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娟聽說你婆婆昨天做豆腐溢了一鍋,照我說,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
“哎,亞娟,你也泡了黃豆?你會做豆腐嗎?你們高山上有會做豆腐的嗎?”說的人好像才發現范亞娟桶子里泡好的黃豆。
“過年了,做點豆腐給孩子們解解饞。”范亞娟笑著,“嬸子,你這白面好,怕是領的救濟糧吧?”
人一下臊的臉紅脖子粗。
烏龜王八蛋誰不知道誰!
范亞娟磨回來豆腐,二毛三毛才起床,冬天又是過年,家里的活少,孩子小起來天氣也冷,范亞娟都拘著二毛三毛到外面玩,怕凍了手腳。
“媽媽,你起得好早。”二毛墊著腳步看鍋里是豆漿,什么話都不敢說了。
“二毛,抱你哥撿的細柴幫我生火。”范亞娟將最后一盆豆漿倒進鍋里。
二毛抱柴生火,安安靜靜的往鍋里加柴,范亞娟屋里舀好酸菜湯,又溫開水花了一碗鹽水,端到小廚房備用。
等鍋里豆漿要沸不沸,范亞娟給加火的二毛說:“二毛,火小一點,你過來看。”
“這煮豆漿要慢慢地煮,豆腐做出來是老是嫩,就看這會兒豆漿煮的時間長短。”
范亞娟拿著大勺子一邊攪一邊仔細掌握時間。
大約過了五六分鐘,鍋里再次沸騰,她將鹽水倒進酸菜湯里,提起大缸子一點點往豆漿鍋里倒,一點點倒。
漸漸地,鍋里飄起絮狀豆花,豆花越結越大,漿清了,范亞娟又讓二毛添小火,一大鍋豆花,成功。
“二毛,給你和三毛拿碗筷,給你哥大缸子留著。”
二毛三毛端著碗吃豆花,范亞娟取來淘篼,干凈的紗布墊上,往淘篼里舀豆花,等豆花舀好,取來一塊干凈的石板壓在上面,把淘篼底下放個洋瓷盆架在鍋上,只等時間將豆腐里多余的水分控出來。
酸菜漿水和鹽點出來的豆腐沒有一點豆腥味不說,還鮮,范亞娟十斤黃豆做了二十幾斤豆腐。
留夠晚上吃的,范亞娟將豆腐切成大方塊泡在水里,這樣每天換水,豆腐就可以吃到過年。
晚上瘦肉煎豆腐,下一根紅辣椒和蒜苗,再下一鍋雜面面條,一家人坐一起吃,大毛覺得還是雜面面條比米飯好吃。
“亞娟,聽說你豆腐做成了,我拿豆子跟你換點,老規矩一斤豆子一斤豆腐。”張大紅端著碗一邊吃飯一邊走過來,身后跟著是端著碗吃飯的玉梅和玉嬌。
“好,我要你撿好的黃豆。”
“哎,馬上拿新黃豆。”張大紅也只是試一試能不能說成成沒把握。
范亞娟給換了五斤豆腐,見她的豆子確實沒有壞的。
伸長脖子的王東勝也想換豆腐,偏偏林美麗不愿意,想一斤換斤半,王東勝覺得沒戲,就沒吭聲。
第二天,范亞娟又用豆腐土豆把剩下的五花肉切了包了兩蓋豆腐包子存著,吃的時候只需熱一熱,就宣軟面糯。
晚上睡覺,王桂花就當著王大河面嘲諷他。
“你看看,范亞娟,我不就說了兩句嗎?沒打沒罵的,就跟我對著干,做豆腐,換豆腐,做了包子也不給我們端了,當我稀罕她的。
我看啊,你五個兒子,以后沒有一個能靠得住的。”
王大河轉頭,看著老妻氣急敗壞的臉,都不知道說什么好,還聽她嘮叨個不停,終于忍無可忍,說:
“孩子跟你親近,你覺得孩子是巴結你,要你手里的東西。孩子不跟你親近,你又覺得人沒良心,你說,讓孩子們怎么做才對?
二毛三毛五歲的孩子,能吃多少,誰家孩子不饞肉,咱殺的豬,家里人都出力喂了的,你真當豬是你一個人的。
給孩子臉色看,跟孩子計較,還想讓大人把你菩薩樣供著,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王桂花氣的猛捶了王大河幾拳頭,哭訴道:“我說不分家不分家,你偏偏要分家,以后就我們兩個孤寡老人,可怎么辦!”
王大河搖頭。
大年三十,范亞娟沒等回來丈夫,二毛沒有等到自己的父親,一家人吃過晚上,大毛跟著爺爺去上墳,廟里點燈,二毛帶著三毛在炕上仰望人生。
大年初一,二毛被媽媽早早叫起來,先給爺爺奶奶端面茶,又給伯伯叔叔家端,大伯三叔五叔家也給他們家端,每家都拿出最體面的核桃仁雞蛋等不同調和,自家端了,大毛二毛還要往村里親房端。
誰家的面茶早誰家就高興,沒得人家端來你再還回去,中午還要端餃子臊子面,二毛三毛中午吃了好幾種飯菜,晚上還端晚飯。
第二天,范亞娟帶著大毛背著做好的兩個白面饃饃走娘家,二毛三毛年紀小走不了山路就在家里呆著。
剛剛分家,家里沒有多少親戚,二毛聽到正房走爺爺家親戚挺多的,也沒有出來看熱鬧了。
三十晚上初一范亞娟只讓懂事的大毛給王大河兩口子磕頭拜年,大毛得了兩分錢的壓歲錢。
張大紅家三個都去了正屋,李桂芝甚至年夜飯也在正屋吃的,也是給了三個孩子的壓歲錢。
二毛三毛沒去,王桂花也沒有給他們兩個壓歲錢。這讓范亞娟心里有點不舒服。
“二毛,我們回來了。看外婆給你帶了啥好吃的!”大毛一進大門就喊妹妹。
“啥好吃的?”二毛聲音脆脆的答應。
“葡萄干,爆米花,米花糖,糖葫蘆,還有米。”
“真的?”
范亞娟看女兒紅撲撲笑臉,跟著說:“你哥不會騙你。還有豬肉和排骨呢。”
“你自己看。”大毛配合的放下背篼,給妹妹看。
小聲說:“大舅說,等春天了,讓你和三毛到家去玩,大表姐帶你去掏鳥蛋,綁野雞抓兔子。”
“太好了。”二毛接過媽媽給的糖葫蘆。
“甜吧!”大毛見妹妹開心了,松了一口氣。
自從妹妹被奶奶說了就一直不敢說話無精打采,這下終于好了。
“媽媽,我們明天包餃子吧!”二毛要吃的了,范亞娟跟大兒子一樣也松了一口氣。
初三一早起來,范亞娟去自留地里翻了地,早早地回來,準備餃子餡。
餡兒準備了2樣,一樣洋芋蒜苗肉,一樣白菜肉餡,二毛帶著三毛村里玩回來,范亞娟已經開始包餃子了。
“媽媽,我們也要學包餃子。”二毛幫三毛一邊洗手一邊說,“媽媽,你得教我做飯,等春天農忙,我就可以給大家做飯了。”
“好,我教你搟面。”范亞娟笑著答應,今年村小學是正月十八開學,大毛要上學,她要下地掙工分,看三毛照顧家里的活兒就只能交給閨女。
三毛跟著姐姐有樣學樣的包餃子,別看,他手還挺巧,包的圓餃子并沒有露餡兒。
“毛毛,你包的餃子真好,繼續包,我們三個人一會兒就包好了。”
三毛笑的靦腆又開心,跟著二毛一個又一個接著包餃子,范亞娟偷笑女兒哄小兒子,不過,看這小子肯上當好好學著包也沒說什么。
大毛一背篼柴背回來,范亞娟開始煮餃子,有餃子就不用炒菜。
圓滾滾的餃子出鍋,趁著熱乎一口咬下去,滿嘴都是香,點上一點點醋,味道更鮮。
“媽媽,你哪里來的醋?”二毛驚奇的抬頭,看著范亞娟手里的竹筒。
“你外婆給的。快嘗嘗。”范亞娟神秘兮兮,給三毛碗里也倒一點。
“好好吃。”二毛夾一個餃子沾一沾,好吃,餃子又是另外一種味道。
“是餃子好吃,還是醋好吃?”大毛看妹妹吃什么都香,小小的人很滿足。
“餃子好吃,醋也好吃。”二毛翹著眼尾,得意道:“怎么呢?”
“好吃你就多吃點。”
白面餃子好吃,范亞娟做的也不多,一個人十幾個也就吃完了,這已經算是奢侈的吃掉半個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