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額上的紅布被扯下,“順天銀行”這四個古隸大字高高懸掛在門框之上。</br> 那匾額黑底泥金配色,說不盡的威嚴大氣,除黑金兩色之外,牌匾右下還有一紅色陰刻落款,仔細分辨,赫然是顧璘的私印。</br> 此時排隊的百姓才知,這居然是顧閣老的題字!一時心中又敬又畏。</br> 正式開門后,順天銀行站上了一隊帶甲兵士。</br> 她們分工明確,前方的在維持秩序和限流,她們按照辦事窗口放人入內,一次放了20個人。</br> 之后是出一個再放一個進去。</br> 另外的兵士從隊頭數了一千個人頭,然后開始驅散在后邊排隊的百姓。</br> 威武的士兵將手中的長戟在青石地面上大敲幾下,止住了中后人群的喧鬧,</br> “每天只辦理1000起業務。”</br> “往后不接待!”</br> “請快快散開!不要影響秩序!”</br> 威嚴的士兵就像一柄斬入人群的長劍,許多百姓聞聲就跑了。</br> 見人散的太快,士兵有些發愣,她們追趕上去沖著人群大喊,</br> “辦理一千兩銀子以上的大額存款、貸款業務,可以走特殊通道。有需要請過來。”</br> “存款的別跑!”</br> ……</br> 傍晚,</br> 長安街的公署衙門人去樓空,黑了一片。</br> 但是順天銀行的公署還燈火通明。</br> 大堂內,一排長案書桌,二十多個賬房娘子在那里對賬,訂賬本,把算盤撥的噼里啪啦。</br> 中間空著的地方,則擺了一箱箱銀子,今天從民間收上了不同規格的銀子,有來自不同國家的銀幣,有不同形狀的碎銀,還有統一熔鑄的銀錠………</br> 二十多個賬房娘子,在清點今日的收入和支出的白銀,有的還拿著秤砣在稱碎銀……</br> 在忙碌的業務大廳后邊,順天銀行的官署也是燈火通明。</br> 二十來位穿著官袍的官員,圍坐在一張專門定制的弧形長會議桌上。沈錦程穿著正四品的紅色云雁官服坐在首位。</br> 參會的人許多都是從戶部調來的小官,品級不高,年齡有老有少。因為戶部坑位少,升職難度大,順天銀行要人的消息傳開后,她們都十分踴躍地報名。</br> 最后在張之煥的考察下,給沈錦程撥了這些人過來。</br> 沈錦程放下單子環視一圈,她手下的員工都在認真地看員工手冊和賬本。</br> 沒有人閑聊,喧嘩。</br> 沈錦程端起茶盞喝了一口,然后慢悠悠伸了個懶腰。</br> 嗯,不錯。</br> 這些員工到新衙門完全聽從安排,被留下加班也毫無怨言。</br> 甚好,甚好。</br> ……</br> 業務大廳的算盤撥的噼里啪啦,</br> 她派了王茂之和幾名管賬的官員去外邊監督。</br> 等待的時間,閑著也是無聊,沈錦程拉著“風控小組的成員”在會議室審批今日收到的貸款申請。</br> 而另一些閑著等開會的官員則在看沈行長印發的小冊子接受新知識的洗禮,什么《銀行的職能與內部架構》《資本的風險控制》……</br> 審了幾份單子,沈錦程內心不禁感嘆。</br> 商人果然是頭腦最活絡的人群,這銀行才剛開業,在許多百姓都還在觀望看熱鬧的時候。</br> 有膽色的商人已經想到要通過借銀行的“便宜錢”來擴張生意了。</br> 與設想的不同,今日前方排隊的人,少數是來兌寶鈔的普通百姓,大多數是看準機會來貸款的商人。</br> 她們將所有需要的資料都提前準備好了,絲滑走完了申請流程。</br> 沈錦程手上這一份,是一名絲綢商人的申請,要借貸三千兩。</br> 她簡單算了下,如果借一年,不算本金這年利能收120兩。她是順天府人,同時還帶了抵押物——價值四千兩的房契。</br> 這怎么看都是一位優質客戶。</br> 沈錦程用朱筆在這份單子上打了個勾,然后又推到了一旁坐著的李嵐身邊。</br> 李嵐是戶部山西清吏司的主事,今年43歲,是張之煥推薦的人。在戶部要過來的二十個人中,李嵐是品級最高,資歷最深的一個。</br> 也主要由她輔助沈錦程管理順天銀行。</br> 李嵐接過單子,看了幾眼后她也劃了勾,然后將這份單子推到了下一位負責審查的官員那里。</br> 為了控制風險,</br> 沈錦程在順天銀行設立了專門的審查團隊,負責對申請貸款的客戶進行背景調查,評估其還款能力。</br> 她們是官家,可以很輕松地查看這些商人的交易記錄、財產狀況,然后再給這些客戶做信用評級。</br> ……</br> 不多時,對完賬的賬房娘子陸陸續續地開始下班,只剩王茂之一個人對著賬本寫總結。</br> 她的效率很快,掃過幾本就能將今日的進賬與支出款項記明白,</br> 還能根據業務類型簡單地寫幾句分析。</br> 王茂之十分重視這次的工作,</br> 如果不是沈錦程,她現在還是一個沒有品級的觀政。而到了順天銀行后,她是七品官,與翰林院編修一個品級。</br> 這簡直是天大的好事。</br> 在銀行,根據沈錦程的分配,她是行長秘書,除了簡單的工作匯報之外,她還可以代表行長去各個部門視察,</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