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千嶼解開封印符, 被困在沙中的女童現了身形。
徐千嶼不認識孚菱紗,聽云初說,這名女童叫孚菱紗,是孚紹的“女兒”之一, 便好奇地將她打量。
孚菱紗小小的身軀裹在一身黑裙中, 面龐蒼白, 雙目緊閉,眉毛蹙著,仿佛在最恐懼的剎那被冰凍了。徐千嶼弄不醒她,想著將她帶回去。
她將孚菱紗扛回眾人所在地時,孚菱紗醒了。她摸索了徐千嶼片刻, 劇烈掙扎起來:“你是那個天缺之人,放開我!”
虞楚見她拍打徐千嶼, 蹙起細眉,用手中八仙扇將她隔開。孚菱紗觸碰到上面凸起的修羅之眼,像摸到了火一般抽回了手,瑟縮成一團:“爹爹, 別殺我……”
“什么天缺之人,你認識我?”徐千嶼將孚菱紗放下,感到奇怪。
孚菱紗抽泣了好一會, 才道:“我見過你。”
“什么時候?”
“就是在水月花境, 是你砍斷了我的牽線, 殺了我的三個倀鬼, 還害剩下一只鬼被柳易安那只火鹮捉了去。當時與你同行的, 是天譴之人。”
講到此處, 徐千嶼總算想起來了, 雙目微睜:“原來當時那個在天上牽線操縱紙人的人是你!”
當時還以為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 沒想到是這樣一個女童。
徐千嶼悄然以意識去看孚菱紗,視野內的孚菱紗身后有火燒云一般的雙翅虛影,腹部則有紅色妖丹。她果然不是被拼成的倀鬼,而是一只實實在在的妖。
那些倀鬼都是孚紹的“兒女”,這個“女兒”卻能以牽線操縱其他的倀鬼,說明她的等級很高。有些不同也不奇怪。
“你快說,天缺之人是什么意思?”徐千嶼繼續逼問。孚菱紗感知到自己被幾名男修女修圍在中間,自知被俘虜了,閉著眼睛不甘道:“你怎么連這也不知?缺失魂魄,就是天缺。”
徐千嶼垂眼思忖,云初說孚菱紗有預知眼果然不錯,只消看一眼,就知道她缺魄了。但卻不知道她剛才說的“同行者是天譴之人”是何含義。
當時與她在一起的有兩個人啊,她說的是謝妄真還是師兄?天譴之人,總不會是師兄吧。但同門都在場,人多口雜,她便沒有問下去。
她問話時,其他人也在打量孚菱紗。林殊月注意到了不對之處:“她的眼睛怎么了,為何一直閉著?”
“閉著眼,肯定是睜不開咯。”涂僵嚼著丹藥,語氣中帶著幾分幸災樂禍,“你看她這樣哭個不停,早晚要把眼睛哭瞎。”
孚菱紗聽見此話,似被戳到痛處,登時抽泣得更兇。
云初的神通是“天目”,他對相似神通之人的眼睛極為關切,聞言直接將孚菱紗眼皮翻開,看見傷口,吃了一驚:“你的預知眼……”
“沒啦。”孚菱紗哭道,“爹爹將我的眼睛拿走了。”
把眼睛……“拿走了”?想象一下這場景,幾人都駭然。徐千嶼道:“他為什么要這般對你?也是他將你封印在沙中的嗎?”
“是了。”孚菱紗絞著裙帶道,“因為爹爹生氣了。他發覺現實和我說的不同,懷疑我騙他。他說我看到的根本不是未來之事,只是過去之事而已,這雙眼睛叫什么預知眼,根本沒用。他生氣,便取走了我的眼睛,將我封印在地下。可是我并沒有騙他!那些便是我看到的。”
涂僵道:“該!你可知道因為你的話,你這好爹派人數次挑釁仙門。我看你看到的東西沒有什么規律嘛,你就是故意禍害人。”
“我沒有故意!我確實看到了。”孚菱紗惱怒道,似想證明自己,她轉向徐千嶼道,“天缺之人,你日后會死。”
“呸,你快呸掉。”虞楚拿扇子拍她腦袋。
“在場眾人,誰不會死呢?”徐千嶼倒是面色平靜,壓住心內的波瀾。她現在懷疑,孚菱紗看到的是前世,前世她確實死于花季年華。只是她還有一個疑問:“什么是過去之事?”
孚菱紗:“已發生的事情便是過去之事。”
“你既然說我會死,這件事是已發生過的。可是我現在好端端地坐在你面前,這又如何解釋,你的話豈不是前后矛盾。”
孚菱紗畢竟只是個孩童,張了張口,答不上來,臉都憋紅了:“你們,你們可是在故意折辱我?我當真看到了,沒有唬人!”
幾人自然不至于無聊到看一只妖的笑話,沒有再逼迫她。孚菱紗長久未進食,十分虛弱,蘇鳴玉反倒從芥子金珠內取出些丹藥喂給她。
四面空無活物,只余席卷過荒野的風聲,嗚嗚作響。弟子們圍在火堆旁,一籌莫展。
“這妖域,到底是發生了什么事情?”
“爹爹瘋了。”孚菱紗吃下東西,平靜許多,“早幾十年,他便時而清醒、時而糊涂。清醒的時候,他根本不叫我出妖域;糊涂的時候卻也管不了這些倀鬼,妖域倀鬼可以隨我帶著出去玩耍。”
“我被封印之前,他徹底失智,帶走了倀鬼,吸走了妖域所有的靈氣,說要與仙門一戰。”
“以往這里還有我們之前的房子,有樹有池子。”孚菱紗茫然將頭轉來轉去,嘴角癟了癟,有些低落道:“現下估計什么都沒了。”
徐千嶼覺得,所謂的“瘋了”大約是孚紹入魘了。和那名不知名的弟子通過靈蝶互傳信息,徐千嶼已經知道他們現在在一片蜃景中。
所以入魘的孚紹將妖域的靈氣吸走,帶著近百倀鬼造了一個蜃景,師兄他們困在蜃景中。
徐千嶼環顧四周,嘆了口氣。相較之下,自己仿佛進了個養老局。
花涼雨的意識不知在何處,她趁大家打坐之際,悄悄問孚菱紗:“妖域之內,有沒有龍人?”
“龍人?”孚菱紗的小臉上表情微變,腦袋轉了轉,“我知道有一處封印龍人。不過那處危險,你們幾個不一起去嗎?”
“不了。”徐千嶼只帶著自告奮勇的虞楚和云初,另給蘇鳴玉交代幾人會時刻通過木牌聯絡,“帶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