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土的好壞,決定養花成敗
從2018年起,我開始做自己的園藝品牌,第一款產品就是園藝土。
對于花友來說,土非常重要,它是養花的基質,看似不起眼,卻是日常必需。我站在一個普通花友的角度,思索了幾個關于土的常見問題。也許這些問題,很多人在買土的時候也常常在思索。
關于園藝土的幾個常見問題
1.在電商平臺上買園藝土,商家幾乎都是按升賣,很少按斤賣,為什么?
最初我也有這個疑問,多番打聽后才知道因為1升土小于1斤,按升賣對商家把控成本有利。
另外,對一定量的園土來說,重量是固定的(斤數不會變),體積則可以通過壓縮來改變(升數可以變)。國外園藝土的計量單位也都是升,但標準完善,土都是壓縮過的(類似椰磚那樣),但國內商家賣土都不會壓縮。電商平臺上園藝土按升賣現在已經成了一種常態。
2.為什么不同的商家,土的價格相差如此之大?
因為土這個東西不好定性,品質好壞差別很大,國內也沒有統一的執行標準,所以不良商家會賣得很便宜,土也毫無品質可言,打價格戰的一般產品質量都可想而知。有的賣家因為從東北進貨成本高、路途遙遠、運費高昂,所以在配比的時候,就降低了泥炭土的含量,用更便宜的園土、珍珠巖和蛭石濫竽充數。
3.怎么判斷土好不好?
有良好的團粒結構、疏松而又肥沃、保水透水性能良好、富含豐富腐殖質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最適合家庭盆栽,但這種土壤性質是任何一種天然土壤都不具備的,要根據花卉的生長習性和生長階段進行合理的人工配制,以滿足它們的需要。
有段時間,為了測試產品,我買了大概100升的土回來,挑選的基本都是月銷量上萬的店鋪,后來發現土的價格真是變幻莫測:有的2升就賣到11元,有的15升才賣15.8元,還有的同樣15升要賣到38.8元。我猜測應該是人工費加上運費成本,最終導致定價不一。有的土壤濕到能擰出水來,有的則是用泥沙和園土混合的。
4.什么是泥炭土?
泥炭土即草炭土,是一種理想的養花基質。它質地松軟,易散易碎,大多呈棕色或黑色,微酸性。它的有機質含量在30%以上,此外還有大量的腐殖酸、氨基酸和氮、磷、鉀等微量元素。
5.為什么泥炭土都是東北的?
因為東北有廣闊肥沃的黑土地,是全球三大黑土區之一,占全球黑土區總面積的五分之一。
東北有連綿的山川、湖泊、森林、沼澤,“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里”曾是這里生態環境的真實寫照。東北的黑土地富含腐殖質,是千萬年間繁茂的植被落入泥土中經過腐爛、發酵、逐層積累才形成的。這種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大約是黃土的10倍,是肥力最高、最適合植物生長的土壤。
適合家庭養花的常見土壤有哪些
好花須得好土配,土的質量決定著植物根系能否呼吸。
1.泥炭土
是在缺氧狀態下,大量未完全分解的植物長期深埋在地下形成的,含有豐富的有機質。土壤偏酸性,又有防腐作用,不容易產生霉菌,很適合種植一些喜酸性環境的植物。但用泥炭土并不環保,因為開采要以破壞生態濕地為代價,有條件的話還是選擇其他土壤來代替吧。
2.腐葉土
森林地帶的表土就是典型的腐葉土,是落葉、樹枝等層層堆積,再經過微生物分解形成的。腐葉土呈酸性,適合種植各種喜酸性土壤的花卉,如蘭花、梔子、杜鵑、山茶花等。
3.粗河沙
是配制培養土的基礎材料,本身沒有肥力,保水性差,但在土壤中摻入一定比例的粗河沙有利于透氣透水。
4.針葉土
是由松柏的落葉、樹枝和樹下的苔蘚共同堆積,再經過分解形成的,營養豐富,呈酸性,適合種植喜酸性土壤的花卉。
5.園土
就是馬路邊、菜園子里的土,團粒結構好,適合種月季、石榴和對土壤條件要求較小的草花,但園土表面容易板結,透氣、透水性差,肥力也差,不宜單獨使用。
6.山泥
也是一種由多年的落葉堆積腐爛形成的天然腐殖質土,土質疏松,透氣透水,偏酸性,適合種植喜酸性土壤的花卉。
7.珍珠巖
是一種天然的鋁硅化合物,質量很輕,透氣性良好,有一定的保水效果,但時間長了容易粉化。
8.水苔
也叫泥炭蘚,是一種天然的苔蘚,保水透氣效果好,常被用來種植各種蘭花。它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和其他基質混合使用。如果單獨使用,要先把水苔剪短,方便以后移栽。
9.椰糠
天然材料,是用椰殼加工處理后制成的,保水、透氣性都十分優秀,很適合栽種植物。
盆栽養花,椰糠、泥炭土、珍珠巖等,還有我們沒介紹到的赤玉土、鹿沼土等基質,都可以混合使用。我沒有很嚴格的配土比例,只要疏松透氣就是好土。如果嫌麻煩,可以直接從電商平臺買,土的分類很齊全,月季土、球根土、育苗土等一應俱全。
如果想自己采集,你在城市里和城市周邊可以發現的土有:
腐葉土:,是常見的花木栽培用土,分布廣泛,采集方便,自己堆制也很簡單。有條件的話可去山上挖。
松針土:,是栽培常用的木質類蓋土,你去公園或路邊,找成片的松樹林,先把上層的松針挖開,底層就是自然腐熟的松針土,肥美疏松,可以直接用來養喜歡酸性土壤的花卉。
網上有人搜集大型闊葉樹木的落葉,混合園土發酵,或者利用鋸末發酵,在我看來都太麻煩了,有條件的花友可以自己嘗試。
如何提高土壤的透水、透氣性
透水、透氣性決定著植物能否順暢呼吸,在土質粘重的土壤里,根系無法呼吸,花卉很難長好,因此需要提高土壤的透水、透氣性。
1.木屑
木屑質量輕、結構疏松,可以增加土壤透氣性,防止板結,或者冬季用來覆蓋植物根部,起到保溫的效果。使用的時候一般需要添加有機肥發酵腐熟,不然容易燒苗。大家也可以在電商平臺上直接購買成品。
2.松鱗
松鱗也就是經發酵處理過的松樹皮,分為大中小號三種尺寸,適用于不同植物。我使用松鱗的情況一般有兩種:摻雜在泥炭土里,增加土壤透氣性和濕潤度,常用于種月季或蕨類植物;另一種是直接使用松鱗(混合輕石與植金石等),用作蘭花、石斛、兜蘭等植物的基礎介質。
3.苔蘚
苔蘚是隨處可見的介質,屬于最低等的高等植物,在春天的小區里隨處可見。有時候我會挖一塊回家養護,如果死了,我就把它曬干摻入種蕨類植物的泥炭土中,重復利用,增加土壤透氣性。
4.其他基質
珍珠巖、赤玉土、鹿沼土等,都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氣性。
如何改變土壤酸堿性
植物的酸堿性,類似人類的“酸甜口”。有的植物喜酸,在土壤pH值小于7的酸性土中生長得好;有的喜堿,土壤pH值大于7的堿性土它們最喜歡。酸堿性不合適,會阻礙植物的生長發育。大多數植物在中性偏酸(pH5—7)的土壤中可以生長良好,但各種植物都有更適合自己生長的pH值。
我通常會在養花前先查閱習性,如果喜酸,就直接購買喜酸植物專用土,或搭配硫酸亞鐵一起使用,調節土壤酸堿度,促進植物對鐵元素的吸收。
1.喜愛疏松透氣土壤的花卉
我想應該沒有什么花不喜歡疏松透氣的土壤吧,就像大多數人喜歡涼爽溫暖的天氣,只是不同的植物對透氣程度的要求不同。肉質根系的花卉對土壤透氣性要求較高,土壤積水板結久了,容易導致根系腐爛。我第一次種龍膽花“巖間鉆石”,就因為配土不夠透氣,導致它在冬天暴斃。
因此在配土時,我建議大家酌情在土里添加顆粒,例如輕石、赤玉土、綠沸石、珍珠巖等,可以增加土壤透水性,減少爛根危險。另外別忘了在土里添加底肥,給植物補充營養,促進花開。
2.喜愛酸性土壤的花卉
梔子花、茉莉、茶花、杜鵑、米蘭、蘭花、吊蘭以及蕨類等,這些植物對土壤的酸堿度十分敏感,假如土壤呈堿性,這些花便會枯黃落葉,甚至死亡。此時應該及時噴施濃度較高的硫酸亞鐵,或在水中摻入幾滴食醋,作用都不錯。
3.可耐堿性土壤的花卉
月季、菊花、扶桑、天竺葵、仙人掌等(仙人掌類植物中,除了一些附生型品種比如蟹爪蘭以外,大多都具抗堿性)。
為什么要重新使用舊土而不是扔掉?當然是因為貧窮啊!土多貴啊,幾十塊錢買的土,種幾盆花就沒有了,而且質量參差不齊,并沒有完善統一的標準。千難萬險都擋不住我想要節儉持家的心,在這種情況下,我一般選擇重復利用舊土。
先將舊土翻盆,揀去土壤里面的植物纖維,比如雜草、死去的花草根系等。
大部分人之所以丟棄舊土,第一是覺得土里的養分已經被花掏空了,營養不足,第二是舊土里常常有細菌、蟲卵等,若想重新使用,就要先消毒。把舊土攤開,加點多菌靈,在太陽下暴曬兩三天,紫外線有很好的殺菌效果,也能起到殺死蟲卵的作用。在重復使用之前,還可以根據接下來要種的植物的需求,適當添加一些基質,比如腐葉土、有機肥、顆粒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