這話就是賭氣了。你不讓她享有皇后身份,與你合葬,自然是因為心里有氣。可按舊例,凡葬在妃園寢內的,無論地位有多低,都各自為券,而烏拉那拉氏卻被塞進了純惠皇貴妃的地宮,
    堂堂皇后反成了皇貴妃的下屬。這也說不過去呀!”皇帝眉心一動,有無限心事被挑動。他嘴唇微微張合,猶豫良久,方才低聲道:“烏拉那拉氏怨恨兒子,自然不會愿意將來與兒子合葬。且她在世時,幾個皇貴妃里也只與純惠皇貴妃合得來,在一塊兒也好
    。免得地下寂寞,連個說話的人也沒有。”
    太后曉得皇帝的難堪,然而并不停止追問:“那不設神牌,也無祭享,這連民間的葬禮也不如了吧。”
    熏香燃得有些快,重重渺渺地散在二人中間,好似一道紗霧屏風,朦朦朧朧。太后年紀大了,眼目不如從前清亮,竟有幾分看不出皇帝的神色微動。
    心上柔軟處似被什么東西狠狠撞了一下,那種抽痛牽起鼻中的酸楚。皇帝很有些委頓,露出幾分難得的軟弱:“烏拉那拉氏,她向往的是民間夫妻的生活。做兒子的妻子,讓她痛苦。”
    太后幽幽一嘆:“你這么說,可見把她說過的話放在心里,那又何必如此決絕?”
    皇帝極力硬著心腸,冷然道:“皇額娘,是她自裁,與兒子決絕。她做過對不住兒子的事,禁足思過,是朕對她的懲罰。”
    太后默不作聲,只是定定望著皇帝。那目中的了然與惋惜,皇帝如何不懂,只得道:“自然,兒子也有對不住她的地方。”
    “到底烏拉那拉氏是與你潛邸便在一起的情分。難道她死了,你還恨她?”“兒子愛惜的是當年的青櫻。對烏拉那拉如懿,她與兒子,彼此失望。”皇帝黯然不已,“說到底,兒子與她是彼此辜負了。她也一定對朕怨到了極處。當年,她還是青櫻的時候,直爽,單純,對朕一心一意
    。可惜,這些時光,再也回不去了。”
    這句話,似乎抽去了皇帝所有撐持著的力氣。他還想說什么,然后眼底微沁的淚光已經阻止了他的言語。再開口,必定是哽咽,何必在此露了心防。
    是啊,無數的時光匆匆奔涌而去,誰也不復少年時光,他所留戀的青櫻,何嘗不也是自己放不低的弘歷時代?翩翩少年郎已然垂暮,心頭牽念不已的少女,也情絕意斷。誰還記得當年,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或許便是曾經那么在乎,如今就有多么心痛吧。而不想心痛,能做的,便是不在乎,便是厭
    棄,才能麻木。
    末了,還是太后道:“烏拉那拉氏過世,最傷心的還是永璂。皇帝切不可遷怒于孩子身上。”
    皇帝道:“兒子知道。永璂也是兒子的孩子。只是這孩子畏畏縮縮的,沒有些意氣風發的樣子。永琪從前可不這樣,永琪……”他輕輕搖頭,“永琪已經不在了。”
    太后輕噓道:“哀家何嘗不知道永琪是你最得意的兒子。可永琪這般出色,也是烏拉那拉氏多年教養的緣故。”
    談到子嗣,皇帝稍稍緩和神色,“若是永琪還在,兒子怎會傷心至此?這些皇子里頭,出嗣的出嗣,早夭的早夭,剩下的幾個雖然伶俐,都尚是孩童,不能為朕分憂。皇嗣之事,干系國本。”太后連連擺手,“承繼宗室之事,不需這么早提。你春秋正盛,再為國事辛苦三十年也無妨。只是你的阿哥,多是純惠、淑嘉二位皇貴妃所生,他們自然是不成器的。余者便是令皇貴妃所出,哀家倒覺得,
    孩子都養在她膝下,也不是個事兒。”
    皇帝并未把此事放在心上,猶自記掛著永璂,“烏拉那拉氏沒了,永琪也沒了。永璂由愉妃養著,也算彼此安慰。皇額娘,那孩子還得你費心關照些。”太后微微頷首,父母不合,決絕至此,永璂如何不知?素來父母未能情好的,最吃苦的便是孩子。永璂性格沉悶軟弱,多半也是因為如此。皇帝大約也是知道此節,怕永璂心中有怨,所以才請托了太后照
    顧。也唯有太后照顧,才鎮得住與如懿不睦的嬿婉吧。
    太后輕輕嘆息,天家尊榮,享得潑天富貴,卻親情不保,又有何趣味呢?或許真要活到了自己這斑白年紀,才能懂得個中滋味吧。皇帝這般不樂,嬿婉照例是要領著嬪妃們去請安的。然而這幾日她也實在是無心他顧,璟妧到了永壽宮里,不肯吃飯,竟是斷了飲食。起初嬿婉也不著急,永壽宮的小廚房手藝遠勝于御膳房,什么蘇杭點
    心珍饈美食,但凡小孩子愛吃的,一溜兒流水樣供到璟妧面前,便不信她一個孩子扛得住這般誘惑。
    然而奇怪的是,璟妧那孩子是出奇的鎮靜與倔強,死咬著不開口。若是給水便喝,食物一點也不碰,鐵了心地要回咸福宮。嬿婉原打算著穎妃要來鬧一鬧,便可趁勢炫耀自己皇貴妃的威儀,好好訓斥她一番,打壓氣焰。偏偏穎妃不來,她滿腔氣焰無處可發,想著穎妃是骨子里怕了她,一早酥倒,便轉怒為喜了。可誰知一個孩
    子便鬧騰得她頭痛不堪,再好的氣性也忍耐不住。只為璟妧來來去去就是幾句,“我要回咸福宮,我要回額娘身邊。”
    嬿婉氣結:“我才是你的額娘。”
    璟妧慢吞吞道:“不是。你不是。不回咸福宮,我寧可不吃飯。”
    嬿婉氣急了便道:“好,你就算餓死,也是我的女兒。”
    璟妧不哭也不鬧,稚嫩的臉龐上竟是冷笑,“你真的很喜歡看別人死,是不是?”那目光中的寒意,逼迫得嬿婉忍不住要發抖。她怕什么?風里浪里,刀劍相逼,熬不過這些,如何做得上皇貴妃的位子?可那目光居然是來自親生女兒,竟讓她毫無抵抗之力。就算是輸,也不知輸在了哪
    里。
    嬿婉恨恨地想,是了,一定是穎妃教壞了孩子,一定是。
    她想一想,幾乎是帶著奔逃的姿態,想去看一看永磷、永琰和九公主璟婳。這些她一手帶大的孩子,絕不會如璟妧待她,絕對不會。至少她還擁有那些孩子的依戀與笑臉,她什么都不用怕,不用怕。
    李玉到底是宮里的老人兒了,聽聞皇帝召喚,一聲也不言語,也不問緣由,便打點好了一切,奉茶上前。進忠見到李玉時來不及收住滿臉的驚愕,道:“師父回來了。”
    李玉不咸不淡道:“圓明園里的差事雖然清閑,但還得回來孝敬皇上。”
    他進到養心殿暖閣,恭敬端上茶水。皇帝抿了一口,回味悠長,“三月的龍井新茶,七分燙,茶香滿口。也唯有你沏得出這一碗恰到好處的茶來。”
    李玉跪下道:“皇上不嫌棄奴才年老眼花,奴才感恩不盡。”
    皇帝徐徐道:“你回來,要孝敬的必定不止一盞茶。”
    李玉恭聲道:“奴才已去翊坤宮給娘娘上了香,也打點了容珮的后事。”
    皇帝的語聲遠遠的,似從天際縹緲而來,沉沉砸入他耳里,“如懿,到底是如何死的?”
    李玉心下一墜,果然,果然皇帝是疑心的。他微微壓低聲線,“翊坤宮娘娘自裁前,令皇貴妃剛剛離開。隨后進去的,還有愉妃、穎妃和七公主。”
    李玉幾乎以為自己耳朵不清了,他居然清楚地聽見皇帝的嗓音微微一顫,“真是自裁?”
    李玉如何不知皇帝的疑惑,忙道:“奴才查驗過,自裁倒確是自裁。只是奴才不解,翊坤宮娘娘抱病已久是真,但為何早不自裁晚不自裁,偏在令皇貴妃走后自裁。若說是病中絕望,也不大通啊。”
    皇帝深吸一口氣,將心底呼之欲出的質問按捺下去,只以淡然之色相詢,“你的意思,是令皇貴妃說了什么,抑或做了什么?”李玉緩緩搖首,老成持重,“奴才能查問到的,是顯而易見的東西。至于底下是什么,因由是什么,奴才不過是奴才,不懂得查看人心,也不知情由所在。”他一頓,“奴才適才前往翊坤宮,看到了一些東西
    ,特意拿來給皇上細看。”
    皇帝默然頷首,李玉擊掌兩下,有兩個小宮女捧了東西進來,那是曾經侍奉過如懿的菱枝和蕓枝,她們捧了大幅雪白的錦緞在手,款步走進。
    李玉沉聲道:“翊坤宮娘娘廢居一年余來,無事時只著意于刺繡與誦經。所繡之物無他,只有一二花色。請皇上一顧。”
    蕓枝和菱枝捧著潔白如霜雪的皎云輕紗,徐徐鋪開。皇帝注目片刻,不覺微濕了眼眶。
    真的只有二色圖樣。
    青色櫻花盛開如蓬云,紅荔鮮艷。綺麗之外,其余素白一片。上頭的針功細致沉膩,每一朵花瓣不知刺了多少萬針,才費盡一瞬一瞬之時,挪萬象情感于絹布之上。
    眼底的熱意越來越燙,幾乎有刺痛。他轉眸,揚起臉,再揚一揚,生生把淚水逼落下去。他聽得自己無波無瀾的平靜音調,“她身邊還留著什么?”
    李玉恭謹道:“一幅未曾繡完的繡樣,與這些并無二致。另則,娘娘身邊還留著一本看了一半的書,是白樸的《墻頭馬上》。”
    他刻意維持著平穩的心跳陡然失去了韻律。那是他與她同聽的第一出戲。記憶里的人呵,還是華章子弟,豆蔻梢頭的好年歲。
    她還是念著的,念著的。念著他們的初初相遇。遙遙相顧,一見傾心。
    偏偏,那詩里是這樣說的,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她與他的最末,終究只是天人永隔,一世斷腸。
    皇帝似是自語,“繡樣留了一半,書也看了一半,便這般棄世了?”皇帝的沉默是壓在堅冷雪山之巔的寒云,壓迫得人透不過氣。也不知過了多久,端起茶水輕抿,“進忠雖然得你真傳,很會服侍。但他到底是你的徒弟,不比你穩重練達。譬如這一盞茶,也不如你端來溫熱
    適口。就讓進忠去熱河行宮,你留在朕身邊好好伺候。”
    李玉答應著,垂手立于一旁。皇帝復又提起飽蘸了墨汁的筆,不疾不徐,批閱奏折。也不知過了多久,更漏泠泠,墁地金磚上投著一簾一簾幽篁細影,令人昏昏欲睡。京中想來暑熱,七月更是流火欲燃。殿中供著金盤,上頭奉著碩大的冰塊,雕刻成花好月圓蝶鳥成雙的圖案,將殿中洇得
    蘊靜清涼。皇帝跟前的奏折漸漸薄下去,冰塊亦漸漸融化,那鳥兒失去了翅膀,蝴蝶亦飛不起來,花已殘,月已缺,化成細小水珠滴落在盤中。再美再好,也不過浮華一瞬,再也尋不回來。
    外頭起風了,驀然間水青底繡淺粉櫻花紋影色簾翻飛,如一色青粉的裙流連而過。恍惚里,是皇帝的聲音,輕輕喚了一聲,含糊得一如風中掠過的蝴蝶,帶起一縷花葉的漣漪。
    李玉分明聽見,皇帝喚了一聲,“青櫻。”
    呵,李玉恍然想起,從前的從前,他們都還年輕的時候。青櫻最愛穿的,便是這一色花葉生生的衣裙。只是,這世間的青櫻,早已不在了。連如懿,也魂魄歸去。
    皇帝眉心微曲,郁然長嘆,“她去得好么?”
    李玉如何敢說,想了半日,還是道:“翊坤宮娘娘面帶笑意,去得安和。”
    “她情愿死,也不愿再留在這里。李玉,她不該來這宮里。若是去了外頭,海闊天空,她的一生,不致如此。”
    李玉喉頭一陣陣發酸,“皇上,她苦,您也苦。若是翊坤宮娘娘還活著,哪怕您與她不再相見,奴才知道,您心里便不會那么苦。”皇帝并不答他的話,只是負手起身,從寢殿榻上的屜子里,取出一方絲絹,青櫻,紅荔。歲月更長,人已漸老,但那絲絹,卻簇新如舊。他握著那方絲絹在手,久久無言,靜靜問:“你猜,令皇貴妃對如懿
    說了什么?”
    李玉緊緊地閉著雙唇。不必說了,已經什么都不必說了。疑根深種,只等長枝蔓葉,開花結果。他眼中隱隱含淚,難抑心底一絲激動。只憑這一棵疑根,嬿婉即便成為皇后,也不會那么安穩了。
    李玉回來的消息一陣風似的傳遍了后宮,連帶著進忠被遠遠打發去了熱河行宮。這瞬間的地位翻覆,不得不讓有心人去揣測圣意之變背后的玄機。嬿婉反復追問,得到的答案不過就是皇上嫌進忠伺候得不好,讓李玉回來了。這也算情理之中,進忠就算再伶俐,手腳再便捷,李玉到底是打皇帝登基就伺候在身邊的人,最熟悉皇帝的習慣與性情。那么
    再被召回,也是理所當然了。可嬿婉卻是害怕的,李玉與如懿交往頗密。如今如懿新死,李玉又回來,莫不是皇帝動了對如懿的憐憫之情,那便不好辦了。
    春嬋不知嬿婉心思,仍在絮絮,“進忠知道去熱河行宮當差是逃不得了。但是求娘娘垂憐,讓他早日出了行宮,回來伺候。”
    嬿婉玉齒輕咬,不動聲色道:“既然出去了,熱河行宮那么遠,路上一個不小心風寒不治死了,或者在行宮里失足淹了,都是有的。進忠,不必再回來了。”
    春嬋一頓,見嬿婉已然有不滿之色,趕緊答應著退出去了。
    嬿婉見她出去,又召了敬事房太監過問選秀之事,一時忙碌起來,也顧不上別的了。
    春嬋一直快步走到了宮門外,王蟾才迎上來,關切道:“臉兒煞白的,中了暑氣了?”
    春嬋像是找到了依靠,壓低了聲音,急促告訴他,“進忠不能留了。”
    王蟾也不意外,只道:“既然小主吩咐了,我會處置。一個進忠,你心疼個什么勁兒。”
    春嬋滿臉后怕,看了看四周無人,方敢道:“我哪里是心疼進忠,不過是想起了瀾翠,也這么沒了。”
    王蟾打了個激靈,一把按住她的口,“小主的脾氣你還不知道?惜命吧。”
    春嬋一口氣悶住,差點嗆著,連連點頭道:“我懂,我懂。”午后的紫禁城,靜得少有人聲。日光無遮無攔地灑落,逼起紅墻金瓦之上一陣陣白騰騰的暑熱。雖說八月了,京城早晚漸涼,但午后酷熱,卻是半點也未減。這般昏昏欲睡的時節,凝神細聽去,才能聽到
    戲樂之聲悠悠傳來。春嬋有些奇怪,“這個時候,誰在傳戲呢?”
    王蟾苦笑,“是漱芳齋那兒的聲音,這不,一定是皇上在聽戲呢。”
    春嬋搖搖頭,“翊坤宮娘娘才過世不久,皇上就聽戲,也太無情了些。”她想想又笑,“不過話說回來,皇上對翊坤宮娘娘無情,我們小主的地位才穩固無憂啊。”
    戲臺上的戲子們水袖輕揚,七情六欲都在面上格外濃重。曲調伴著絲竹悠揚起落,是誰在訴說著柔腸衷情:“你道是情詞寄與誰,我道來新詩權做媒。我映麗日墻頭望,他怎肯袖春風馬上歸。”皇帝坐在漱芳齋里,日常所余的愛好,仿佛便只剩了聽這一出《墻頭馬上》。宮人們垂手而立,靜若泥胎木偶,無人敢打擾皇帝這份靜逸。唯有李玉輕手輕腳侍奉在側,斟茶遞水,打扇輕搖,間或輕聲低
    語一句,“皇上,快到選秀的時候了,各地待選秀女的名字都報了上來,您可要看看?”
    皇帝雙目微閉,隨著曲調雙指輕叩,淡淡道:“罷了。后宮有喪,選秀的事先停一停吧。”
    李玉不敢多言,只挑了要緊的說:“選秀的事,皇貴妃費了大心思的。”
    皇帝嗤笑:“她肯費心,朕卻沒這個心思。怎么?她照顧著那么多孩子,又接回了璟妧,還顧得上那么多么?”
    李玉欲言又止,外頭卻傳來一聲不合時宜的哭聲,擾了樂曲里的情意宛然。“皇上,皇上,您救救璟妧吧。”
    李玉側耳,“是穎妃的聲音。”
    皇帝聽得是穎妃,即將要升起的怒意壓了下去,吩咐了宮人們讓了穎妃進來。穎妃一路梨花帶雨進來,哭得幾乎噎住:“皇上,皇上,聽說璟妧倔強,回到永壽宮一直不肯進食,這可怎么好?”
    皇帝雖是訓斥,口氣卻柔緩得很,足見素日對穎妃的客氣,“胡說!皇貴妃是璟妧的親娘,怎會餓著她?”穎妃性子剛強,極少在皇帝面前哭,撒嬌落淚更是罕見。皇帝見她情狀,已然納罕,偏穎妃不接受他的勸說,哭得更兇,“璟妧自小在臣妾身邊長大,與皇貴妃的母女情分一時轉圜不過來,彼此倔著。這璟
    妧餓壞了身子可怎么好啊?皇上,求您讓臣妾接璟妧回來用頓飯吧。”
    皇帝一怔,無可奈何,“唉。都是倔性子,哪里像你,更不像她親額娘。”
    穎妃嘴快,“璟妧喜歡她皇額娘,這剛強脾氣像足了翊坤宮娘娘。”
    話一說完,李玉都變了神色,不知該如何接口。穎妃自知失言,慌得一顆心怦怦亂跳,幾乎要跳出腔子來,心中暗怪海蘭亂出主意,非要她提這一句。
    皇帝面色如常,渾然沒有聽見這句犯忌諱的話,只是溫和道:“朕也餓了。你去帶璟妧來養心殿,陪朕用飯吧。”
    穎妃欣喜,如一只歡躍的鳥兒,立刻飛了出去。那邊廂嬿婉吩咐著選秀的事宜,讓乳母帶了九公主璟婳、十五阿哥永琰去陪著璟妧,想著孩子們在一起,總是好說話好玩鬧,也便能哄得璟妧吃飯了。璟妧對著弟妹們倒不像對嬿婉那般排斥,也肯說幾句
    話,乳母們便退遠了,由著他們在一塊兒。璟婳只比璟妧小一些,已經很明理了。因為和弟弟們一起長大,所受重視不多,所以比起璟妧獨受寵愛長大的性子,璟婳要溫柔許多,很有幾分嬿婉還是宮女時的模樣,她勸道:“七姐姐,你快吃飯吧,別
    惹額娘生氣了。”
    璟妧冷淡道:“她不是我額娘。”
    永琰年紀雖小,卻一下明白了其中的關節,只說:“額娘是我們的親額娘,七姐姐是我們的親姐姐。”
    雖然不說是親母女,卻強調了彼此的血親和自己不可分割,這下縱然是璟妧也辯駁不得。
    璟妧別過頭,露出傲然不屑之色,“皇貴妃才不是我額娘,她是壞女人,她害死了皇額娘!”
    璟婳一下子急了:“姐姐胡說!額娘不是壞女人!”當然翊坤宮外的情景歷歷在目,確是嬿婉出來之后,便得到了翊坤宮皇后的死訊。璟妧記得清清楚楚,此刻道來也是理直氣壯:“她就是壞女人!皇貴妃見了皇額娘,皇額娘才死的。就是皇貴妃害死了皇額
    娘,我和額娘都看見的。”
    嬿婉聽說孩子們在一起相處不錯,正為自己的妙計得意,趕來享受這繞膝之樂。哪知才到門邊,就聽得這句錐心之語,霎時變了臉色,連聲呵斥:“你說什么?你這孩子,胡說八道什么?”
    璟妧被這突如其來的怒喝嚇了一跳。待回頭見是嬿婉,又露出素日的冷淡鄙薄的神氣,轉頭看著別處。嬿婉氣不打一處來,喝道:“果然是穎妃教壞了你,我自會去找她算賬。”
    璟妧聽得她要為難穎妃,果然慌了神色,嘴上卻尖利:“你就是壞女人,你害死了皇額娘。你一定還做過許多壞事,所以十四弟、十六弟死了,這是報應!”嬿婉的心徹底涼了。這就是自己的女兒,心心念念要奪回來打擊穎妃的女兒,她的心完全不向著自己。嬿婉心口一陣疼痛,太陽穴突突地跳著,激起銳利的刺痛,挑起青筋根根暴出。嬿婉順手抓起桌上一
    把戒尺,拉過璟妧的手心狠狠打下去,“我不是壞女人!這話是誰說的?是穎妃是不是?”
    璟妧想躲開,卻被嬿婉死死抓住,不得逃離半分。璟妧手心被打得通紅,死死忍著不肯求饒,咬著牙道:“你就是壞女人,誰都不喜歡你!我不喜歡你,我討厭你!額娘,額娘,快來救我啊。”
    璟婳和永琰何曾見過嬿婉這番暴怒模樣,早就嚇得呆了。璟婳縮在墻角,緊緊捂著嘴什么也不敢說,永琰連反應的能力都沒有了,只是喃喃:“別打姐姐,別打姐姐。”
    嬿婉盛怒之中,哪里會理會永琰的話,見璟妧不肯求饒,一味嘴硬,下手又兇又快,一下接著一下,“我才是你的額娘,我要好好管教你。”
    這般亂糟糟的,乳母們嚇得昏頭,只曉得趕緊上前抱走璟婳和永琰,不讓他們多看。璟妧何等機靈,趁著乳母們一窩蜂上來,立刻掙脫了嬿婉的手,向外跑去。
    嬿婉哭得伏倒在地,連起身的力氣也無,“我不是壞女人,我不是啊。我都是為了你們,我不是壞女人!啊,我的女兒,為什么要這么待我!”
    還是春嬋警醒,和王蟾架起了嬿婉,慌不迭道:“小主,咱們快追七公主回來啊。這么跑出去太危險了。”
    嬿婉立刻醒過神來,吩咐著去追,自己也跟了出去。
    璟妧好容易逃脫出來,奈何餓了幾日,腿腳著實不快,而且永壽宮一帶她著實少來,也實在辨不清方向,只知道沿著紅墻根跑離永壽宮,離得越遠越好。
    眼看著乳母、宮人們追了出來,嬿婉氣急敗壞地跟著,璟妧再也忍不住,哭喊道:“額娘,救我啊!額娘!”這一喊太過凄厲,穎妃本快步往永壽宮來,聽得聲音,幾乎人都站不住了,一轉角循聲過來,抱住了璟妧,母女倆抱頭痛哭。璟妧受了多日的委屈,見了穎妃才宣泄出來,緊緊抱住她手臂不放,“額娘,你
    終于來了。璟妧好想你啊。”
    穎妃仔仔細細看著璟妧,立即發現她手心的紅腫。這個女兒雖非親生,但一直愛如珍寶,哪里受過這般委屈。穎妃心痛得直落淚,連聲追問:“怎么了?你的手怎么了?”
    說話間嬿婉趕到了眼前。見了穎妃,嬿婉的慌張傷心旋即被掩飾不見,恢復了皇貴妃的尊榮高傲,清冷道:“本宮的女兒,不用旁人管教。”
    穎妃不肯示弱,一把將璟妧攔在身后護住,“我是璟妧的養母,怎么不能護著她?”嬿婉的唇角含著譏誚之意,居高臨下看著穎妃,“不過是養母,皇上已經將璟妧交回本宮撫養。”
    璟妧躲在穎妃身后,咸福宮的宮人將她團團護住,不讓永壽宮的人接觸。璟妧聲色更壯:“不,我是額娘的女兒,不是皇貴妃的女兒!”
    穎妃微微一笑,打心底里覺得欣慰,面對嬿婉,也更不畏懼,“看來,璟妧并不認你。”
    嬿婉一腔怒火無處可泄,便也不顧及穎妃的身份,作色道:“都是你教壞了璟妧!”穎妃也不生氣,眸中清冷之色愈加濃烈,“我并無教壞孩子,孩子懂得是非,她不喜歡你的為人。其實何止是孩子,即便你位同副后,權傾后宮,至少咱們蒙古這些嬪妃就不服你,不服你這種用齷齪手段上
    位的女人!”
    自從嬿婉封皇貴妃,宮中奉承無數,她哪里受得住這樣的氣?一時間心血翻涌,氣得幾乎要嘔出血來。春嬋在后,輕輕扯了下嬿婉的袖子,低聲道:“您是皇貴妃,您教訓誰都是應該的。”
    是呢。皇貴妃之尊,與這般尋常嬪妃閑言什么,教訓便是。且不說這宮里大了一級就足以壓死人,嬿婉有子,穎妃無子,就是尊卑之分。
    嬿婉的怒色冷卻少許,肅然道:“早知道你不服!本宮就教你個乖,教你什么是心服口服!來人,穎妃犯上不敬,給本宮帶下去杖責。”杖責是重刑,何況嬿婉未說杖責多少,便是要挫穎妃的銳氣。咸福宮的宮女們,幾個膽小的早就冒了冷汗,穎妃根本無所畏懼,只是打量著嬿婉,“我雖然是妃位,但我的背后是蒙古各部。你是皇貴妃,卻
    毫無根基,風雨飄搖。”她含笑逼近,“許多事,不在位分,不在兒女多少,而在前朝后宮,勢力交錯。這一點,你比不上我。”
    嬿婉氣得發顫。她們就這般肆無忌憚么?仗著家世,仗著母族,不將她這寵妃放在眼里,還要任意擊打她的弱點。
    是可忍,孰不可忍。事到如今,撕破臉都不夠了。
    嬿婉索性下令:“還干看著做什么?給本宮打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人!”
    宮人們面面相覷,一時無人敢對穎妃下手。
    立刻有宮人跪下求情:“皇貴妃娘娘息怒,皇貴妃娘娘息怒。”
    這是真真兒忌憚穎妃的母族勢力了!嬿婉眼前一陣暈眩,立刻鼓足了氣勢再要喝令。卻聽得一個沉穩女聲道:“吵吵嚷嚷做什么?哀家去看了永璂回來,都不得清靜。”
    太后積威多年,無人不服,當下所有人都跪下了:“太后娘娘萬福金安。”
    太后一身青金色錦袍,一頭花白頭發以翡翠扁方綰住,略略點綴幾件金器鳳簪,不怒自威。太后目光掃過嬿婉,將她看得如水晶玻璃人一般,“當了皇貴妃日子也不短了,還不能令嬪妃信服,看來哀家是得好好教導你。穎妃,你到底位分低些,也該懂得尊卑上下。有什么事不許當著奴才丟份兒,
    你們到慈寧宮來吧。”
    嬿婉哪敢吭氣,只得諾諾答允了。穎妃正要攬住璟妧起身,太后伸出手,和顏悅色地拉住了璟妧,笑吟吟走到前頭去了。
    進了慈寧宮,眾人一時無話。嬿婉縱然聲氣再高,不知怎的,在慈寧宮里,一盆火焰被冰水潑倒一般,就不敢言語了。
    太后將璟妧拉在身邊,吩咐了福珈為傷口上藥。璟妧也爭氣,一口也不言痛,即便藥粉刺痛傷處,也只是一縮手,很快咬牙忍耐。
    太后不急不緩地開了口,聲音是珠簾深鎖下的一抹輕煙徐徐,“再動氣也得顧著體面,當眾爭執,不怕奴才們笑話?往后還怎么服眾?嬪妃和睦,才是后宮祥瑞之兆。”
    二人規規矩矩答了“是”。
    太后便溫然看著嬿婉,“尤其是你,皇貴妃。你身負皇帝重望,主理六宮事宜,更當穩重。”
    嬿婉哪敢回嘴,立刻認錯。
    太后又看穎妃,“穎妃你出身蒙古,又年輕些,但也得自重身份,不可當眾頂撞。”
    穎妃何等乖覺,立刻俯首認錯,然后道:“原是臣妾見了璟妧大哭,心疼不已,所以情急犯上,頂撞了皇貴妃。”
    璟妧適時站出,為養母辯白:“皇祖母,皇貴妃打孫女,孫女手痛。”
    太后聽得璟妧的稱呼,便有些許不滿:“皇貴妃到底是你額娘,你即便是在穎妃膝下長大,不叫皇貴妃額娘,也得稱呼一聲令娘娘。”
    璟妧顧不得福珈阻攔,上前拉住穎妃的手,情真意切,“皇祖母,這才是兒臣額娘。”
    太后憐惜璟妧,也不肯為難她,慈愛道:“你這孩子,雖然沒規矩,但也足見穎妃一直疼你。罷了,既然如此,七公主還是交由穎妃撫養吧。”
    嬿婉見太后這般輕描淡寫就將璟妧交給穎妃,這一番心思豈非付諸東流,忙含淚道:“太后,穎妃年輕,難免對孩子驕縱寵溺,璟妧脾氣野性子大,斷不能再由旁人教養,臣妾自己的孩子,自己來養吧。”
    太后見她情急,也不斥責,只溫和道:“你身邊已有幾個孩子,再帶七公主怕也顧不過來。有穎妃為你分憂也是好事。”穎妃聽嬿婉說璟妧的不是,哪里按捺得住,“璟妧好好的,并非皇貴妃所言那么不堪,否則怎會那么得皇上疼惜?”

毒醫娘親萌寶寶 元尊 C語言程序設計實例教程(慕課版) 公主嫁到 外來入侵者 麒麟神相蘇陽林依依結局 暴君家的小奶團她恃寵而驕 穿成病弱女配后我出道了 三國大神棍 一人之下:從戰錘歸來的馬仙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