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不如設一臺,名曰烽火,遣三五人駐守,內置蘆葦、紅柳、柴草,一旦有軍情,便將其點燃,便能第一時間傳達信息。”</br> 妲己獻策,她小時候就見過人們點燃柴草傳遞信號,若是用食草動物的糞便當做燃料,升騰的云煙會更濃、更高。</br> 妲己作為強搶民女事件的當事人,又怎么不清楚事實?</br> 蘇護也早就跟她提起,這一切都是紂王引蛇出洞的計劃。</br> 聰明如妲己,一點就透,不得不佩服紂王的雄才大略,竟敢背上如此罵名,冒如此風險來肅清朝綱。</br> 而今妲己補全了這個計劃的最后一環,如今朝歌空虛,賊人已經蠢蠢欲動,若是突然暴起發起叛亂,可能會有危險,但如果有了烽火臺就不同了,能第一時間預警,讓周邊諸侯前來勤王,也能讓賊人更加緊張,打亂計劃從而露出破綻。</br> “烽火臺....”</br> 子受眼前一亮,我怎么就沒想到呢?</br> 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雖然已被證實是謬傳,根本不存在,但并不妨礙他把這件事變成真的啊!</br> 還能再加上“一騎紅塵妲己笑,無人知是荔枝來”。</br> 為搏妲己一笑,點燃烽火忽悠諸侯帶兵來朝歌勤王,結果發現其實是紂王讓他們帶土特產來朝拜,綜合周幽王和唐玄宗,這操作絕對當得起昏君之名。</br> 而且這政策很容易通過,畢竟建立烽火臺是善舉,名義上是為了能及時傳遞軍情,這不正逢蘇護欲反嗎?</br> 建好后有忠臣阻止自己烽火戲諸侯也沒用,點火誰不會啊!偷偷溜進去自己點了就完事,把守烽火臺的小兵敢像大臣一樣反對自己?</br> 子受突然醒悟,政策的好壞并不是決定君王是否昏庸的關鍵,而在于如何使用,就像烽火臺一樣,明君能用它戍守疆土抵御外敵,昏君也能用它放煙花博美人一笑。</br> 如果往后的行政指令都按照這個方針來辦,豈不是容易許多?</br> 只是有一個問題,他沒辦法解決傳達距離。</br> 一個烽火臺能覆蓋的范圍也就方圓十里,如果只是在朝歌建一個烽火臺,根本不頂用。</br> 壓根就沒諸侯看得見。</br> 大興土木每隔十里建一個烽火臺也不是不行,但耽誤時間,等全都建好,當前的昏庸值結算期都過了,豈不是又浪費了一次修仙機會?</br> 子受問妲己有沒有什么速成的辦法,妲己想了會兒,便道:“高宗在位時將大商疆域擴大到北方,每征服一個地方,便會建筑城邑,而今許多土城已廢棄,無人居住,大王可重新啟用。”</br> 妙啊!秒啊!</br> 子受來自于后世,但后世對商朝以前的資料記載很少,他知道的更多是周朝以后的事情。</br> 而妲己正好彌補了自己不知道的部分,千年狐貍精,當然知曉這夏商千年之事!</br> 珠聯璧合,還愁有什么做不到嗎?</br> 子受情不自禁拉起妲己的手,手如柔荑,膚如凝脂。</br> 妲己微微低頭,臉有些紅,雖然修煉千年,但她并未入世,對男女之情了解的并不多。</br> 原本,只是秉著如老祖宗一樣,濟世治國的心態,現在卻發現自己真的有些喜歡上了這位滿是優點的君王。</br> 剛才紂王問及自己,可不就是為了不征調民夫,不勞民傷財新建烽火臺嗎?</br> 這不僅是明君的行為,更是難得的仁君。</br> 次日,子受便迫不及待向朝臣提議。</br> 有人提出異議,表示在這種諸侯可能叛亂的時機征調民夫修建烽火臺,可能會妨礙糧草運輸,耽誤前線戰局。</br> 可只需要修建朝歌一處烽火臺,再利用起早已廢棄的土城,派遣一些人看守,就能及時傳遞軍情,畢竟是件利國之事,爭議一會兒,便通過了。</br> 子受特派尤渾負責修建。</br> 以尤渾的貪財性格,指不定從中揩油,到時候建一個豆腐渣工程,群臣肯定還會說自己任人唯親,親近小人。</br> 真是感激妲己啊!</br> 若不是妲己,自己還真想不到烽火臺上!</br> 想了想,妲己還沒有專屬的寢宮,干脆將壽仙宮賜給了她。</br> 這樣一來,自己留宿也方便許多。</br> ......</br> 還是朝歌某處氣派的府邸。</br> 子啟、子衍、比干、麥云、麥智、雷開一干人等圍坐在一起。</br> 子啟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今紂王昏庸,沉迷美色逼反諸侯,勞民傷財大興土木,更將先王太后之壽仙宮賜給妖妃,我自當遵先王遺詔,以正乾坤!”</br> 麥云、麥智官至上大夫,有些迂腐,是子啟死忠,對紂王險些逼死妲己的行為深痛惡絕。</br> 這要歸功于第一印象,從紂王登基之后,這倆人就一直覺得紂王不是什么值得輔佐的君王,一看到污點劣跡,就會無限放大,進而忽視好的地方。</br> 雷開為北門守將,是子啟努力多年,收買到的唯一握有兵權的將軍。</br> 子衍是被迫加入,他的身份很有用,幾個子女都已被子啟秘密送出城外,聽聞城外還有一支兵馬隱于山林中,為首二人甚至會仙人術法,子衍根本沒法反抗,想告密都不行。</br> 比干是先王親弟,托孤重臣,子啟、子受的叔叔。</br> 他是真正賢明有德才的人,生得七巧玲瓏心,可以與世界萬物交流,能使雙目破除一切幻術。</br> 比干之所以來到子啟府上,是因為他也有得自先王的遺詔,要他協助子啟。</br> 而且他看出了妲己的真身乃是一只千年狐貍精,此等妖媚必將霍亂朝綱,必須鏟除。</br> 子啟將紂王數落一通,又拔出仙人贈劍寶劍,砍下桌子一角,怒喝道:“君王無道,當如此案!”</br> 子衍看著斷掉一角的桌案,更加不敢有什么其他想法了。</br> 比干卻是皺了皺眉,今日的子啟與往日素有賢名的子啟,大相徑庭,先王要自己協助子啟,可當今紂王真的是昏君嗎?</br> 子啟將眾人的表情盡收眼底,嘴中有些發澀。</br> 他今日聽到紂王要修建烽火臺的時候,才明白一切都是針對諸侯的詭計,一番施為之下,有異心的諸侯必定有所動作,奈何諸侯沒有入套,自己倒是一股腦撞了上去。</br> 已經無法回頭了,只能一個勁往前沖。</br> 好在子啟有信心,朝歌城外山林中的兵馬,就是他的底牌,只要亂軍中擊殺紂王,自己便能以先王遺詔,名正言順登上大位。</br> .....</br> 求推薦票,求打賞
三月,初春。</p>
南凰洲東部,一隅。</p>
陰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著沉重的壓抑,仿佛有人將墨水潑灑在了宣紙上,墨浸了蒼穹,暈染出云層。</p>
云層疊嶂,彼此交融,彌散出一道道緋紅色的閃電,伴隨著隆隆的雷聲。</p>
好似神靈低吼,在人間回蕩。</p>
,。血色的雨水,帶著悲涼,落下凡塵。</p>
大地朦朧,有一座廢墟的城池,在昏紅的血雨里沉默,毫無生氣。</p>
城內斷壁殘垣,萬物枯敗,隨處可見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體、碎肉,仿佛破碎的秋葉,無聲凋零。</p>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頭,如今一片蕭瑟。</p>
曾經人來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無喧鬧。</p>
只剩下與碎肉、塵土、紙張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觸目驚心。</p>
不遠,一輛殘缺的馬車,深陷在泥濘中,滿是哀落,唯有車轅上一個被遺棄的兔子玩偶,掛在上面,隨風飄搖。</p>
白色的絨毛早已浸成了濕紅,充滿了陰森詭異。</p>
渾濁的雙瞳,似乎殘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著前方斑駁的石塊。</p>
那里,趴著一道身影。</p>
這是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衣著殘破,滿是污垢,腰部綁著一個破損的皮袋。</p>
少年瞇著眼睛,一動不動,刺骨的寒從四方透過他破舊的外衣,襲遍全身,漸漸帶走他的體溫。</p>
可即便雨水落在臉上,他眼睛也不眨一下,鷹隼般冷冷的盯著遠處。</p>
順著他目光望去,距離他七八丈遠的位置,一只枯瘦的禿鷲,正在啃食一具野狗的腐尸,時而機警的觀察四周。</p>
似乎在這危險的廢墟中,半點風吹草動,它就會瞬間騰空。</p>
而少年如獵人一樣,耐心的等待機會。</p>
良久之后,機會到來,貪婪的禿鷲終于將它的頭,完全沒入野狗的腹腔內。</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