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而行,是賺取昏庸值的最佳途徑,哪有做到一半停下來的道理,反正封禪又不至于造成叛亂,諸侯想動作也得自己真的對他們出手了才行,既然這樣,還不如想辦法多挨點罵更劃算。</br> 子受四下打量一番,望見一方巨巖。</br> 七米高,兩米寬,四四方方長得很正。</br> 大步流星的走過去,直接扛起。</br> 以他的力氣,也覺得有些沉,扛著巨巖,一步步走向祭壇之上。</br> 一聲重響,巨巖被置于祭壇正中。</br> 群臣們不知道紂王要干什么,但他們知道自己得出言勸諫。</br> 不然這事一傳出去,都得被當成奸臣,紂王不明事理逆天而行,你們身為臣子的怎么可以坐視不理呢?</br> 為人臣者當盡其事。</br> 作為文臣之首,商容勸諫道:“大王....”</br> 子受目光微虛,凝視著他:“朕為始皇帝,當以陛下相稱。”</br> 行吧,你是老大,稱謂就先不糾結了。</br> 商容硬著頭皮道:“陛下,風雨欲來,此時不妨下鳳凰山至山腳行宮,避開這場雨,若等雨勢漸大,山路難行,恐有不測。”</br> 商容還是一如既往的穩妥,只想安穩過完下輩子,說的話四平八穩,雖出言勸諫,卻沒有說終止封禪收回成命,只是以避雨為由下山。</br> 商容出言后,大臣們便如雨后春筍一樣,紛紛出頭忠言直諫。</br> “請陛下速速避雨!”</br> 這不是自欺欺人嗎?誰都知道你們是在勸阻封禪。</br> 子受早就習慣了這滿朝忠臣,道:“卿等的意思是,要朕像那暴風雨之前的山林野獸一般,慌亂而逃嗎?”</br> “臣等絕無此意,只是……”</br> 子受厲聲道:“卿等不曾見那灌江口之民?黔首農夫,賣履小販,身處狂風暴雨,仍能看著雨水落下,不曉事的孩童,更是踩著水洼,獸類雖懼,然我等為人,卿等為社稷大臣,卻畏風雨,尚不如平民百姓,豈不可笑!”</br> 聞仲也顧不得其他,明言道:“陛下封禪以皇帝而號,諸侯必將心生不滿,社稷動蕩徒生罵名,實非社稷之福!”</br> 梅伯大呼:“天至明而不可欺,風雨四時變化,乃是蒼天譴告人君過失,猶祖宗之明誡。”</br> 作為宗室,搬出祖宗來勸諫,毫無問題。</br> 箕子也道:“今鳳凰、麒麟不來,嘉谷不生,而陰云、暴雨、鴟梟數至而欲封禪,毋乃不可乎?”</br> 喜歡來事兒的楊任思慮一番,長諫道:“今有一人,患病十年,經過治療將要痊愈,但還是瘦得皮骨僅存,可如今卻要讓他負重而行,日行百里,何其難也!陛下作為天下良醫,興兵平叛,亂賊伏誅,天下大定,然百姓疾苦,此正值饑寒勞頓之時,便要封禪稱黃稱帝,臣以為不妥……”</br> 如果滿朝奸妄看到君王態度這么強硬,肯定就軟下來了,順勢接受。</br> 可大商忠臣何其多,個個忠君愛國,視拯救江山社稷為己任,君王一強硬,他們也會強硬起來,大有一股陛下不依我就從鳳凰山上跳下去的勢頭。</br> “哈哈哈哈!”子受仰天大笑,這時候停下來只能淪為笑柄,繼續下去才能當昏君。</br> 目光鎖定尤渾,費仲不在,滿朝文武只有這一個友軍。</br> “尤渾!群臣惶恐,畏懼天命,你也畏天嗎!”</br> 尤渾六神無主,怎么就找上了自己呢?</br> 他又想數日前“猶魚之有水”,這是何等知遇之恩?</br> 他尤渾無父無母無妻無子無人葬,畏天有用嗎?</br> 咬著牙應道:“臣....臣惶恐,大...陛下的喜怒才是天威,與其畏天,不如畏陛下,縱然有雷雨天罰,也是出自陛下之手。”</br> 子受笑了,還是奸臣會說話,這馬屁拍的舒坦,于是道:“既如此,雷霆暴雨具為朕之臣子,當封為官!然其無功,只可為下大夫!”</br> 子受舉起太阿劍,指著天空道:“朕持三尺劍鎮天下,此非王命乎?命乃在人,雖天何益!”</br> 偉岸的身軀立于祭壇高處,抬頭仰望陰云密布的天空,手持太阿劍指向蒼穹,袍子在風吹拂下翻飛。</br> 可這等行為,在此情此景下,不免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意味。</br> 對著天空揮劍,逼逼叨叨,強自說著空話,狂風驟雨就能停么?</br> 無濟于事罷了。</br> 群臣心生悲戚,做出這種事,只是最后的掙扎,讓本就逆天而行的封禪變成一場更加荒誕的鬧劇。</br> 子受卻是動了真感情。</br> 若是順天而行,他早就安心照著原本的軌跡當個暴虐之君,當圣人的傀儡了。</br> 可他不愿意一輩子按照別人的規劃來發展,還注定了亡國身死,背負罵名。</br> 而且自焚肯定很疼。</br> 子受大聲質問道:“朕為天下之主,天為何物?做了何事?有何資格言不滿?”</br> 太阿劍一劃,指向被他搬上祭壇的巨巖。</br> 本就陰沉的天空,好似被這一劃,徹底劃破,立時從綿綿細雨變成了傾盆暴雨。</br> 豆大的雨點打在身上,子受緩步走到巨巖邊:“此為朕之無字碑,天不得妄言,地不得妄語,是非功過自有萬民評價!”</br> “此石亦為朕之臣,以身記事,有功當表,應為上大夫!”</br> 接著,子受又道:“昔有三祖領人族崛起于大荒,又有三皇五帝開盛世太平....”</br> “今朕坐享太平,萬民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當以身鎮人族之運、衛我大商、護我社稷!”</br> “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朕在,當守土開疆,掃平四夷,立萬世之基業,朕亡,亦佑我人族永世不衰!此誓,先祖為證,萬民共鑒,仙魔鬼神共聽之!”</br> “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br> 群臣相顧無言。</br> 這番話言語中,透著一股霸氣。</br> 要換做一個真有大功德,功勞蓋過三皇五帝的帝王來說,必然名垂千古,萬人稱道。</br> 可你紂王什么功績也沒有,還自稱始皇帝。</br> 那點平叛的功勞,比起列祖列宗來,微不足道。</br> 完全就是一場鬧劇,讓人十分尷尬。</br> 聞仲垂首,早知有今日,就該好好學習興云布雨之法。</br> 他望向天空,如果能阻了這雨,場面會好上許多。</br> 然后他驚愕的發現,烏云正在散去。</br> .....</br> 求推薦票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