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越來越多的難民和流民的涌入,此時,南奧的人口已經增加到了三萬一千人。
我從花花公子手中敲詐來的糧食也差不多要見底了,好在第一季的土豆和地瓜收獲不錯,五萬四千畝的地里收獲了六十七萬擔的糧食,為了履行我和許可兒的交易,我安排駐守在南奧的衛軍先期把五十晚擔的土豆和地瓜押送回了北港,同行的還有齊玉宇和我特意為許可兒準備的五十萬畝地的地瓜苗。
地瓜的苗其實就是從地瓜的藤莖上摘下來的,五萬四千畝的山地,我種了一半的地瓜,到收獲的時候,漫山遍野的地瓜藤浪費在那里,我都覺得心疼,所以我才決定了在全琉求推廣地瓜,作為琉求的一個新的主要糧食作物,也算是為琉求百姓造福。
我的這個決定得到了我全體屬下的高度認同。而齊玉宇就是我們此次為推廣地瓜而派出的技術指導。
不過,半個月以后,齊玉宇還是要回來的,這么好的人才,我怎么能放手呢。
除了這個以外,剩下的地瓜藤成了我的豬食。
為了不浪費這些地瓜藤,我從琉求各地引進了幾十頭老母豬,用**的方法讓老母豬受孕,一下子生了兩百多頭的小豬,這些地瓜藤再次的被我廢物利用了。
現在,這兩百多頭小豬已經成了我們南奧百姓們心中的寶貝了,為了照顧它們,我還特地的在城外的一塊空地上建了一個養殖場,倒不是單為養豬,還有雞鴨鵝等,它們集中起來管理也有不少好處,就連它們的糞便我們收集起來也是好的肥料呀。
同期,由謝晉生主要負責的城市建設也接近了尾聲。
雖然我們接納了不少的百姓,但百姓的住房還是綽綽有余,由于我準備在南奧實行城市統一管理,所以百姓的住房都由我們統一建設,南奧是按照十萬人的人口標準建設的,以一戶五口計,我們在南奧共建了兩萬間平房,所以,住房問題成了我們第一個解決的民生問題。
同時,我們各自的府邸也在城市的中央建設好了。
我們這些人的府邸,畢竟是考慮到工作的原因,都建成了一套套的四合院,這個四合院當然是我設計的了,沒有想到,這四合院竟然受到的他們的熱烈歡迎。
看到有這么好的反響,我不由的想起我們后代的房地產公司來,一時興起,在中央區域建了二十套四合院后,還在城北一個環境優美的地段建了五十套獨門獨戶的四合院,準備賣給一些琉求的富翁和以后到南奧來經商的商人。
我的府邸與我屬下他們的四合院不同,百姓們為了表現對我的熱愛,我的楊府竟然是按照大宋王爺府邸標準建設的,設計也是一個中原逃難過來的木匠做的,這個木匠以前跟自己的師傅做過宋朝那些王爺的宅子,現在,現學現買,把我的府邸建成了一個江南逍遙王爺的王府。
不過,這畢竟是百姓的心意,我也就堂而皇之的接受了。
除了我們自己的府邸,我在我府邸的左邊建了一個建筑群,這個建筑群是一個很大的院子,這個院子,就是南奧的行政中心。
我們把它稱為勤政樓。
由于我們有了收成,自然也就有了支出,在我的要求下,李耐找了幾個以前做過帳房或者是在店里學過算術的年輕人,成立了我們南奧的第一個職能部門——財算部。專門記錄、管理、監控我們的收入與支出。
這財算部成了我私人組織中第一個進駐勤政樓的“政府”機構。
蓋好私人住房和行政用房后,我們在城北的學堂和醫院也開始了建設。現在的醫院和學堂都只是簡單的蓋了幾間房子,真正要建也要等到我在教育與文化、衛生方面的規劃做好了以后再動,不過,軍營和大倉庫的建設卻已全部齊備。
大倉庫是我整個領地的糧食儲藏中心,所以是最早完工的,現在的大倉庫里都已經是開始儲藏我們的土豆和地瓜了。
而軍營建設卻是我最關心的一個工程了。
現在我的衛隊已經有了六百人,而護衛隊也有了一千人,這些都算是我的私兵,他們在以前衛軍沒有回北港之前一直是跟著衛軍訓練的,而且衛隊還增加了我新傳授和交代的體能訓練,我一直找不到時間給他們好好的磨練一下,但基礎工作還是要做好的。
軍營建設就是基礎工作。
現在的軍營就建在大倉庫的邊上,這主要是考慮大倉庫的安全。
我在南奧以后打算駐軍在三千到五千,所以,這個軍營,完全是按照最大容量八千人計算了,除了營房、武器庫、彈藥庫、操場、禮堂等應有盡有,還有訓練場、閱兵臺等設施。軍營都被兩米高的圍墻圍著,外面根本看不見里面。
城南是南奧的市場,我們也不準備自己建設,以后主要是讓商人自己蓋樓,我們轉讓地皮。現在南奧實行的是統一管理,還沒有允許商人進入南奧,但城南的地皮我們卻留的好好的,以后,就賣賣地皮也能從商人口中挖出一大筆錢呀。
我的南奧可是有十萬人的大城市呀,這可是琉求第一大的市場。
現在,由于勞動力充足,謝晉生也開始準備勞力建設城墻了,開始我還是準備不建什么城墻的,但由于現在已經有了好幾個磚廠,又有大量的山石做地基,加上南奧這個糧食中心的重要,我還是決定建上一個。
每一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幸福生活忙碌著,而此時的我,卻已經把眼睛投向了那莽莽的大山。
大山上,是我無窮的寶藏。
在百姓的面前我一向都是很低調的,然而,在面對著這些即將跟隨我開赴太平山和南胡山的青壯,我毅然的拋棄了我神秘的面紗。
雖然我在老百姓的心中有很高的威望,但是,我卻從來沒有在百姓的面前公開的露過面,這種低調來自我當兵時的習慣,作為一個經常執行危險任務的特種兵,時時被人關注是很危險的,所以,就是我經常性的微服私訪,但認識我的百姓還是幾乎沒有。
今天,我出現了,出現在了我反復挑選的著兩千人面前。
這兩千人都是由年輕的家庭組成,他們中間,有很多人都有過挖礦煉鐵的經驗,甚至有些人還在以前的礦主那里做過領頭的,其他沒有經驗的人也都有寫技能,要不會算術,要么識字。可以說,他們就是我的精英。
從現在開始,在我的心中,他們已經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批脫去農民帽子的農民,成為職業工人的人,他們,將因為他們的事業,名垂青史。
宋朝其實已經有了資產階級的啟蒙,而且這些年輕人組成的家庭都是失去了土地的農民,所以,對于我對他們的這種安排,他們根本就沒有排斥,何況,在他們的心中,能讓我在他們的面前公開自己的真正面目,那是對他們的信任,所以,這也是是他們最開心的一件事情了。
我的見面成了我發動工業革命的一場誓師大會。
為了保密,我把這挑選出來的兩千青年集中在了城北的軍營中,我的六百衛隊成了秩序的維護者。
此次隨我進山,我的衛隊也隨行,一是為了我的安全,二是為了保障我的這第一批工人的安全,另外,我也想通過這段時間,好好的磨練一下我的這批衛隊。
這批衛隊在我的心中就是寶貝,他們不但是我的直接支持者,也是我未來千軍萬馬的忠誠指揮官。
閱兵臺下,是整齊的兩千工人,環工人周圍,是我的衛隊。
主席臺上,謝晉生和許權平靜的站在我的兩邊。
由于謝晉生在工程建設上的突出表現和他在工程管理上表現出來的天賦,我特意把他帶上了,而謝晉生對我的這些新鮮想法與新出現的產業表現的極其熱情,所以謝晉生把主持建設城墻的事情交給了齊玉宇,現在南奧,農業生產由周方主持,其他事務由齊玉宇做主,治安和安全工作自然是彭連虎的事情,如今的彭連虎,官大了,人也多了,正不亦樂乎。
除了我的衛隊,所有的人都在詫異,這個只有十六七歲的少年就是一直在他們心中傳誦的楊老爺嗎?我的衛隊雖然對我的年紀小有些不習慣,但畢竟我帶過他們的好多次訓練了,在我的強勢的手段和我表現出來的超前的訓練手法面前,他們的奇異早已轉變成了崇拜。
不過這批人畢竟是我的轄下最有素質的人了,他們沒有喧嘩,只是靜靜的等著我的“訓話”。
我上前一步,大聲的道:“鄉親們,我就是楊過,我和你們中的大多數一樣,都是中原來的,所以,在這里,你們就是我楊過的鄉親。”
我和大家拉近乎的開場白頓時博得了大家的好感,大家的心里都想:這個楊老爺雖然神秘,但也是沒有什么架子。
“楊老爺好。”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句,大伙也就跟著喊了起來。
這就是民心。
我向大家招招手,大家安靜了下來,我接著道:“今天,把大家集中到我這里來,大概大家心里都有數了,我可以很明白的告訴大家,在我的領地里,有著一大片的礦藏,這礦藏就是我們的財富,我們現在吃的不用愁了,但我們沒有錢,我們還是很窮,而這些礦藏就等著大家去開采,大家都是我的鄉親,我楊過也不獨占這礦藏,這片礦藏,我楊過占大頭十之八,你們占這礦藏的十之二,有財大家一起發,我楊過說話絕對算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