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花城,趙風開始投入緊張的工作。
訂購原料、招工、訂單排期、指導生產(chǎn)等,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工作,偶爾關注一下有關卡梅隆新戲的進展。
工作一忙,日子也變得充實,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又快年到年尾。
過年是華夏最重要的節(jié)日,每年到了過年的時候,這個占全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國,幾乎所有人都會選擇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家里人、身邊人一起歡度節(jié)日。
要說找一個地方提前感受過年的氣氛,沒什么地方比火車站更早、更好地感受到過年的氣息。
花城電視臺正在報道火車站的情況,一個美女記者,正在一臉笑意介紹著最新情況,這和往年沒什么差別,都是人擠著人,肩并著肩,偌大的廣場,密密麻麻全是人,由于人太多,警察只能用鐵馬來分流,那排隊買票的人流,少說也有幾百米長。
無他,這是在排隊買回家的票。
這是由華夏經(jīng)濟發(fā)展形成的。
改革開放,國家決定先拿幾個地方做試點,于是有工業(yè)基礎、地理位置優(yōu)勢和僑民多的南部沿海地區(qū)率先走上改革開放的大路,經(jīng)濟開始快速騰飛。
這樣一來,造成經(jīng)濟發(fā)展不均衡,南北經(jīng)濟懸殊,很多北方、西北地區(qū)的勞動力南下打工,當時普通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東南西北中,發(fā)財?shù)綇V東”,而專家學者說得文雅點,說“一江春水向東流。”
由于有大量的勞工人口,一到春節(jié),會在放假的集中時段回去,對華夏的交通系統(tǒng)造成很大的壓力,據(jù)統(tǒng)計,在春節(jié)放假到回來,在二十多天的時間內(nèi),人流量高達30多億次,號稱人類史上最大的遷徙,由此也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詞:春運。
“還有近一個月才過年呢,這么快就搶票了。”王成有些感嘆地說。
鄧飛有些羨慕地說:“王哥,你就好了,家里離花城近,坐二個小時汔車就行,我可不行,坐火車要十多個小時呢,每回一次家就當減一次肥。”
王成好奇地說:“鄧飛,你買到票了?”
“沒有”鄧飛搖搖頭說:“沒擠上一天別想輪到,浪費一天去排隊,我還不如把錢給黃牛更劃算,排隊買票是過去的事,那時我還做學徒,感覺太深刻了,排了一天的隊,買到票人都快累跨。”
“有那么夸張?”
“在廣場站10個小時你試試,那時還很熱,太陽又曬,出了一身臭汗,這還算了,我前面是一個大哥,這位大哥挺好說話,就是有狐臭,還愛放屁,你還別吐,那哥們放的屁都帶有韭菜的味道。”
“停停停”趙風有些無言地說:“好了,你們別說了,再說你們不吐我就要吐了。”
鄧飛和王成嘻嘻一笑,也就收口不說。
趙風皺了一下眉頭說:“鄧飛,現(xiàn)在買票很難買嗎?”
“難,很難買,末來就緊張,那些內(nèi)部員工還大量倒票,排隊能買到票,累點也認了,去年我哥們帶著他的女朋友去買票,排了一天,輪到他時說沒票,那哥們當場情緒就崩潰,把賣票的窗口給砸了,快過年還讓關了好幾天,托了不少關系才放出來。”
這個時候,還沒有開通電話訂票,也沒有電腦訂票,要想票,就得去排隊買,于是,買一張合適的火車票成為很多勞務人員心中的奢望。
趙風點點頭,想了一下,沒說什么,隨手拿起電話。
“阿風,你那廠子不是很忙嗎,怎么有空找我來了?”電話是打給郝威的,他的私人電話,對趙風從不設防。
當老大就是好,現(xiàn)在雖說信號不太好,不少地區(qū)有信號盲區(qū),但對郝威來說不是問題,因為他的大哥大都是讓心腹手下拿著,站在有信號的地方,這樣他就不會錯過每一個電話。
“威哥,你人面廣,有沒有認識鐵路局的人?”
郝威馬上反應過來,開口問道:“你要弄票?要多少?”
“我想給公司的人買,估計要三四百張。”
“你要幾十張我隨時能幫你弄,三四百張有點多了。”郝威有些為難地說。
趙風馬上說:“威哥,你幫我想想辦法,那價錢高點也沒關系。”
“行,這事包在我身上”郝威開口道:“最近國家出臺一些政策,能以公司為單位買團體票,不過名額有限,我剛好認識鐵路局一個科長,三四百張票不是問題,這樣的吧,我安排你們見一面,其實鐵路是國家補貼經(jīng)營,看似風光,但實際他們拿到手里的不多,不少人就指望著春運補貼一下。”
“威哥,我明白了。”趙風馬上心領神會。
對一些鐵路系統(tǒng)的員工來說,他們干得累,但酬勞并不高,福利也跟不上來,找機會弄點錢也不難理解,聽說有些員工為了賺點錢,員工專列的床位也讓出去,自己跑到狹隘的茶水間一趴就一宿。
在一個法律還不健全的年代,很多事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很多人都不喜歡別人搞特權(quán),但并不排斥自己能享有特權(quán)。
聊了一會,趙風這才放下電話,稍稍等了一會,然后根據(jù)郝威提供的電話,給一名姓何的科長打電話,那何科長明顯是得到郝威的提醒,商談很愉快,趙風給這位何科長溢價15%,何科長就把團體購票的名額分給九邦。
放下電話,趙風拍拍手說:“好了,鄧飛,你一會去收集一下信息,看看哪個需要票,弄一份清單,公司替他們買票。”
“這樣就算完了?”鄧飛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要知道,平日弄一張票有多難?趙風一個電話,就辦妥全公司的火車票。
“不算完”趙風開口道:“最近這這段時間,大伙都要辛苦了,這火車票的錢公司包了,算是福利,來的時候,車票不要急著扔,拿到公司報銷,汔車票也可以報,貴價票和機票不報,不需要公司訂票的員工,可以選擇報銷汔車票或一次拿300元的紅包。”
鄧飛有些動容地說:“風哥,你,你說的是真的?”
“我什么時候說過假話?”趙風反問道。
鄧飛毫不猶豫地說:“沒有。”
王成也有些動容地說:“風哥,你對兄弟們太好了,你是這個。”
一邊說,一邊舉起大拇指。
給員工買車票、報銷回公司的路費,分夫妻房等,這些寵絡員工、留住人才的作法,再過十多年,將會變成常態(tài),只是趙風提前拿出來用罷了。
老員工技能熟練,不需要培訓、也不用磨合,可以減少很多不必要的損耗和提高生產(chǎn)效率,有個老板說過一段話很有意思:一間公司好不好,等過年看員工有多少回來就知道了,能回到七成的,說明這公司勉強還行;回到八成以上的,這是一間有吸引力的公司;要是回到九成以上,那么恭喜你,這是一間有業(yè)界良心、受到員工擁護的好公司。
還有人開玩笑地說,要是一年到頭沒幾個人辭職,老板得反思是不是福利太好。
“好了,工作時間到,你們也別懶了,都去忙吧。”趙風開口道。
最近天氣有點冷,胖子化身曖男,天天給他女朋友林沐沐送飯菜,順便也給趙風送上一份,都是農(nóng)莊一號讓大廚做的,色香味俱全,于是鄧飛和王成經(jīng)常借著匯報工作跑來蹭飯菜,趙風對他們已經(jīng)習慣了無視。
這些家伙,什么都好,就是有越來越不把自己當外人。
有時趙風還沒來得及吃,他們問也不問,徑直打開飯盒自顧挾菜。
鄧飛和王成笑嘻嘻地走出忙自己的事,兩人出去不久,趙風就聽到鄧飛說話的聲音,就是宣布自己剛剛頒布的福利,沒一會,外面巨大的掌聲和歡迎聲,就是隔著門窗趙風都感受得到那份喜悅。
幾百人的公司,來回報銷車費,這筆錢可不小,估計要十多二十萬,明明可以省下,可是趙風還是出了。
九邦要成長,人才不是少,也離不開老員工的努力,今年九邦的訂單不斷,老員工的確辛苦了,用二十萬就能凝聚員工們的團結(jié),這筆錢花得值。
不夸張地說,九邦是最好挖人的公司之一,相反,九邦的人在花城出了名的難挖。
完成了一天的工作,趙風并沒有回家,而是徑直向農(nóng)場一號奔去。
現(xiàn)在還是單身狗,一個人飽全家不餓,胖子經(jīng)常和林沐沐去吃飯看戲,指望不上,還不如去農(nóng)場一號,吃飯也簡單,還可以找人聊聊天,放松一下神經(jīng)。
回到農(nóng)莊,沒看到郝威和老太太,胖子也不在,只有郝蕾一個人在,用她的話說,各有各精彩,就是老太太最近也迷上打牌,吃完飯就去耍了,只有她被農(nóng)莊困住。
說到這里,郝蕾摸了一下自己的臉龐,有些郁悶地說:“女人這么累,很容易老的。”
寒一個,這小妞大學剛畢業(yè)沒多久,這就叫老?
“哪的話?”趙風恭維道:“你現(xiàn)在有一股飲食女王的氣質(zhì)。”
一聽到女皇,郝蕾好像想起什么,轉(zhuǎn)身拿出一本英文雜志扔在趙風面前:“趙風,你不是說要做首飾界的皇帝嗎?你看看這本雜志,你的機會來了。”
</br><em> <a h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