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時日,沒有登門,實屬想遠離是非,長青你可不要介懷,侯叔叔對你感激至極,嶺南一行,軍功是賺到了,但卻忽視了家里。”
“還是侯嬸嬸和平亮兄弟做的好,他們娘倆要是不行,我在怎么幫也是白扯。打鐵還得自身硬。說實話,我是真的佩服侯嬸嬸,女中豪杰啊!”
“長青,老夫要走了,可有什么要和老夫說的?”
“去哪?”秦長青一愣。
“安西都護府。”
“陛下讓你……”
“嗯,東征在即,陛下有意讓我去穩(wěn)定西域,牽制住吐蕃。”
“陛下對你,一直都很信任。你要是不回來,估摸著就是我去了。”秦侯爺一陣感嘆,“東征最怕的就是后院起火,尤其是吐蕃,您和牛叔叔當(dāng)年滅了吐蕃五萬精銳,現(xiàn)在估計也快緩過來了。”
“侯叔叔,說來還真有件事,對你對我對大唐,都有幫助。”
“何事?”
“新研究了一批軍火,一直沒進行實戰(zhàn),真巧你去安西都護府,那把那批裝備帶上,我讓翟默帶幾個人幫你訓(xùn)練軍卒,試試實戰(zhàn)效果怎么樣?”
“可以啊!”侯君集搓搓手,“你可知道,我怎么打下嶺南的嗎?十六名土司,讓老夫一戰(zhàn)就干掉了一半……”
“怎么?”
“弩炮、爆破筒!”
侯君集的深色十分激動,“弩炮分成三排,交替發(fā)射,借著煙霧投彈手壓上去,三輪爆破筒一炸,基本對方就沒有再戰(zhàn)之心了。
我在嶺南的時候就琢磨,咱們大唐的戰(zhàn)法要變變了,武器的威力越來越大,對戰(zhàn)法的要求就越來越高了。
我前幾日去了驪山,試坐幾次熱氣球,這是個好東西啊。我時常在想,把兵種分類,炮兵、投彈手全都作為單獨的兵種,取締陌刀隊……”
侯君集越說越激動,完全就是最新式的戰(zhàn)法,但不管怎么變,都是建立在原有的兵法之上,無非就是讓軍隊的進攻更有節(jié)奏性,更有侵略性,更有殺傷性。
侯君集甚至用幾粒花生米,做出來一個小型的炮兵、步兵、騎兵、弓弩組成的協(xié)同作戰(zhàn)小隊,看得秦侯爺那叫一個驚為天人。
小瞧了古人的智商了,他們?nèi)钡牟皇侵巧蹋乾F(xiàn)金的技術(shù),中原人從來不缺智商,總來不缺大局觀。
李靖打造登萊水師,就搞出來一個水師陸戰(zhàn)隊,通過獵鯨、兵法,不斷演練出來很多實用的海上戰(zhàn)陣。
侯君集用熱武器在嶺南的叢山峻嶺里面打了一年,居然也摸索出來不同地形的作戰(zhàn)方法。
“老夫在交州的時候,平定了嶺南土司,但打一個國家打了一半,老夫把他留下來了。”
侯君集笑著看向秦長青,“我記得離開前,你說話的時候?qū)σ粋€叫做扶南國的國家有成見,老夫就把那給留下來。”
扶南國(猴子的一部分,其余的交州什么的自古都是中原領(lǐng)土,清朝的時候全特么丟給了猴子),初始于西晉武帝泰始初年,遣使貢獻,后又與西晉武帝太康年間給中原進貢,隋煬帝的時候開始犯上作亂,到了老李當(dāng)皇帝了,猴子現(xiàn)在境內(nèi)大部分都被大唐收復(fù)了,侯君集唯獨把這個地方留下來,因為扶南國大概是現(xiàn)在猴子的京城——河內(nèi)!
“侯叔叔,你的意思是,用扶南國練兵?”
秦長青的眼睛一亮,要知道上輩子,當(dāng)年他們大練兵的時候,也是對準了猴子輪戰(zhàn)。
“對,練兵,那里地形十分復(fù)雜,幾乎涵蓋了咱們大唐境內(nèi)所有的地形,簡直就是一處純天然的練兵場。”
“侯叔叔,我支持你!軍械研發(fā)司也全傾盡全力支持你!”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老夫還怕提出來被群臣反駁,你要同意老夫的勝算就更多了。”
侯君集抿了一口酒,“唉,不能東征,依舊是老夫最大的遺憾啊。”
“那可不一定。”秦侯爺神秘一笑。
侯君集一愣神,“有解?”
“侯叔叔,你說你要是提前平定西域,在打殘一次吐蕃,在皇帝東征前回來呢?”
“這……”侯君集沉思了好一會兒,“說句不好聽的話,功高蓋主啊,老夫有前科!”
“哎呀,你不會屠城嗎?屠一城,功過相抵,別等朝廷給你下叱責(zé)的文書,屠城之后你自己請罪,把兵符一交,國公府里一坐再也不問事事,然后東征不用你們用誰?”
“那東征之后呢?”侯君集又問。
“你在乎兵權(quán)嗎?”
“燙手!以前沒覺得,現(xiàn)在老夫終于明白衛(wèi)國公每次征戰(zhàn)回來,為啥第一件事就是主動交兵權(quán)了。”侯君集回答的很誠懇。
“所以啊,道理你都懂,做就完了,跟著明白人學(xué)明白人唄。”
哈哈哈!
“還是和你小子嘮嗑爽,老程一開口就讓老夫屠城,三句話之內(nèi)必然有一句屠城。”侯君集哈哈大笑,十分釋然,“唉,我們這群老家伙里面,獲得最透徹的第一是衛(wèi)國公李靖,第二是老程,第三就是常何了。老夫還是修煉不到家啊,能有常何一半的覺悟,老夫也不至于參與太子那檔子事兒。”
“侯叔叔,我聽說你遞交了東征的戰(zhàn)略構(gòu)想,你覺得東征的勝算怎么樣?”
侯君集的目光賓得深邃起來,“水路兩方面夾擊,大唐肯定是主力。劉仁軌帶著的新羅軍隊老夫沒算在內(nèi),劉仁軌挺能打的,實力超群,但老夫不相信新羅的軍隊,二鬼子骨頭軟,一打就跪下。所以,老夫擬定是十萬人進攻高句麗。高句麗也是好戰(zhàn)分子,遼東和遼北一代比咱們中原要冷很多,所以打之前提前做好后勤,過冬的軍裝要提前做出來,只要后勤穩(wěn)健通暢,此戰(zhàn)必勝。”
侯君集頓了頓,“另外,那個飛行編隊,盡量不出征,遇到難啃的骨頭動用他們,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剩下的就是投食了。老夫問過胡彪,理論上可以實現(xiàn)空中補給。試想一下,戰(zhàn)爭打到了關(guān)鍵時刻,補給短缺,天上突然投下來補給……哈哈哈,想想都舒坦,咱大唐建國至今,基本都是以少打多,除了衛(wèi)國公,沒人打過這么富裕的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