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清霜又看向顧璘,親切道:“顧閣老您身體看著還是這么硬朗。”</br> 顧璘干笑兩聲,“托皇上的福,身子骨還行。”</br> 傅清霜是皇上的親信,她的態度也差不多就是皇上的態度。幾位朝臣并行,傅清霜第一個與高閣老搭話,態度親昵。眾人都習以為常。</br> 皇上重用高觀瀾,對顧璘尊敬有加,但信任不足。</br> 幾人說說笑笑跨上了臺階,剛見著泰安宮的牌匾,一行人就噤聲不再言語,臉上表情也肅穆許多。</br> 皇上年紀雖然小,但已經親政八年。論心機手段,沒人敢小覷她。她雖然表面笑呵呵,但是心里賬算的極細,不知道哪里惹她不快以后就要讓人補上。這是顧璘心底對皇上的評價。</br> 先皇曾將皇上托付給她,她也盡心輔佐朝政,雖有心改革弊端,但是小皇帝疑心頗重。她表面乖順,背地小動作不斷,一步一步削弱她的權力,又扶植起高觀瀾分權,司禮監又與內閣制衡。一群人互相掣肘,什么也做不得,她改革的措施現在很多已經荒廢。</br> 對于這個小皇帝,顧璘不敢小覷。</br> 見這些重臣到來,門口當值的宮女紛紛替她們解披風,掃落雪,動作輕敏,似乎都怕弄出了聲響。</br> 宮女通報以后,司禮監的諸位和內閣的諸位,順次進了大殿,一左一右地站著。</br> 楚璁坐在內殿之中,與眾人隔著幾米的距離,中間還有白紗帳隔著,神秘感十足。這些朝廷重臣雖然經常被召見,但不是次次都有幸得見天顏。高觀瀾上次與皇帝對面而談也是一個月之前的事了。就連她這樣的寵臣是這樣,其她人更不用說。</br> 由傅清霜引著,一行人對著內殿的人影跪拜。三拜之后,眾人平身。</br> 楚璁溫聲開口,“各位愛卿。今日聚集于此,可是有要事要奏?”</br> 兵部尚書陳芳值率先開口,“皇上,浙江匪寇橫行。前些年掃平的倭寇如今又卷土重來,如今已經失了三個縣城。浙直總督袁煥非來奏折求糧。”</br> “廣西山匪叛亂,去剿匪的總督汪延,一去三年,連連吃敗仗。耗費軍餉已用200萬兩銀子,一省精銳居然拿不下幾萬山匪。”</br> 陳芳值聲音陡然變硬,“圣上,這些都是高閣老舉薦的人。吏部似乎有些失職呀。”</br> 陳芳值與顧璘同為清流一派,她一來就對高觀瀾捅刀子,想必昨天司禮監“皇上對江浙形勢不滿”的風已經吹出去了。</br> 此話一出,高觀瀾臉色微變,顧璘若無其事地站在一邊,事不關己。</br> 楚璁輕聲細語,“高閣老,你怎么看?”</br> 高觀瀾潤潤嗓子笑道:“陳尚書脾氣太急。那浙江的袁煥非先前將倭寇趕盡殺絕,得大功一件,是實打實的名將。如今浙江叛亂剛冒些苗頭,一些烏合之眾而已,有如此利劍在手又有何懼?”</br> “她若要錢要糧,你給她便是。”</br> 楚璁點頭,“高閣老言之有理。”</br> 陳芳值氣急,“北方還有心腹大患。一年軍費開支就那些,袁煥非治下不嚴,弄出內亂。功過相抵。”</br> “為了籌備邊軍的軍糧,餉銀,制造戰艦,兵炮等,兵部入不敷出,滿打滿算過日子就這還有虧空。”</br> “我們又哪里來的預算撥給浙江二十萬石軍糧?閣老說的痛快,那麻煩戶部給我們再多些預算吧。”</br> 戶部尚書吳圍連忙開口,“去年超支太大,剛開年又超支,還要不要干活了。若把錢給了兵部,其它的事又要擱置。邊軍防御工事,四省大旱,河道水利,宮殿修筑,那樣不是要緊的?”</br> 楚璁幾乎天天都能聽見這些朝臣為了錢吵架,她大寧朝國力強盛,坐擁天下,怎么國庫這么緊巴,這錢都去哪里了呢?</br> 楚璁打斷幾人的爭吵,“眾位愛卿,不要吵了。”</br> “浙江乃我朝稅賦重地,亂不得。各位有何高見?”</br> 兵部尚書陳芳值進言,“皇上。這次是無妄之災。聽聞是浙江官員貪墨河道公款,才引發此次水災。接著再引發人禍。應當罷免袁煥非浙江巡撫一職!”</br> “再選用能人異士治理浙江!”</br> 此話一出,高觀瀾臉色倏地變了。她朝內殿張望一通,隔著白色的紗帳,看不清皇上的表情。</br> 見楚璁久久不開口,戶部尚書吳圍進言道:“陳尚書此言差矣。袁煥非在浙江深耕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么多年東南相安無事,怎么能因為一次失誤就罷官?袁煥非只是治下不嚴,罪不至此。”</br> “而且就算罷免她,朝野又有能替上她位置的人嗎?”</br> 陳芳值聲音帶著些怒氣,“你們未太免自視甚高,我大寧朝這么多官員,離了袁煥非浙江還能不轉了不成?”</br> “陳大人好大的口氣,一早就給袁大人扣這么大的帽子。我看你是想趁機排除異己,結黨營私。”</br> “放你的臭屁,我看你是倒打一耙!”</br> ……</br> 兩人越吵越兇,楚璁看夠了才出言阻止,她對著外殿的奴婢不緊不慢地吩咐,</br> “流云,趕緊給各位愛卿奉茶去火,一大早的大動肝火。”</br> “不利于養生。”</br> 聞言還在打嘴仗的陳吳二人連忙下跪,異口同聲道:“屬下殿前失儀。罪該萬死。”</br> 楚璁笑道:“平身。”</br> “兩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br> 楚璁看了一眼在一旁站的筆直的顧璘,“顧閣老,這事你怎么看?”</br> 顧璘恭敬出列,對著內殿的人影彎腰作揖,“回皇上,臣認為袁煥非有罪。”</br> “其一,治下不嚴,手下碩鼠橫行。其二,賑災不力,逼反百姓。其三,剿匪不力,坐視寇匪壯大。”</br> 楚璁輕嘆一聲,“顧閣老之言,朕深感為然。江浙自古富庶之地,今年水患淹死餓死無數百姓,朕深感痛心。”</br> “決堤,匪禍,歸根究底都是人禍引起。”</br> “自然要有人為此負責。”</br> 此言一出,高觀瀾立馬跪下求情,</br> “皇上,袁煥非是東南一柱,她平定了侵擾江浙多年的倭寇,在軍中選賢任能,慧眼識珠。她不僅開創了江浙穩定的局面,還通暢了海上的商路,使國庫每年多收五百萬兩銀子往上。”</br> “此人不能罷官啊!”()女尊:奸宦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網最快。</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