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治理螃蟹,一邊建廠。
原本昆山縣就有罐頭作坊,但是沒有行成一定的規(guī)模。
秦侯爺?shù)牡絹?,讓罐頭作坊徹底變成了罐頭廠。
水部更是聯(lián)合昆山縣衙,抽調(diào)了五艘船借給昆山縣,無論是水路還是陸路,都形成了完整的產(chǎn)業(yè)鏈。
秦侯爺和虞肅,見昆山縣的螃蟹泛濫,沒有形成太大的隱患,就離開了昆山縣,回到蘇州府。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不會隨便說說那么簡單。
來到蘇州,除了陽澄湖大閘蟹,就一定要嘗一嘗中原八大菜系之一的蘇杭菜了。
蘇杭菜屬于“南甜”風(fēng)味,不僅選料嚴謹,制作精細,更是因材施藝,四季有別。
烹調(diào)技藝以燉、燜、煨著稱;重視調(diào)湯,保持原汁。
其經(jīng)典傳統(tǒng)菜品更是講求時鮮、清淡、精細,魚鮮蝦美,藕菱筍菘等時蔬也是四季迭出,故而四季經(jīng)典蘇幫菜各有其千秋之美。
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太湖鱖魚響油鱔糊和蘇州鹵鴨了。
彈石街,是一條水街。
在未來的近百年之后,有個叫白居易的大詩人,來蘇州任刺史,對蘇州城外西北河道進行疏浚,利用自然河浜開挖成直河(由閶門外護城河直達虎丘山麓),稱山塘河,讓這里更加便于行舟。
又把挖出泥土填堆成長堤,長堤寬闊成路,也直通虎丘,當時虎丘稱武丘,山上有武丘寺,故詩人筆下直稱為武丘寺路,后人稱“白公堤”,堤長七華里,又稱七里山塘。
因此,這條水街,又被稱之為山塘街。當然,這也是一百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山塘街內(nèi)有一樓,名為齊云閣,被稱作蘇州第一樓!
齊云閣是彈石街上最壯觀宏偉的建筑,準確的說,他更像是一處園林景觀。
齊云閣的正樓,樓兩層,高約20米,建筑面積640余平方米,重檐畫棟,朱柱明窗,在綠樹掩映下,更顯雄偉。
傳聞,齊云閣的女老板后臺十分有意思,
她干的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一件事,就是派出八名廚子,前往京城找一個村婦學(xué)藝。
這件事讓蘇州做酒樓生意的人,近乎笑掉了大牙。
京城的村婦在牛逼,還能比廚子更牛逼嗎?
然而,八個廚子學(xué)成歸來者只有一人,回到蘇州府,立刻震驚整個蘇州。
這個人在齊云閣中地位很高,不僅是總廚,還占有一定的股份。
任憑什么達官顯貴來挖墻腳,這個人都是無動于衷,死心塌地的在齊云閣扎根。
每次有人問,那個教他們廚藝的村婦是何許人也,這個廚子都是神秘一笑。
起初他也以為就是一個村婦,等到了京城才發(fā)現(xiàn),這個村婦不一般。
不僅是某侯爺家的廚娘,還是某國公的兒媳,人品和德行,那叫沒的說,甚至是他從這名村婦的身上,還學(xué)會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這個廚子口中最長念叨的一句話是這樣的:我劉浪做的不是菜,是人情世故!
甚至是,他還能聯(lián)想到了某侯爺。
話說,某侯爺心血來潮讓媳婦教他耍步槊,結(jié)局是顯而易見的,步槊扛在肩膀上,被某侯爺扛成了鋤頭的感覺。
這還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某侯爺在外面不管別人怎么羞辱他,侯爺大多數(shù)時候都不動粗,總是笑面相對。
然后,再找一個瘸子、一個獨眼龍,私底訴說自己心里的苦。
每一次,瘸子和獨眼龍都會過去給羞辱某侯爺?shù)娜颂茁榇脨灩鳌?br/>
事后,某侯爺還義正言辭的訓(xùn)斥那個瘸子和獨眼龍,懲罰他們一天不能喝酒。
當然了,這些都是其次的,某侯爺也確實厲害,讓人不服都不行。
劉浪現(xiàn)在都有徒弟了,除了正八經(jīng)的招牌菜,廚子基本都不用上灶臺了。
每天,清晨起來,雷打不動的,都是對著一副村姑的畫像膜拜上香。
上完香,走到店門口躺在搖椅上曬太陽,坐等齊云閣正式開業(yè)。
正巧,秦侯爺一行人來了。
一個走路微微有些瘸的家伙,踹了一腳椅子。
劉浪大廚慵懶的睜開眼,有些不耐煩??僧斂吹饺匙拥年嚾荩瑡屟揭宦曁似饋怼?br/>
眼睛瞪得大大的看著瘸子,隨后是秦侯爺和虞肅。
“拜見侯爺!見過瘸爺!”
劉浪站直了身體,給秦侯爺和瘸子行禮。
“準備吃食,拿出你的看家本事?!?br/>
瘸子掏出來厚厚的紅包,遞到劉浪手里,“二花那丫頭給的,說學(xué)廚的時候就屬你最虛心,最看重的就是你了?!?br/>
“瘸叔,回去后帶我向恩師問好?!眲⒗私舆^紅包,心里美美噠。
要知道,去了八個人,只有他一個學(xué)成歸來,二花也經(jīng)常說,他天生就是燒菜的,手藝比皇宮的御廚都強好幾個檔次。
“侯爺,快里面請,小的這就安排!”
齊云閣最大的雅間,留給了秦侯爺。
劉浪親自下廚,就連切配菜,都是自己動手。
劉浪最拿手的就是松鼠鱖魚、響油鱔糊、蘇州鹵鴨、長安燒鵝!
徒弟們都不明所以,反復(fù)詢問劉浪,劉浪笑而不語。
最終給逼得沒辦法了,這才說到,“這是我學(xué)藝時候的東家!”、
“告訴你們,現(xiàn)在你們用的各種油,各種調(diào)味料,都是東家搞出來的?!?br/>
“一會兒你們都機靈一點,讓店小二上菜的時候,也機靈一點。”
“對了,去地窖把我珍藏的酒,取出來一壇給東家送過去?!?br/>
吩咐完之后,又興奮激動的開始燒菜。
在齊云閣的墻壁上,有很多人留下來的詩詞。
秦侯爺也來了閑情雅致,掃了一眼虞肅和李泰,“你們要不要來一首?”
死胖子瞪了一眼秦侯爺,“有你還用我們嗎?”
“娛樂嘛……多多益善,我又不是全能選手,總會有短板的。”秦侯爺一陣謙虛。
死胖子想了想,提起筆,寫了一首關(guān)于鱖魚的詩,虞肅也是一樣。
早在唐代張志和的《漁父之歌》里就描述過鱖魚應(yīng)市的景況“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肺?!?br/>
清乾隆六次下木瀆都品嘗這道菜,鱖魚改刀后洗凈油炸,用新鮮番茄汁入味上色(一入口先是咸鮮味濃郁,轉(zhuǎn)而酸甜,是蘇州菜的典型代表。
但秦侯爺想了想,做了抄襲狗的抄襲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