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食物與癌
目前已有充分證據表明,環境因素是人類癌癥的主要病因。20世紀80~90年代,一些經濟發達的國家通過控制吸煙已使肺癌發病率開始明顯下降以后,膳食、營養在癌癥病因及預防中的作用備受關注。1982年美國國家科學院/國家研究委員會(NAS/NRC)出版的《膳食、營養與癌癥》總結了各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初步的“防癌膳食指南”。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及美國癌癥研究所(WCRF/AIRC)隨后組織世界各國專家、學者在1997年出版了專著《膳食、營養與癌癥預防》,對伴隨食物飲料的致癌危險研究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分析和評價。2001年又開始在各國成立9個文獻收集和綜述中心,歷時5年,審議了500 000篇文獻,最后由專家組對收集的證據進行評估,形成協調一致的建議,于2007年出版了在該領域最為權威和最有影響的報告——《食物、營養、身體活動和癌癥預防》(以下簡稱《報告》)。
秦玉顏若雪讀
楊洛蘇輕眉筆
尸語者
你的來電
霍杳閔郁
春琴抄
娛樂之最強明星系統
穿成豪門寵文的對照組
修羅武神傳奇
穿到年代后全家都是極品
《報告》將食物和飲料降低或增加致癌危險的證據分為5級:①充分的:有足夠的依據提供癌癥預防的政策和項目方面的建議;②很可能的:在正常情況下,有足夠的依據提供癌癥預防的建議;③有限的或提示性的:無法提供因果關系的評價,但有足夠資料提示這種關系可能存在;④有限的:不能得出結論的;⑤不可能對致癌危險性有顯著作用的:表示不太可能存在因果關系。專家組在《報告》中,總結、評估及判定所收集的關于食物飲料與癌癥危險性的最全面的證據。并將評價結論轉化為在人群、社區、家庭和個人水平的合理政策和有效措施,以預防全球的癌癥。上述權威性資料提供的許多證據表明,特殊的膳食模式、食物飲料與膳食成分確實可以預防許多癌癥。但某些膳食模式、食物飲料攝取過量或不足以及食物在生產、保存和加工制備過程中,都可能出現致癌危險。本章將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及《報告》發表后的新文獻,對這些伴隨食物飲料的致癌危險因素予以評述。